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兴汉龙腾 >

第7部分

兴汉龙腾-第7部分

小说: 兴汉龙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名黄巾军士兵只骇得浑身颤不停,牙齿哆嗦的惊呼道:“这……这么多人都干不掉
  他,他……真是人吗?简直……简直就象凶神恶煞一样……啊!”
  他正说着,后面赵云已将长枪深深地刺进了他的后背,一声惨叫,便口喷鲜血,坠下马来。众黄巾军士兵惊骇不已,皆惊恐万状的看着二人不敢近前。
  二人持枪远眺裴元绍,威风凛凛得恍若天神下凡,只看得裴元绍心惊胆战。
  虽然自己兄弟二人杀了无数敌人,但是眼前冲来的黄巾军士兵越来越多,萧言见无法冲过去,心中也不由着急起来。
  只见萧言双手猛握枪身,内劲运转全身,接着倏地向上一抬,横扫一圈,金光大盛,只闻“啵吱……”的空气激荡翻滚的巨响之声,陡然响起。同时,对面那些正往前冲的黄巾军的战马皆齐声嘶鸣,扬蹄狂跳不前,众黄巾军士兵皆大惊失色的紧握缰绳,慌忙喝马止步……顿时,惊叫声、马嘶声、马蹄踏地的“砰砰”声骤然响起,尘烟蔽日。
  裴元绍见状,紧提马缰,惊骇无比的道:“这……这是怎么了?马怎的突然狂跳不止呢?”
  那军师此刻惊骇已极的注视着前面那霸气凛然的萧言,满面惶恐这色地自语道:“这是……这股强大的‘气’就是这青年人发出的吗?这难道是神仙的力量??太惊人了,不知这世上何人能敌!”
  话音未落,只见有两名身材魁梧,面貌凶恶的黄巾军将领纵马而上,齐恶狠狠冲向萧言,手中长刀凶狠快捷的砍向萧言。
  萧言毫不惊慌,冷笑一声,身逾闪电的冲至二人中间,未待刀落,便倏地单手横抢一拦,左手怦然分击二人,其势快似若流星,令人目不暇接。
  只闻一声“咯□”的骨折之声,紧接着那两人齐惨嗥大叫,“哇!”一声翻身下马,气绝身亡,正欲上前的黄巾军士兵见状,不禁骇得大惊失色,止步不前,惊恐万分的注视着萧言。
  萧言毫不停顿,大喝一声,继续如猛虎下山冲至几名蠢蠢欲动的黄巾军士兵身旁,手中霸王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出。
  惨叫连声,瞬间那七八名黄巾军士兵咽喉处多了一个洞,砰然倒地,纹丝不动……裴元绍见状,不禁冷汗涔涔,双目暴睁、张口结舌地道:“好……好厉害!这是……人的力量吗?”
  就在此时,黄巾军正营后方烟尘大作,突然产生一阵骚动,只见一大股人马如下山猛虎般杀出,人数约有二三万,黄巾军一时错不及防,被杀得哭爹喊娘,哀嚎声一片。
  萧言二人身边压力一下减轻了不少,定神一望,只见是太史慈、管亥二人援军杀到。
  原来这次黄巾军兵分四路果然是诱敌之计,除了北海外,前往其余三郡的黄巾军都只是小股人马,做骚扰之用,前往临淄的黄巾军将领正是廖化。
  当太史慈二人帅军前往援救临淄的路上,双方在半路上相遇,起了一点小冲突,管亥突然认出这位过往的黄巾军兄弟,廖化随即投诚,双方便就此罢手。
  其实廖化其人一直都是忠于汉室朝廷的,只是被生活所迫才加入黄巾军,靠得一身出色本领,担任了黄巾军将领,如今见得管亥得遇明主,万分羡慕,迫不及待地将这次进犯青州的来龙去脉托盘而出。
  原来这三十万黄巾军原本都是张角旧部,自张角三兄弟败亡后,便一直在冀州各个山头为贼,其中已裴元绍势力最大,半年前,裴元绍得一军师,听闻此人才智谋略世所罕见,裴元绍对此人言听计从,在短短半年中,逐一收服了散落冀州各地的黄巾军残余,集结了整整三十万大军。这次进犯青州也是出自这位军师出的计谋。
  太史慈、管亥二人听闻黄巾大军主力目标是北海,着急萧言安危,便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正巧碰到萧言危机,便从后方杀至。
  黄巾军从人数上来说损失并不多,但军纪甚差,先前已经被萧言、赵云的惊世武勇所胆寒,现在又碰到太史慈、管亥援军从后方杀来,以为中了敌人埋伏,顿时军心涣散,纷纷夺路而逃。
  裴元绍一见心中大急,挥马冲向太史慈,虽然裴元绍武艺堪称不俗,但又怎是当世猛将太史慈的对手,交手十余回合就被太史慈所擒。
  一见主帅被擒,黄巾军士兵更加慌乱了起来,萧言见状,横抢立马,仿如神人一般,运气一声大喝:“降者不杀!”声如九天之雷,贯彻整个战场,清晰地传入每个士兵耳中,黄巾军士兵为之胆寒,纷纷跪下投降。
  那军师见状,也不抵抗,远远看着如神人般威武的萧言,微微一笑,道:“终于找到了。”便跟随其他黄巾军士兵一起投降,萧言此时并没有注意到这些。
    第二部 执掌青州 第十三章 终得贤能
     更新时间:2008…10…19 23:05:02 本章字数:2831
  战后统计,三十万黄巾军,伤亡五万,投降二十五万;东莱军伤亡五千,北海军伤亡百余。
  如此骄人战绩让孔融无比兴奋,剿灭了三十万黄巾军,这可是黄巾叛乱以来,朝廷最辉煌的一次胜利,对萧言也愈发的感激起来,想到自己以往对其还时有猜忌,心中顿感愧疚。
  萧言等人在一群士兵的簇拥下,如众星捧月般地缓缓走到城楼的墙边。萧言威武地扫视着眼前那一张张激动亢奋的面孔,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北海军民的认可。
  突然间,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众士兵包括周围的百姓中,想起了一阵阵欢呼声:“……萧太守万岁……东莱军万岁……”看来在两次危难中拯救北海,使北海免遭战火侵蚀,在北海大部分军民的心目中,萧言的威望已经到达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萧言闻声神色不动,微笑地挥手向四周招呼着,赵云等将领则是神情激动,而孔融先是面色一变,后又释然,面带深意地看了萧言一眼,微笑不已。
  随后不久,其余两小股骚扰昌邑、琅琊二郡的黄巾军也被剿灭了。
  此次北海大捷,萧言除了收得裴元绍、廖化、周仓三员黄巾军将领外,更收得投降黄巾军军二十五万,在经过了一番整编后,萧言此时兵力达到了三十万。
  萧言以整顿军队为理由,经得孔融同意,三十万大军暂时滞留在北海城外,而孔融也似乎对萧言颇为放心,日日在府上设宴款待萧言数人,并不着急让萧言返回东莱。
  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萧言突然想起,自己漏掉了一人没去招降。正是那黄巾军的不知名军师,从各方面了解下来,此人堪称足智多谋,自己这几年来兵力是扩充了不少,但是苦于一直没有一个军师级人才为自己出谋划策,赵云虽文武双全,颇有智谋,但尚嫌稚嫩,其余如太史慈、管亥众人则几乎全是猛将型人才,随着势力越来越大,自己迫切需要军师型人才的加入。
  但自从军队整编完成后,剩余黄巾残余大部分都散去了,萧言也吃不准那人是否还在北海城中。随即叫来一员亲兵,询问了一下那人情况,答案倒是让萧言吃了一惊,原来此人并没有离开北海,反而是在萧言军中当了一个小兵,日日操练结束后,便聚集一众士兵,双方兵阵互博,输方请客喝酒,一个月下来,场场胜利,所以大部分士兵都知道这个怪人。
  萧言问及此人姓名,结果更是让萧言大吃一惊,单福。
  萧言脑海中立刻闪现出对于这位单福的一串介绍:单福,原名徐庶,字元直,三国时代著名的贤能人物,足智多谋,文武全才,忠孝两全。历史上徐庶精通治国用兵之道,自投刘备后,战无不胜,最后是被曹操利用其对母至孝之心,骗至许都,但徐庶对刘备始终忠心不改,至此一生,没有为曹操出过一计,自此默默无闻。
  原来这人就是徐庶,萧言暗叫一声天助我也,兴奋得连马都来不及骑,一路狂奔向军营,路上行人躲闪不迭。
  萧言赶到军营,发现操练已经结束,而场中尚有两队人正在拼斗,只见其中一队人马阵势严禁,暗含五行之道,领头者是一年方十八九岁的清秀男人,而另一队人马则显得有些杂乱无章了,果然不出几个回来,后一队人马就给冲散了,只见胜方也不放松警惕,继续将对手人马逼于狭小空间,直到对方喊投降为止。萧言看得暗暗点头,知道这清秀男子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了。
  众人见到萧言,纷纷肃立行礼,而那男人则抬头看了一眼萧言,微微一笑,对着萧言道:“你终于来了,让单福好等。”
  萧言面色一窘,确实这一个月来,自己光顾着对付孔融了,差点就把这位天才军师给忘记了,立刻躬身对着徐庶行礼,道:“元直先生,子鸿有礼了,这些日子来对先生有所怠慢,让先生受累了,请先生原谅。”
  这次轮到徐庶惊讶了,自从离家游历四方后,从来没用过本名,一直以单福之名,为何眼前这位年轻的太守大人会知道自己的本名。
  萧言也想到自己说漏嘴了,忙笑着对徐庶道:“这里谈话有些不方便,请先生随子鸿回城一聚。”
  徐庶随即答应了,跟随萧言返回北海城。
  二人一见如故,当天晚上秉烛夜谈起来。原来徐庶这次告别老母,出外游历,途径冀州之地,发现灾民无数,纷纷起义,一路哀鸿遍野,心中感触颇多,正好结识了裴元绍,和这位粗豪的黄巾军将领相谈甚欢,便激发了给起义军谋一片势力空间的心思,经过思量后,徐庶觉得冀州以北长年有豪门大户把持,兵强马壮,而青州孔融懦弱无能,便制定下了整合黄巾残余,南下青州,直取北海,然后以青州为基,伺机夺取徐州、兖州,就能形成一个稳固的势力范围。
  如果不是在北海碰到萧言的阻挡,徐庶这个策略可能已经完成一半了。听完徐庶一番话语后,萧言也是暗自佩服其才能。
  徐庶遇见萧言后,被萧言战场上所散发的霸气所震撼,感觉萧言他日绝非池中之物,遂甘心留在青州军中当一个小兵,等候萧言的到来。不过徐庶也没料到,萧言居然过了一个多月才想到自己,知道是因为孔融日日酒宴款待萧言这个原因后,也不由得苦笑,自认倒霉了。
  至于徐庶问道萧言如何得知自己真名,萧言只得推托是以往游历途中听闻。
  ……
  “不知道大人的心中,汉室朝廷如何才能再度兴盛。”徐庶有所用意地问道。
  萧言深思了一下,轻声言道:“国已民为本,百姓是国之基础,任何强盛的国家,都需要一个强大的基础来支撑,如今的汉朝,根基已经受到严重的破坏,其原因在于缺乏权力制约,从朝廷到地方诸侯,越来越严重地侵犯百姓,百姓没有活路,只能起义反抗,如果想使大汉重新兴盛起来,必定需要一个强悍的势力,以铁腕手段改变目前政策,以天下百姓为主,为天下百姓谋福。对内安抚民心,稳固政权,外抗击强敌,扬我大汉声威。”
  徐庶沉浸在萧言这番话中,久久没有言语。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萧言的声音传至徐庶耳边,徐庶一下子仿佛眼前一亮,当即在萧言面前跪拜下来,道:“徐庶无能,愿奉大人为主,为振兴汉室,匡服天下出力。”
  萧言大喜,连忙上前扶起徐庶,大笑道:“元直不必多礼,快快请起。元直之才旷古绝今,我得元直,如齐桓公得管仲,高祖得张子房,何愁大事不成。”
  徐庶见得萧言如此重视,也是心中激动不已,
  接下来,萧言对徐庶问道:“如今汉室朝廷的天下腐败无能,四方百姓纷纷起义,十常侍专权,朝纲不振,汉灵帝昏庸贪婪,而各地诸侯又纷纷拥兵自重。我希望可以以自己的力量,匡服汉室,平定乱世,还百姓以安定,为天下带来一个强盛的大汉王朝,真正属于我大汉一族的王朝。但苦于无良策可用,望元直助我!”
  徐庶回答道:“主公莫急,庶心中已有计策。”
    第二部 执掌青州 第十四章 执掌青州
     更新时间:2008…10…19 23:05:02 本章字数:2486
  萧言闻言大喜,急忙催问道:“元直,是何良策?快快讲来。”
  徐庶回答道:“自黄巾起义以来,天下大乱,朝廷四处平乱,应接不暇,而各方诸侯大部分拥兵自重,毫不理会汉室朝廷的旨令,数年之内必定生变。而主公未及弱冠之年,便以平乱黄巾此等忠义之举而名扬天下,威名远播。正可借次良机,以东莱一郡之兵入主青州,招贤纳士,扩充军备,数年后举兵北上,则冀州、幽州可定,北伐乌丸,一方面可威慑蛮夷,另一方面也可稳定后方,数年时间即可巩固北方,然后集结三州之力南下占兖、徐二州。主公既然一心复兴大汉,则可勤修内政,扩充军备,广招各方贤能,委以重任,坐拥五州之力,静观天下变化,伺机而动,进则震慑天下诸侯,振兴大汉,退亦能据守一方,等候良机。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我们大汉就有希望真正复兴起来了。”
  萧言闻徐庶之策与自己当日所想不谋而合,不禁拍手称赞。要知道他可是熟知历史的现代人,当时也绞尽脑汁了一夜,而徐庶作为一个古人,能有如此远见,真是旷世奇才,萧言心中为历史中徐庶之才无法得到施展而感到惋惜。
  突然,萧言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妥,脑中闪过一件大事,连忙询问徐庶:“元直,家中亲人安在?”
  徐庶见主公问及家中,便道:“庶乃颍川阳翟人,幼年丧父,无兄弟姐妹,如今家中只有老母一人。”
  萧言装佯诧异,道:“如今世道不太平,战乱纷纷,元直怎放心老母一人留置家中,做人以孝为先,如今我下辖东莱郡堪称太平,元直速速遣人前往家中,将母亲接至东莱,安享晚年。”其实是担心以后有人用徐庶母亲来威胁他,这招在历史中为曹操所用。
  徐庶本是至孝之人,外出多时,对家中母亲也甚是挂念,现在见到新拜主公如此关心下属家人,心中万分感动,顿时热泪盈眶,连连叩头称谢,下定决心终身效忠萧言。
  萧言见状,忙上前扶起徐庶,心中自是大喜,遂拜徐庶为军师,处理日常军政事务。
  徐庶第二天即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