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上南下 >

第57部分

北上南下-第57部分

小说: 北上南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世友、乔向文两人同时站起,一起敬礼。
    罗书记送他们出门,又关照了乔向文一些事情,乔向文顺便汇报了无线电培训班的事,罗书记表示同意。
    许世友和乔向文约好明天出发,一转身,去看军区大院几个老朋友去了。
    **
    回到部里,第一时间把事情和杜克明说了一下。
    老革命杜克明,对这位最得力的助手,一向是欣赏有加,怎么会舍得他跑胶东去呢,只是听乔向文反复强调胶东工作的艰巨、许世友的诚恳,杜克明便不言语了。
    人家这是觉悟高,勇挑重担,自己作为领导理当支持才是。
    转而问他准备如何开展工作,要不要带几个人一起前往,乔向文听了这话,也不客气,胶东人生地不熟,那里的干部打仗有一套,要搞秘密工作,搞情报,还得带上自己的人。
    白兵、许一梅,就两个,他刚一提出,杜克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其实他本来想说的是文静,反应快,擅长破译电码,但转念一想,在胶东工作难免两人接触会增多,怕又多出些尴尬,随即改了口。
    从杜克明那里出来,喊来通信员小马,让他尽快帮自己收拾一下办公室要带的东西,转身来到情报处,大家都在呢。
    进了处长室,刘胜、文静两人正说着啥,看他进来,站了起来,他忙示意两人坐下。
    “培训方案就按你们定的那个吧,罗书记同意了。这事就辛苦了你们两位处长,一定要全力办好。有什么情况,你们明天开始多向杜部长汇报,他是老革命,你们汇报的时候务必通俗一点,少用点专业名词。”
    刘胜听着,觉得有些不对,不禁朝对面的文静看了看,发现她也面露诧异。
    终于,还是文静先说话了,低着头不经意地整理培训方案,轻声问了一句:
    “听这话,你是要进步了,还是不分管我们情报处了?”
    他一听这话,觉出了其间的味道,知道被误会了,微微一笑,站起来,走到窗子边。
    推开窗子,一股轻柔的春风扑面而来,远处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像金色的绸缎从山的这边一直铺到山的那边,细细地,密密地,看不到具体一朵花的摸样,却只看到一个个黄色的版块,映照着远方的天穹。
    是啊,鲁南这漫山的油菜花,不但吹响了迎春的号角,也吹响了自己踏上新征程的步履。
    油菜花的美,为春天的人间镀上一层鲜亮的色彩。
    看他沉默着,望着外面,不说话,刘胜找个托词,出去了,轻轻带上了门。
    办公室不大,此刻就剩下两个人了。
    文静,对乔向文的感情,酸酸甜甜,说不清道不明,刘胜是明白人,都看在眼里呢。
    自从第一期情报保卫工作培训班以后,他的睿智和才华就深深印刻在了文静的心里,虽然,那天晚上遭到了拒绝,但是她从未放弃过。
    在002保卫组再次相遇时,她终于下了决心,死搅胡缠一支队的胡司令员,烦的他没办法,只好同意放人。
    文静的密码破解技术,在整个纵队,那是数一数二的,谁愿意放了这么一个情报高手呢。
    就这样,文静如愿以偿调入了纵队社会部,直到目前的军区社会部,担任情报处副处长。
    自打认识,五年过去了,文静有时候也会恨自己,可是又割舍不下。
    看他不说话,只是看着远山,她也站了起来,走到他身边,并肩,也沉默着。
    她爱这个男人,也懂这个男人,他不想说话的时候,你最好别开口。
    该说的,他一定会说。
    不想说的,随你怎么问,也不会说。
    有时候惜字如金,有时候滔滔不绝。
    “文静,我要去胶东一段时间,许司令那里想请我过去帮帮他。”
    文静闻听此言,明显脸色一震。转身,看着他。
    “很久吗?你一个人去?”
    “时间估计不会短,也是秘密任务,罗书记让我挂那里的副政委,我请白兵和许一梅一起去。”
    文静的眼睛里飞快地闪过一丝异样,再说话时,话音里便不如先前的平静,露出了一丝抱怨。
    “许一梅,是做妇女工作的,情报工作,应该不是他的特长吧,你去哪里做副政委,难不成也管妇女工作?”
    乔向文被她一语道破,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里的培训班离不开你,你和刘胜一定要把它像模像样地办好,这是这里的大事,不可耽误,再说那里生活条件不如这里,你去了可能不太适应。”
    文静就是文静,平日文文静静,但对感情却是很大胆,很大方。
    听到乔向文的辩护,她又好气又好笑:
    “再苦的生活我都经历过,我在一支队,你不是不知道,和战士们两天没吃饭干埋伏,还不照样消灭了敌人的一个中队。你去胶东做秘密工作,带我去最合适,但你带许一梅,你说句老实话,是不是怕我,,,为难你,让你尴尬。”
    口气很温柔,却让人无法反驳。
    乔向文心里轻轻叹口气,避开那双热烈中带着哀怨的眼睛。
    五年前,这个能歌善舞、才华横溢的女孩子,就把心思明明白白说了出来。
    转眼五年过去了,一切仿佛还是当初。
    定了定神,他无可奈何地点点头。
    “不要多想,文静,把培训班好好搞好,我等着你的好消息,我又不是不回来了,那里有啥事情,我会随时和你联系,用得着你的时候,你可不要喊不到啊。”
    看他被自己逼得说了这样的话,文静心里一笑,哼,这男人,还不是一点没良心。
    “说好了,一个月,不管你喊不喊,我都要去看你!”
    没等他回话,已经双颊生晕,脸上发烫,一跺脚,转身拉开了办公室的门。
    ***残酷的年代,战斗的岁月,血红的牺牲,雪白的爱情,当朋友们用心看完江湖的长篇时,我不敢说书好,不敢说精彩,起码有一点,大家将会看出,江湖的心是真诚的,江湖的理想还是纯洁的,江湖对于历史,还是很忠诚的,呵呵,投票给力点哦,多谢***()
第八十八章迎风金矿
第八十八章迎风金矿
    “老乡,手里有黄货吗?”
    “你这哪里的老板?不怕小鬼子来抓你啊,那黄货是小鬼子的心肝宝贝,盯得紧呢,你快点离开这里吧。”
    “老乡,别怕,这里只有你知我知,怕啥,小鬼子再宝贝,总还是要给我们这些做生意的留口饭吃吧?对了,再打听个事,听说过这附近以前有一个迎风金矿吗?”
    “迎风?听是好像听说过,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谁能说清它在哪里呢?俺说老板,你还年轻,这世道乱,不要贪了财,丢了性命啊,俺不忍心看你这样乱跑。看你们不像坏人,告诉你啊,去后面田家看看,他以前专门做这个,对这个有些研究,家里好像悄悄藏着一点,不过你不能说是我说的啊,忌讳的。”
    “放心,老人家,那是自然的。”
    。。。。。。
    阳春三月,经过了严寒考验的胶东半岛,逐渐露显露出了一片春光,到处桃红柳绿的,煞是漂亮,为这荒僻的山区平添了几分色彩。
    这位饱受小鬼子欺凌的老乡,尽管提心吊胆,但还是透露了一点点信息。
    这已经是他们连续第二天攀谈的第n个招远老乡了。
    这一行三人,正是乔向文和白兵,还有一个新面孔,那是胶东军区社会部的王克部长。
    一到胶东,凳子还没坐热,挂职副政委的他就和许世友司令员打了个招呼,开始自己的工作了。
    两万两黄金,去哪里搞来呢?
    任务艰巨,但不得不完成。
    许世友自叹不行,向罗书记求援。自己既然来了,完成任务那是必须的,否则不但让别人看笑话,重要的是,对不起罗书记和许世友的信任,在延安那里给山东十几万八路军脸上抹黑。
    他专门找了周大全,听他详细聊了蓝莓金矿的情况,对那里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把握,话里得知,周大全在金矿里已经发展了十几名党员,秘密成立了党支部,那些穷人家出身的矿工对革命的热情很高涨,希望胶东军区早日把金矿给抢过来,他们也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开挖金矿,支援八路军打鬼子了。
    这显然是一个非常良好的愿望,可惜眼前无法实现。
    为啥呢。
    虽然许世友来了以后,胶东军区的队伍发展比较快,老百姓很支持,但是,这里同样也是华北方面军虎视眈眈的重点地区,尽管在局部地区,八路军在山东取得了优势,但总体看,距离全面的抗衡和面对面的火拼,目前还没到火候。尤其是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管制,硬拼不是硬道理。
    他要求周大全,对了,周大全目前已经担任军区特种团的团长,在继续与金矿党支部保持密切联络,稳定去年一万两水平的情况下,务必注意自身安全,一定要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情报显示,鬼子对蓝莓金矿发生的黄金减产事件,已经高度警觉。
    一万两,绝不能增加了。
    之后,他和白兵、许一梅反复琢磨了许久。
    军区社会部的王克部长也被他喊了过来,这是一位很有冲劲,很有活力的特工干部,是刚从一线指挥员位置转行过来的,本来就是乔向文条线上的,所以话说得不费劲。
    该说的,不该说的,大家都知道。
    秘密工作,这是最重要的一条,不该说的一句话,会成为敌人的破绽,同样也会成为内部人的把柄。
    一番商量,几个方案。
    第一个,继续稳定蓝莓金矿的来源,不低于去年的水平;
    第二个,开源节流,对招远地区历史上曾经产过黄金的几个矿山进行走访,从中梳理出个别有希望继续开挖的。
    第三个,对比蓝莓金矿规模小不少、目前控制在和平建**手中的张家山金矿重点开展工作,争取有所突破。
    接下来,三个人便乔装打扮,乔向文一身青衣长衫,一顶礼帽,白兵和王克那是短衫对襟,一个提着皮箱子,像是管票子的,一个是保镖。
    面对小鬼子的淫威,老乡们不知是确实不知,还是知道而不敢说,或敬而远之,或一问三不知,总之,第一天,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今天刚遇见的这个老爷子,算是态度最好、收获最大的一个。
    三人心怀忐忑,漫步往后庄走去。
    说是村庄,其实一排不过五六户人家,门前一条池塘,倒是清澈见底,倒影出岸上的一树槐花。
    找到田家时,三人心里一愣,在这方圆几里的山村,眼前的房子明显有些不同,不是一般的茅草房子,而是青砖,门前还空了一方场地,用水泥铺起来的。屋檐下挂着块腊肉,而不是平常乡亲家的红椒大蒜。
    不是地主,却很讲究。
    不是有钱人,却注重细节。
    见到陌生人上门,六十多岁的田老头颇有些防备,把老太婆支到了一边,只把眼睛看着领头的乔向文。
    王克一看,忙上前用招莱方言和他唠了一通,香烟一点,攀攀家常,点了几个附近的人名,表示是城里的朋友专门过来请教黄金问题的。
    白兵适时地递上两包济南产的香烟,意思一下。
    田老头的疑虑这才彻底去了,热情地招呼几个人进屋坐。
    这还真没找错人!
    几天跑下来,十分疲倦的三个人,到了这里,才觉得一点不冤。
    田老汉名叫田光复,在这一带也算是一名人,为啥呢,一来读过几年私塾,识得不少字,邻里乡亲有啥要写的,找他准没错,二来他喜欢钻研黄金,不管啥金条,金块,金钻,金疙瘩,到他手里,很快就能报出成色、年份、大概产地。
    帮人鉴定,空闲时自己也做点黄金小买卖,经过他的手,买家信任,卖家放心啊,所以家里谈不上小康,但也比较殷实。
    日本鬼子一来,黄金管制,严禁买卖,这也就断了他的财路,心里那个郁闷劲,别提了。
    一见这几个人谈得来,老田聊得很开心,无话不谈。
    胶东老乡就这样,跟你处得好啊,啥都肯给你,心窝挖出来都行,看不顺你啊,别说谈话,连门都不让你进。
    你别说,经手这行久了,他还土法总结了一套规律,看色泽,掂重量,听音质,折硬度,当然,他还骄傲地拿出了自己的鉴定工具,一块打磨石,一个小铁锤,一瓶小试剂。
    看他吹得那么开心,乔向文笑着,一招手,扮成保镖的白兵,从一个小布袋里取出了一个小金块。
    原定计划开始了。
    递过去,老田仔细看了看,似乎有点不相信,转身拿出老花镜,戴上,慢慢地琢磨。
    半晌,开了口。
    “好货色啊,工艺也好,就是品貌旧了些,但是确实是好东西,不过看这色泽和音韵,像是本地产的,我怎么就没见过呢,蓝莓金矿的我见得多了,那里生产出来的,不如这个。”
    乔向文暗道一声,真是老江湖,一出手,便能看出端倪。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啊。
    原来,这块四角见方的小金块,确实不是蓝莓金矿的,也不是外埠的。
    还就在本地!
    这是王克前几日专门从根据地的一名老乡那里借来的,那老乡说,这是祖传的,听长辈说,不是蓝莓金矿,而是本地另一家金矿的。历史上,那个叫迎风金矿的不知啥原因,在清朝道光年间就停产了。
    懂了吧,这个四角见方的小宝贝,原来属于纪念版,流传极少。当年制作它,主要是作为政府纪念品,遇到外来的高官贵客,送上一块聊表心意,既工艺精湛,价值不菲,又是本地特产,你好送,我好收,不用忌讳。
    官场嘛,就这样,不怕你敢送,就怕你没理由,没借口。
    乔向文得了这宝贝后,分外开心,接踵而至的烦恼是,找了不少人,却没人能说出这迎风金矿的具体位置。
    这群山延绵,此起彼伏,一个山区的县境内,得有多少疑似迎风啊。
    他不动声色,恰到好处地点了一下迎风这个名字。
    ”老爷子,听人说这是迎风金矿产的,你老能不能看看,给我们几人说一说。”
    “咦,你也知道迎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