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赝品 >

第142部分

赝品-第142部分

小说: 赝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名胆子大的军官站了出来,粗着嗓子说道。“大人,七爷神功盖世,我们怎么可能打的过?你这个比试的法子,不公平!”
    “不公平,不公平”军官们跟着鼓噪起来。
    “嗯,不公平啊,是有点儿不公平。”我歪着脑袋想了想后说道,
    众人立刻苦着脸叫喊起来,“大人你碾飙渐鼻据荚嘻土格辆祛失舟在七爷之上,我们更打不过了,能不能再降一降?”
    咴也不行,右也不行,你们到底想怎么样?“我拍着桌子怒道。
    众人见我发怒,顿时安静了许多,可是仍然聚在大门口不肯离去。
    “这样吧”我考虑了一番后说道,“你们是真的很想留下来?”
    “是啊是啊”众人纷纷用力点头,表示确实如此。
    我犹豫了一下后说道,“不用我讲你们也知道,削减冗兵的策略是皇上亲自安排,各部连署,三皇子亲自来西北督办地,推是推不了的。
    站在本官地立场上,自然是希望手中的兵员越多越好,可是朝廷的命令在此,我也不敢擅自作主,不过变通之道还是有的,就怕你们挑三拣四,不肯听从本使的安排。“
    先前那名大嗓门的军官立刻高声回答道,“大人,只要你给我们指一条明路,剩下就看我们的造化了。”
    “好”我点了点头道,“这位兄弟说的实在,我也就明说了吧!本使自来西北之后,便发现冗兵严重,军队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差!
    以将近二十万装备精良之众,竟然不敌李继迁区区五六万散兵游勇,任其来去自如,横行西北,连下五州,深入陕北,若不是本使来得及时,怕是连西北重镇缕德这样地坚城都要被攻破了。扪心自问,你们觉得这样的战绩能给自己的脸上带来光彩?“
    众人毕竟都是崇尚勇武之人,听了这话后脸面上都有些挂不住,很多人面带羞惭之色,默然不语。
    “当然,本使也知道这也不能完全怪你们,毕竟你们上面有指挥使、副将、参将,下面还有各级兵士,若是说西北的战绩完全要由你们这几百号人来负责,也是不现实的。”我仍然是采取了边打边拉的策略,打一棒子给一甜枣。
    “然而,你们身为西北军中的中坚力量,不思精习武艺,报效国家,反而穷于钻营,整日追逐于蝇头小利之间,这岂是壮士所为,英雄本色?”没等到众人的脸色恢复过来,我又加重了语气呵斥道。
    跟在我身后的王石雷轻轻地咳嗽了一声,意思是说不要太过了,点一点就行了。
    我接着说道,“不教而诛谓之虐,今日本使就给你们一个积极向上的机会,让你们也有机会学到绝世武功惊天智谋,愿意参加的人现在就可以报名,不过食宿就自理了。本使正式承诺,只要是经过三个月学习后成绩合格的,就可以留任军中,一旦有立功表现,立刻越级使用!如果是连这么一点儿勇气都没有的话,本使也用不着这样的人才了!”
    众人沉默了一阵子后,终于有人吼道,训训靠!干就干,老子就不信自己还不如别人了!“说罢将自己的名字留在了登记名册上。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报名的行列,剩下的一小部分人则选择了悄然离去。
    “大人,你真的打算将他们送入学堂?”王石雷有些怀疑,这些大老爷们儿肯不肯认真地坐在屋子里面研史读书服从安排。
    “当然,军中无戏言啊!难道我方才的样子像是随便说说么?”我非常认真地点头回答道。
    听我这么一说。王石雷更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了,“这些个——行伍出身地——难不成你真的要他们去读经问典?怕是明珠暗投吧?”
    我呵呵一笑道,“石雷你不必担心,我自有道理。说起来。这其中还有你的任务必”
    “我也要学?”王石雷惊奇道。
    “不但你要学,七郎也要学!不但要学,而且要提前学!”我非常肯定地回答道。
    看着我认真的样子,王石雷茫然地问道,“学什么?”他可不认为自己需要回过头去再研究那些经史子集兵法韬略。
    “就学这个”我从袖子里面变了一本书出来,在王石雷地眼前一晃。
    王石雷接了过去。只见一本巴掌大小的册子。小牛皮的封面上面整整齐齐地写着“陆军操典”四个大字,署名却是杨延昭。
    “原来是大人你的著作啊——”王石雷一见之下顿时来了兴趣,忍不住翻了起来。“陆军操典,莫非就是陆地行军的作战方略不成?没想到大人平日事务繁杂。居然还抽出时间来著书立说,真是令人钦佩。”
    看了两页后王石雷就笑不出来了,里面的内容与他平日接触到地知识完全不同。
    也难怪王石雷会惊异,我将后世地军制与训练方法结合宋军的实际,拟了六十四个条陈出来,作为行军操典,另外还在后面附上大量的实际战例分析,用来说明具体战术地灵活性,关于地形、训练、人员配备、兵器互补、后勤供给等方面都有很详细的说明。可以说是一本实用性很强地军官指导手册。
    “大人”王石雷快速地翻了几页后,觉得嗓子眼有些干涩,“按照这种方法来训练军队,怕是会引起议论的,这些方法看起来都很怪异,恐怕不易被将士们接受。”
    我点头道,“这个我自然知晓,不过目下我并不指望整个西北的将士们都按照我的要求来做,先拿这些报了名的军官们做试验,效果好了,大家自然都会乐于接受的。”
    我非常清楚现在的形势,所谓的祖制还是要尊重的,我不可能一上来就在西北大肆推广自己地军事理念,改革军制,这样的话势必会引起朝廷的猜忌,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但是如果是在中下级军官这个小范围内推广,却是无碍的。这些人正是整个西北军的中坚力量,一旦他们能够接受了我的战略战术思想和训练体系,无疑会引起整个西北军队的巨变,到时候就能够很容易地训练出一支远超时代的新式军队出来,成为我真正能够依赖的军事班底。
    朝廷削减冗兵的政策,恰恰给了我这个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
    不愿被裁撤的中下级军官们,此时只要有一线机会都会全力把握,让他们学点儿东西,上校场操练操练,已经是很客气了。
    学习班在半个月后正是开始了,地点就在安抚使衙门的后院,我特意在后门上挂了个招牌,上面书着“西北陆军讲武堂”七个鎏金大字。
    为了表示对这一次学习的重视,我亲自担任了讲武堂堂主一职,并为每个参加学习的军官都下发了两套特意赶制出来的新式军装。
    当然,我不可能把德国陆军的服装搞出来给他们穿上,仅仅是从实战的角度考虑,将大宋官军的制服稍微改动了一下,使之形象更加鲜明,行动更加方便,更重要的一个改进,便是引入了军衔标志。
    两枚三寸多长的纯银肩章被固定在军服的两肩上,上面的刻痕表示了军阶的高低,周围用猛虎的形状修饰,一眼看过去,非常醒目。
    本来因为想到要担负三个月伙食费的军官们看到这两枚军衔后,脸色顿时好了很多,仅仅从份量上来看。两只军衔标志就不少于半斤,再加上表面似乎用什么东西处理过,有些与众不同,拿出去当个几十两银子应该不在话下。
    我看到军官们对新式军装有些爱不释手。还以为是他们喜欢,却不知道他们是为了肩膀上的两枚银质军衔,早要知道的话,铁定给他们换成铜地或者铁的。
    “标下给杨大人问好——”
    我一进入了后院,一大群军官们就站成整齐的几排,大声喊道。
    “好。好——”我笑容可掬地带着王石雷与七郎两个人一路走了过来。一面对众人说道,“进了这个院子,你我就不是上官与下属的关系了。我便是这讲武堂地堂主,你们便是这西北路军讲武堂的第一批学生。以后见面,如果不是在正式场面上,但称我为堂主即可。”
    “堂主?”立刻有人冷汗上头,在下面小声嘀咕道,“这个听起来似乎像是江湖匪类啊!”
    我将这些犯上的话立刻自动过滤掉,咳嗽了一声后说道,“现在大家立刻进教室,由本——堂主,给你们上第一堂课!”
    “堂主。我们今天学什么内容?”立刻有人发问道。
    “进去就知道了!”我对着一座小院子伸手一指,神秘地笑道。
    一群人立刻好奇地冲了进去,结果很快就听到了噼里啪啦的声音和众人惊呼的叫声。
    “这是怎么了?”外面的人惶恐地问道。
    “这就是今天要学习地第一课,兵不厌诈!”我在后面哈哈大笑道。
    众人走到里面才发现,早先进去地人,不是掉进了两人多深的陷坑,便是被设下的套索吊到了树上,要么就是被对面弹出来地泥浆飞弹射得一脸一身,基本上是没有人幸免。
    “大人,你怎么阴我们啊——”中了招儿的人纷纷在里面埋怨道。
    我不疾不徐地回答道,“身为带兵地军官,怎么可以连一点点的防范之心都没有?今天我要教给你们的,就是这个,随时都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你们所处的环境,也许看起来很安全,但实际上却是危机四伏。要知道,你们每个人的手下,至少也有几百士卒,在战场之上,一个不小心,便会葬送几百条人命啊,前夏州都巡检曹光实就是一个例子!当初若不是他贪功心切,被李继迁的诈降迷惑,又怎么会招致大祸,落了一个身死兵败,丢失夏州的下场?银州等地的丢失,也与他地大意脱不了关系啊!”
    这话一说出来,众人顿时没有了反对意见,曹光实的事情,西北的人都很清楚,说起来李继迁之所以能够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一个自然是朝廷上有意倾轧,另外一个也是因为他们这些当地的官员们平时对党项人各部欺压太甚,所谓压迫越大,反抗也就越大,现在西北战火不断的恶果,他们应当担负起一大半的责任。
    被我来了这么一个下马威,众人都老老实实地进了教室,在我的指引下,翻开了陆军操典,按部就班地学习起来。
    我的教导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分组练习法。
    将二百号人分成了八个组,每天上午学习理论课,下午进行弓马等战术训练,每过三天,各组间进行一场对抗赛,具体的指导交给了王石雷与七郎,我只有在关键的时候出来点拨一下,这样一个可以突出我的超然地位,另一个也可以使我保持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替他们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而想办法解决。
    中国人传统的尊师重道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几个月下来,军官们确实学到了不少新理论和新技能,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很多新的思维方法,彼此之间的感情也在与日俱增,如果说以前大家之间是战时的临时合作关系,那么现在就是一起生活过学习过的同窗之谊了。
    我尽可能地将以前听说过的经典战例,用最简单的方式给他们描述出来,让他们研究学习,从中领悟出来一些实用的东西,效果还是不错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针对李继迁的骑兵,提出了以游击对游击的反游击战术和提高情报传输效率的一整套方案。
    三个月之后的毕业典礼上,这些军官们的精神面貌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正如我在发言中宣扬的那样,你们的一生,注定会因为参加过西北陆军讲武堂而变得与众不同,而西北的命运,也会因为你们的改变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军官连同参加了学习的北斗成员以及我挑选出来的抱朴真人的一些弟子们,被我安插到了整编后的每一支西北军队中,按照我的要求,他们将担负起训练西北新军的所有任务。
    秋天终于过去了,我在一片踌躇中迎来了在西北遇到的第一场大雪。
    不久之后,京师的信使又传来了快报,契丹人的兵马又开始向雁门一带大肆聚集,恐怕三年之约又要提前作废了,契丹人仍然是改不了在冬季劫掠的恶习。
    第十二卷 青羊血誓 第十一章 同道中人
     更新时间:2009…7…3 17:06:26 本章字数:5325
    大雪,掩盖了世间的一切丑恶,也限制了河西李继迁的动作。
    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中,他也不可能跨越大漠向东派出骑兵来搞小动作,因此我们得以安逸地享受这个有雪景的冬天。
    站在高处瞭望,天地之间一片苍茫,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漫天的风雪卷过之处,连河水也冰封了,除了必要的外出活动外,很少有人在外逗留。
    而我也不例外地留在屋中,围着炉火,烫上一壶老酒,取两卷古书翻上两页,日子倒也过得惬意,只是仍有不少的军政大事需要我来处理,影响力不少的兴致。
    “大人,延安府解送过来一个犯人,请大人发落。”有衙役来报。
    我喝了一口酒,目光仍然停留在书页上,“犯了什么事情?”
    “差役说是因为制作假古董被抓的,这厮将自己制作的三代宝鼎的赝品卖给了知府大人,竟然没有人认出来,后来还是他的邻居将其举报,延安知府非常恼火,严加详查之下,才发现此人居然在家中仿造了大量的古董,估计被骗的人也不在少数,因此特将此人交给大人查办。”衙役恭敬地禀报道。
    “造假的?有趣——”我听了以后,顿时来了兴趣。
    许久没有亲自动手了,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后,我已经在很努力地树立一个光辉的英雄形象,以致于自己地老本行都有些生疏了。今日有此机会,正好会一会这位同道中人。
    我依稀记得,延安知府本身就是个金石高手,古玩专家,能够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搞鬼,想来造假的功力已经相当精湛了,如此高手不见一面,未尝不是个遗憾。
    “把他带进来给我瞧瞧!”反正闲着没事,我立刻决定道。
    “是,大人。属下立刻去办。”衙役恭声应道,然后退了下去。
    过了一阵子,外面传来了叮叮当当的铁链撞击声。还有随之而来的细碎脚步声,接着门帘一挑,两名差役将一个人押解进来。
    “大人,这是卷宗。”一名差役将卷宗递了过来。
    我将卷宗接在手中,一边翻着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