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赝品 >

第201部分

赝品-第201部分

小说: 赝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升了起来,说明真宗等人已经知道了总攻的时间,并对此表示同意,会及时配合。
    三军立刻用饭,午时一到,军中号炮齐发,鼓声震天,宋军大举向阵中突破,越过厚厚的雪地,扛着攻城器械朝着南门冲去,粗大的原木狠狠地撞击在高大的旗门之上,整个旗门都震颤起来。
    里面的契丹人见宋军这次的攻势异常猛烈,立刻调集了大量的增援部队,在南门处依托天门阵的工事与进攻的宋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一时之间血流成河,争夺异常激烈,整个南门外面地雪地都被流淌着的鲜血染成了红色。
    我的西北军在后面看着。准备做为第三波主攻力量。看着前方地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大家的心里面都很激动,就连战马都不安地躁动着。我仔细地观察了前方地情形。发现大雪依然是破阵过程中地最大障碍。很多将士们都是找不准先前熟悉过地陷阱。在战斗中遭遇了不幸。
    若是不解决这个问题,待会儿我的情况也不很乐观。
    我想了想后,吩咐人将先前用剩下的那些降龙木碳粉取了些过来,洒落在雪地上面,既然这东西的吸水性极为强烈,能将大雾给化为水分。那么对于大雪会有什么反应呢?结果降龙木碳粉洒落地上之后,先前没有什么反应,但是过了一阵子后,就见到雪地上忽然变了颜色。原本一片雪白的地方开始快速地消融着,放佛在相互传染一样,几个呼吸之间就扩展出了十几丈方圆的地方来,雪水流去,露出了黑色地地皮。
    “妙极!”我一拍手跳了起来,这真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发现。
    当下我便对曹彬请求亲自破阵,曹彬觉得有些奇怪,目前第一波的攻击刚刚结束,看结果并不理想,第二波的攻击才展开,双方正在南旗门之前胶着着,此时我们上前,前一轮地攻击自然就半途而废起不到作用了。
    可是我的态度非常之坚决,曹彬便吩咐人鸣金收兵,将第二波的攻城大军给撤了回来。
    契丹人觉得非常之奇怪,宋军打得好好的,忽然说撤就撤,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守候,却见到阵前出现了一批装饰特别的军队,服装与普通的宋军截然不同,手里面的武器也不是宋军的标准装备,清一色的启禀队伍,明亮的刀锋斜斜地指向天空,左手上还持着一具轻便的小钢弩,看上去非常整齐划一,威风凛凛。
    就在对方发呆的时候,西北全军发出了一声震天的吼声,五千人的骑兵快速冲锋,转眼间就来到了旗门之前,南旗门处一共有九座小阵,只见我的人马在阵外兜了个圈子之后,手臂挥舞,将一包包的黑色粉末朝里面撒了进去,只见几十丈的范围之内,满是弥漫着的黑雾,接着那些黑雾就慢慢地降落到雪地之上。
    起初契丹人还以为这些东西是有毒的,屏住了呼吸全力提防,却发现那些黑雾落地之后,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便松懈下来,将手中的弓箭举起,全力朝着西北军的方向一阵猛射,顿时箭如雨下。
    西北军战甲坚固,随手将附在马匹一侧的轻便钢盾举了起来,只听得一阵叮当的声音响过后,多数的箭只都坠落到了地上,只有少数的侥幸插在了暴露在外面没有铠甲保护的人马身上。
    一轮箭雨飞过之后,第二波骑兵又冲了过去,这一次依然是将一包包的黑色粉末撒了出去,基本上覆盖了阵地的外围。
    过了一阵子后,那些洒落在地的降龙木粉末终于开始起作用了,遍地的积雪开始快速地消融开,经过雪水的冲刷,原本那些隐藏的很深的陷阱几乎是全部暴露在众人的眼前,那些伪装的草皮什么的一眼就能够看穿,再没有半分隐秘感可言。
    “这倒是个意外的收获。”我一见形势一派大好,立刻挥动手中的长枪,跟四郎五郎一左一右率先冲了过去。
    大军随着跟了上来,三人如下山猛虎一般在契丹人马中来往冲杀,几乎没有一合之将,转眼就冲进了旗门里面。
    旗门里面却又是一番景象,天门阵里面用很多木桩分隔,上下都有机关暗道,也难为他们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这座大阵给建立起来。
    我按照阵图的说明,一路向里面冲杀,每遇到设有机关枢纽的地方,就是一枪砸下,先给他捣毁再说其他,身后的大军也随之进入了天门阵中。
    随着大军在阵内站住脚后,南旗门算是宣告失守了,契丹人的残部转而退了回去,撤到了其他的几座旗门中休整。
    不过我们进入阵中之后,又发现了新的问题,这座天门大阵并不是只有外围的八座大旗门,在其阵内,又有一道依附在河滩之上的小旗门。
    “阵势没有想到,这天门阵居然还有内外之分!”五郎定睛看了看里面的阵势后,有些吃惊地对我说道。
    原来这座天门阵居然是加强版的,布阵的道士灵虚子按照天门运转的原理,居然射下来正反两座大阵,外围的南旗门已然被我们所攻克,可是里面居然还有一层从未见识过的内旗门阵,将我们的大军阻挡在了内旗门前,一时之间无法靠近。
    “老五,这下子又要看你的本事了。”我望着戒备森严阵法严密的内旗门大阵,有些无奈地对五郎说道。
    五郎盯着这座内旗门,有些出神。
    第十七卷 大破天门 第八章 一鼓作气
     更新时间:2009…7…3 17:38:10 本章字数:5250
    我们所在的位置是在一处沼泽中的小滩涂上,对面的内旗门确是漂浮在水面之上,越过小旗门不到里许,就可以望到真宗等人所在的大营。距离成功救驾,不过是一步之遥。
    整个小旗门是由九座漂移在水面上的阵法组成,互为照应,由于没有根基,因此在水面上缓缓地浮动着,两旁都是沼泽,人马难以渡过,因此我们要想打通到中央的通道,就必须拿下这几座浮动的堡垒。
    仔细看了看这些浮动堡垒,发现每个的大小都在百丈开外,无数的荆棘交错,上面的士兵们以弓箭和突火枪等远程攻击武器来对付穿行在堡垒之间的敌人,构成了密集的攻击网络,要想从中安然渡过,确实非常困难。
    “怎么办?”望着这些漂浮着的堡垒,五郎也没有了章法,这比之阵势更让人头疼。
    我倒是觉得设计这个堡垒的人头脑相当不简单,这简直就是大型的水上攻击武器啊,虽然没有自己动力系统,但在如此环境中,却能够有效地利用这种特殊地形来最大限度地打击来犯之敌。
    这些堡垒或者说是水寨的甲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注意到上面的那些契丹士兵们所在的位置都是相对固定的,而来往其间的甲板确实浮动的,一旦踩在上面,就必须用手来扶持,否则很容易就会滑倒或者跌落到水面以下,而在甲板以下。则是各种突起地金属尖刺物体,混杂以削尖了的木枪与竹刺,给人能造成相当严重的内外伤势。加上士兵们冷不防射出来地箭只,真是令人无从下手。
    本来对这种纯粹以木材构建的堡垒,火攻是最为有效的。只要浇上火油。放上一把火。自然会叫它灰飞烟灭,瞬间内土崩瓦解掉。可是如今我们是野外作战,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地火油,而我地那些燃烧弹早已经用光了,单纯地钢弩对这种工事的威胁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正在犹豫的时候,曹彬等人已经从我们打开的缺口处跟上来了。看到眼前的情景也是一愣,不过很快就作出了反应,立刻吩咐手下扎些木筏子来,用绳索连成一片。
    然后从水上堡垒之间的空挡中穿插过去。
    很快就有人扎好了木筏子,连好之后,众人涌了上去,两侧地人用钢盾构筑起防护墙,用来阻隔外面的弓箭和投枪等物,内中的人以长槁支撑向前滑行,慢慢地接近堡垒,准备上前对射。
    谁知道堡垒里面另有玄机,我们的人方才接近到距离水上堡垒不到二十丈地地方,便有飞石从天而降,砸毁了好几只木筏子,上面的士兵滚落在泥水之中,生死未卜。
    “岂有此理!”我见状顿时大怒,不过经他们这么一弄,顿时也反应过来,既然他们可以用投石机来攻击我们,那我们占据了地利,完全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嘛,立刻吩咐众人在岸上搭建投石机,用以攻击这些水上堡垒。
    西北军中不乏使用和制造投石机的好手,此时距离目标很近,倒也不必弄的太精巧了,就地取材伐木,不到个把时辰就搭建起了几百座投石机,调较了一番后便开始对浮在水面上的移动堡垒狂轰乱炸,巨大的石块儿从天空中高高地落下,将木制的浮堡砸的面目全非,不到一刻钟后,便有三四只水上堡垒宣告解体,缓缓地带着上面的士兵们一起沉了下去。
    眼看辽军大势已去,曹彬吩咐加大打击力度,很快这些浮动的堡垒都逐渐退出了战场,大军终于推进到天门大阵的中央地带。
    对面的人马看到我们这里已经攻破了水寨,也是一阵欢呼,同样草草扎起来的木筏子慢慢地划了过来,上面正是真宗皇帝的近卫侍臣,见到曹彬之后,大喜过望。
    “圣驾现在何处?”曹彬顾不得与之多言,首先就问真宗的行踪。
    那侍卫急忙回答道,“陛下与寇大人王大人等一干人众正在后面,陛下今日接到使相的传书,非常喜悦,现下请诸位大人前往接驾。”
    众人闻得真宗的所在,立刻驾着木筏子赶了过去,来到了沼泽中央地带,终于在真宗被困月余之后,将这位大宋的新皇帝给搭救了出来。
    曹彬带着一路前来勤王的殿前都虞候河西军节度使范廷召、保顺军节度使葛霸、威塞军节度使王汉忠、彰国军节度使康保裔、保静军节度使王昭远等,另外还有知枢密院事寿州观察使赵镭、驸马都尉王承衍、石保吉等前往接驾。
    “四哥,五哥——”我拉住了准备一同跟着前往的四郎和五郎。
    “怎么?”两人见我脸上的表情怪异,急忙有些诧异地问道。
    我笑了笑道,“咱们就不去凑热闹了,见了皇帝反而有些不方便,反正咱们现在又不缺什么,即便不去功劳也不会少了,去了的话,未免不会生出什么枝节来,不如趁着其他几个阵势还没有破掉的时机,找个借口先行退去为好!”
    “老六的想法倒也有道理。”四郎一听便知道我的用意,立刻便赞同了。
    于是我大义凛然地对众将说目下天门阵只破了一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况且还有随时会到来的契丹援军,不可不小心行事,便主动要求担任后方掩护,先行撤除了大阵。
    虽然曹彬希望我留下来,说是此次救驾,我西北军功劳极大,论功行赏岂能少了?但我坚持要先扫清周围的潜在威胁,再论其他,直接回绝了他的好意,自领大军向西方退却出去,往牛栏山方向运动,并筹集粮草及补充损耗的装备。
    真宗等人在阵中可谓是吃尽了苦头儿。虽然萧绰地天门阵主要是为了将真宗困住,但是一个月的时间里面,大小规模的骚扰也自然是少不了地。宋军一共就五六万的人马,拥挤在方圆不到二里的狭小区域里面,施展不开。粮草也是计算着消耗。若不是被围困之前。押运粮草地车队恰好到达此地,真宗恐怕除了投降就唯有吃草根一条路可走。
    生理上面地危害倒在其次,心理上面地压力才是最怕人的,这段儿时间以来,真宗困坐孤岛,翘首待援。
    心里面是愁肠百结,若不是身边的大臣中有像寇准这样立场坚定之人,再加上身为大宋皇帝的一点儿矜持,恐怕很有可能早就投降契丹人了。
    即便是现在解围之后。真宗也得修养一段儿时间才能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不过论功行赏自是少不了的,毕竟契丹人布下这号称无人能破地大阵,将大宋君臣围困长达月余,若不是援兵克服了诸多困难,付出了血的代价,将真宗等人及时救出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礼部侍郎恰好跟随在真宗的身旁,这一次自然也受了不少地苦,看到曹彬等人的身影后,忍不住老泪纵横,硬是拉着他的手唏嘘了半天,在功劳簿上也大大地书了一笔,随同的诸将自然也跟上水涨船高,毕竟真宗皇帝早就许下了愿,能破解此围者,当以厚赐。
    “臣等照护不周,以致于皇帝被困此地长达月余,真是百死莫赎!此时其他几个阵势尚未破解,岂敢领受陛下的恩赐?”曹彬向皇帝请辞封赏,一番话说的大义凛然。
    真宗皇帝虽然年轻,却并不幼稚,看到曹彬等人谢绝封赏,便知道这是依据常理进行的假意推脱,便再三抚慰,一再加厚封赏,最后曹彬等人实在难辞皇帝恩赏,才勉强答应下来,并在真宗面前大表忠心,表示只要微臣一口气在,就绝对不再让皇帝受半点惊吓。
    真宗对前来勤王的各路节度使逐一慰问,顺便不忘记盘问一下众人一共带来了多少人马,当听到自己一方现在一共有三十万人马在手中时,才略微安下心来。
    “陛下不必忧虑,如今我军的数量已经在契丹人之上,再加上河北各军州尚能调集十余万人马,比起萧太后所能征用的人手要多很多,如今臣等意欲与契丹统帅萧挞览和耶律斜轸率领的二十万大军会战于此,将这股人马消灭在河北大地上。”曹彬向真宗等人介绍了此次破阵的经过之后,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请求皇帝准许。
    “曹爱卿与契丹人在此会战,可有几分把握?”真宗的胆子被吓得越来越小了,此时听到还要打仗,自然有些心惊肉跳的感觉,忍不住开口问道。
    曹彬等众将立刻觉得有些窝囊,这一次让契丹人将大宋皇帝困在自己的地盘上长达月余,若不是西北大军来援,能不能破了天门阵的护阵大雾还是个问题,更谈不上将皇帝营救出来了。还有那气焰嚣张的萧挞览和耶律斜轸,居然带着二十几万大军,在河北各军州纵横驰骋,仿佛进了无人之境,如此河北军的脸上还有何颜面?若是不能将这股契丹人马给全数歼灭掉,自己这些河北军将领们以后还有什么本事可以领兵,还有什么脸面站立于朝堂之上?
    想到这里后,曹彬等节度使跪倒在真宗面前,齐声喝道,“此次如不能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