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上南下 >

第143部分

北上南下-第143部分

小说: 北上南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过程中,乔向文的为人正直和深谋远虑,给了李部长深刻的印象
    乔向文对李部长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的风格也记忆很深
    许久以后,当乔向文身陷囹圄之时,正是李部长及时赶到,这也不能不说是两个人的一种缘分
    罗政委批复一到,很快,这名加坡华裔成为了三大队的一名,分在了白兵的中队里
    这位同学有着一个响亮的名字,梁亮
    报名的人多,名额有限,办?
    文化考试、面试、体检一个都没有少
    最终九百二十名有文化、觉悟高、身体好的热血青年,脱去各式各样的西装、长衫、旗袍和裙子,统一了发型,换上了人民解放军的军装,成为南下支队三大队的学员
    对了,这里江湖插一句
    根据中央和毛伟人的决定,解放军的称号隆重登场49年3月11日起,东野正式改了名字,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了,101还是一号,此前,西北野战军已经改为第一野战军,曾经的八路军副总指挥、现在的解放军副总司令彭老总,亲自挂帅兼任一野司令员,中原野战军改为二野,那就是著名的刘邓大军,华东野战军这回改叫三野了,原来的四军军长、后来接替罗荣桓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的陈毅担任一把手
    四个野战军加起来,二百多万人
    四野,占了其间的一半左右,一百万出头
    声名赫赫的四野不费吹灰之力,打下天津,拿下北平,这会前来招人,你说够吸引力不?
    最终的南下支队队员中,有不少地下党员、多次爱国民主运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当然还有一大批大中学校的学生
    队员们爱国热情很高,文化水准较高,当中国熊熊燃起的火炬一传到了他们的手里,他们立刻释放出了加倍的热情,信仰着,奔跑着,传递着
    一穿上军装,全的军营生活就开始了
    他们的人生的轨迹,从此转变
    他们都有一个光荣的称谓,南下干部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南下接管城市,建设政权
    卷三 南下篇,第二百三十八章滚烫的热情()
第二百三十九章艰苦的训练
第二百三十九章艰苦的训练
    卷三南下篇,第二百三十九章 艰苦的训练
    按照西柏坡和四野总部规定,所有参加南下支队的人员一律配发军装,享受军人待遇
    的时代,的篇章,那是由人民解放军全开启的,京津地区的广大市民对于人民解放军的欢迎和褒奖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既然是个军人,享受那个年代受人羡慕的军人待遇,那么,你就得有个军人的样子
    尤其是作为接管城市的军人,那是代表一个政党、一个代表未来国家政权的形象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能给党组织丢脸,不能给人民解放军抹黑
    为此,南下支队的队员一到位,头等大事就是参加军事训练,规范军容军纪
    军人的仪表、纪律和基本技能,一个都不能少 从学生到战士,从社会青年到一身戎装,最大的一道坎是军训和军纪:
    每天早晨起床号准时吹起,5分钟内每个战士必须穿好军装,军纪整齐地到操场集合,集体出早操
    五分钟,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穿衣服,叠被子嘛,小菜一碟
    大特
    那会儿的解放军军装是包括“裹腿”在内的5分钟内不仅叠好被子,穿好军装,带正军帽,系好鞋带,还要打好裹腿
    打裹腿对这些绝大部分生活在城市的年青人来说,那是个不小的难题
    打松了,行军中会慢慢掉下来下来,难以行动,浪费,打紧了问题大,训练中双腿不自在,晚上脚疼不止
    以往生活条件非常优越的梁亮,那几天被折腾坏了
    本来,就有很多习惯与其他队员不太一样,这一回,这绑腿是让他出够了洋相
    白天不够用,晚上就拉着刘一凡去操场上补课,两个人经常一起琢磨教员的话和规定动作,边学习,边交流,一起憧憬着未来的生活,很快成了话不谈的
    在教官们的反复培训和逐一过堂下,南下队员们反复练习,多练多问,互相切磋,很快,大伙儿都能在规定时限内打好不松,不紧,还带着人字形花纹的裹腿,准时到达操场集合
    之后的一个环节,就是打背包
    打背包,那也是南下队员们的一项军训必要内容战争年代嘛,经常会有拉练、换防,行军打仗等突发事情发生,那就必须做到“打起背包就出发”军号一响,每个队员的所有被服、书籍以及日记本等等,都要整整齐齐打进背包里
    这一课,花的精力也不少
    开始训练后,白兵刘胜等中队长们都亲自上阵,反复示范,对学员们逐一指正,学一个背包的打法,整整花了两天
    打背包,那和家里叠被子,方法完全不同
    三横压两竖,口诀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不那么容易
    打背包本身并没啥技术含量,但是既,又要实用,那就有讲究了“三横压两竖”,就是一根背包带,把军被打成好看的豆腐块看起来很舒服,要大家整齐一致,同时必须要很结实,否则一行军,一跑动,松弛了下来就要坏事,部队统一行动,谁还等你花去重打包裹
    年轻的男女学员,学习干劲十足,但有的人不得要领,互相帮,再不行的,中队长亲自开小课
    这中间又出了一个笑话,刘一凡年龄小,不服输,为了对付紧急集合,不给三中队丢分,那天晚上干脆不打开背包了,就躺在背包上睡一听见急促的哨音,拿起背包就往外跑,弄得大伙笑坏了
    还不只是刘一凡,还有的小队员为了赶,穿鞋的,穿反衣服的,穿一只袜子的,五花八门,样的怪花样都有
    好在,对这些学生为主的队员,支队早已要求各大队,重在思想入伍,重在素质提升,所以,对于这些十几二十来岁的热血青年,教员管理的方式和真正的兵还是不同的,耐心细致,不打不骂
    当被打得结结实实,方方正正,摔不乱,扔不散的背包,整整齐齐放在操场,乔向文和副大队长钟有光满意地点头时,很多年轻的队员们喜极而泣
    后来学员们南下行军,爬山路,到了目的地以后的下乡工作,都是背着的背包,带着的全部家当
    此外,军训中,各种步法,动作和队列训练,也是必须通过的内容
    有的学员白天训练了一天,累的不行 ,深夜还跑到操场上,请教员或同学帮助训练,生怕落后被批评
    少男少女在一起,难免互生好感,乔向文要求中队干部们,正面引导,不要粗暴*涉,但也绝不提倡在这样紧张的集体生活中再玩感情火花
    都是聪明人,话一点,大伙就了
    训练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感情的事,来日方长
    很快,早出操,晚点名,请销假制度,轮流值班,每周班务会,生活连队化、,这些完全军事化的生活方式被这些队员们很快演练的得心应手除此以外,乔向文根据的思考,在征求了中队干部的意见后,专门抽出对三大队的学员开展了射击、格斗、防空隐蔽、紧急救治等训练
    正是这个“加餐”,让三大队的队员们,在不久后的临江军管中发挥了多的作用,避免了不必要的牺牲
    如果说,军事训练,是一种强制性的训练,使队员们完成了从学生到军人的外在转变,让他们初步具备了军人的态态,军人的规范,那么,生活上的转变,则需要另一种毅力和精神了
    军训之后,对绝大部分学员们来说,生活上的巨大不适应开始了
    最典型的一个地方,那就是每日三餐都是蹲在地上,10个人端着碗,围着用小铁盆装的菜,集体用餐
    不许单独进餐
    不许互相串队用餐
    开始阶段,南下支队的主食经常都是就是高粱米饭,菜就是用东北特产的大豆油炖茄子干、炖干豆角、炖大白菜对于大部分北平的队员来说,高粱米大部分人都不太适应,很是吃不惯
    都是年轻人,训练任务又重,饭菜不可口,吃得就少,很快就有一些女队员脸呈菜色,体力不足
    办呢?
    卷三南下篇,第二百三十九章 艰苦的训练()
第二百四十章002亲临讲课
第二百四十章002亲临讲课
    卷三 南下篇,第二百四十章 002亲临讲课
    早晚集合要唱歌
    上课吃饭前要唱
    队列行进要唱歌
    啥歌都有,歌老歌**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我们的队伍向太阳、黄河大合唱,等等,没有哪个学员不会唱
    当然,大家唱得最带劲的,自然是那首铿锵有力、气吞山河的四野军歌,四野的南下支队嘛,不会唱四野军歌算啥四野的人: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是林总的战士,
    我们是杀敌的好汉
    端起冲锋枪,带上手榴弹,
    哪里有敌人,就在哪里干
    我们是人民解放军,我们的名字天下传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是林总的战士,
    我们是杀敌的好汉
    作战打冲锋,灵活又勇敢,
    活捉蒋杜军,缴他的重机关
    我们是人民解放军,我们的名字天下传
    每到开会,集体会操,食堂食堂吃饭,那会儿,歌声就整个此起彼伏,唱得大伙热血澎湃扬眉吐气的
    “一大队,来一个,一二三四五,红军走过二万五”
    “三大队,来一个,六七**是,南京活捉蒋介石”
    各大队之间只要碰在一起,头一件事就是拉歌,你唱一曲,我唱一曲,互相比赛,看谁唱得好,唱得响亮整齐
    别看那些学生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一熏陶,立马就激发了心中的那股英雄情结和**军人的自豪感,自觉不自觉地严格要求起来了
    习过程中,前来为南下支队作过报告的党、政、军、学各界领导、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平均两天都有一位,可见上级对这个支队的重视程度
    让南下支队干部们喜出望外的、也令乔向文十分激动的一次报告会,你猜谁来了
    002
    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军事委员会副书记,毛伟人此刻最重要的助手,分管城市和经济工作,在全国即将解放的当下,真可谓夜以继日,日理万机,为共和国的建立勾画蓝图,听说四野的南下干部们正在北平集训,行将开赴南方,接管城市,尤其是听秘书介绍,这支部队的一些干部,正是45年从山东北上的山东老八路,作为山东抗日的总设计师,他立刻接受了邀请
    保卫工作的需要,那天大清早,乔向文等大队长以上的干部才得到通知,九点,中央领导亲临支队驻地,为大家亲自讲课
    大家猜这个,猜那个,有人说是朱老总,作为两百万解放军的总司令,他德高望重,有人说是周恩来,作为**秘密战线的创立者和外交工作的领导者,他在党内威望极高,还有的说是张望天,有的猜是彭真
    但是,当六千多人的大会堂座虚席,当四野两位首长亲自陪同一位精神矍铄、容貌清瘦、穿着一套灰色中山装的男子走上主席台时,乔向文的眼睛一亮,继而,不由地,眼眶里一热,一股咸咸的流了出来
    会场里的掌声,如雷如鼓,经久不息
    不只是乔向文,所有的南下支队的干部、队员们都没想到,002同志亲自来看望大家了
    罗政委做了开场白,101介绍了一下第四野战军百万大军解放平津后的的最动向,紧跟着,002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把下面的几千人逗乐了同志们,如果我是令人尊敬的朱老总,我就不用自我介绍了,如果我是儒雅大才的周恩来,我也就不用自我介绍了,为呢,工作需要,他们必须经常出头露面,报纸电台经常有他们的名字嘛,我呢,只是主席的内当家,他们对外,在前方用各种方式与敌人作战,我呢,根据中央安排,他们打下来的城市,我来负责管理,他们所需的物资和费用,由我负责为他们提供,他们需要的干部,由我来负责为他们培养提供,一句话,我就是个公仆,是一个服务员,大家我是谁了不少字”
    多么风趣的讲话,多么低调的领导,一下子把大伙的心深深吸引住了
    圆圈内,老友相叙似地娓娓而谈,谈一个**者和**人应该怎样走群众路线
    两个小时的里,002用他那朴实华的语言,用深入浅出的手法,以几几十年**实践的切身体会,为南下干部和队员们们讲了一节青年的修养及面临的任务》,围绕着自我提高,自我改造,深入实际到群众中去,拜群众为师,为人民服务,为建设一个的国家而努力工作
    讲课的人神采奕奕,旁征博引,听课的人聚精会神,心旁骛
    由于临时准备的麦克风,效果不太好,讲起话来不够清晰,台下听不清楚002后来干脆推开了话筒,不用扩音器,直接走到台前,大声讲课
    整个会场鸦雀声,一个咳嗽的声音都没有
    真正的静啊,所有的干部和队员竖起耳朵,生怕漏了一个字,一句话
    002不讲高深的道理,不回避大家关心的问题,所以,每当他讲完一段,解决掉大家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之后,台下总是响起热烈的掌声
    不要说学员,就是南下支队的主要干部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到002,能亲自聆听他的讲座,能亲眼目睹伟人的形象,这对于他们的一生,都是极为难忘的记忆
    “同志们,战友们,包括你们在内,还有数以万计的青年干部和同学即将南下,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的壮举北平是一座文化古城,历来对知识分子来说有着特殊的凝聚力,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宁愿在这里穷困潦倒,不肯出走他乡但今天,为了**的目标,为了一个暂的政权,你们很快就要跟随百万大军离开这座古城,历史上只有曹操号称百万大军下江南,但历史考证其实不过几十万,百万那是他自吹的,为了吓唬孙权,不曾想到,赤壁一战,他最终把败得一塌糊涂,差点赔进去性命”
    多么鲜的比喻啊,大家听得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可是今天,主席和朱总司令命令我们百万雄师下江南,这是实实在在的100万,只会多,不会少,可庆啊,可喜,在座的各位都是这百万大军的亿元,难打破这不是上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