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逐鹿崇祯末年 >

第175部分

逐鹿崇祯末年-第175部分

小说: 逐鹿崇祯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穆善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是,我承认是我们挑起了这场战争,战争是圣上的决策,与普通的兵士无关,他们只是在执行一个军人的天职而已。现在我们已经穷途末路,田大人何必苦苦相逼。要知道你这么苦苦相逼,最后的结果便是更多的人丢掉自己的性命。难道你就愿意看到手下的这些兵士成为一具尸体?”
  田羽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夏穆善看了一眼身后的亲兵,朝着田羽说道:“希望田大人能够接受我最后的这个请求。”话落横起刀往脖子上一抹,鲜血四溅,尸体落在马下。夏穆善后边的亲兵看到夏穆善自杀,一个个跳下马,涌到夏穆善的身旁,大声痛哭。
  王六策马来到田羽的身边,朝着那些痛哭的士兵看了一眼,朝田羽问道:“大人,怎么办?”
  田羽叹了一口气说:“这个鞑子将领是个英雄,既然自杀了,咱们就不要难为他的属下了,放。”
  王六似乎早就猜到田羽会如此选择,如果让他选择的话,他也会选择放,因此也没有说话,只是挥了挥手,围困在夏穆善亲兵周围的骑兵似乎对这位将领也很尊重,默默的退了开来,为这些鞑子让开了一条道路。
  一个似乎鞑子这些亲卫中的头目朝着田羽施了一礼,没有说什么,默默的转身抱起夏穆善的尸体,率领着剩下的人马缓缓而去。
  田羽目送夏穆善的尸体离开,然后朝着王六等人说:“进城。”山东镇大军用了半天的时间击杀了大约三千多鞑子骑兵,夺取了杏山这个险要之地。
  叶克书带着三千多残兵败将走到杏山和松山之间的一个小村庄的时候,遇到了前来支援的多铎大军,多铎看到叶克书,脸上不由现出一副不敢相信的神色,叶克书看到多铎,悲从心来,从马上几乎是滚了下来,跪倒多铎的马前,大声哭道:“贝勒爷,杏山已经失守,请贝勒爷治罪。”
  多铎脸色不由阴沉下来,又看到叶克书所带的兵士不过三四千的样子,更是怒火中升,怒斥说:“以七千精兵守险要之地,连一天都坚持不下来,你还有什么面目来见我。”
  叶克书磕头如雷,老泪纵横:“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班布隆看到多铎那个样子,知道叶克书凶多吉少,连忙跪倒在多铎的马前,哽咽着说:“贝勒爷,叶大人已经尽力了,少将军现在还没有逃出来,恐怕十有**已经阵亡。”
  多铎听到夏穆善没有逃出来,心中也不由觉得遗憾,多铎和夏穆善年龄差不多,少年的时候经常在一起打猎,游玩,虽然两人的身份悬殊,但是多铎一直视夏穆善为朋友,这也是班布隆提起夏穆善的原因,希望多铎能够念一些朋友之情,放过叶克书。
  多铎叹了一口气,略觉得失落,不过念着朋友之情,果然饶过叶克书,除了他的官职,让他以普通兵士身份戴罪立功。)
第二百零七章 倾国而出
  铎朝着杏山方向看了一眼,然后转头对叶克书说:的就没有得救了吗?”
  叶克书听到多铎如此问自己,心中升起一丝希望,激动的对多铎说:“我们突围的时候善儿手下还有近一千的兵士,现在大军赶过去,也许善儿……善儿会有救。”
  多铎看了一眼叶克书,心中想起了少年时候与夏穆善一起的日子,打猎、游玩甚至在战场上一起厮杀,最后决定无论能不能救出夏穆善,自己都应该试试,因此下令大军全速前进。
  大军行到了距离杏山大约二十里的地方,多铎看到了前面出现一支军队,这支军队大约二百多人的样子,大多数都带着伤,不少人已经丧失了坐骑,在后边缓缓而行,有的马匹上同坐着两个人,叶克书看到这支军队心不由提到了嗓子眼,他努力的从这些兵士中搜寻着,希望能够看到夏穆善,但是叶克书却失望了,哪里有夏穆善的踪迹,最后他的眼睛落在了兵士中一具尸体上,护卫着尸体的兵士叶克书都认识,这些人都是夏穆善身边的戈什哈,看到这些戈什哈都是一脸的悲容,叶克书的心不由一沉,只觉得脑袋轰的一声,一时之间甚至有些看不清周围的人,心上如同压上了一块大石。
  这支军队看到了多铎的大军之后,一个个都从马上下来,纷纷跪倒。多铎带着一众将领来到了这群士兵地前面,叶克书焦心夏穆善的安危,第一个开口问道:“你们将军呢?”
  一个三十多岁的兵士看到叶克书后,再也控制不住,嚎啕大哭。叶克书听到兵士的哭声,心中更确定了夏穆善阵亡,带着颤抖的声音问道:“善儿,善儿他……”
  那个士兵便将夏穆善如何为了救这些兵士最后自刎身亡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边说边哭,思维已经混乱,话语说地也是很清楚,但是多铎等一众将领都弄明白了,多铎良久叹了一口气:“夏穆善虽死犹荣,是咱们满洲铁打的汉子。”
  叶克书跳下马,踉跄了两下,努力的稳了一下心态,快步走到那具尸体旁,掀开了罩在上面的战袍,夏穆善一脸的淡然,死的没有一点地遗憾。叶克书双目一红,再也控制不住,泪水如同短线的珠子落了下来。多铎跳下马,走到叶克书的跟前,拍了拍叶克书地肩头:“夏穆善虽然已经阵亡,但是死得壮烈,我一定会上奏圣上,为他请功。
  ”
  叶克书感激的看了一眼多铎,然后抚着夏穆善的脸庞,极度悲伤的说:“善儿,是父亲不好,是父亲地决定将你逼上了绝路,希望你不要痛恨父亲。你没有丢咱们家族的脸。”
  多铎听到叶克书地话。眼睛也不由一红。但是他不愿在将士面前落泪。生生将泪水忍住。然后下令退军。多铎地命令无疑是最正确地。虽然多铎带来地兵士足足有一万出头。加上叶克书地人马也有一万五千地样子。但是多铎没有像豪格那样轻敌。知道凭着自己一万五千人马根本难以打败田羽地山东镇。如果再走下去。被山东镇发现。甚至会有被对方围困地下场。因此断然决然地下了撤军令。
  田羽地侦骑早已经发现了这支部队。消息源源不断地送到了田羽那里。田羽接到消息后。派出王六率领“义”字营在杏山附近埋伏。一旦多铎大军继续前进地话。王六就给他们来个迎头痛击。山东镇剩下地人马全力投入到建设工事地队伍中。
  说实在话。山东镇已经打了一天。又马不停蹄地营造工事。兵士已经疲惫到了极点。这个时候田羽也不想和多铎地人马作战。听到多铎大军行到距离杏山二十里地地方。遇到了夏穆善地败兵便退走了。田羽也松了一口气。要知道杏山根本就无法容纳山东镇和白广恩地近六万大军。附近几个险要地地点都要建立防御稳固地大营。如果多铎打过来。那么田羽极有可能失去营造工事地机会。皇太极指日便至。虽然山东镇战力强大。田羽也不认为自己地山东镇在没有防御工事地情况下。能够守得住杏山。多铎敢带着一万多兵马往杏山移动。那么说明皇太极出京地消息是完全可信地。不然多铎不敢率领如此少地兵士来救夏穆善。多铎退走后。田羽一面派出大量地侦骑监视多铎人马地动向。一面让各营加紧修筑工事。
  田羽猜想得很对。多铎就是接到了皇太极已经率领两黄旗、还有各地临时拼凑地大军近四
  经出京。目标直指松山。鞑子地两红旗被山东镇吸近。剩下地两白旗、两蓝旗都在松山前线。这次皇太极带领两黄旗等大军出动。可谓倾国而出。
  皇太极地人马行动速度虽然很快。但是大军地速度当然赶不上山东镇侦骑地速度。皇太极出京大约二百里地时候。田羽就已经接到了侦骑传来地消息。听说皇太极带着四万左右地大军。田羽也不由吸了一口冷气。要知道鞑子兵可不是明军。人数众多。但是战力有限。这些八旗兵地战力可以说丝毫不弱于山东镇兵士。如果皇太极赶到松山。那么松山前线便聚集了鞑子十万以上地大军。山东镇能敌得过可以说倾国而出地皇太极吗?另外。这次皇太极倾国而出。一方面显示了皇太极对山东镇地重视。另一方面也显示了皇太极想在辽西毕功于一役。全歼山东镇地决心。
  皇太极出兵之后,多尔衮为了配合皇太极,出兵开始攻打松锦两城,希望松锦两城的危机能让田羽放弃稳扎稳打的做法,另外多尔'派出大量的细作进入松锦两城,散步皇太极御驾亲征的消息,打击松锦两城的士气。松锦两城在得到山东镇连战连捷的消息后,士气不由大涨,虽然城中已经没有任何粮食,但是兵士们觉得浑身都是力气,就等着山东镇赶到松山后,便开城与鞑子决战。但是自从城中开始谣传鞑子的皇帝亲自率领五万大军出盛京赶往松山前线的消息后,松锦两城的士气大受打击。松锦两城的兵士都和鞑子交过手,也知道鞑子这位皇帝雄才大略,不是等闲人物,虽然山东镇前些日子捷报频传,但是松锦两城的兵士对于山东镇的实力根本就不清楚,只是从这些日子山东镇打了几场胜仗来猜测实力,可以说山东镇的强大不过是建立在一种想象当中,但是鞑子皇帝的厉害这些人却深有体会,在这种情况下,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士气又衰落下去。多尔'也加紧了和松锦城中将领的联络,希望能够策反这些将领,拿下松锦两城,一旦松锦两城被攻破,那么山东镇极有可能被崇祯再次调回国内镇压农民军。一旦山东镇调回国内,关外这些城池便会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
  经过努力,多尔衮终于和松山城中的副将夏承德搭上了线。夏承德原本就是松山副将,负责松山城的守卫。
  洪承畴兵败松山之后,大军尚有三万多人,不过洪承畴为了能够为大明留下一些希望的火种,让白广恩带着两万多人马突围,因此松山守军到了现在已经不足一万,其中夏承德的兵士足足有四千,占了半数,因此夏承德成为松山守卫成败的焦点。洪承畴对夏承德也有所提放,这些辽西的将领大多数都和鞑子有所交往,甚至与鞑子的关系还比较密切,虽然这个夏承德以前和鞑子交情不深,但是在杀人相食的困境下,夏承德难免不会有二心,夏承德也知道洪承畴一直防备着自己,因此每天尽心尽力的守卫着松山,其实他心中不敢坐以待毙,如果不是洪承畴看得比较紧,恐怕早就主动派人联络鞑子了。当多尔衮的细作找到了夏承德,夏承德心思又动了起来。
  多尔衮的细作是个非常有心计的人,虽然夏承德摆出了一副忧国忧民,誓死不降的架势,但他和夏承德谈话的时候,察言观色已经猜到了夏承德的想法,现在夏承德之所以没有答应,恐怕是因为自己给出的筹码太低了,这个细作已经得到了多尔衮的很大授权,因此承诺夏承德一旦投降,不但给予他高官厚禄,他手下的四千兵马仍归他指挥,粮饷则由鞑子负责,夏承德听到了多尔衮竟然开出了这样的条件,不由怦然心动,夏承德一贯秉承的便是有奶便是娘,而且乱世当中,谁的拳头大,谁就是主宰,如果皇太极容不下自己,大不了自己带着四千人马上山当个山大王未免就不如现在的日子,因此夏承德狠了狠心,打定了献城投降的主意。
  洪承畴虽然有些戒备,但是松山是夏承德的地盘,夏承德要办的事情洪承畴不一定会知道,但是洪承畴的一举一动都在夏承德的掌握之中。洪承畴还以为自己得计,虽然多尔衮攻打甚急,但是洪承畴还是给已经前进到杏山的田羽写了一封信,告诉田羽不要以松锦为念,稳扎稳打。
第二百零八章 皇太极的雄心
  太极知道前方凶险,虽然病体沉重,只能躺在特意打,但是却连连下令快行,不过当他离松山还有一百里左右的时候还是接到了噩耗,叶克书兵败杏山,夏穆善阵亡的消息让皇太极更加焦急,叶克书的勇武皇太极心中当然知道,叶克书七千骑兵只坚持了半天时间便被山东镇击败,这个山东镇已经强大到了这个地步。皇太极在朝鲜曾经和田羽、山东镇交过手,当时虽然觉得山东镇是一支强军,但自认为战力比不上自己精锐的八旗,也许比汉军旗的战力强过一些,当然在皇太极的心目中,山东镇已经算作大明最强劲的对手,但是这次山东镇出关之后,所向披靡,不论是杜度、豪格、还是叶克书带着的都是八旗精锐,这些人的兵马虽然比山东镇要少一些,但是通过报回来的消息看,都是被山东镇在短时间击败,即便是皇太极也没有信心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击败这三人,但是田羽却做到了,皇太极心中不由沉甸甸的,虽然带着大清几乎全国的精锐,但是皇太极却觉得没有一点的把握,这是皇太极第一次有了这么样的感觉。皇太极登上帝位后,出兵几乎是无往不利,虽然被袁崇焕击败过,但是袁崇焕所凭借的无非坚城大炮,野战也难以与自己争锋,但是这次山东镇却是完全靠着野战取胜,大明什么时候出现了这么多优秀的骑兵人才呢。
  皇太极一边思考着下一步的动作,一边极力的催促着大军快行,虽然皇太极的车是特制的,里面铺了数层厚厚的老虎皮、狼皮等,上边又是锦被,但关外的道路都是崎岖不平,这一路上皇太极被颠得七荤八素,胃中翻腾不已,但是皇太极却极力控制着自己,不让自己呕吐出来,一旦自己呕吐,被周围地兵士看到,一定会大大的打击军队的士气,因此皇太极咬着牙坚持着。
  到了距离松山城大约八十里的一个小村子,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四万大军从凌晨就开始赶路,到现在已经走了六七个时辰,无论是兵士,还是将领,体力都到了快要透支的地步。皇太极心中也是烦闷异常,因此只好下令停下来扎营。
  听到扎营的命令后,兵士们发出了一声欢呼,然后在将领的指挥下开始搭建帐篷,火头军也开始忙碌起来,不一会香气飘满了大营。皇太极在车中躺了一天,全身如同散了架一般,虽然仍觉得头重脑轻,还是硬撑着下了车,周围的侍卫看到皇太极下车,忙都走了过来,侍卫首领海兰察伸出手,准备去扶皇太极,皇太极摆了摆手,一个人往前走了几步,深深地呼了一口气,又深深的吐了一口气,像是将天气之间的灵气全部呼入内府,而将胸中浑浊之气都吐出来一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