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颠覆晚唐 >

第174部分

颠覆晚唐-第174部分

小说: 颠覆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他们不知道,朱友裕心中更担心,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这三百人身上的弹药已经见底了,如果他们再坚持一小会儿,就可以冲进來,把这拿着洠в凶拥牧栈鸸鞫疾蝗绲娜偃送缆敬。踔涟ㄋ切值芗父觯沟幕岫疾皇呛芨摺
    幸亏这时王校尉及时的落下了千斤闸,把源源不断冲进來的敌军阻挡在城门之外。
    这时更多的守城官军从四面八方赶來,朱友裕让他们分出两百多人从马道登上城墙,对瓮城中的敌军进行射击。同样是五连发的步枪喷吐着火舌,收割着瓮城中的生命,这时,负责暂时守卫汴梁的大将王重师才姗姗來迟……
    王重师当年在攻打濮州甄城的时候受了重伤,伤愈后身体一直不是很好,这些年一直在家养伤,这次其他大将大都坐镇四方,或者是跟着朱温西进,所以就把王重师给流了下來。
    王重师虽然名义上是汴梁城的马步军都指挥使,可他大部分时间还是呆在家里养病,很少过问城中的防务,今天他是听到报警的号角声之后才赶來的,是以來的有些晚。
    王重师调集了几辆投石车,在城墙上对着正在城外用巨木撞门的敌军开火,城头的几架巨制床弩也已经发动了攻击,每一根巨大的箭矢用床弩射出去,就会把床弩笼罩下的敌军钉在地上。
    仅仅是半个时辰的战争,就已经把冲入瓮城的三千多人全部杀戮殆尽。
    投石车、床弩、火枪同时发威,把城外的敌军杀的损失惨重,敌将知道这一次偷袭已经失败了,所以他无奈的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急速的鸣金声响彻云霄,敌军如潮水般退去,在城墙下留下了千余名尸体。
    这一战汴梁守军仅仅死了六个人,重伤六十人,轻伤八十人,这些伤员大都是被敌军的弓箭所伤。守军以这么小的代价歼敌六千,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但这个奇迹是建立在拥有连发火枪的基础上建立起來的。可以说这一仗,连发火枪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可以说如果他们现在用的是单发枪的话,仅仅凭三百人根本挡不住如潮水般涌进來的敌军,那样的话恐怕内城都不保了。
    站在城楼上的王重师看着敌军撤走,这才下城跟几位公子打招呼,并向几位公子请罪,说自己來迟了,希望几位公子不要怪他。
    朱友贞毕竟才十四岁,刚才危机之下不及细想,也不知道开枪杀了多少个敌人。可现在想起來,不可避免的就有些后怕。
    他作为郡王府的世子,是朱温的法定继承人,所以王重师第一个就跟朱友贞请安,并表示对朱友贞等人表示了感谢。
    朱友贞年纪轻轻,哪里知道其中的道理?听了王重师的话之后,看了看大哥朱友裕,朱友裕微笑着给了他一个善良的微笑,或许这就是朱友裕对他的鼓励。、其实不光是朱友裕心中有些自卑,朱友贞心中也同样有些自卑,因为他知道,无论用兵法和个人武勇,自己都无法跟几位哥哥相比,自己唯一可以用來自豪的就是自己是朱温的嫡子。
    朱友贞见王重师跟自己请示下一步动作,他下意识的就向大哥朱友裕看去,嘴里道:“这一次能够及时把敌军拦下來,都是大哥调度有方,我年纪还小,有什么事情就汇报给大哥就行。”
    王重师接着又用同样的话來对付朱友裕,朱友裕道:“王将军,如今城内兵马并不比敌人少,加上城墙坚固,我们的兵器更是比敌人先进了无数倍,所以根本不用担心敌人再一次发动进攻。”
    朱友裕顿了顿接着道:“我们现在考虑的不是如何守城,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出城把來犯的敌军击溃,甚至是把敌军歼灭。”
    ******************************************************************
    元旦快到了,很多事情要忙,更新有些晚,抱歉了。
第四十八章 朱友裕的心思(上)
    王重师当年也是一员悍将,只是以前受伤太重,这几年一直在家中赋闲,可每月的俸禄和赏金并不比别的将军少多少,这让王重师对朱温很是感激,如今朱温不在汴梁,众位大将军也都征战在外,王重师理所当然的就担起了汴梁的守卫工作。
    但以多年的作战经验判断,敌人既然敢偷袭汴梁,就证明敌军的兵力不会太弱,如今宣武军的大军几乎都在西线作战,关中、河中、河东、凤翔都遍布着朱温的大军,徐州和高邮也都有重兵把守,唯独汴梁这个宣武军的腹地反倒没有什么重兵。
    这也正是敌军为什么敢奇袭汴梁的原因,如果汴梁城失守,虽然未必真动的了朱温的根基,但最起码的会让宣武军损失惨重,多年的积蓄必将毁于一旦,十余年的休养生息才造就的汴梁的繁华也必将化为焦土。毁灭一个城市,要比建设一座城市要容易的多。
    王重师也看到了自己肩上的涤很重,他下令让各城门守军紧闭城门,并在城中搜捕混进城来的奸细,一片派人安抚城中的百姓。至于朱友裕说的出城击溃敌军的事情他是想都不敢想,因为现在汴梁城几乎没有可堪一战的大将,主公临走的时候把汴梁的防务交给自己,自己就一定不能让汴梁城出现任何危险,子要自己有一口气在,就一定会薄汴梁城。
    他现在是不怕无功但求无过,只要能守住汴梁,就是他对主公最大的报答。
    朱友裕见王重师不说话,还以为王重师在想破敌之策,也不敢打搅,当下对王重师抱了抱拳,道:“汴梁城的安危就拜托将军了,我代父王预祝将军早日击退敌军。”
    王重师也在马上抱拳回礼,道:“大公子放心,只要我王某人有一口气在,决不让敌军踏入城中一步。”说完王重师带领众将巡视城门防务去了。
    朱友裕则带着朱友宁等兄弟几人也上了城墙,用望远镜查看敌情,见敌军逐渐在城外集结,不断的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汴梁城外,他们衣着各异,有的打扮成商贩,有的打扮成农夫,他们身上并没有穿铠甲,只是手中却舀着闪亮的长刀,统一的长刀和长矛、坚盾,表明了这些人不是普通的山贼,而是大唐藩镇的兵马。
    朱友裕道:“大哥、四弟,你们看,敌军虽然没有统一的铠甲,兵器却很是统一,说明这些人不是普通的山贼,而是大唐的官军,只是不知道是凤翔的兵马还是河东的兵马。”
    朱友宁点头道:“如今李克用已经大不如前,李克用自保都有些问题,根本不敢主动袭击汴梁。凤翔的李茂贞更是困守凤翔,就连李茂昭也已经投靠了三叔,更名为李周彝,恐怕更不可能分兵来袭击汴梁,如今能够派出兵马偷袭汴梁的不是杨行密就是王师范。”
    朱友裕点头道:“不错,杨行密是我们的二师伯,这些年来虽然屡次跟宣武军合作,却也不是我们的铁杆盟军,加上他这两年发展壮大的非掣速,上次他派人到宋州贩卖茶叶,刻意哄抬物价,被父王强行把他的茶叶征入府库充公,那么一大批茶叶,价值不菲,恐怕二师伯怀恨在心也未可知。至于王师范,更是早晚都是要与我们开战的,如今我们正同时与河东和凤翔开战,他们不乘机偷袭才是怪事呢。”
    作为东平郡王世子的朱友贞年纪还小,对两位兄长的话还不是很理解,等着一双茫然的眼睛看着两位兄长商议军情。朱友伦今年已经十八岁,却不是很喜欢军事方面的事情,而是喜欢吟诗作对,兄弟几人中以他武功最弱,就连年龄比他小四岁的朱友贞都能胜过他。虽然刚才在对付敌军的时候他也开枪打死了十几个敌军,也用弓箭射杀了几个,可这时危险解除后他就好像对这些事情不怎么上心了。
    正当朱友裕和朱友宁两人在猜测是杨行密还是王师范的人来偷袭的时候,城下的敌军打起了旗号,平卢军的大旗迎风招展。
    朱友裕淡然道:“王师范不自量力,想以卵击石,哼,真不知道这个王师范知不知道这个死字怎么写。”
    朱友宁却道:“我们就不要在这里瞎议论了,还是回去禀告婶婶和奶奶吧,看看奶奶和几位婶婶怎么看。”
    一行人下了城墙,一路快马回到郡王府,这时候郡王府的大门已经关闭,周围有重兵把守,大门口一个一头银发的老者正东张西望,见他们几个小兄弟回来,急忙快步跑过来道:“你们几个小东西,谁让你们到处乱跑的?太夫人和夫人们都急的团团转,说如果少主们有个什么闪失的话,老头子我可担待不起。赶快进来……”
    这个老者正是朱友宁的外公吴福,这时的吴福已经年近七旬,须发皆白,但身体依旧硬朗,他这么大年纪依然做着王府的管家,把家里的事情处理的头头是道。
    早上吴福听说他们几个小兄弟出城打猎,还笑呵呵的说小孩子活动一下筋骨也是好的,老是闷在城里反而不好,现在听说城外有人攻城,各城门都已经关闭,这怎能不让老吴改中焦急?这四个人两个是自己的外孙,还有一个是郡王世子,一个郡王的长子,这要万一被关在城门外的话,如果遇上了城外的敌军,岂不凶多吉少?
    正在着急的想派王府中的家将出门寻找的时候,听守城的将官来跟夫人禀报说四位公子在城门口调集人马对付敌军,已经把攻入瓮城的敌军歼灭掉了,四位公子黯然无恙,正在城门上观察敌军的动向♀一下吴福算是把心放回肚子里了。
    魏国夫人张小惠问起是哪位公子在城门调集兵马的时候,那将领说是郡王的大公子朱友裕,张小惠点点头,让那将领先回去协助王重师将军守城。回过头来跟几位姐妹说道:“我平时就说家中的几个孩子就数友灶有出息,你们还不信,这下明白了吧?友宁是将才,而友郧帅才,将来几个孩子能够继承王爷的家业的,恐怕也只有友运。”
    她这番话说出来,黄颖、韦凤、山口梅子都没有出声附和,因为朱温的嫡子是朱友贞,也只有朱友贞将来才有接任王位的资格,朱友裕能力再强,虽然是长子,可毕竟是庶出,是没有接任王位的资格的,包括黄颖的儿子朱友文(康勤)都没有那个资格,朱友裕的母亲刘金枝在朱家连个名分都没有,她的儿子当然就更没有资格继承王位了,张小惠虽然这么说,大家哪里能够出声附和。
    朱温的几位夫人中也就是韦凤跟张小惠的脾气和修养有些接近,她笑道:“姐姐也莫要心急,我看世子宅心仁厚,无论是读书还是习武,都聪明过人,将来王爷百年之后,这份家业还是要交给世子的。”
    张小惠摇头道:“这种事情不是你我说的算的,你们也知道,王爷这个人一直以来对几个孩子都是一视同仁的,根本没有什么嫡出庶出的区别,他也从来没有在乎过那些世俗的意见,如果友裕有这个能力,以后就算是王爷把王位交给友裕,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你们不知道,友贞这孩子虽然心地善良,可却过于软弱,恐怕不足以担起这份涤。”
    黄颖微笑道:“两位妹妹还是不要讨论这个话题了吧,三哥如今正当壮年,哪里用考虑这么早安排继承人的问题?再说了,那些事情也不是我们这些女人该管的,我们只管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也就是了,不要过问那些不相干的事情。”
    正在这时,朱友宁、朱友伦、朱友裕、朱友贞他们几个一阵风似的闯了进来,朱友贞快步跑到张小惠的身边,兴高采烈的道:“娘,今天孩儿用火枪杀了十几个敌军呢,当时大哥调度有方,我们几个着力配合,这才打退了敌军,杀敌五千,却只死了不足十个守军,可谓是大胜了……”
    虽然张小惠他们已经知道了他们与敌军交战的经过,可她们还是再一次问了一遍,从他们的口中再一次听了一遍击退敌军的经过。
    大家听完之后,黄颖和张小惠对视了一眼,张小惠点点头,黄颖就问朱友裕,道:“对于城外的敌军,你怎么看?”
    朱友裕未加思索就道:“敌军长途奔袭,首战不利,第一战就在城下撂下了数千人马,现在一定士气十分低落,如果我们出城逆袭,利用火枪和投石车的有利条件,足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敌军击溃,甚至全歼都有可能。”
    黄颖微笑摇头道:“打仗就要有详细的作战计划,如果你连一份作战计划都没有,如何能够保证击溃敌军?”
    朱友裕无言以对,虽然他知道这一次若想对付城外的敌军,唯有出城逆战一条路可选,可如今自己虽然是郡王的长子,可却在军中没有任何职务,即便是有了作战计划,恐怕也很难付诸实施。想到这里,朱友裕不由的暗叹一声。
第四十九章 朱友裕的心思(下)
    黄颖见朱友裕没有说话,笑了笑道:“你还年轻,对于真正的战争你了解的还很少,打一场仗要考虑很多方面,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容易。如果输掉了一场战争,就会有很多人被杀,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大局,关乎到整个西部战线的成败,也关乎到你爹的霸业。”
    黄颖的话是笑着说的,可以说没有一句重话,但还是让朱友阅中有些不舒服。在朱友阅中想来,所有人都有些看不起自己的身份,母亲在朱家没有任何名分,甚至都不住在朱家,而是单独在附近建了一个小院儿。 最新小说“猪猪岛小说”
    平时朱温和魏国夫人张氏对他都很好,可朱友栽己却有些自卑。似乎包括府中的下人看自己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样,他老是感觉别人不把自己当主人,因为庶出这个身份一直笼罩着他,让他在心中感觉自己仿佛低人一等一样。
    所以无论是读书还是习武,他都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特别是对行军打仗方面,他时常跟那些军中的将领研讨一些经典的战例,他特别消自己有一天能够真正的在战场上指挥方遒,运筹帷幄,甚至是亲冒矢石冲锋陷阵,他想用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不比任何人差。 最新小说“猪猪岛小说”
    他从来没有想过要跟四弟朱友贞争夺朱温这个王爷的继承人的位置,他只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想凭自己的能力来遮掩自己身为庶子的身份。
    朱友裕看了黄颖一眼,恭敬的道:“姨娘教导的是,是孩儿莽撞了。”
    张小惠见朱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