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帝国风云录 >

第241部分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241部分

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
第234章李园来了
    襄城出发。
    西南而行大约百甲就是叶城;由叶城行就是阳城。
    两地距离近百里;再由阳城西南而行就是南阳治府宛。
    中间相距一百余里。
    阳城位于伏牛山东崖,所以从襄城开始地势逐渐增高,山林河”随处可见。
    尤其是叶城到阳城这一段,地势更是陡然拔高,山势险峻。
    由此形成了一道天然隘口。
    名曰方城。
    当年楚国占有南阳之地。
    建宛城,筑长城。
    南阳之地的楚长城从东面的桐拍山开始。
    经北面的伏牛山到西南面的武当山止,呈马蹄状,其中有多道关隘,最为险要的就是阳城的方城隘口和鲁阳的鲁关隘口。
    楚国的长城就是以“方城。
    命名。
    秦国武安君攻占南阳后,把西、北两段长城全部拆除,独留东段长城以阻御韩魏楚三国。
    方城关隘就个于这段长城的中间。
    武烈侯公子宝鼎现在就站在方城隘口的城墙上,遥望着郁郁葱葱的苍莽大山。
    关隘之内,公子腾小框腑正陪着少上造司马锌、少上造蒙武、少上造王贲沿着长长的青石甭道走上城墙。
    宝鼎本想亲自到关外迎接。
    但被公子腾阻止了。
    大秦封君很少,这些年宗室封君除了长安君成蛟。
    也就一个武烈侯宝鼎了。
    长安君已经成为历史。
    武烈侯正在崛起。
    几股庞大势力都把楼取更大权力和财富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其中宗室贵族对他的期望最大。
    大秦越来越稳固而完善的“法治。
    以无可匹敌之势不断吞噬着宗室贵族的利益,他们基本上失去了还手之力。
    只能负隅顽抗拼死挣扎了。
    这时候公子宝鼎出现了,他特殊的身份赢得了几股势力大小不等的支持这种支持把他推上了一等封君的高位。
    而公子宝鼎不负众望利用咸阳复杂的局势把几股势力拉到了一起结成了一个共同利益集团。
    宝鼎的野心很大,而几股势力对权力和财富的追求也是不可遏止,宗室贵族更想借助这个契机夺回本该属于他们的利益。
    宗室大臣有多少年没有出任大军统率了?从严君槽(里疾死后。
    就再也没有宗室大臣出任相国、承相或者上将军了。
    过去泾阳君和高陵君虽然与攘侯、华阳君并称咸阳四贵。
    但这两个始终没有个极人臣。
    至于长安君成蛟率军伐赵。
    那纯粹就是一个阴谋。
    现在公子腾出任中原诸军统率,咸阳政局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让长期遭受压制的宗室贵族们兴奋起来。
    他们敏锐地察觉到随着武烈侯公子宝鼎的强势崛起,随着公子宝鼎通过暗中操控把公子腾拉到中原战场,宗室贵族的“寒冬。
    似乎正在过去,而“春天。
    正在大步走来。
    公子腾在离开咸阳之前。
    脑车庶长公子豹曾召集咸阳和标阳两地的宗室贵族们秘密商议”崛起。
    大计,这个大计是以公子宝鼎和公子腾在中原战场上的胜利为基础。
    没有这个基础,宗室贵族们根本没有条件向咸阳宫发动反击。
    公子腾带着宗室”使命而来。
    他不但要在中原战场上全力辅佐公子宝鼎,更要借机把公子宝鼎打造成宗室贵族的第一人。
    公子腾是中原诸军统率如果公子腾对公子宝鼎言听计从俯首听命,那公子宝鼎事实上就是总掩中原军政,这个权力之大足以让公子宝鼎在崛起的道路上走得更快。
    公子腾决心把武烈侯放在统率的位置上。
    但武烈侯没有这个“觉悟他亲自跑到洛阳“协调。
    南北两线军队,甚至主动请缨要去第一线厮杀公子腾”忍无可忍”了。
    某些时候不得不出言提醒和劝谏。
    还好武烈侯从善如流,马上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打算一步步总损中原军政。
    武烈侯的官职是护军中尉,就算秦王政赐予镇秦王剑,赋予更大的权限。
    但他始终是护军中尉。
    秦王政摆明了就是不允许他总掩军政。
    决意要遏制其权势的发展。
    如果武烈侯屈服了,小心谨慎不敢有所逾越。
    那秦王政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武烈侯的确谨小慎微。
    不敢在灭赵之前触犯秦王政的底线,他有时间,也有耐心,但他背后的那些势力没有这个耐心,他们急切需要公子宝鼎强大起来,然后带着他们“冲锋陷阵公子腾最近对武烈侯的恕系列“劝谏。
    就是因此而生。
    今天南北两线的诸军统率齐聚方城军议。
    公子腾就要刻意制造出一个以武烈侯为中原最高统率的局面。
    这有利于即将开始的中原决战,也有利于武烈侯更快地总摆中原军政。
    宝鼎理解公子腾的做法,他也一直在努力,但有些东西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需要积淀,需要从身心到思想的全面融合,需要把小人物的灵魂彻底融炼。
    需要他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贵族。
    宝鼎感觉压力越来越大,身心俱疲,即使眼前风景如画,他的心情也没有得到丝毫放松。
    “武烈侯,将军们到了黑鹰率东方无畏走到宝鼎的身声说百翼鹰锐十组成了武列侯的卫队东方二是凉支卫队的统领。
    东方无畏来自哪城孟西白,其祖上是白氏五大家将之一,曾追随武安君征战天下,算是武烈侯的绝对亲信。
    宝鼎深深吸了一口气,把心中的烦躁不安统统驱赶,然后转身迎了上去。
    几位将军躬身致衣匕。
    武烈侯是宗室中的一等封君,其地位超然。
    傲慢一点矜持一点理所当然。
    相反,行尊降贵、折节下交,违背森严的等级制度,违背正常礼制,很多时候反而让下位者轻视。
    宝鼎在这方面一直做得不好,咸阳称他为野蛮公子,不仅仅说他行事手段残暴。
    也是指责他肆无忌惮地违背礼法。
    宝鼎微微躬身还礼,淡淡地寒暄了几句。
    虽然司马锌是母系长辈。
    宝鼎一向执子侄干匕相待。
    但今天这个场合他也没有表现出足够的热情。
    司马锌、蒙武和王贲感觉到了武烈侯与往日的不同,最明显的就是封君的威严摆出来了。
    这不但没有弓起三人的反感。
    反而对武烈侯更为看重了。
    武烈侯在不停地进步。
    越来越像个权势惊人的一等封君,这是好事。
    宝鼎和几位将军一边在城墙上缓步而行。
    一边随意闲聊。
    过了一会儿。
    魏起、章邯和曝布飞马而至,匆匆上城拜见。
    “昆阳战事如何?。
    公子腾问道。
    “楚军攻击猛烈,但尚可支撑。”
    魏起马匕把前线战况详细说了一下。
    叶城、舞阳、昆阳三城彼此间隔不过二三十里,就像箭簇一般分布于瓒(水两岸。
    其中昆阳就是箭簇前点,有昆水辅助防御,而叶城和舞阳则依托遭水而立,防御地形更为有利。
    合纵军现在列营于昆水东岸。
    正在全力攻打昆阳城。
    魏起说完之后,宝鼎马上问道,“郏城如何?。
    “我们放弃郏城后,有一支三千人的魏军进驻该城。”
    曝布急忙说道,“遵照命令。
    骑军退到汝水河东岸。
    沿鲁山东麓向襄城、昆阳一带进行骚扰攻击。
    现在项粱的楚军就屯驻于襄城,扎营于汝水河两岸,策应合纵军在昆阳方向的攻击宝鼎转目望向几个将军。
    笑着说道,“接下来的仗怎么打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司马锌、蒙武、王贲刚刚率军抵达南阳。
    当然不会贸然献策,所以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望向公子腾和桓腑。
    “我们有两个歼敌之策。”
    公子腾当即说道”一个是放弃方城隘口,诱敌深入。
    把敌军围歼于阳城和宛城之间;一个是重兵戍守方城。
    把敌军阻挡于隘口,然后出奇兵杀到叶城,将敌人包围在方城和叶城之间。
    全力围杀。”
    “第一个,歼敌之策必须诱敌成功,假如合纵军打下叶城就停下脚步。
    那此计就无法实施“第二个歼敌之策取决敌军前后两军的间隔距离,假如敌军紧紧连在一起。
    二十多万大军同时杀进南阳,那即便我们夺下叶城切断了他们的后路。
    也无法吃掉他们“如果两策皆未成功,我们极有可能在方城隘口与敌军长久厮杀。”
    公子腾眉头深皱。
    “我们钱粮严重不足。
    齐国随时可能会参加合纵。
    长久厮杀对我们极其不利,所以必须速战速决公子腾的目光从司马锌、蒙武和王贲脸上一一扫过,“我们需要拿出一个决策,以便尽快把军队部署到位。
    时间不多了。
    合纵军兵力众多。
    士气如虹,我们在昆阳、叶城和舞阳一带打得越久,损失就越大,同时合纵军会担心我们的援军,时间拖久了合纵军就未必攻打宛城了。”
    司马锌手抚长髯,沉吟良久后说道,“这两个歼敌之策都很被动。
    目前韩魏实力弱,合纵军以楚军为主力,而楚军的攻击**肯定不高。
    以我看。
    楚军的目标也就是解韩国之围。
    如今北线茶阳小成皋一线已经停止攻击,南线我军也已经退到昆阳一线。
    韩国的危机基本解除这种情况下。
    指望楚军乘势杀进南阳不现实。
    “我也有同样的看去。
    蒙武说道,“上次合纵军西进攻击。
    楚军也是主力,当魏国之围解除之后,楚军担心继续攻击损失过大,于是停滞不前,这才给了吕不韦偷袭的机会。
    小王贲连连点头,同意司马锌和蒙武的见解,“从整个战局来看。
    项燕先到汾险塞却拖在后面,而后到颍川战场的李园却冲杀在最前面。
    可见楚军内部有矛盾。
    假如项燕根本无意杀进南阳,那即便李园雄心勃勃也不敢孤军深入。
    必然迟滞于昆阳小叶城一线。”
    宝鼎眉头深皱。
    这个,策略是他拿出来的。
    但战局发展到现在。
    秦军的确被动,假如合纵军打到叶城停平来。
    那秦军将一无所获。
    公子腾和桓腑当初拿出来的策略就是固守待援,援军一到,秦军就可以与合纵军对峙,但这一仗耗费的时间就长了,最终秦军还是要撤退还是一无所获。
    正因为如此。
    公子腾和狂腑仔细权衡之后,考虑到要侯树力威信,千是也就采纳了武刻侯的策略,不讨刘,必须要调整攻击之策了。
    众人都有意树立武烈侯的威信,所以都在等待武烈侯拿主意。
    蒙武也看出来了这帮人的意图,当然不敢在此刻充当出头鸟成为众矢之的。
    宝鼎凝成沉思。
    几位将军已经指出了要害。
    策略必须根据战局的发展做出调整。
    而调整的办法很简单,化被动为主动,从主动撤退变成主动进攻。
    宝鼎这两天也在思考新的攻击之策但他总希望以最小代价赢取最大胜利,因为他还要军队在此仗过后打韩国,打魏国。
    如果此仗损耗过大,后面的仗就没办法打了。
    曝布冲着东方无畏做了个手势。
    东方无畏心领神会,匆忙递上地图。
    曝布和章邯各执一端。
    将地图展开,供宝鼎参详。
    现在合纵军集中在汝水和昆水之间,主动攻击的话就是正面决战,秦军的损失肯定很大。
    宝鼎不是不敢打而是不愿意这么打。
    他想到了昨天收到的寿春方面的讯息。
    项燕虽然支持合纵,但拒绝遵从李园的命令。
    导致李园十分被动。
    寿春与李园的约定是收复故都旧土,也就是说,即使收复不了,也要杀进南阳做个姿态。
    否则李园没办法回去交差。
    从寿春的政局来分析,李园不会打到叶城就停下,而李园如果杀进南阳,项燕就必须跟进。
    否则项燕的罪责就大了。
    所以宝鼎想来想去。
    还是决定坚持最早的策略,即便策略失败了,最终一无所获。
    那也没有关杀。
    不过一无所获也有个好处,中原局势继续维持现状。
    齐国在合纵还是连横一事上必然摇摆更长时间。
    这对秦国有利。
    “我坚持诱敌深入之策。”
    宝鼎说道。
    “正面决战损失太大,这种仗我不打众人互相看看。
    哑然无语。
    桓腑、司马锌和王贲等人目露失望之色。
    而公子腾则神色凝重,目无表情。
    “如果合纵军前后相连,二十多万军队同时杀进来,我们就放弃隘口方城。
    在阳城和宛城之间寻找围歼之地。
    同时以偏师出郏城,攻击合纵军后方,迫使合纵军前后两军拉开距离,从而给我们围歼创造敌军机会。”
    宝鼎说道。”
    假如合纵军的前后两军在叶城拉开距离。
    那我们就在方城隘口的前方围歼敌军。”
    公子腾迟疑良久,问道,“这是武烈侯的最终决策?”“最终决策宝鼎毫不犹豫地说道。
    “命令蓝田主力,马上赶赴阳城,于隘口待命,随时进入战场。
    命令洛阳南下各军于鲁阳待命,做好从鲁山方向杀进韩国的准备。”
    接着他抬头望向魏起和章邯。
    “马上放弃昆阳、叶城和舞阳,急速撤回“命令骑军潜伏于昆阳附近。”
    宝鼎手指曝布说道,“如果合纵军突破方城,你们就攻击他们的后方,迫使敌前后两军拉开距离。
    如果合纵军败北,你们就随后追杀。
    迟滞敌人的撤退速度,给主力大军追敌赢得时间公子腾二话不说。
    当即遵照下令。
    现在只有赌了,赌赢了,武烈侯在中原就是一言九鼎;赌输了将来麻烦很大。
    秦军撤出昆阳。
    李园指挥大军攻击叶城和舞阳。
    一天后,秦军无力抵御,弃守两城,撤回方城隘口。
    秦军给打出了韩国,合纵军的士气空前高涨。
    李园召集各军将率,决定继续攻击,直杀南阳。
    魏国太子假和韩相张平无意再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