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赝品 >

第215部分

赝品-第215部分

小说: 赝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早已经开拔到百里之外的介山对面,深入到威胜军的腹地胡甲山附近了!
    因为不愿意大动干戈,我就存下了突袭赵元礼老巢的心思,在地图上面规划了一天以后,大军轻装简从,只携带了够用五天的粮食,借着我上介山观赏雪景的名义,偷偷在夜间开拔,翻过了介山,经由绵上向东,一直摸到了驻扎在胡甲山附近的威胜军所部。
    胡甲山也算是高山了,本来此地的地势就高,再加上大雪封路,天气不好,大军没有少吃苦头,许多马匹都冻伤了,将士们看了非常心疼,对我此举颇有怨言。
    “老大,你放着好端端的平路不走,偏要翻山越岭,兄弟们苦不堪言啊!”吃尽了苦头儿的石胖子是其中的代表,在我身旁抱怨道。
    “还不是为了你的事情啊!否则我犯得着这么卖命么?回家过年多好啊!”我立刻白了他一眼道。
    石胖子最怕我提这碴儿,闻言顿时将脑袋一缩,不再言语,闷声赶路去了。
    威胜军所部人数不多,分配在几个关隘上,一共有四千多人,我们赶到胡甲山之后,首先闯入威胜军节度使大营,准备来一个武力夺权。结果威胜军统兵的将领居然是熟人,在河北战场上还一起作战过,见到我们来后,反而比较欢迎,算是从清源军节度使手上解脱出来了。
    我也没有太客气,直接将其所部统归我的辖下,然后合兵一道,没有耗费一兵一卒,就趁夜进入了太原府的南部门户南关镇。
    从南关镇向北不到两百里,就可以直入太原府了。
    大军在难关镇补充了一下给养,给马匹治了治冻伤,缓了一日后,全军上下急速出发,沿着浊水一路向北,越过盘陀,拿下团拍镇,歼敌三千,不到半日就攻下了太谷县城,接着大军长驱直入,直逼赵元礼所驻节的阳曲。
    太谷到阳曲,也不过是一天的路程而已,当睡梦之中的赵元礼接到太谷守将在城破时发出的狼烟信号时,他甚至没有想到会是什么事情,定过神来之后,却接到了探马传来的消息,平西王大军已经在二十里的城外了!
    “怎么会这样?!”清源军节度使赵元礼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口中喃喃自语道。
    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我西北大军居然留下一座空营寨和少许人马,以吸引阳凉北关地六七万大军。而以主力大军翻越被风雪覆盖的介山,奇袭驻扎在胡甲山的威胜军所部,绕道南关镇。经过太谷杀了过来。
    这么以来。阳凉北关地大军根本就没有发挥作用的机会了。太谷到阳曲,基本呢上就是一马平川,我的西北骑兵不过半日地时间,就将阳曲给围了起来。
    “大帅!眼下形势不妙,我们不如趁现在平西王大军没有将阳曲完全围住,先逃到平定军去。会和那里地六万大军,一起投奔契丹算了,到时候还有卷土重来地机会!”手下的谋士们劝道。
    “他怎么可以这样?!”赵元礼有些不服地吼道,“他不是说态度尚可么?为什么说打就打。哪有这样的人啊!”
    他的手下有些怜悯地看着赵元礼说道,“战争期间,哪有什么道理可讲?人家都是有强权没公理,打得赢的就是王!更何况,平西王说态度尚可,并没有说过打与不打的话啊!大帅你以己度人,未免太过于轻率了。”
    整个清源军节度使府中一片混乱,大家趁着平西王大军还没有到来地当口,纷纷卷了财物自谋生路而去,不一阵子,喏大的节度使府中就剩下了赵元礼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那里。
    赵元礼这一次可以说败得很窝囊,手下的大军都在外地防守,家里面的几千散兵一听说平西王大军杀到,早就作鸟兽散逃命去了,哪里还顾得上他这个清源军节度使地死活?
    我的前锋骑兵冲到清源军节度使府上时,什么都没发现,就看到赵元礼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地上,从他的衣着观察,似乎是个大官儿,便猜测着问道,“阁下可是清源军节度使赵大人?”
    赵元礼木然地点了点头,没有言语。
    我的手下们倒是非常客气地将赵元礼扶了起来,送到了大堂中,派了几个人照看着,以防他一时想不开自杀了,毕竟这人是皇族,究竟怎么着还应该等王爷过来了再决定。
    阳曲城里面乱成了一锅粥,众人虽然想找个藏身的地方,可是小小的城池里面怎么能藏的了许多人?我到来的时候,士兵们正在各自的将领的带领下,按照从节度使府中搜出来的官吏名籍挨家挨户地搜捕漏网之鱼,那些企图藏入民宅的官吏们自然是难逃落网,一个个都乖乖地回到了节度使府中,被暂时拘禁起来。
    赵元礼看到这些早先跑了出去,如今又被灰溜溜地押了回来的属下们,禁不住哈哈大笑,弄得众人面皮绯红,感到无地自容。
    “王爷,节度使府中众人,除了两个佐领出去报信外,其余人等都在这里,一个不少!请王爷发落!”手下的近卫统领将胸脯挺的高高的,对我大声回报道。
    我跟胖子看了他一眼,禁不住哈哈大笑。
    这哪里是请我发落,分明就是来讨赏的嘛!不过能够一举擒获清源军节度使府中所有首脑人物,无疑就端掉了整个晋中军政系统,现下清源军所辖的二十余万大军,已经分成了两大部分,一部分待在平定军,一部分待在阳凉北关,没有了赵元礼这个节度使统御,各自的部将肯定是不愿意继续打下去的,到时候我只要派两个使者,前去安抚一下,就可以将其顺利收编了。
    于是我笑道,“不错!这次大伙儿都干的漂亮!自己先把功劳给记上,回到西北之后论功行赏,一个也少不了你们的!”
    “多谢王爷!”手下们兴奋地叫了起来。
    “赵元礼那里,如何处置?”石胖子小声问我道。
    我摸了摸下巴,想了一下后回答道,“虽然赵元礼同叛军勾结,给了我们一个顺利接受并州的机会,不过怎么处理他,我们不必去做这个恶人。他不是皇族嘛,还是皇帝的侄子辈儿,我们索性就把他送到京师去,任由皇帝发落,也算是给了朝廷一个面子。”
    “高!实在是高!”胖子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很快,我就见到了被拘禁起来的清源军节度使赵元礼本人。
    此时地赵元礼。似乎已经从刚刚的震撼中恢复了一些过来,看到我们到来后,站了起来。垂手而立,却也没有说什么,只是神情比较沮丧的样子。
    我看了看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吩咐手下给他安排好食宿问题,不必看得太紧了,在节度使府中可以随意行走,并派人去京师送信,说明了晋中发生地事情,和处理的结果,一切等待朝廷来人将他解走后再说。
    至于原清源军节度使府中的那些官吏们,我吩咐手下将其区别对待。凡是朝廷任命地官吏,先审查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重大地失职,或者再这次叛乱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地作用。如果没有太大的问题的话,就可以降级留用。对于赵元礼私自招募的那些食客们,则统统地集中了起来,暂且关着。
    “老大,你留这些人是何用意?”石胖子对我此举有些不解。
    在他看来,这些食客们显然就是些搅屎棍子,如果不是他们在这里蛊惑赵元礼起事的话,赵元礼也许并没有这个胆量,看上去那人很文弱的样子,根本就不像个乱臣贼子。而且这些食客当中不乏鸡鸣狗盗之徒,如果留下来,保不准以后搞出什么乱子来给人添堵。
    我摇了摇头道,“你这话我不是很赞同!所谓物尽其用,这些人虽然不乏人品不好地,可是才干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否则当日在长街之上狙击我们的又是什么人?既然赵元礼已经失势了,他们也没有了依靠,若是任其流落,难免会落入我们的对头手中,那样才是给自己添堵呢!”
    “可是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第二次背叛主人呢?”胖子继续质问道,“如今他们可以扔下赵元礼四下逃窜,他日就有可能不顾我们继续第二次逃窜!”
    “呵呵——”我笑了起来,拍了拍胖子的肩膀道,“赵元礼本就不是可以成事地人,这些人跟在他屁股后面厮混,也不过是为了他头上顶着的皇亲名号,和那个清源军节度使的牌子,如今他去了这些牌子,就什么也不是了!而我们可不一样啊!就算是没有整个西北的几十万大军作为后盾,我们几个兄弟出来单挑,也能放倒一大片!只要我们自己屹立不倒,自然会有大批的来者追随!”
    “你说的倒也有些道理。”胖子点了点头,不再赘述。
    说话是说话,处理起后事来还是很令人心烦的。
    清源军节度使府虽然被我们给占了,赵元礼也落网了,可是外面飘着的大军还在南北两地呆着,我以平西王府与朝廷枢密院副使的名义,给他们的首领下了手令,申明了清源军节度使暗中与叛军勾结,意图不轨的事实,然后吩咐两之人马的负责人来阳曲述职,处理清源军在赵元礼去职后的各项事务。
    很快地,阳凉北关的守军统领郭利用就将大军整顿之后,将大权交给我派去的使者,然后自己带了几个侍卫,直接来到了阳曲的节度使府邸,向我述职。
    这倒也在我的意料之中,郭利用本来已经做到高级武官,再往上的话就得靠朝中的人事了,他追随赵元礼叛乱没有什么好处,若是失败了还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此时我透露出愿意重用他们的意思后,自然是毫不犹豫地前来表达忠心。
    而平定军那边就有些不太顺利了,虽然对方也对我的使者以礼相待,却不愿意交出武装,但也没有向北行动投向契丹人,而是越过东方的山岭前往河北军所在的驻地联络,直接投了枢密使曹彬去了。
    “这也就罢了,反正算是顺利解决了清源军之乱,自此整个河东路除了北方的三关五寨之外,已经尽皆收入我的手中,其余的小地方,且待徐徐图之。”我想了一下,也觉得事情办的比较顺利,可以自我告慰一番了。
    眼下的河东路全境,可以说大事底定,值得庆幸的就是没有经过大的冲突就解决了清源军节度的二十万人马,这对于整个河东路都是有利的,对于我稳定山西,向东发展的战略也是一个有力地促进。
    不过通过这次平定赵元礼之乱,也使我认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山西的军备力量实在是太差了,否则也不可能被我轻而易举地就解决掉,赵元礼虽然养了不少兵马,可是疏于管理,部将之间也是心存隔阂,心力不谐,各地守军之间的空挡互相推诿,无人照看。
    如果我接手的山西仍然是这个样子的话,那基本上可以等同于一块儿鸡肋,随时都可能被外来势力所侵蚀掉。
    为了加强我在山西在河东路的统治,是很有必要对这里的军政事务做一番彻底的整顿了。我决定了大方向以后,就开始拟定细节和章程,在新年之后对河东路所有的地方驻军进行整编,并从西北讲武堂抽调了一些教官,以军中的宿将和有经验的中级军官为主要培养对象,在阳曲筹办了西北讲武堂阳曲分院,以学习西北军先进经验为目的,开始了对原清源军节度的基层军官的短期集训。
    一时之间,整个晋军都展开了规模空前的大学习大练兵。
    第十八卷 河东攻略 第十章 推心置腹
     更新时间:2009…7…3 17:44:35 本章字数:5206
    原清源军大将郭利用来到了阳曲之后,立刻就来见我。
    “王爷,末将郭利用,前来听候差遣。”郭利用见到我之后,行了一个军礼,谦恭地说道。
    我看了看郭利用,此人不过三十五岁的样子,早年间参加行伍,一直在清源军中当差,积功升为清源军的统兵大将,直接管理南线的驻军,这一次赵元礼阴谋叛乱未遂,郭利用没有跟着他死硬到底,而是奉我的将令,将手下所统大军交给我的使者,自己只身来到了阳曲我的行辕。
    “郭兄不必多礼。”我抬了抬手,笑着将他扶了起来,然后说道,“这一次本王受朝廷委派,来到河东路,本是送两位知州大人履任,却没有想到碰上了这档子事儿,所幸你们这些军中将令还冻得把握分寸,没有闹出大乱子来。”
    郭利用有些惶恐地回答道,“王爷这么说,末将真是汗颜了!末将也是一时糊涂,没有看清楚形势,万幸王爷威临河东,一扫契丹蛮夷,二扫楚王乱军,使得清源军没有机会与二贼同流合污,赵元礼没有机会举起叛旗,否则的话,我们这些当兵的,都得跟着倒霉啊!如此说来,王爷是我们整个清源军的救命恩人!理当受我三拜!”说罢作势要拜。
    我将他拉住笑着说道,“算了算了,哪里有这么多的规矩啊!拜来拜去的,本王又不是佛爷菩萨。受不得这么多地礼拜,你就起来吧!”
    “多谢王爷厚爱,末将真是无以自处了。”郭利用站直了身子说道。
    我同郭利用谈了一上午。发现这个人很有些才干,为人含而不露,很懂得进退之道。在赵元礼的手下为将时。刻意地压低了自己的姿态。否则地话,我也未必就能如此轻松地攻入阳曲,这与他在阳凉北关的不作为是很有关系的。
    呵呵,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郭利用此人深得其中三昧了。
    我在考虑如何安排郭利用随后地职位时,郭利用却抢先说道。”王爷,属下有一事不明,想同王爷讨教,不知可否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愣了一下。我顿时反应过来,看来郭利用是要认真地考虑自己后半辈子该怎么过了,于是便大方地回答道,“当然没有问题,不如出去走走,边走边谈如何?”
    “如此甚好!”郭利用立刻点头赞同道。
    赵元礼设在阳曲地节度使府邸,距离悬瓮山不是很远,趁着雪后初晴,我带了些人,与郭利用一道,上了悬瓮山,一起游览晋祠。
    若说道阳曲风光,晋祠当首屈一指,悬瓮山麓,晋水源头,山环水绕,古木参天,在如画地美景中,在苍郁的树木掩映之下,清澈见底的泉水蜿蜓穿流于祠庙殿宇之同,历史文物与自然风景荃萃一起,使游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哪道元的水经注有云,际山枕水,有唐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