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赝品 >

第151部分

赝品-第151部分

小说: 赝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途是棵可以遮荫的大树的话,那么现在对我基本上就是迷信了,只要我提出一个设想,王石雷就要不假思索低去将它给实现出来,哪怕是在别人看起来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这样一来,我们倒变成一个无往不利的奇妙组合了。
    钢铁厂、玻璃厂、以及印刷厂这西北三大产业支柱的拳头产品风靡全国各地之后,更多的商人开始自发低组队来到西北,寻找淘金的机会,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股股不算小的势力,为了互相照应,原始的行会开始形成了。
    “大人——延安知府送来的公文上说,城中行商数量剧增,由于原籍不同,纠合成不少帮会,经常有冲突发生,石知府请问大人,官府应当持什么态度?”
    嗯?我心中一怔,没想到西北现在已经成了商人们眼中的淘金宝地了。
    第十三卷 进取之道 第七章 因势利导
     更新时间:2009…7…3 17:10:04 本章字数:5427
    这却是个问题。
    我想了又想,总是觉得不宜太武断地处理商人之间的矛盾,所谓千里行商只为财,人家大老远地跑过来,也是为了繁荣经济,促进物资流通,对于当地的经济是有建设性的贡献的,怎么可能过于苛责,使之失去进入西北的信心呢?
    想到这里之后,我便吩咐道:“拟定一份公文,就说兹事体大,地方官不要妄动,一定要谨慎行事,除非是双方有械斗表现,否则可听之任之,若是事情难以解决,可以直接上安抚使衙门来,本官可以为他们解惑。”
    “是——“手下一边记录,一边恭敬地回答道。
    “再者——“我接着说道:“地方官在商行的冲突中不能够有明显的倾向,一定要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若是有****的渎职行为,一定要严惩不殆!”
    用现有的法规来约束商人们的行为已经有些困难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根据西北的特殊情况,摸索出一套能够被地方和商行都接受的章程来,这才是正道。
    看来是已经坐下来,好好跟这些商行的代表们商谈一下了。
    想到这里之后,我特意交代了一下,命延安府和绉德军的各级官员们通知下去,凡在城中行商的各商行都可以派出两名代表,三日后来安抚使衙门商谈开发西北的各项事宜。
    就在我安心地筹备座谈会地时候。又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
    “大人,晋州商行与京师的一家商行起了冲突,已经出了人命了。”手下将这个消息告诉我的时候,距离开会的时间不过只剩下两个时辰了。
    “日,这不是给我添乱么!”听到消息之后,我大为光火,一把将手里面端着的茶壶扔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定了定神后,我还是决定去现场看一看,毕竟这已经是在我的眼前发生的事情了。再不闻不问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于是我带了几个手下,赶去出事现场。
    事发地点与安抚使衙门相距不远,只隔了两条街道,是在一家客栈的外面,起因就是为了争夺订单的缘故。
    到了事发地点地时候。城中禁军已经将闹事的人全部逮引起来,分成两部分圈引起来,府城中的两个刑名师爷正在现场给他们做笔录,见到我怒气冲冲地赶了过来,都很谨慎地起来问安。
    从七八品的供奉官到现在的一方要员封疆大吏,我的官是越做越大,脾气也有些见长。正所谓居移气养移体,手下人见了我地发怒样子。还是很敬畏的,大气也不敢多出一口,一个刑名师爷战战兢兢地走上前来,将事发的经过详细地向我描述了一番。
    原来事情也很简单,晋州与京师的商人最看重的都是我们铸造的蜂窝煤炉子,虽然这东西结构简单。不难仿制,但是各地铁器都是小作坊制作,规模很小数量和质量上都和我们无法相提并论,虽然我们的炉子用地是炼钢所剩余的边角料,在同行之中质量也算是难得了,晋州与京师地富人们早就嫌弃砖石垒成的炉子太过简陋,尤其喜欢这种小巧而且景致的炉子,冬天的时候。围在屋子里面烤火或者温上一壶酒慢慢品着,确实比较舒坦,因此我们的产品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大家的青睐。
    这一次是因为晋州商行地人来得早,将一个月的订单全部扫了下来,京师的商人来的时候已经没有货物可订了,想到下个月才有机会得到订单,众人都有些怨愤,而晋州的商人又有些炫耀的味道,一言不和就冲突起来了,最后死了两个学徒,打伤了十几个人。
    “这么点儿芝麻绿豆大的事情,也值得你们械斗伤人?”我听了以后简直是气得暴跳如雷了,不过是几只炉子,便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来,若是以后我的拳头产品一项一项推向市场,还指不定会闹出什么大乱子来呢!
    看起来打架地双方都有些意犹未尽的样子,尽管已经被隔离了一阵子,重新走到一起后还有些想要动粗的意思,我看在眼里,心中十分悲哀,现在的商人,这个素质啊,真是惨不忍睹!我吩咐将双方的主事之人带上前来讯问。
    “杨大人——杨大人——“京师商行的那个主事之人长得很瘦,远远地看见我之后就按捺不住地喊引起来。
    我仔细看了看那人,确定自己并不认识他,于是沉声问道:“何事喧哗?”
    那人挤出一张笑脸,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道:“杨大人,您怎么不记得我了?我们是邻居啊!小人就住在天波府南面的巷子里,从街口左数第三个宅子就是寒舍啊——“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当初杨大人成亲的时候,小人还去讨过喜酒喝呢——“
    “有这么一回事么?我怎么没有印象——“我疑惑地搔了搔头,有些不能确定地反问道。
    “大人事务繁忙,哪里会记得小人这么穷酸的邻居——“那人说起来似乎有些委屈,一副人在外乡遇到熟人却遭白眼的模样,很是令人感到不平。
    我顿时被噎住了,上下打量了那人一番。果然是穷酸得很!五个手指头上面带着的都是黄澄澄的金戒指,上面镶嵌的猫眼儿宝石闪着幽幽的光芒,身上穿着的衣服也是极其奢华,腰带上面更是镶金嵌玉残珠玛瑙不计其数,果然是非常穷酸的一位邻居!
    那人见我的目光中似乎有些不满,也不说话,只是盯着他看。便低头看了一下自己地衣着,顿时觉得有些夸张了,将双手缩进了袖子里面,有些尴尬地讪笑着说道:“出来混的,总得有两件好衣服,要不怎么见人啊?总不能给家乡的父老们丢人吧——小人平时确实非常节俭的,嗯——非常节俭——“说着一双小眼睛不断地转来转去,观察我的表情。
    “奸商!十足奸商——“我立刻给这位“邻居“在心中下了一个定义。
    旁边那晋州商行的首领见到对头跟我攀交情,心中非常忐忑。毕竟****的事情在哪里都有的,万一人家扯上了关系,这事情就有些难办了,虽然双方各死了一个人,可是责任认定如果有倾向性的话,最后的判决结果还是大大不同地。
    “杨大人——“晋州人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恭身而立。
    我已经将经过了解清楚,便直截了当地说道:“双方械斗,各死一人,责令各自出一份儿安抚费用,抚恤死者。并处罚银一千两,为后来者戒。晋洲商行与京师商行在从今日起的六个月之内将不再有机会得到西北钢铁厂出产的各种用品,以儆效尤。”
    两个人听了我的判决都是一喜一惊,喜的是我并没有追进械斗的责任,穷追到底,对为首之人施加刑罚,仅仅是一千两地罚银与对死者的抚恤对他们而言根本就算不得什么。惊的是如果接受了这个判决,晋州商行与京师商行将在半年内无法涉足西北钢铁厂的业务经营范围,也就是说如果他们要在京师经营这些新业务,势必要从别人手里面获得一部分商品份额,这样成本就会提升很多,也失去了占领市场的先机,负面影响极为深远。
    “杨大人——“那晋州人哭隶着脸说道:“能不能把后面那条给去掉?小人情愿多出些银子——“
    京师商行的那人也急引起来,本来他在京师商行中就不是很有势力的那种。这回争取到了来西北发财地机会,大有可能来个咸鱼大翻身的,如果真地被这件事情耽误下,别说回去以后商行的大头领会怪罪,就是自己也会后悔到死。
    “大人,有道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有道是要求不如近邻,您就高抬贵手,给乡里乡亲一个面子吧!”京师商行的那人哀求道。
    我板着脸训斥道:“你们这可是两条人命的案子,本官已经是法外开恩了!若是依足了大宋的法令,起码要发配三千里,充军什么的,本官仅仅是罚了你们些许银子,难道你们就心疼了不是?若是不满意也无妨,本官就将此案重新发给绥德军审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大人啊——“两人一听有可能会发配主军,一时之间都着了慌,双双跪倒在地上痛哭流涕地哀求起来,却也没有什么新鲜地说词,仍是什么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不足月的婴儿等等,都是老生常谈了,听得人耳朵生茧。
    我任由两人哭天抢地地哀求了半天,这才松口道:“这样吧,后面的一条,我也可以去了,不过你们的事情毕竟出了人命,没有个说法是不行的!”
    两个人一听可以取消禁令,都很兴奋,立刻爬引起来,竖起耳朵来听我的下文。
    “在城中的其他几家商行里,你们可有熟悉的人?”我首先问道。
    “大家都是混这口饭的,多少认识几个人。”晋州人点头回答道。
    我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其实你们这一次打伤人命地事情,本官这么低调处理也是有原因的。西北的事业刚州有了气色,也要依仗你们这些行商们奔走运输才能广布天下,这一次的事情,主要还是因为订单不够引起的,说起来其中西北钢铁厂的做法也有不妥之处,因此我才将大事化小从轻发落!否则的话,你们两个为首的人不流放个三千里都是轻的!”
    “是,是!多谢大人恩典,多谢大人恩典——“两个人连忙感恩戴德地谢道。
    “待会儿我要在接见城中行商的时候,提出一些整顿市场的举措。条款么,对待大家一视同仁,不偏不倚,你们到时候只要率先赞同,把它签订下来就算是成了!”我提出了自己地要求。
    “大人,能够把各款先让我们看看吗?条件太苛刻了,小人也作不了主啊!”两个人倒是不糊涂,一谈到生意上面的事情立刻就精神引起来。
    “不会把你们的骨头吞掉的,只是一个划分市场份额的草案而已——“我轻笑了一声,命人取了一份儿草案出来。交给两人观看,然后补充了一句”,对你们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我的各款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当场签订草案的行商可以得到西北钢铁厂生产的商品中百分之七十的比例中的一部分,而剩余地百分之三十,则推向市场。
    换句话说。就是签约行商每个月都可以得到固走的市场份额,不会担心自己会因为没有赶上产品出售的时间而落空,至于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就要看众人的运气如何了。
    两人都是明白人,将草案认真地看了一遍,又仔细想了想,终于还是决定同意。而且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同我去到接待各路行商的地方,立刻将这个草案给正式签订下来。没有别地原因,就是因为后面的附加条款上有一个补充说明,先签订的商行可以比后一个多得到一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等而次之,这个前面跟后面的差距就比较大了。
    一行人来到接待行商们的地方时,大家已经在里面等候了一段时间了。正在品茗闲谈,纷纷议论安抚使大人为什么要召见他们。
    “莫非是要提高关税了?”有人猜测道。
    由于西北连年征战,税收工作还停滞在十几年前的水平上,相对于其他较为繁华地地方,确实是低了许多,此时忽然因为钢铁厂的原因生意大火,提高关税也是在情在理,因此有人联想到这一点上,倒也情有可原。
    “怕不是这个原因罢!”立刻有人反对道。”钢铁向来是官营,我们虽然购买地是民用物品,却也脱离不了这个范畴,最怕就是官府会将钢铁制品的经营权重新收回了,要是那样,我们可就少了一个赚钱的门路了。”
    “是啊,是啊——“很多人随之附和道,脸上都是颇有忧虑之色。
    现在谁都看得出来,西北钢铁厂的经营范围是越做越大,发展潜力更是难以估量,各地行商们依靠贩卖这些东西,已经获取了不少的利润,尝到甜头之后,再要将他们打回原形,心里面怎么能舒坦得了?
    “让诸位就等了——“众人正在小声商议的时候,我这个主角终于出现了。
    “杨大人安好——“众人纷纷行礼问安。
    我非常和善地笑了笑,回了个礼,然后招呼夫家重新落座。
    “大人,次此招小民等人前来,究竟有什么吩咐呢?”潞洲地一家商行的代表年纪要大一些,被众人公推为代表。
    我一招手,名人给众人端上新茶和点心,招呼大家用了些,然后才慢条斯理地回答道:“诸位,本官奉皇命安抚西北,并督办屯田的有关事宜,诸事繁杂,此次兴建西北钢铁厂,也是体察西北的地理人情,才做出的决定。”
    “大人此举,利国利民啊——“那老者立刻称赞道:“如今我将士们兵器精良,军容严整,又将李贼大败,使其远遁西方,西北百姓,无不感戴大人的恩德。”
    “过奖了——“我呵呵一笑道:“这些都是本官分内之事!今日请诸位前来,是为了钢铁制品的销售问题,想听一听大家的意见。”
    此话一出口,立刻引起了众人的纷纷议论,其中埋怨颇多,主要是嫌生产地成品数量太少,各路行商经常订不到货什么的。
    “本官今天来,就是为了彻底解决这件事情!”我点头道:“大家可能也知道了,为了订单的事情,经常有各路行商发生冲突,甚至是大打出手,惹出人命官司,这是不好的!非常不好!朝廷一旦得知,会非常反感的,说不定西北的钢铁就不会流入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