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颠覆晚唐 >

第86部分

颠覆晚唐-第86部分

小说: 颠覆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淮南大地人心惶惶,百姓不知有高骈,只知道有吕用之而已。
    时间一久,高骈自然也发觉了不对劲,可这时左右已经都是吕用之的人了,吕用之羽翼已丰,想剪除已经是力不从心了。
    年关将近,这日扬州城下起了一场大雪,白发飘飘的高骈独自站在高耸入云的迎仙楼头,看着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心中有些悔恨。这些日子以来他服用了很多吕用之给他炼制的丹药,不但没有感到身轻体健,反而感到体内的真气有些不畅,原本矫健的身手也有了一丝呆滞。
    高骈耸立在迎仙楼头,俯瞰着渐渐被大雪掩盖包裹的扬州城,心中思潮起伏,不由的脱口吟出了一首诗:“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清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这首诗间接的说出了他在不知不觉中被吕用之逐渐渗透,渐渐的被吕用之掌控了淮南局势的情况。都是自己的大意,才会造成“坐看青竹变琼枝”的局面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已经中了某种慢性毒药,他恨不得把吕用之碎尸万段,可他也知道现在自己身边已经没有了可以信任的人了,几员大将在几度苦谏不从之后都心灰意冷,被吕用之掉到了各地州县驻扎。现在的扬州城几乎都在吕用之的控制之下,如果自己表现出丝毫的不满,定然反会被吕用之杀死。
    正是知道了这一点,他才在明知道吕用之的险恶用心之后,还一直与之虚与委蛇,装作懵懂不知的样子,他已经有几天没有吃吕用之送来的丹药了。他一直在努力想把身上的慢性毒素逼出来,可他绝望的发现这根本就是徒劳的。
    而吕用之之所以没有杀高骈,主要原因也是忌惮吕用之的绝顶武功,在没有发现高骈确切中毒的现象之前,吕用之也不会轻易出手。是以扬州城的高骈和吕用之两人都互相忌惮,互相猜忌,这也让淮南的局势暂时平静了下来。
    扬州虽然没有什么乱子,可原本黄巢的降将秦彦却不甘寂寞,秦彦投靠高骈后,屡立战功,现在已经是和州刺史了。可素来有野心的秦彦怎么会甘心做一个小小的刺史?他趁淮南局势动荡的时候突袭宣州,占领州城后上表朝廷请求让自己担任宣歙观察使。
    这时的李唐王朝正忙着对付黄巢,哪里有心情关心南方的形势,既然无力干涉,索性卖个人情给秦彦,自此秦彦占据宣州,扩张势力,一时间势力大振。
    而这时淮西的秦宗权也不老实,占领了附近各州县,派大将孙儒把当时任光州刺史的李罕之给赶了出去,李罕之无路可走只能投奔老上司诸葛爽。可现在诸葛爽自己都没有地方可去了,河阳被魏博节度使韩简占据,无家可归。
    精明的诸葛爽带着李罕之直奔同华二州之间的前线,以出兵勤王为由和王铎的大军会合,军饷、军粮等东西自然有朝廷解决,也算是让诸葛爽和李罕之暂时有了立脚之地,至于在于黄巢的征战中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就不得而知了,最起码可以摇旗呐喊,给唐军壮壮声威也是好的。
    与此同时,韩简的大军还没有打下郓州,朱瑄、朱琼、朱瑾三兄弟铁了心的要守住郓州,加上山东人为主的郓州兵本就彪悍异常,韩简对他也一时没有办法。
第一零一章 大战前夕
    新年终于到了,可真正关心过年的人没有几个,因为这个年在战乱中度过,过了春节就是中和三年了,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开始。积雪初融,江河化冻,各方面势力也都在做着新一**战的准备。
    朱温也不例外,身为河中行营招讨副使的他协助王重荣搜捕渭北、渭南等地的残余农民军。
    王铎以天下兵马都统的身份出墨赦任命李克用为京城东北面行营招讨使,李克用当然知道这是想让自己的人马当炮灰,可他没得选者。李克用当然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既然人家看中的是自己的兵力,自己又缺粮缺钱,加上这五万人马也没有多少是自己的嫡系部队。
    自己的嫡系人马不足七千人,其余的有的是原来背叛过自己的沙陀人,有的是李友金在代北招募的杂胡生番,还有李克用自己在鞑靼带来的万余勇士。这些都是李克用的麾下,可大都不是他的嫡系,用这些人拼出一份基业出来正是他所需要的。
    毫无疑问,代北的生番的战斗力比中原的唐军和农门军的战斗力都要强大的多。李克用也有信心可以打败黄巢的主力,更何况自己并不是一个人战斗。凤翔、易定、天平、卢龙、平卢、义成、河阳、定难、义武、保大、成德、荆南、感化、泰宁……十余路藩镇攻伐长安,哪里有不胜的道理?只不过他们想让自己打这个头阵而已,李克用想。
    可李克用也不是傻子,他同意打这个头阵,正是因为他知道长安城中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只要攻破了长安城,自己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进城去抢,因为现在长安是大齐的都城,抢别人的都城当然是应该的,他们不会有任何一丝的负罪感。其实这也正是这么多藩镇一直念念不忘想攻打长安的一个重要理由。
    杨复光由于年事已高,加上去年在许州的时候被徐怀玉偷袭重伤,现在旧伤复发,已经不能处理太多事情了。杨复光暂且辞去了天下兵马都监的职务,王铎任命他为北面行营监军,陈景思为东面行营监军。
    杨复光一手提拔出来的忠武八都将虽然是忠武军的人马,可一直都直接听命于杨复光一个人,这时候杨复光病危,不少人都想打这几员猛将的主意。如果能一次得到七八员猛将的话,无疑会让自己的战斗力大大增加。
    可杨复光毕竟是当过天下兵马都监的人,余威尚在,堂弟杨复恭又担任着枢密使,就连李儇的“干爹”田令孜也不敢把他怎么样,其他人就更不敢明目张胆的到他麾下挖人了。
    刚刚开春,身在蜀中的田令孜就已经不甘寂寞了,他怕王铎平定了黄巢之后功劳太大外臣的力量重于以宦官为首的内臣,是以以王铎久战无功为由罢免了王铎的都统之职。在中和三年正月初八任命王铎为义成军节度使,并令其即刻赴镇上任。
    田令孜把招降朱温、引李克用入关等功劳算在了同为宦官的杨复光头上,一来田令孜听说杨复光病重,二来杨复光毕竟也是北司的人,虽然向来与自己不怎么对付,毕竟总比大权落入王铎等人的手里好的多。
    田令孜又把建议幸蜀、收传国宝、列圣真容、散家财犒军等功劳算在了自己头上,田令孜亲自担任神策营十军十二卫观军容使,掌管皇帝亲军,可以说李儇的人身自由都控制在了田令孜的手里。又加他的兄长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使相衔,东川节度使、剑南一时间田令孜兄弟权势熏天,横行蜀中。
    田令孜又调诸道行营副都统崔安潜为东都留守,这样以来,外臣就无法跟他们内臣争功了。紧接着又任命自己的心腹都监西门思恭为右神策中尉,充诸道租庸兼催促诸道进军等使,等于把财政大权、兵权都交给了北司(北司由太监掌管)的人。
    王铎接到朝廷的旨意,不由的泯然泪下,虽然他没有多大能耐,可眼看着各路人马云集,攻破长安指日可待,即将成就千秋功业,中兴大唐的功劳足以让自己名垂青史,可谁料这个时候会被罢免都统之职,怎能不让他黯然落泪。他是文官,也是出了名的儒将,可多年来的忠君思想让他明知道是田令孜从中作梗,也不得不黯然离开。
    王铎在赴任之前还不忘了让各藩镇齐心协力剿灭黄巢,可为了表示心中的不满,在去滑州上任后留下了一首诗:“用军何事敢迁延,恩重才轻分使然。黜诏已闻来阙下,檄书犹未遍军前。腰间尽解苏秦印,波上虚迎范蠡船。正会星辰扶北极,却驱戈甲镇南燕。三尘上相逢明主,九合诸侯愧昔贤。看却中兴扶大业,杀身无路好归田。”
    他却不知这一时的愤慨之作却成了他最后的写照,“杀身无路好归田”本来不过是他不满朝廷宦官当政的愤慨之作,不料却在一年后从义成军改任义昌军节度使的时候被魏博乐从训伏兵击杀,这是后话。
    且说黄揆、王播等人领兵三万为前锋进军渭南,屯兵沙苑,被李克用麾下大将李存贞偷袭了大营,伤亡万人,黄揆、王播收拾溃军乘机占领了华州。华州刺史王遇弃城而逃,不知去向。
    尚让、赵璋、林言等人率领大军十余万屯兵梁田坡,想在渭南与唐军决一死战。
    梁田坡在同州城西南六十里的渭河北岸,处于同州和华州之间,既然黄揆占领了华州,潼关还在葛从周和张言手中,尚让就想到了驻兵梁田坡以进军同州,只要占领了同州,再由梁田坡和华州的人马牵制,长安以东将再次成为僵持局面,这也是尚让他们此行的目的。
    朱温是大齐的降将,不好出兵对付齐军,只能派了本就是忠武军八都将之一的庞师古(庞从)带着三千人马协助李克用。朱温的任务是守住同州城,朱温守城的实力这些唐军都是见过的,没有人怀疑朱温守城的实力。
    而李克用则乘胜由沙苑进军乾阬,乾阬在同州城西六十里,距离梁田坡不过只有二十多里的路程,各路藩镇都云集渭北河洛古道,摩拳擦掌准备跟尚让的大军决一死战。
    尚让的大军足有十五万,在渭水北岸列阵以待,不时出兵骚扰同州,却都是小打小闹的,哪里攻得破朱温把守的同州。
    二月底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忠武军节度使周岌、监军杨复光等都赶到了乾阬跟李克用会合。李克用又五万多人马,王重荣也有五万,加上周岌和杨复光的万余人,还有王处存的五千人,也有十多万人马,虽然兵力稍有不如,可军械和战斗力却明显比尚让带领的农民军要高很多。
    重步兵身穿铁甲,端着沉重的盾牌缓缓前进,后边是数十辆投石车、床弩、连弩、还有成群结队的弓箭手,在后边才是牵着战马步行以节省马力的骑兵。大战在即,骑兵的马力最是重要,所以他们在赶路的时候宁愿步行,也不骑马。这样战马才能在接下来的冲锋中发挥出完全的战斗力。
    这场战争朱温并没有参加,他暂时还不想跟以前的同殿之臣尚让为敌,再说了,唐军也怕他这个大齐的降将在阵前反水,朱温的战斗力太强,到时候如果朱温倒戈一击的话,足以让唐军的联军崩溃。
    朱温也乐的清闲,最主要的是能保存实力,庞师古带领的三千人也都是在夏阳新招募的新军,并不是自己的嫡系部队,虽然去了前线,李克用和王重荣等人也不可能让庞师古这个不稳定的因素参战。
    索性朱温就在家里练习一下武功,顺便传授一下侄儿朱友宁一些简单的武艺。张小惠和韦凤也可以有时间多在朱温身边呆着,朱温也顺便让他们跟着学一些简单的拳脚和吐纳之法,能不能学成就看他们的造化了。各人资质不同,学武功这种东西不比其他的,如果资质太差的话,即便是你再勤奋,也未必能够练成上乘武功,这是朱温习武这几年来所了解的道理。
    虽然朱温没有出同州一步,可派出的斥候却每天都把前线的情况传递回来,让朱温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住当前的局势。同州不是久留之地,这一点朱温早就知道了,毕竟同州距离长安太近,地势又比较险要,易守难攻,把朱温这个大齐的降将放在这里就像是一刻定时炸弹一样,李唐王朝哪里会放心?
    朝廷早在数日前就发来了公文,答应在收复长安以后调任朱温为宣武军节度使,宣武军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又经过了连年征战,民不聊生,田地荒废,兼之处四战之地,稍有异动就会面临周围藩镇的合力进攻。李唐朝廷这个算盘打的不可谓不精,可朱温却并不在乎那些,正因为宣武军处四战之地,这才有更多的机遇,无论任何时候,有危险就有机遇,这是不可改变的真理。
    梁田坡的大战终于要开始了,鹿死谁手还说不定呢,朱温能做的只是静候战事的发展而已,对于这一切,他无力改变,更无力去左右整个战局的发展……
第一零二章 大战梁田坡
    朝廷早在数日前就发来了公文,答应在收复长安以后调任朱温为宣武军节度使,宣武军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又经过了连年征战,民不聊生,田地荒废,兼之处四战之地,稍有异动就会面临周围藩镇的合力进攻。李唐朝廷这个算盘打的不可谓不精,可朱温却并不在乎那些,正因为宣武军处四战之地,这才有更多的机遇,无论任何时候,有危险就有机遇,这是不可改变的真理。
    梁田坡的大战终于要开始了,鹿死谁手还说不定呢,朱温能做的只是静候战事的发展而已,对于这一切,他无力改变,更无力去左右整个战局的发展……
    第一零二章杨复光虽然病的不轻,可这种大战在即的时候,他也在几个小太监的搀扶之下登上一个小山坡,周围是忠武军的几位心腹将军。满头白发的杨复光用他那有些昏花的老眼看着山坡下如蝼蚁般的士兵,漫山遍野一眼望不到头。
    唐军的先锋是李克用的番兵,他们大多是塞北之地的生番,他们大都英勇善战,善于骑射,这一年多来经过李克用的训练更是厉害非常。李克用的一万七千人的嫡系人马在后边掠阵,打头阵的三万多生番就是炮灰,这一点李克用很清楚。他当然不会让自己的嫡系人马做炮灰的。
    王重荣的五万人马也分成了五个方阵,随时准备出击。
    在山坡上观战的杨复光干咳了一声道:“鹿晏弘,你跟满存两人带领五千人马随时准备出击,莫要折了我们忠武军的威名。”
    鹿晏弘和满存躬身领命,带着人马下山坡去了。
    王建疑惑道:“敌军有十五万人,鹿晏弘和满存的五千人出击的话不是送死吗?”
    杨复光笑道:“前锋是李克用的军队,中军是王重荣的大军,鹿晏弘他们不过是乘火打劫罢了,哪里是真的让他们与尚让正面交锋?更何况鹿晏弘这人野心不小,他日我若撒手归西之后,恐怕鹿晏弘这小子会为非作歹,这一次若是他能死在阵中,岂不是一了百了?”
    王建等人这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