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赝品 >

第172部分

赝品-第172部分

小说: 赝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何处置,我还得斟酌一番才是,
    “韩王在京师中的风流雅望,可是传的很远。”老夫人淡淡说道。
    我失口笑道:“娘亲说的是!八妹年纪尚小,倒是没有必要这么早就结亲。我家不分男女,都是英勇善战之人,秉承这个传统,八妹也应该出去历练历练才是!”
    老夫人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便有些赞许地回答道:“六儿说的不错!不如就让你八妹也随你去西北走走看看,增加几分见识也好!”
    家人团聚,自是热闹非凡,整个下午都在叙谈中度过。
    晚宴之后,天色早已一片漆黑。忽然有人来访,拿的是宫中的正四品侍卫的腰牌。
    见到宫中之物,我自然不敢怠慢,当下亲自迎了出去。
    客人进来之后,我一时之间竟然没有认出来是谁,只看到他脸色有些微微的黧黑,身材佝偻,一绺长须有些花白。
    “杨大人别来无恙——”那人见我的表情有些猜疑的样子,便笑着拱手道。
    我听得那人的声音清越,颇有一些耳熟,只是还无法分辨出究竟在哪里见过他。
    那人见状低声提醒道:“在下在蜀王府中混口饭吃。”
    我顿时想了起来,拍着额头有些歉意地说道:“原来是阴先生啊!恕杨某一时糊涂,竟然没有认出尊驾来。不过阴先生这副形象,可是与往常大相径庭啊!”
    来人正是蜀王的心腹谋士阴明雨,听到我调侃之后苦笑道:“让杨大人你见笑了!在下为了不惹人瞩目,将形容稍稍改变了一些,倒怨不得大人认不出来。”
    我心知阴明雨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深夜造访,便将他请入了内室之中说话。
    亲手给他斟了一碗茶水,抬手示意他先用了,然后才问道:“阴先生深夜造访,不知有何见教?兄弟自当洗耳恭听——”
    “杨大人真是太客气了——”阴明雨连称不敢,“上次的事情,尚未当面致谢,小弟今日前来,正是受蜀王殿下所托,表达一点儿谢意的。”说罢从怀中递过一叠厚厚的礼单来。
    我接过礼单来略略地扫了一遍,不由得为之动容。
    不说别的,光是白银就是整整的十万两,其他古玩玉器珍宝也是价值不菲。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蜀王突然在深夜派心腹送来这么重的礼物,怕是不好收的。
    捏着这份儿礼单,我的心中反复思量,最后将礼单收了起来。
    阴明雨见我将礼单收下,脸色顿时见喜,心知今夜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一半儿。
    “蜀王殿下真是太客气了——”我斟酌着说道:“看来蜀地确实是个好地方,物富民丰,沃野千里,当初汉高祖不就是从巴蜀发迹,最终夺了西楚霸王的大好江山?想一想古人先贤所为,果真是令人神往啊!”
    “蜀王殿下又何尝不是胸怀大志的人物?”阴明雨对我的反应非常赞赏。
    我既然已经接受了蜀王的馈赠,又扯出了汉高祖从蜀地发迹的事情,自然是言而有物。阴明雨知道跟聪明人说话不需要多费劲儿,只要点到即可,于是便说道:“皇上召见,杨大人少不得要多待些日子的,只是近来京师的天气阴晴不定,希我兄未雨绸缪多做准备,以免耽误了自己的事情。若是有需要蜀王殿下相助的,尽管开口便是!即便蜀王殿下不在,在下也可以代为斡旋一二!”
    “蜀王殿下和兄台的好意,下官心领了。请我兄代为转告蜀王殿下,杨某人一直感怀当日在扬州受到的盛情款待,他日蜀王殿下有暇,组织个围猎什么的,下官必定欣然应招!”我也没有多讲什么,只是隐晦的表示了自己的倾向。
    阴明雨对我的态度非常满意,又谈了些事情后便告辞道:“大将军鞍马劳顿,便早些休息吧。在下还得赶回府中,处理些琐碎事情,就不叨扰了!”
    “既然如此,下官也就不留先生了!改日定当在家中宴请先生,方才能够一表心意!”我也没有挽留。
    阴明雨才走了没有多久,又有人上门了。
    本来依着我的意思。已经折腾了一整天,是想闭门谢客的,可惜访客来头太大,只得又迎了出去。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太宗皇帝身边的近卫将军金吾卫统领李云聪。
    看到此人出现,我立刻知道是躲不掉了,于是跟着他出了门,上了一辆全封闭的马车,一路向大内行去。
    “太宗皇帝深夜召我入宫,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情呢?”我坐在马车之中,心中有些忐忑。
    马车顺着青石街道直接入了宫,并未像我所想的会在宫门外停下,然后步行入内,这使我感觉到似乎太宗皇帝并不希望有人知道我深夜应诏入宫的事情。
    不消多时,就见到了坐在书房内的太宗皇帝。
    “微臣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我行礼之时,陪同前来的李云聪已经悄悄的退了出去,并且将大门给轻轻地带上。
    “起来吧——”太宗皇帝摆了摆手。
    我抬起头来看了看,发觉太宗皇帝比起上次觐见的时候,又苍老了不少,黑发当中又多了几绺雪色,面容也有一些憔悴的样子,看样子他最近劳心费力的很那。
    太宗皇帝将书案前面的几份儿奏章归拢了一下,然后问道:“晚上的时候,老大和老三的人上你家去了?”
    我一声苦笑,心说原本也没有想会不被发现,于是非常老实地回答道:“是。”
    “都干什么去了?”太宗皇帝对我老实的态度比较满意,继续问道。
    “坐而论道——”我说了一句,便见太宗皇帝将眉头皱了起来,急忙接着说道:“自然是不可能的!也就是交流一些感情而已,送点儿土特产什么的。”
    “就这么简单?”太宗皇帝不信的追问道。
    “礼单都在这里了——”我老实的从袖子里面将礼单掏了出来,送到了书案上。
    太宗皇帝将礼单拿在手上,看了看后有些动容的说道:“唔,看来老大在蜀地混得不错,出手很大方哦!不知道老三许了你家什么好处?”
    我心说还没有把那些银票拿给你看呢,脸上却不露声色地:“陛下,韩王府长史过府的意思,是想要同微臣的八妹增加交流,不过以臣下的愚见,这事情怕是有些不妥。”
    太宗皇帝将眉头一挑道:“有何不妥呢?难道朕的太子还配不上你家妹妹?”
    “微臣惶恐——”我口称惶恐,却没有丝毫的惧怕之色,“韩王文采风流人物俊朗,自然是女儿家的不二选择,若是能与皇家结亲,哪个臣下不是喜出望外?只是微臣的八妹向来骄纵惯了,不喜文事,专好武功,性子极为刁钻!微臣正打算送她去去西北磨练两年,好杀一杀她身上的野性,更新最快wap。1#6#k。cn若是此时结亲的话,怕是于韩王殿下不利,望陛下明察。”
    太宗皇帝听了之后,沉思了半晌后才说道:“这个事情暂且不提,朕倒是有句话想要问你,希望你老老实实的回答!”
    “微臣一向是老实人”我立刻保证道,同时也知道皇帝肯定是要做某个决定的,否则不会那么急就将我连夜召来问话。
    太宗皇帝踌躇了很久后才问道:“你说,老大和老三,哪个性情更像朕?”
    若是能够的话,我真想立刻狂吐鲜血数斗。太宗皇帝怎么会问我这个敏感话题?与其说他是在问我哪个儿子更像他,还不如说是在犹豫应该把皇位交给哪个儿子!皇家的事情,是我们这些做外臣的能够搀和的么?你这不是要坑我啊!
    我立刻想起了历朝历代因为卷入帝位之争而残死街头的名人们,心知虽然自己不愿意,却已经被太宗皇帝给硬扯进来了。
    迟疑了一阵子后,我有些不确定的说道:“陛下,微臣久在边关,很少有机会回到京师,与两位殿下并不是很清楚,如果贸然答话,恐怕有失公允,请陛下圣裁!”
    太宗皇帝心里面却像是另有想法,“朕只是问你,印象当中,哪个更像朕一些!”
    我只得硬着头皮回答道:“蜀王殿下性格坚毅,单看在蜀地防御大理得心应手,就知道是难得的政务好手!韩王殿下身居京师,总摄开封府,威严日盛,也是天生的治国之才!若要说与陛下最相像么,可能还是韩王殿下儒雅一些。这只是微臣的浅见,作不得数,还请皇帝陛下自行定夺!而且京师中的重臣甚多,又熟知两为殿下的事情,陛下还是问问他们比较妥当一些啊——”
    “朕之所以不问他们,就是因为他们熟知这些事情啊——”太宗皇帝听我这么一说,眼睛里面寒芒一闪,有些不快地说道。
    我虽然看着心惊,不过却知道这不是冲着我来的。看来太宗所担心的事情,无非就是儿子们在朝中私下结党,对他的帝位互相觊觎罢了!可惜这种事情,确实是外人所不能插手的,否则皇帝也不会如此恼火。
    “你且下去吧——”冷场多时后,太宗皇帝挥了挥衣袖道。
    “微臣告退——”我行了礼之后,就要出去。
    “等等——”太宗皇帝忽然又将我唤住,然后不经意地说道:“神木尊者已经来了京师,你自己小心些吧!他是契丹国师,朕也拿他没有什么办法的!”
    “神木尊者?契丹国师!八大高手!听皇帝的口气,难道他是来寻我晦气的不成?”怀着满腹的疑问,我离开了皇宫。
    第十五卷 京师剧变 第四章 三座大山
     更新时间:2009…7…3 17:21:29 本章字数:5186
    非常郁闷的从宫中回到天波府后,我倒头便睡,一直到了第二天的早朝时分。
    心中有事确实睡不塌实,一夜当中我都是在纷乱的梦中度过,只觉得身边纷纷扰扰的都是些看不清楚的人影,就如同一万多只苍蝇围着你转来转去一般,以至于清早醒过来的时候,两个眼圈儿都是黑的。
    “怎么会这个样子?!”公主发现我一觉醒来后就变了个人一样,不禁掩口惊讶道。
    我在镜子里面照了照,发现自己的形象很像熊猫,不由得沮丧的回答道:“在西北待的时间久了,可能有些不适应京师的环境了!”
    公主没有多想,只是点了点头,也许我的回答也有那么几分道理。她又怎么知道我是因为八大宗师里面已经有我的两个对头来到京师而感到烦愁呢?太宗皇帝也提醒我了,人家是使节,应该获得必要的尊重。虽然我并不清楚这个时代有没有外交豁免权,但是朝廷有保护使者的义务那是必然的。如果他们抽冷子寻我的晦气的话,确实有些令人头痛!
    匆匆的收拾了一番后,也没有顾得上吃饭,就换了崭新的朝服入宫去了。
    从天波府到皇宫大内,路途并不远,因此我虽然动身比较晚,却刚好碰到一顶顶入朝的官轿,看来大家倒是很准时的。入宫之前,先要经过吏部的点卯,再经过礼部官员的引导,大家按照官职的高低排好队伍,在宫中的钟鼎齐鸣后,才精神抖擞的鱼贯而入,来到玉阶之下山呼万岁,接受皇帝陛下的检阅。
    只不过从御街到皇宫的这一段路上,大家也没有闲着,透过轿帘,有一搭没一搭的同经过自己身边的熟识官员们打着招呼,顺便增进一下感情。
    “张兄好——”
    “李年兄一向安泰——”
    “杨大人安好——”
    一路上尽是打招呼的声音,那感觉就像是街坊邻居们碰到之后,随口问:“你吃了么?”一般。我也不能免俗,偶尔要同认识的人互相问候一下。只不过随着我的官职越来越高后,需要我主动地问候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这倒省却了不少的麻烦。
    重臣们是有一定的优待的,即使在如此隆重的上朝中。
    在进殿之前的时间内,入直中书的大臣们可以到偏殿中休息,喝点茶水吃点儿点心什么的。彼此还可以聊聊天,说说自己的衙门中遇到的怪事儿趣事儿或者疑难事儿,向诸位经验老到的同僚们讨个主意,或者是猜测一下今天的朝会上皇帝陛下可能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而足。
    作为枢密院副使,西北军政大员,我自然是应该在偏殿拥有一席之地的。不过因为久在边关,没有固定的座位是一定的。好在几位大佬们都是熟识之人,见到我到来后,立刻非常热情的拉着我进了偏殿,并且吩咐内侍们接待。
    宰相吕端、枢密使曹彬、韩国公宣微使潘美等人都在座中。这些都是朝中的实力派人士,或者是宿将元老,或者是太宗新宠,都是大宋朝的支柱大臣,再加上各部尚书,诸军节度使,还有诸如大理寺、光禄寺、以及各殿阁大学士什么的,怕有四五十号人,小小的偏殿倒也非常热闹。
    说起来,真正能够在朝堂之上叱诧风云左右政局的,也就是这些个人了。其他的在外面等候的四品五品的官吏,在大殿中就算是不入流的等次了,基本上没有发言权。当然也会有例外,就是这些人在负有特殊使命时,或者是皇帝陛下要存心提拔他的时候,大家就会发现某个小人物出现在早朝上的机会增加了。
    “世叔好——世伯好——”我满脸堆笑的向众人问候了一遍后,脸上的肌肉都有些僵硬了。这也难怪,虽然我升迁很快,在这些老家伙们面前,资历终究还是太浅,礼多一些,对我没有什么坏处的。
    “贤侄是何时回的京师?为何老夫竟没有收到消息?这可是有一段儿日子不见了——”潘美笑眯眯地捋着直梆梆的胡子问道。
    “小侄昨日晚些时候方至,尚未朝见圣上,行止未定,因此并不敢擅动,失礼之处,尚请各位老大人谅解。过了朝会后,定当一一登门拜访,聆听各位大人的教诲。”我客客气气的拱手告了个罪,然后随便扯了个理由搪塞过去。
    潘美这老家伙本来就是太宗皇帝最宠信的老臣,再加上大女儿做了韩王赵恒的妃子,且深得韩王的宠爱,同皇家亲上加亲,在朝中的地位自是无人可及,近来已经不太管那些烦心的实差,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到了经营家业上,两个不成器的儿子也混了个清闲的官职,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闲扯了几句后,有内侍高喊上朝了,众人纷纷入了大殿,按照品级排成一行行。
    在众臣一片万岁声中,太宗皇帝粉墨登场,先是威严地扫视了一遍匍匐在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