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颠覆晚唐 >

第101部分

颠覆晚唐-第101部分

小说: 颠覆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犨这人十分精明,周岌是自己的上司,陈州本就属于忠武军,可赵犨对周岌这个人一直以来就不怎么感冒,加上此次救援陈州的行动周岌就出动了五千人马,真正出全力应援的只有朱温一人而已。
    赵犨为了表示对朱温的感谢之情,对朱温很是敬重。加上朱温为人和蔼,平易近人,并不以自己救援了陈州就看不起赵犨。是以赵犨就对朱温格外的敬重一些,赵犨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了,眼光何等的老到?看见朱温的第一眼就知道朱温定然不是等闲之辈,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现在正当乱世,赵犨当然也想找一个强硬的靠山,朱温无疑就是一个可靠的靠山,一来宣武军距离陈州比较近,有什么事情也好就近解决。
    赵犨坚守陈州的消息传到朝廷,大臣们纷纷赞扬赵犨的功绩,任命赵犨为检校兵部尚书、检校右仆射。
    赵犨虽然已经五十来岁,可他有一个儿子才不过六七岁,长的眉清目秀的,端着酒杯奶声奶气的出来给大伙儿敬酒,众人对这个孩子都十分喜欢。朱温问了这孩子的名字,原来这孩子叫赵岩,是赵犨最小的儿子。
    赵犨也暗中对朱温表示以后陈州一切都以朱温马首是瞻,这样以来朱温等于实际上又多了一个州,虽然这个州名义上不属于宣武军,可赵犨与忠武军节度使周岌不和,这才会主动向朱温靠拢。
    陈州的事情既然已经告一段落,各路人马也都纷纷退兵。朱温由于怕黄巢对宣武军不利,是以朱温命令李唐宾守亳州,自己依旧带着庞师古等人回了大梁。
    *******************************************************************且说黄巢接连打了几场败仗,心里窝着一肚子的火,他最恨的人就是朱温了。朱温这个自己的关门弟子本来是他最看重的弟子,却不料朱温竟然能够投靠李唐。这如何能不让黄巢生气?
    加上现在自己围了陈州三百余日,眼看着城中粮食将尽,城破指日可待的时候,又是这个朱温跑来坏了自己的大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黄巢带领十万人马直奔汴州而去。
    要说这黄巢也够倒霉的,十万大军还没到汴州,夜晚扎营休息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平地积水数尺,营寨里辄重粮草都被雨水冲了个七零八落,没耐何,黄巢只得连夜冒雨前进。一路上不少大齐的士兵当了逃兵,即便是军官在旁督促,依旧有人逃走。
    黄巢为了表示对朱温的恨意,在进入汴州境内的时候就开始四处抢夺百姓们的财物,百姓们稍有反抗就当场格杀。
    黄巢在尉氏县遇到强烈的抵抗,黄巢很生气,在竟然在攻破尉氏县的时候下令血洗尉氏县城,城中不分老幼全部杀光。
    尚让带着五千人马为先锋,从尉氏县出发一路向北,正遇庞师古。庞师古命令李思安在前开路,氏叔琮和张虔裕两人为左右两翼,大军向前推进,与尚让的人马战在一起。
    尚让的五千精兵虽然看上去精神的很,可在李思安带领的投矛手几**击之后也陷入了混乱状态,自相践踏,死伤无数。还没等他们重整军队,庞师古命令投石车发了一个大号的炸药包过去,把尚让的人马炸的是七荤八素,尚让见不是事儿,急忙鸣金收兵,尚让依然是跟以前打的每一场仗都一样,逃走的时候他每次都是第一个。
    虽然打了一场小胜仗,可朱温并不满足,他知道黄巢亲自带领的大军打过来的话,大梁城能不能守得住也是一码事儿。是以朱温亲笔写了几封求援书给了附近的几路藩镇,李克用、时溥、朱瑄都是他要拉拢的人。
    李克用和时溥都是立功心切的家伙,他们跟朱温的交情很浅,他们此行的目的是黄巢,如果能大败黄巢定然能得到莫大的好处,升官发财那是肯定的。最主要的是黄巢军中应该还有大量的金银财宝,这些都是他们想要的东西,如何能够放过?更何况还能让朱温欠他们一个天大的人情。
    正可谓是一举数得。
    这时成都的天子行辕也不太平,原因是因为当初高仁厚去攻打屈从行和韩秀升的时候,陈敬瑄为了笼络高仁厚,竟然许诺把东川节度使的位置给高仁厚。这个消息传到东川节度使杨师立的耳朵里,杨师立当然不乐意了。
    杨师立心想,大家同为节度使,你陈敬瑄怎么就能把我的辖地许给人家?为何不把你自己的西川赏给人家?
    现在高仁厚已经把韩秀升和屈从行生俘送到了成都,陈敬瑄为了履行诺言,只得让弟弟田令孜出面罢免杨师立,毕竟杨师立是田令孜的亲信,当年也是神策营出来的将领。
    田令孜借用天子的名义任命眉州防御使高仁厚为西川节度使,调西川节度使杨师立回京担任兵部尚书。说白了就是让他交出兵权,明升暗降。
    杨师立接到诏书之后大怒,列举陈敬瑄各项大罪,杀了朝廷的监军,尽起西川的兵马准备兴师问罪,讨伐陈敬瑄兄弟俩。
第一二四章 大战王满度(上)
    杨师立这小子虽然不忿,可东川向来兵力就不怎么强,说白了这次造反简直就是找死。
    李唐的天子李儇说白了就是一个傀儡,田令孜说什么就是什么,田令孜让李儇下诏罢免了杨师立的官爵,任命陈敬瑄为西川、东川、三南西道都指挥使、招讨使、安抚使,等于把三川的军政大权全部给了陈敬瑄。
    并任命眉州防御使高仁厚为东川留后,领兵五千讨伐杨师立,杨师立其实就是一个庸才,跟高仁厚这样能征善战的人打简直就是找死,败亡只是迟早的问题。
    却说尚让兵败逃走之后,黄巢大怒,准备大举进攻汴州,可现在连日大雨,汴河河水暴涨,一时间过不了河,黄巢的大军就驻扎在汴河西岸的王满渡渡口。黄巢心中暗想:度过汴河到汴州就是一马平川了,唉,这老三也不知现在怎么了,老是跟我作对。他投靠了朝廷我都没有找他的麻烦,现在他竟然联合李克用等人来对付我,难道我黄巢是好欺负的?这次进攻汴州,一定要生擒老三,老三实在是个人才,若是杀了的话岂不可惜?
    却不知这时朱温的大军正在对岸的中牟县城,朱温亲自坐镇,朱珍、庞师古、张存敬、徐怀玉等大将都在城中,早已准备好了人马对付黄巢。朱温听从了敬翔的策略,乘黄巢半渡而击之。
    可连日来的暴雨把黄巢的大军阻隔在了汴河西岸,朱温也只能时刻派出斥候关注着黄巢的动静。其实朱温并不想为难黄巢,只是这些年来黄巢转战南北,几乎打遍了大半个中国,可黄巢一直在破坏,从来没有真正的为天下黎民做过什么。
    自己曾经治理过的地方本来有希望可以作为根据地逐步发展的,可黄巢他们已经习惯了流窜作战,根本不希望在一个地方停留。也就是在打下长安之后,在长安停留了三年多的时间,算是最长的了。
    可黄巢他们在长安并没有给百姓们带来安乐的生活,而是疯狂的抢夺李唐的府库和长安百姓们的钱财,如此行事哪里能得天下?朱温曾经不止一次的说过,得民心者得天下,可黄巢虽然听进去了,可真正把持大齐朝政的是尚让、孟楷、赵璋他们,他们都是江湖草莽出身,哪里会在乎百姓们的死活?
    一次次的民变,官军一次次的围剿,各路藩镇一次次的冲击,朱温在外血战,而尚让、孟楷他们却从来没有在乎过朱温的处境,似乎在他们心中想来朱温就是常胜将军,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朱温出马就一定能够搞定。朱温一次次的打退了唐军,这也让他们对朱温有了一种信心,而且在孟楷、尚让他们心中朱温就是一个打仗的工具。
    直到朱温一度被困之后,他们依旧天真的以为朱温可以再一次的化险为夷,甚至他们在听到朱温投靠李唐的谣言之后竟然派了严实这个家伙去同州监军。朱温从夏阳的突围更坚定了孟楷、尚让等人的信心,在十万大军汇聚同州的时候,依然没有派出去一兵一卒救援朱温。这如何不让朱温寒心?而这一切,黄巢根本就不知情,黄巢只是把一些主要方向告诉尚让、孟楷他们,主要的政策实施还是需要他们来完成。
    可这就造成了巨大的失误,尚让、孟楷、赵璋他们都不过是一些草莽英雄,哪里有治理天下的能力?若说管理帮会的话还差不多,可治理天下这种事情怎么能同治理一个帮会一样呢?所以黄巢重用这几个人,注定要失败。
    朱温脑中的思绪纷乱如一团乱麻,黄巢父女对自己的恩情自己还没有报答,现在竟然要亲自带领大军攻打他们,这如何不让朱温感叹世事无常?
    就在这时,朱珍从外边急匆匆的进来,道:“三哥,雨停了,上游的雨昨天就停了,现在汴河的水位已经开始下降,顾及明天黄巢的大军就能渡河。”
    朱温问道:“王满渡渡口咱们的守军是多少?”
    朱珍道:“按照三哥的吩咐,平时王满渡有一千人马驻守,现在为了麻痹敌人,只有三百人防守在渡口,而且已经给他们打过招呼了,只要敌人渡河,让他们象征性的抵抗一下就跑,千万不可恋战。”
    朱温点了点头,叹了口气道:“这一天还是到了,真不想跟师父兵戎相见啊!”
    朱珍安慰他道:“别想那么多了,现在是各为其主,我们也是为了手下的兄弟着想,再说了,还有城中那么多的百姓,难道你还不知道他们的作风,只要打下城池,就洗劫一空,甚至屠城也是常见的事情。前些日子不就屠杀了尉氏县吗?可怜城中老幼被杀的鸡犬不留。”
    朱温道:“最近小荷还有没有跟你闹啊?”
    朱珍苦笑道:“她都跟我闹了大半年了,可她也知道咱们的处境,当年在同州她也是亲身经历过的,知道在那种情况下不投降根本没有其他的路可走。可她由于对黄家的感情太深,又特别替黄颖感到不值,是以天天在背后骂三哥你。”
    朱温也苦笑道:“骂就骂吧,这也是我活该。”
    朱珍接着道:“最近好多了,自从前些天黄巢和尚让屠杀了尉氏县以后,小荷就沉默了许多,待到见到汴州城中百姓都对三哥感恩戴德的情形之后,也就不怎么骂三哥了。”
    朱温点了点头道:“或许时间长了她就会明白咱们的苦心,正所谓日久见人心,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别人的闲言碎语就不要管那么多了。”
    三日后,黄巢的大军开始渡河,尚让依旧是先锋官,葛从周、李谠、张归霸、张归厚、霍存等人都带着自己的部队开始了渡河,宣武军驻守王满渡的五百人马只是象征性的进行了一轮阻击,见敌军成千上万的渡河,明知不敌,急急地逃走了。
    尚让不禁暗笑朱温不知道在王满渡这种重要的位置安置大批的人马,竟然让自己这么轻易的就渡了河了。却不知等待他的是大批的伏兵,重量级的炸弹和大批量的震天雷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他过河呢。
    还有一个更加可怕的消息是,李克用和时溥的人马早已经到了王满渡附近,距离黄巢的大营只有几十里的路程。李克用他们也正在等着黄巢的人马渡河,他们同样是想掌握这个半渡而击的时机,这正与朱温的策略不谋而合。
    相对来说李克用的耐心要比朱温弱的多,还没等黄巢的人马过去一半,就已经率领他的一万多名番兵杀了过来。时溥带领他麾下大将李师悦也来凑热闹,时溥的万余徐州兵也都是能征善战之辈,相比之下黄巢的农民军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上的,这时尚让、葛从周他们又都已经渡河,黄巢身边还有大弟子林言、骁将王播、黄思邺、黄揆等人。
    黄巢由于大意,根本没有过多的准备,他根本想不到自己十万大军在此,敌人竟然敢主动出击,这让黄巢很是郁闷。李克用的番兵大多都是骑兵,这些**多数都是雁门关外的异族青年,常年在马背上生活,在马上作战很是得心应手,一边骑着快马就能够开弓放箭。
    李克用虽然只有一万五千人马,黄巢在汴河西岸的人马足有六万人,可李克用的骑兵就如虎入羊群一般,杀这些农民军就像是砍瓜切菜一般容易。林言、王播纷纷上前迎敌,可个人的武勇在这种大场面的战斗中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一两个猛将可以改变一场战争的胜败这种事情只有在《三国演义》那种超级脑残的书中才能出现。
    林言武功虽高,可这些番兵都是十分骁勇的家伙,特别是这些人作战有些一根筋,不管敌军有多强,只是奋力冲杀,前赴后继,永不退缩。更何况这些农民军在他们这些草原上的民族眼中根本就是两脚羊,一点威胁性都没有。林言虽然厉害也不过杀了五六十个番兵之后就浑身是血,也不知道是自己的还是敌人的,反正他的刀也卷了,马也乏了,只能且战且退。
    这些农民军本身就是一些贫民,哪里打过真正的硬仗,大多都是在黄巢渡江北上的时候在淮西裹挟的流民,他们加入黄巢的队伍也就是为了能有一口饭吃而已,所以到了真正的战场上,根本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好多农民军乘乱逃走了,军官们想约束也约束不住,有的军官索性带头逃走,找地方占山为王去了。反正这些年跟着黄巢也抢了不少的银子,到时候找一个小山头,立一杆招兵大旗就可以招募到人马,占山为王打家劫舍多么自由自在。
    这时朱温正拿着望远镜观看着汴河对面的厮杀,李克用的骑兵的战斗力很是强大,包括时溥的徐州军也很是厉害,打起仗来斗是不要命的主儿。
    朱珍放下手中的望远镜,道:“对面已经打的挺热闹的了,我们要不要开战?”
    朱温摇摇头道:“再等等,时机还未到,等对岸快分出胜负的时候我们再出马,也好让李克用、时溥他们知道一下咱们宣武军的厉害!”'连载中;敬请关注。。。本书由(wap。)正版提供,请支持正版'
    【快速评论】
    确定
    。。
第一二五章 大战王满度(中)
    壶口瀑布景区,黄河穿千里长峡滚滚激流奔涌而来,四百多米宽的河道在壶口聚然被两岸的石壁收缩到五十米左右,水流变急。
    奔腾浑浊的河水无情的拍打在两岸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