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上南下 >

第60部分

北上南下-第60部分

小说: 北上南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开战斗,一颗子弹一个敌人,大不了再来一颗。
    秘密战线呢,拿着枪,你却不知道去打谁?
    听着许一梅的汇报,乔向文再次感受到了许世友司令员的热诚和高效。
    当务之急,是要请田老头确认一下照片上的人,是不是就是那天找他打听情况的人。
    其次,马上查清这伙人目前的最新动态,在哪个位置,有何动作,下一步准备干嘛。
    再有,林村、三木那里,这几天有何异常,万一有,是否与五个人有关,与招远有关。
    事不宜迟。
    当天下午,他就让白兵和许一梅设法找来汽车,带着照片,赶去了招远的田光复家里。
    没等白兵他们回来,文静的电文倒出现了。
    当然不是谈情说爱来的,是有了紧急的情报,向他汇报。
    连日来,根据山东军区社会部的电台监控,连续截获到日方的电码,虽然很多地方采用了暗语和隐晦的字眼,但是,黄金这个字眼,却反复出现过几次。
    报告杜克明部长和罗书记以后,大家一致觉得,这些电文一定与胶东、与金矿大有关系。
    也就是说,与挂职胶东军区副政委的乔向文,大有关系。
    乔向文很是吃惊。
    没想到,自己这头还没实质性动作,鬼子倒开始有动静了。
    埋头苦想,梳子一样细细梳理连日来的工作头绪。
    鬼子来中国,那是要掠夺资源,山东的煤炭和黄金,前文说过,已经列入了他们的侵华主要目标项目,淄博矿区,在**地下党组织的不断破坏下,产量日渐减少,眼下只能完成原定计划的一半左右,让大本营十分生气,因为这里的煤炭除了支援前方以外,很大一部分被调运回本土。
    招远的蓝莓金矿,从三九年的每年出产五万多两,减产到目前的四万两不到,让内阁盛怒不已,华北方面军压力巨大,不但对蓝莓金矿加强了监管,还正在扩大开采规模。
    这些,都已经被山东八路军所掌握。
    可是,这些电报中所说的黄金,指的是什么呢?
    难道,他们准备另外探测、挖掘?
    难道,他们已经嗅到了气息,发现了迎风的痕迹?
    乔向文电码加密,很快给文静回复:
    来电已收,请务必注意检查,有无迎风的字眼?一经发现,立即电告。
    发完电报,收好了设备。
    白兵他们还没回来。
    他有一种很强烈的预感。
    这种预感,很多从事秘密工作和案件侦破的人都曾有过,它没有依据,不讲逻辑。它来得突然,挥之不去。
    写作的人,把这叫灵感。
    搞案件的人,把它叫做直觉,专业点,叫非逻辑性推理。
    这一刻,这个念头缠绕着他。
    迎风那里,要出麻烦了。()
第九十三章抢人大战
第九十三章抢人大战
    成败在于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对于从事秘密工作的而言,更是如此。
    一个好的特工,不只要一个好的脑子,好的身手,更重要的行为特点是追求细节的完美,追求所有环节的不留痕迹,慢慢地,让它成为一种思维习惯,一种行为习惯,一种必备的素养。
    没有一个粗枝大叶的人,干特工,也没有一个不注意细节的人,能干好特工。
    乔向文正是这样的一种人。
    文静传来的电文情况,让他立刻陷进入了冥思的状态。
    他反复回想了这几天的工作路线,就像小电影一样,一幕幕放着这几日情景,力求从中发现些问题,长期秘密工作的特点,让他习惯于一个人安静地锁定自己,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拐点,去检讨,去反省。
    目前初步来看,已经久久湮没于招远历史的迎风,已经引起了包括**在内的各方面的警觉,这也难怪,黄金巨大的价值和经济效益,傻瓜都知道,连小鬼子不远万里,从本土喊来了专家考察勘探。
    但是,田光复的另外几句话,他也时刻回想着。
    除了那五个人之外,还有两个自称燕京大学教授的人,也去拜访过,对迎风的情况同样是关注有加。
    日本人,那不要说了,可是这两个人,又会是谁呢?
    想着想着,突然心里咯噔了一下。
    早春三月,风里还有些寒意,但是,乔向文感到了背上有些出汗了。
    不是热的,是惊的。
    这样的状态,对于长期从事秘密工作的乔向文而言,极为罕见。
    后悔,不是他这样严谨慎重的人会有的心情。
    然后,此刻,他有点后悔了。
    他后悔,一向谨慎的他,忘记了一个关键的地方。
    一心想着求证迎风,追寻迎风,打探鬼子的专家下落,却疏忽了一件事。
    万一,这个环节出问题了,全盘皆输。
    他迅速动起手来,给胶东军区社会部发了一个加码电文:
    老人体弱,家里条件差,请速设法带去看病,切勿耽搁。
    真是百密一疏啊。
    各方面都想着从田老头嘴巴里探听点东西,这本土本色的“老黄金”,此刻成了一本活教材,万一,敌人把他弄起来,这不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吗?
    必须最快速度,把他保护起来!
    忐忑不安中,一向稳健的他有些坐立不安了。
    **
    白兵和许一梅大半夜才回来。
    带回来的情报完全验证了预先的判断。
    照片上的人,正是那天拜访田光复的日本专家!
    白兵还提供了一个信息,据田老头讲,这几天,村子附近出现了几个形迹可疑的人,老是有意无意在那里转悠,这是这个偏僻的山村从没有过的。
    老侦察白兵,听到这个情况,回程途中,立即设法和胶东县大队取得了联系,让他们马上派人,秘密对村子进行监控,发现情况,立即制止,一定要设法保护田光复的安全。
    这两人想到一起去了。
    听白兵说完这些,乔向文提着的心稍微放下了一点。
    他把自己的担心告诉了两人。
    看样子,各方面的人都已经嗅到了“迎风”这个老家伙的气息了,日本人之外,另外的是谁,村子里的可疑人员又是谁。
    当务之急,要兵分三路:
    一路,配合李洪铭,日本方面如果有行动,三木和林村这里一定有动静,不管什么动作,一定要最快速度从李洪铭那里得到消息,同时要求李洪铭要主动开展工作,利用身份之便,主动寻求关于招远方面有价值的情报;
    一路,立刻转移田光复,同时在村子伏击,重点盯紧,发现异动立即控制起来,在缺乏资料和实物的情况下,寻找迎风,田光复目前成为绕不过去的关键人物;
    最后,关键的一路,要把胶东军区社会部、侦察排、县大队全部动员起来,在几个主要山区加强观察,从中发现日本专家和其他可疑人头。
    每一路都必须全力以赴,每一路都必须加快节奏。
    三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明天开始,一人跟一路,把整个工作节奏加速起来,决不能让其他人夺得先机。
    老侦察白兵,负责田光复的保护和对所在村子的守候伏击,甄别日本人之外的那伙人的真实身份;
    许一梅,留在济南,负责和李洪铭的联络,及时通气。
    乔向文自己,领了最重的任务,去招远找人。
    济南的三月,春寒料峭,这个无眠的子夜,三个人就着一盏灯,周密地计划着。
    **
    计划不如变化!
    未曾想到的事,接连发生。
    第二天清晨,冒着细雨,白兵刚十万火急到达村庄附近,远远听到这里枪声大作。
    在空旷的山区,枪声那么清脆,那么让人惊心。
    他心一沉,迅速拔出枪。
    陪同来的县大队两个队员,随着他,直奔后庄。
    眼前的一幕让他们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
    田光复家门前不远的池塘边,一场血战正在火热进行。
    胶东军区社会部长王克带着三名社会部干部,正护着田光复一家人且战且走,王克手臂上中了一枪,袖子被血染透了。
    他们的形势不太好,被敌人猛烈的弹火压制着。
    五六个人在后面追着,不断射击。
    白兵猫着腰,一阵疾跑。
    一见到这几个兄弟,王克那是开心的,拇指一伸;
    “哥们,快上,玩死他们!”
    白兵卧着,细看一下地势,砰砰两枪,一个正跑着追过来的高个子倒了下去。
    从独立支队,到山东纵队,行动组长白兵的枪法那是不要说的,至于玩刀子,那是更没遇过对手。
    对方一见这边来了增援的,摸不清底细,忙停下脚步,找了草垛、小树作掩护,继续射击。
    得这空子,王克简单地说了一下情况。
    原来,昨天下午得到乔向文的电报后,他们今儿天没亮就赶到了老田家里,老田一听,这有危险,走呗,可他那老婆子不答应,女人,又说这个又扯那个,总之,不想走。
    农家人嘛,谁想离开自己的屋子。
    况且,他们哪里知道眼前的啥情况,啥危险。
    王克他们也不敢直说啊,那还不把人家老夫妻吓出人命来。
    耽搁了一个多时辰,好说歹说,妥了。
    好不容易老夫妻俩收拾了一下行李,刚出家门,迎面与几个人相遇。
    就十几米的距离。
    这十几米的距离,这一个小时的时辰,决定了多少可能,多少未知,天知道。
    朦胧的雨雾中,几个高矮不一的便衣男子,见此也是一愣。
    王克的手下意识地伸进口袋,抓出驳壳枪,同时飞快地向搀扶着老夫妻的几个部下使了个眼神。
    打!
    两边几乎同时开火。
    对于他们而言,此刻出现的任何人,都是对手。
    对于这伙人而言,不管是谁,带走他们的对象,那就不行。
    一阵激烈的对射,对方倒下了一个,王克部里的干部受伤了一个,王克手臂还挨了一枪。
    都不知道到对方底细。
    都不清楚对方是干嘛的。
    只有一点,彼此都明白,你死我活的抢人战,必须胜出。
    这仗打得有意思吧。
    十多分钟,王克手臂都被打伤了,到现在还没搞懂。
    白兵一听,一看,却都明白了。
    和昨儿半夜三个人商量的,基本差不多,小鬼子之外,还有一群人,瞄着迎风。
    打迎风的主意,几乎不可避免地,就要来找田光复这个黄金方面的土专家。
    管它是重庆老蒋的,还是南京汪精卫的,收拾好再说。
    白兵听完,一边开枪,一边告诉大伙:
    子弹别省,朝死里打,留一个活口就行!
    两茬人并一起,明显力量强了,加上白兵指挥得当,对面相继有人中枪。
    田老头夫妻吓得簌簌发抖,躲在一边的石头后,捂着耳朵,老太婆双手合十,祈祷菩萨保佑呢。
    子弹噼噼啪啪的,在空山里的回音特别大。
    附近村民,一听,都关起门来,躲起来了。
    这乱世,谁想趟这浑水。
    怕事啊。
    白兵也怕,却是怕这枪声引来鬼子,有些着急了。
    前面说过,招远县城是沦陷区,那是鬼子的地盘,伪军的地盘。
    虽说这山村,距离县城有一段距离,但这样下去,小鬼子小汉奸们也不是聋子。
    他脑子一转,让几个人轮流不间断射击,瞄准了那几个人猫着的地方,打得他们抬不起脸。
    自己一个弯腰,闪进了一旁的茅屋后。
    还好,雨雾濛濛,能见度很低。
    等他悄悄迂回到那几个人藏身的侧面时,发现只剩下四个人在拼命抵抗,有两个人身上还挂了彩,其中一个挂彩的,似乎还是个小头目。
    白兵心里有主意了。
    速战速决吧,这敌占区,不是根据地,不和你玩持久战了。
    白兵不慌不忙地把子弹装满,突然站了起来。
    啪啪啪。
    三个点射。
    一点没浪费子弹。
    三个人只顾着朝正面开枪呢,死都不明白,对方的子弹咋从后面射过来的。
    剩下的那个小头目,挂着彩,一看,调转枪口,想射击时,白兵大步上前,抬手一枪,打在了他的手腕上,疼得他哇地一声,手枪落在地上。
    白兵一脚踩住他脖子,蹲下来,一用力,枪口伸进他嘴巴里。
    “说吧,哪来的?”
    黄金争夺战这一幕,**的历史很少讲,算是军事秘密吧,虽然说的经济,国民党也不太讲,没脸啊,毕竟是名义上的国民政府,小日本的各类资料更是鲜有提及,哪有小偷办完了,还要总结一下的。
    但是,揭开尘封的历史,拨开云雾,慢慢地,江湖相信,黄金争夺战一定会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兴趣,不管你是研究者,读者,还是路人甲。()
第九十四章俘虏不开口
第九十四章俘虏不开口
    还说两头。
    那边激战正酣,这边,根据分工,乔向文赶回胶东的时候,时间已过了中饭的时间。
    他让通信员小马去食堂里要了碗手擀面,几下子扒拉好,直接来到许世友的办公室。
    关于黄金抢夺战,关于小鬼子,关于神秘人,关于迎风。
    情况一听,许世友来了劲。
    “乖乖,我的乔大部长,大政委,按你说,这迎风是**不离十了,对吧?”
    乔向文点点头。
    关于迎风的前世今生,他已经大体搞清楚了。
    昨天下午,他到省城图书馆去了一趟,查了很多资料,大概搞明白了,那个李厚德当初遇见了啥。
    不是神,不是鬼,把这千里迢迢前来挖金的广东人给吓跑了。
    原来,史书里有记载,广东那是沿海嘛,经济贸易搞的比较早,最早在唐朝,就设有航运,对外贸易。
    靠海的广东人头脑活,做生意那是相当地厉害,有了原始的资本,广东人喜欢去内地办实业,这煤矿、金矿、铜矿、铝矿,在清朝的时候,许许多多都是这广东人玩的。
    煤矿不安全,大伙都知道,中国东北、西北、西南,不断发生矿难,那个国家煤矿安全监督局的赵铁锤局长,前几天还指着发生矿难的云南私庄煤矿所在县的县长骂人,央视里有直播。
    全世界煤产量最高的国家,也是安全记录最差的国家。中国煤产量只占全世界的1/4,但煤工业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