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翼鹰扬 >

第309部分

铁翼鹰扬-第309部分

小说: 铁翼鹰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的军援与贷款组织起来的军队。
    这些军阀,说起来也好笑,他们的军队装备的武器,相当多的时候,来自于唐云扬的雷霆国际从欧洲整船运回的军火。虽然说得是上全套的德械装备,但并没有德制重型火炮。这些东西,此刻都成了李孝淮轻装师的支援火力。
    如果不是这些生意的话,唐云扬手下的部队里哪里来那么多重炮,无非是卖给别人德械的时候,他自己把火炮全都留下的原因。
    当然,他们不卖给北洋军阀火炮,北洋军阀可以从别人那和购买。此时来攻的十万北洋军的装备当中,多了日本的37毫米、75毫米、105毫米的野炮与山炮。而且重机枪每连当中也会配备一挺。更多的是手榴弹发射器,可以把手榴弹发射地100米开外。
    如果说,对付这时中国其他军队的话,他们或许还可以算得上有些战斗力的,那么对付中华国国防军的部队,未免有点属于太过于托大。
    与子弹与部分军粮一起发送的,还有部分鸦片,当然这些东西可不是拿来让士兵们当什么镇痛剂使的。为了拢络住士兵,这些掌握在各级军官手里的鸦片就是某种形式的奖励。倘若他们可以攻得破对方的阵地,那么……
    反观与他们对敌的中华国防军的士兵,他们同样从上海弄到手大批的鸦片,只是这些鸦片已经被提炼成了吗啡。如今吗啡、血浆、云南白就是士兵们救护袋当中的基本物品。
    而他们面对的中华国防军的防地,则是由“快速战线”迅速形成的,一个个1。5平方公里的支撑点式防御阵地。海军陆战队的四个轻装团被分配在长达70公里的防线,防守来自西部的攻击。
    这些1。5平方公里的防线会使大家想到什么呢?没错,就是当年以色列建立在运河西岸沙垒上的“巴列夫防线”。前面是数个1。5平方公里的守备部队,后部的重炮及空中力量才是防守的主要力量。
    尽管如此,这些兵力面对两个方向袭来的,共计15万的北洋军士兵,何止可以说成是杯水车薪。然而,海军陆战队装备的无论是155毫米还是说105毫米德制重炮的射程,都要比北洋军得到的大量日本老旧火炮的射程要远得多。
    更别说他们身后的500架以上的陆航飞机的随时支援,防线的头顶上更有“鹰眼”协调指挥飞艇,时刻监督对方的动静。
    空中突击师由于一些非常的原因之外,无法再进行大规模机动作战,所以,他们除去各有一团驻守威海、烟台、沧州之外,余下的两个团在防线之后,负责炮兵及机场的保卫工作。
    相对于实力单薄的,由海军陆战队为主力组成的防线,其余的机动力量为蔡锷的重装步兵师与李劲羽的坦克师形成的突击集群。他们被配属在青岛附近,仿佛唐云扬重拳一样,那么他们的目标又在哪里呢?唐云扬打算如何做呢?可惜没有人知道他的打算。
    如果说,这时唯一算起来,有些人情味的,却是阎锡山。在大战将起之前,他已经向唐云扬发来一封电报。
    一说因为自己的身份问题,不好直接对于中华国防军攻占青岛的事情予以祝贺,其次又说。自己的德械师此刻刚好训练完成,倘若中华国防军抵御外虏用得上的话,请唐云扬不必客气。
    唐云扬对此的对应淡淡一笑,回电如下。
    “百川吾兄,此值外虏窥伺、强敌环列,国内诸君居然无一人雪中送炭、尽在釜底抽薪之际,吾兄之电使兄弟顿感兄之寒冬赠棉之情谊。
    固,现在诸敌之常使弟心之惶恐不安。然,弟之军旅,即为国防之军,必以热血铸中国军人之雄魂。只盼吾兄以大局重之,如若通电全国,向百姓告兄之建设祖国之决心。则弟愿与兄共勉之。
    目前固然大战未起,弟之心中此战胜负早决,只盼兄可上体天心,为吾国吾民做一豪杰应为之表率。
    ……”
    余下的话也不必再说了,以阎锡山之能,如果连这样的电文都看不明白,那么他建设的模范省又从何而来。
    这封电报当中,唐云扬提到的是,固然感谢他的助兵之举,不过这一仗中跳出来的小丑并没有放在他的心上。这也是要让阎锡山知道,如同北洋军一般的军队,在他唐云扬眼中实在是不堪一击。
    另外,即是要阎锡山表明他的决心,不要在“武力夺取天下”和“全力建设中国”当中左右徘徊。而且,中国国防军自己有能力打胜这一仗,至于说到帮忙即不需要,也不会承他的人情。
    言下之间,有朝一日,他阎锡山要是成了建设国家的障碍,那他唐云扬和手下的“中华国防军”照样不会卖他这个面子。
    阎锡山接到这封电报之后,即没有如同往常那样发怒骂人,也没有一气之下干脆加入到“戡乱剿匪军”的行列之中。反是动员了所谓的3个混成旅,到达山西阳泉。
    在他看来,这个态势是最有利的地方。倘若北洋军得胜,那么他就是出兵的势力之一,虽然在北洋军只后,也可以说是打算随时增援北洋军。
    另外,倘若真如同唐云扬回电所说,中华神州军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都打胜了,那么他大可以挥军与“中华国防军”相互呼应直取北京城。那时,他又是国内与“中华国防军”最先取得联盟关系的盟友。
    如果真得被复兴党与中华国防军夺了天下,他阎锡山依然是地方大员,或者那时会更进一步,在中国的首都那里指点江山。
    这句话要说成笑话给大家讲的话,那就是“帐人人会算,只是算出来的结果,却因为各有巧妙而绝不相同!”
    与此同时,已经打算在苏联的支持下,向广州黄埔士官学校发动进攻的“先生”也发来的电报,只是电报的字里行间却有某种劝慰之意。
    “中国的事情,并不是那样简单。一群敢战之士外回诸多留学生未必可以解决问题。在今天强敌环伺之时,如我不计后果,四处竖敌的话,于国、于民皆有不利。
    目前,听说贵军所面强敌之众,已远超在下所预料的数量。倘若先生愿与日本人相商,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想来亦可于接战的时机上获得好处。
    先生之为国之心,我非常国会诸君皆明。只是先生之党所为之事,常失之于鲁莽、激起,恐怕会造成更多问题。倘若先生愿率诸军将士来广东的话。在下必蹈履迎之!”
    话说到这个份上,也算是把“先生”心里的话说了个明明白白。摆明,最近在国人心目之中,冒起迅速的中华复兴党以及中华国防军抢了公众心目当中的位置,由于“青岛事件”国人心头此刻只有中华复兴党,哪里会顾得上什么中国人纯打中国人的“护法战争”。
    “先生”言语之中,又无时不刻在透露出来,倘若他们面对眼前战争无力支持,那广东方面还有他们退回去的地方。当然不是要他们去与地头蛇相争,而应该换作另外两个字“投靠”!
    对于这样一封电报,唐云扬回答的只有八个大字“铮铮铁骨,寸土必争”!
    “先生”接到这样一封回电之时,突然为了未来的军事行动,有了一丝愧疚。虽然这是增强自身力量所必须的手段,虽然这手段看起来没那么光明正大。
    但在他认为,中华革命党的事业依然是伟大的,而伟大的事业背后,难免会做一些违心的事情。这似乎才是一个革命家、一个政治家应该有的姿态!
    这样的定义似乎是没错的,然而,美国南北战争的之末,似乎北方并没有把南方置之死地而后快过,似乎也没有打算使南美诸州干脆点投入到英、法的怀抱。
    区别如同面包与牛奶一样,都会有的,是对是错,当事人自己或者双方往往无法做出公正的评价,就算是后世的史学家们,观点不同亦就不会有相同的结果。
    因此,对与不对,大约不过是起自内心,如果这样说太过唯心主意,那么起自社会契约、民族契约、或者一个种群的契约,是什么大家选吧!
30章 面临挑战
    北洋军的前锋行进的相当快,北线前锋行进的相当快,仅仅一天之内,北洋军的前进步伐已经迈进了40公里之多。
    然而,甚至连某些一直盼望戡乱剿匪赶快到达,可以保护他们的家园不被那些假洋鬼子占据成为工厂的地主们,也不禁要问下自己,这来的是哪门子“政府军”。
    脑后拖着辫子的他们,来了不但要粮要饷还要女人牲口。面对着荷枪实弹的老总爷,家家户户的驼骡,耕牛全都成了军队的牲口,女人们自然也要被总爷们威逼成总爷的女人。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总爷都是这么一付德性,因为单靠这样的“总爷”是打不了仗。所以,就北洋军里,还是有一些能打仗的部队的,下面介绍的,就是这样一去部队。
    这是一队4千多人的骑兵,他们身上的背着的是清一色德国毛瑟步枪、德制马刀,当官的在这些装备之外,还要背上一枝象征身份的盒子炮。连队之中,有架在驼骡身上的重机枪,后面还有四匹马拉得德制105毫米的重炮。另外团里甚至还有五辆来自德国的装甲汽车,也算是张勋部队里唯一具备机械化的团队。
    比起普通的北洋军的军队来说,这支部队是够不错的了。这一队骑兵是张勋打折了家底置办起来的一份家业。
    大家都知道张勋治军无方,辩子军军纪败坏。可大家是否问过,张勋当看凭什么就靠着辫子军打败了北京方面的卫戍部队?凭什么就可以图谋复辟?
    对,凭得这是这一支在于坏蛋堆里挑出来的好蛋。受到当年蒋百里为袁世凯建示范团的启示,张勋打通门路、花费大量金钱,才就成就出来这么一支精英部队。
    如果说他其他的部队不过是些乌合之众,那么这支部队又比北洋军中其他诸军要强得多。且不论他们全套的德械装备如何,这些部队的训练又全是日本式的训练。
    原因何在呢,原因在他的指挥官身上。
    林杰英此人名不见经传,年纪28出身于保定军校骑兵科,身虽在辫帅张勋统领之下,但其骑兵团却是全军无辫,加之军纪严明。由于算得上是辫军当中的一只铁拳,其人又忠心耿耿,颇得张勋信任。
    可当他们看到对方的阵地之时,林英杰却不能不倒吸一口冷气,他知道他们面对的军队恐怕比日本人还要强得多。
    从望远镜上望过去,看得见的是一道长达1500米的碉堡地带。虽然从外观上看,全都是些由沙袋垒成的东西。在这些沙包垒成的碉堡之间稍后些的地方,看得见一些机枪以及火炮的身影。那些是12。7毫米机枪以及37毫米加农炮的炮拉。
    整个阵地不但是个中规中矩,向后开口的正方形,而且也是防守非常严密的阵地。同时,根据他们捕获来的附近百姓们讲,沙包里面全都是些水泥板之类的东西。
    这些东西从天上的飞艇里下来,拿到这里来就开始拼装,仿佛用不也一两天的时间,这道防线就完全建成。
    “快速战线”根本就是超越时空理念的产物,沙袋……水泥板……沙袋的作用与复合装甲在原理上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尚且经过了西线战场炮火的严酷考验,就算是用到现代战场上,也不见得就那么容易被攻破。
    夜色之下,从对方不时划破研究的探照灯的余光里,可以看得清楚,这些作为核心工事前面空地上100米之内的花草、树林完全被清除。50米的空间里,又尽是些什么铁丝网之类的东西。
    “不行,我们不能自寻晦气,这样的阵地得要步兵上才行。”
    这样的阵地并不多,整个七十公里有六个这样的核心工事。按林正英的算计,这样的工事却是要集全军之力方可以一攻而下。而最好的打算,就是南北两路15万大军,齐攻一点,必破之。
    而破其一点,即可以直捣敌巢。否则,就算教部队于夜间默然而过,也必然会被其断了粮弹补给,而必遭灭顶之灾。
    回到自己的团指挥所,随后他就把他看到的情形报告给远在后方,指挥着大军缓缓前进的张勋。
    “大帅,这样的阵地我没见过,不过我可以肯定,攻击这样的阵地,就算是骑兵团,要不了一个晩,就得全军覆没。大帅我们得多准备大炮和炸药,万一不行,我们就用人挖堑壕,一点点的靠上去,和他们进行肉搏,如果是那样的话或者我们还有一战可能。”
    大约也对,靠土工作业在战壕当中层层推进,将对方的防御空间消耗完成,这正是解放军突破敌方阵地的不二法门。这一招无论是国内战争,还是后来在越南战场之上的奠边府对付法国人之战,还是后来对付美军的战斗,这种战法,往往都能收到奇效。
    快速战线能不能在这样的进攻当中挺得住呢?这不用问别人,这得问陈宾。
    如同所有中华国防军的军官一样,他得要亲自到前线看看情况,心中才能安定下来。当每天夜里天黑的时候,陈宾就不大能睡得着觉。
    毕竟,谁人的前方压上了15万不怀好意的军队,是谁都要多担一下心的。前方,除过他的海军陆战师之外,还有一些空中突击师的部队。两支部队在一月之前的青岛之战当中都受了些损伤。
    可惜的是,青岛方面的兵源补充基地才刚刚成立,新兵还在进行基本训练当中。三个月的基本训练,再加三个月的战术训练,最快的补充也要到半年之后才可以到位,现在可以说是中华国防军最为困难的时候。
    虽然武器弹药不缺,但士兵的数量总是不满员,这也是令陈宾头痛的事情。好在中华国防军本身的编制就没有什么杂兵,必要的时候,经过六个月训练的士兵个个都很能打。
    为了攻击对方的保垒,北洋军的攻击发自于半夜时分。尤其,张勋专门挑了一个月黑风高,且又阴云满天,仿佛随时要下雨一样的日子。
    对于作战比较依赖空中支援的中华国防军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挑战。
    “陈宾,根据推测,明后两天天气都会非常差,飞机无法升空作战。请你们加强工事,作好而临苦战的装备,必要的时候,可以运用你们的预备队对敌进行打击,但发注意,绝对强度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