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帝国风云录 >

第65部分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65部分

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贲面无表情,静静地听着,直到院藏说完,这才问了一句,“什么条件?。
    证据是有了,但需要巴蜀人的全力酷合。没有他们的配合,这些证据根本不足以成为证据。
    王贲问得直接,院藏也答得干脆。“咸阳曾有传闻,说大王自吕不韦罢相后,有意改相国为左右承相,以分相国之权。今相国昌平君独揽大权。大王处处受制,虽有亲政之名,却无亲政之实,倘若改相国为左右承相,则必有助于大王夺回权柄。”
    这话说得有些惊心动魄,说白了就是巴蜀人摆明了姿态,愿意为大王冲锋陷阵,但前提是,左右承相要拿一个出来给巴蜀人。
    王贲转目望向冯劫。冯劫和蒙恬交换了一下眼色,两人均是喜不自胜。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假如巴蜀人愿意倒向大王,给楚系外戚倒戈一击,这就是天大的功劳。大王自然厚加赏赐,一个承相公算得了什么?
    冯劫做了非常肯定的答复。然后他问王贲,“老将军的意见呢?。
    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问老秦人的条件。二是问老将军对河北战局有什么看法。此刻老将军的态度至关重要,假如老将军认为河北战局有惊无险,赢定了,那此次战果非常有限,三方就要抱着长期合作的想法拟定策略,反之,则乘势攻击,以凌厉手段最大程度地扩大战果。
    王贲的目光转向了宝鼎。预测河北大战必败无疑的就是宝鼎,而从宜安前线传回来的消息也证明了他的判断有一定道理。老将军从大局出发。坚决要求把北疆军尽快投入到河北战场,以弥补本方在排兵布阵上的不足。继而确保河北大战的胜利。但时间不等人,战场形势更是瞬息万变,目前上将军桓酶已经决定分兵攻打肥下,而北疆军主力至今还在太原,一旦战局不利于本方,北疆军再匆忙赶赴战场就来不及了。
    “北疆军主力必须尽快赶赴河北王贲说道,“我们本是后备军,但后备军距离战场要近,否则如何及时支援?请大王即刻下令。万万延误不得
    :
第七十二章 极度夸张
    品弄感货自只要疯了,本以为忍与吞声,屈从千老秦武代洲中头,这事大家各让一步,自己接回公子厉也就算了,反正咸阳方面马上就会予以反击,谁知一转眼。打架斗欧变成了刺杀未遂,公子厉变成了罪犯。
    魏缚撞天叫屈啊。公子宝鼎是什么人?他在代北一次就刺杀两位大权贵。还在燕赵两国精兵的围追堵截下逃了回来,这样的人谁敢刺杀?
    王贲脸色阴沉,眼神凛冽。似乎有满腔怒火要爆发,对魏缚的质问更是不理不睬。
    冯劫嘿嘿一笑,椰愉了一句,“君王都被人刺杀,何况他?武技高和被刺两回事,不要混为一谈。”
    “公子厉根本不认识他,两人哪来的仇怨?”
    “公子厉或许没有刺杀之意,但他的手下呢?”冯劫冷笑道。
    魏缚实在受不了了,愤怒在心里燃烧。热血上涌,身躯发抖。他要发作了。这简直是欺人太甚,你们以为在晋阳就能为所欲为?
    “将军”魏盛突然说话了,“的确是公子厉的手下突然拨剑刺向公子宝鼎,这是我亲眼所见。千真万确。”
    魏缚怒视院藏,正要发作。忽然看到院藏向他眨了两下眼睛。还不易察觉地摇了一下头。魏缚蓦然惊醒,自己真是晕头了。差点上了这帮贼人的当,只顾着要为公子厉讨回公道。为自己找回面子,竟然忘了还有巴蜀人身陷其中。
    院藏看他冷静下来,心里暗自冷笑。平日骄横惯了,目中无人。今日碰到对手原形毕露了吧?色厉换再,你吓唬谁啊?不问青红皂白带着军队就来抓人,你以为这是咸阳,是你家的后院啊?公子宝鼎抓不到。公子厉要不回去。现在又给老秦武人激将了一下,忍不住又要发横了,你这不是找死吗?镶侯怎会有你这么愚蠢的子孙?楚系又怎么如此大意。把你这么个无能之辈放在晋阳?你这一身肉连给老秦武人塞牙缝都不够,还在这里猖狂什么?你做事之前就不能动动脑子?
    巍缚给院藏一提醒,总算开始动脑子了。他平日怨意骄横,为所欲为。谁敢惹他啊?结果时间一长,他的眼里也就没有几个人了,除了咸阳那几位,余者皆不入其眼。正是因为如此。他也一直没有给咸阳看中。至今还放在下面磨炼,结果磨炼出一个大麻烦了。
    魏缚马上有了主意,计上心头。你老秦人说刺杀就是刺杀啊,你总要有证据吧,而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无疑就是巴蜀人的证词。你们倚仗武力逼迫巴蜀人作伪证,以为这样就能颠倒黑白、只手遮天?
    “左更,这件事你说了不算,我已急奏咸阳,胆车庶长、宗正府和廷尉府马上就会派人来查实。”魏缚冷声说道。“在这之前。两位公子还有相关人等暂时羁押于郡府。
    “嗤,”冯劫嗤之以鼻。一口拒绝。“你出动军队之前为什么没想到我?既然你们把军队都调出来了,把事情闹得这么大,我才不会掺和其中。这件事你们负责,北军府负责,上将军负责。”
    “哼”王贲轻蔑冷笑。用力一挥手。“我北军一力承担。”说完他冲着脸色铁青的魏缚厉声说道,“马上撤走你的短兵,否则以抗令论处。杀无赦。”不待魏缚做出反应。王贲转身就走。飞马回城去了。
    魏缚当然不会听对王贲的话,他置若罔闻,一边命令短兵继续与蒙恬的虎翼卫对抗,一边再奏咸阳。
    这形势变太快了,先是两公子东篱寓斗殴,接着两位公子背后的军方将率出兵对峙,现在斗殴又变成了刺杀,事件的性质升级了,北疆军府直接出面接管此事,形势对魏缚和公子厉来说极为不利,魏缚只有再奏咸阳。同时急报河北桓腑叭,但远水解不了近渴,魏缚如果一筹莫展。任由事态恶化下去,他就太无能了。事后必被楚系外戚所责斥,一旦被解职弃用,他的前途也就完了,所以他不能再退让了,就算没有把事情办好也绝不能表现得懦弱无能。
    王贲回到府署,把三方会谈的详细经过说了一下。
    王剪沉思良久,问道:“孩子没事吧?”
    “没韦”王贲笑道,“只是他剑走偏锋,太危险了。”
    王剪抚须而笑,“这孩子有出息,好。兴国君有孙如此,九泉之下再无遗憾了。”说到这里他抬头看看王贲。“替我给白氏和司马氏各写一封信,把晋阳的事说一下,有些陈年老帐也该翻出来晒晒了。还有,告诉两家的老匹夫,怀璧其罪可以理解。但欺骗老夫就要不得了,明明是块璞玉非要遭践成一块土疙瘩,岂有此理嘛。”王贲、羌瘪舰哑然失笑。想想也是,宝鼎的母亲爱子心切,或许不愿让他重返咸阳,当白氏、司马氏在宝鼎身上倾注了很大的希望,他们藏着掖着也就罢了,还蓄意欺骗。说宝鼎是个痴儿,这太过份了。
    这次宝鼎突然出现,让他们措手不及,还好宝鼎才智非凡,在短短时间内便于混乱复杂的局势里找到了方向。然后又奇迹般地将三股力量拉到了一起,尤其让人惊叹的是,他甚至连攻击对手的武器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将三股力量联合在一起给对手以致命一击了。世上当真有这种匪夷所思的天才?宝鼎是个少年,久在边塞,对咸阳政局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但他到了晋阳后,两天内就扭转了乾坤,总不能将其简单地归结为运气好。运气好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惊天之才,又岂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
    “伯父,巴蜀人掌握的证据比我们的多。两相对照,不难发现楚系的人的确胆大妄为,佝私枉法。已经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方。这一次出手,我们抓住的可不止一条大鱼啊。”羌瘪感叹道。
    “不要过于乐观。”王剪淡淡地说道,“这次博奕最终还要看河北战场的胜负。若我大军如愿以偿。击败李牧。夺下邯郸,则此次博弈的诚小品当有限,其系有可能遭到楚系的反噬六反户,若我沁渊玳纹了,我们虽然可以在咸阳打个翻身仗,但战败后的巨大损失又岂能与这点小战果相比?”
    王贲和羌瘪相视苦笑。
    “巴蜀人说,咸阳财力不足,有撤军的想法,目前正在找替罪羊。我们就是替罪羊。”王贲忿然说道。
    “何止是我们?”羌瘪也是愤愤不平,“河北战场上的庸比。公更是首当其冲。从桓腑的排兵布阵来看,唐公在赤丽一线的渡河攻击将直接关系到主力攻打肥下的成败,但唐公只有两万人马,渡河之后一旦被李牧击败,赵军主力随即可以直杀宜安,与宜安城内的军队里应外合,完成对肥下的包围?”
    “这一点桓龋肯定清楚。我们假设一下,假若桓腑攻打肥下只是撤军前的最后一次攻击,其主力名为赶赴肥下作战,实则暗藏于宜安,那席公败走赤丽之际,也就是我大军撤退之时,而此战失利之责将尽归于鹏公。”
    “所以北军主力必须即剪赶赴井险,给藏公以有力支援。”王贲说道。“今大王迟迟不调北军进入河北战场。主要原因就是缘于楚系的阻挠。因此晋阳一事必须果断、坚决、狠辣,要给楚系狠狠一个大巴掌,把他们打痛、打晕,如此大王才能顺势掌握主动,拿到更多的决策权。”
    “那何时重拳出击?”羌瘪问道。
    “公子的建议是,全面撒网,同时发动。力争一个不漏,确保万无一失。如此才可做到雷霆一击。”王贲望向老将军,恭敬地说道,“父亲。此案牵涉甚大,涉案官吏多达几十人。京都和其他地方我们鞭长莫及,但太原一地的涉案官吏,则尽在我们掌控之中。幕府可以抓军吏。郡府可以抓地方官吏。只待一网打尽后,即刻同时审讯,彻查贪赃枉法之事,不给楚系以任何反击时间。”
    王剪微微颌首,冲着王贲、充瘪挥挥手。“你们去办吧。下午我去行辕。见见那孩子。”
    “父亲,魏缚还在东篱寓与蒙恬对峙,并无退让迹象。”
    王剪不耐烦地挥挥手,连话都懒得说了。
    天亮之后,幕府派人警告魏缚,马上率短兵撤回辐重大营,否则后果自付?
    魏缚回应幕府,马上放回巴蜀人,因为插重大营里的琴氏子弟听说家主兄妹被北军羁押,非常愤怒。琴氏大匠琴唐更是联合工匠请愿。要求北军放回巴蜀人?河北战场目前激战正酣,需要的武器数量大,琴氏子弟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所以魏缚请幕府从大局考虑,暂时把巴蜀人放了。免得影响了前线大战。
    巴蜀人现在是刺杀一案的重要人证,北军岂会放人?
    王贲断然下令,北军各部全部出动,以演练为名,同时向东篱窝方向急速前进。
    这太夸张了,太嚣张了,太欺负人了,还有没有天理啊?难道谁的拳头大谁就有理啊?魏缚气得差点失去了理智,他可以想像此事传回咸阳后,他的前途肯定完了。他后悔啊,这本是一个陷阱。他不自量力,非要往里跳,结果给了老秦武人机会。一次次地利用他的错误迅速扩大事态,以至于现在北疆军全部出动,闹得一发不可收'
    ****
    ~
    上页了。
    魏缚自作聪明,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欲哭无泪,无奈只好灰溜溜地带着短兵回了辐重大营,同时再奏咸阳,痛斥老秦武人嚣张霸道。这事都不需要他夸张,北疆军为了一个公子宝鼎竟然全部出动,已经是空前绝后的夸张了。
    宝鼎听说北疆军为了声援自己,全部出动,感动不已,以致于见到王剪后竟然激动得泪流满面,哽咽失声。
    他确实很激动,现在是他最艰难的时候。能否赢得王氏和北疆军的支持直接关系到他未来的发展。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老秦人的中坚人物,只有赢得老秦人的绝对支持,他才能建功立业,才能给武安君翻案,才能在咸阳立足,而尤其重要的是,只有这样他才能逐渐上位掌控军权,只有掌控了军权才能在帝国最危难之刻力挽狂澜,否则只有与咸阳大火一起灰飞烟灭了。
    命运之神非常眷顾宝鼎,让他在抵达晋阳后的第三天就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把三大派系拉到了一起,至此确立了他在秦王政和三大派系中无可替代的个置。这个机遇的获得要感谢三个人,苍头、蒙恬和陇藏。苍头让他知道了咸阳复杂的政局,蒙恬在第一时间公开了他的身份并给予他坚定的支持。而院藏利替他解开了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秘密,让他透过重重迷雾看清了大秦帝国未来二十多年的政局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三个人和这三个人给他的帮助,安鼎才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举掌控了自己的命运。
    此亥的他如同一叶扁舟,突然从历史的支流中冲入了历史的大河,从此他就在波涛汹涌的大河中劈波斩浪,奋勇前进,至于能不能将一叶扁舟换成一艘战船。能不能驾驶这艘战船从大河中的巨型漩涡中冲出来,那就不得而知了。
    王的就象一位慈祥和蔼的长者,把宝鼎当作了自己的孩子,倍加疼爱。
    从祖辈说到现在,又从边疆说到晋阳,老人家滔活不绝,非常开心。
    “我听说你为了练习击技之术荒废了学业,是吗?”王剪忽然问道。
    宝鼎尴尬点头。“从现在开始,我会珍惜每一天。”
    王剪笑笑,“第一次看到你。也没准备什么礼物,这样吧,送你一些兵书典籍,希望你每日勤奋读书,将来做个国之重器。”
    宝鼎急忙致礼感谢。这时候对他来说。早日阅读这个时代的书卷典籍可以说至关重要。老将军此举可谓雪中送炭。
    :※
第七十三章 老子的队伍来了
    二栗行住讲了行辕,他年底下就斗钧帮人。和琴办劝督卫比起来,差得太远,就是乞丐和富豪的差距。
    王离有事没事调侃两句,这让宝鼎非常郁闷,急切期待暴龙带着自己的队伍尽快赶来。
    赵仪和琴玥性情相投,很快就亲密起来,过了一夜更是姐妹相称了。赵仪的秘密知道的人有限,而知道这个秘密的人都不会轻易泄密,毕竟此事关系重大,从宝鼎的意思来看似乎要留在身边,既然如此。那还是严守这个秘密为好,免得给宝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宝鼎正在琢磨着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