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赝品 >

第22部分

赝品-第22部分

小说: 赝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如此啊——”我心中的一块儿的石落地。
  我还以为自己是遇到了传说中无孔不入的大内密探零零发,谁知道人家是认得大哥二哥的,外加能够妥善地利用鼻子下面长的那张嘴。
    第三卷 皇事纷争 第八章 将取先予(下)
     更新时间:2009…6…28 23:50:46 本章字数:2672
  “不知道两位公子想要点儿什么?小店的兵器也是非常有名的!西门家的剑,还是老李家的刀?就是要霸王枪,小店也能搞到手的,不过银子就花得多一点了!”掌柜的非常热情地向我们两个人推销他的藏宝,接着很认真地看了七郎一眼,有些犹豫地说道,“旧闻七公子箭法通神,一般的兵器自然是难入法眼,所幸小店还有珍藏下来的射日神弓一把,虽然并不是后羿用过的,不过确是好东西,两位不妨看一看在说!”
  我皱了皱眉头,看了七郎一眼,发现他双眼发亮,显然是听到有上好的兵器,武痴的毛病又发作了,于是赶紧咳嗽了一声,谦和地对掌柜的说道,“掌柜的你真是太客气了,我们家虽然以武传家,但也不是成天只讲究打打杀杀的,这个附庸风雅的事情,偶尔也是要做一做的。”说着打开了手中的折扇,不停地在自己胸前摇着。
  “明白明白——”掌柜的一副心领神会的样子,连连点头,“只是不知道两位到底需要点儿什么,不如去里面看看如何?哎呀——”
  掌柜的一时摸不准我们需要些什么,本来正要将我们迎到里面去的,谁知道眼睛却死死地盯住了我手中的折扇,再也转不到别处去了。
  也难怪掌柜的会如此惊奇,在宋之前,世上并无折扇一物,上自王公大臣儒林学士,下到贩夫走卒升斗小民,手中握着的不过是纱质的纸质的竹质的羽毛质的平扇而已,又有谁见到了如此精巧大方而且携带方便的折扇?
  我一向认为古代的读书人,一袭青衫,手中没有把折扇的话,实在有些无所适从的感觉,当得知世面上并没有折扇出售的时候,就自己动手制作了一把,以金丝楠木为骨,装饰以玳瑁,扇骨分为十八股,采用上好的宣纸为扇面,上面是我精心绘制的琴溪兰草图,笔调简单,雅量高远,看上去非常有格调,就算放到后世,也是不可多得的上品,更不用说在这从未出现过折扇的北宋初期了。
  “六公子——六公子——”掌柜的不愧是老于世故的古玩行家,立刻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脑门儿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儿,呼吸顿时显得有些急促起来。
  “恩——”我故作不知,扭头轻咦了一声,看着掌柜的不语。
  掌柜的好不容易抑制住心中的激动情绪,艰难地说道,“且请里面说话!”
  老掌柜所说的里面并不是指放置珍贵珠宝的里间,而是店中商议大事的地方,同外间的奢华景象不同,摆设比较简单,上方供奉着香烛,一张超大的半圆形实木桌子摆在屋子中间,显然是用来对帐的。
  “六公子,你手上的东西,可否借老朽一观?”掌柜的将我们安排坐下后,非常恳切地征询道。
  我微笑着将手中的折扇递了过去,掌柜的小心翼翼地接在手中,顺着势缓缓打开,一面惊叹着一面翻来覆去地仔细观看,口中还不时地发出一声声由衷的赞叹。
  “果然是设计巧妙,画工更是上乘,实在是上品啊!不知道六公子是从何处得来的?老朽不才,以前从未见到过如此精妙的扇子啊!”掌柜的双眼神光灼灼,密切注意着我的表情变化。
  “自己做着玩的,难入方家法眼,掌柜的如有兴趣,就送给你好了!”我很大方地答道。
  “这却如何担当得起?”掌柜的连忙谦辞道,他粗略一看,且不说书画的价值,单凭制作的材料,就知道价值不菲,无事献殷勤,里面有什么居心就难以捉摸了,他可不敢轻易收下如此厚礼,立时将折扇推到我这边儿的桌子上。
  “掌柜的万勿推辞,这把扇子就当作见面礼了!实际上,在下是有件事情想要掌柜的襄助的。”我见对方坚辞不受,就接着说道。
  “无功岂敢受禄,不过六公子有什么事情,但言无妨!如果小店能够帮得上忙,一定不会推辞!”老掌柜慨然答道,不过眼睛却不离手中的折扇,显然是喜爱非常。
  说实在话,我并不指望一把折扇能够换了几多银子,因为这东西实在太好仿制了,行家们只要看上两眼,立刻就掌握了其中的诀窍,只不过几天工夫,市面上就可以充斥大量的物美价廉的手工折扇,我之所以如此,只不过是为了引起掌柜的注意力而已,另外也算送他一个彩头,如果他有眼光的话,做一批上品来,还是能赚不少银子的。
  我一摆手,七郎立刻从腰间取出一个小包裹来,放在桌子上面。
  老掌柜一眼看去,见包裹不过是巴掌大小,轻轻薄薄,心想一定是什么精巧细致的小玩意儿,就见我打开外面的包袱皮儿,露出一只小巧的檀香木方盒来,一股香气充满了屋子,喀哒一声,盒盖开启,现出了里面的物件。
  “这是——”老掌柜见到盒子里面的东西后,眉头皱了起来,趴在前面仔细地端详起来。
  只见里面的东西非常轻薄,乳白色半透明状,形状是两寸方圆的薄薄盘片,厚如铜钱,是用一种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材质制成的,磨砂纹路使得用手摸上去的时候非常地舒适,既不觉太腻,又不觉太滑。中间有一圆孔,前后通透,用手轻轻拈起,分量极轻,不过数钱上下,不觉有些奇怪。
  “六公子,老朽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奇异的物件,还请公子有以教我?”掌柜的非常诚恳地求教道。这句话倒绝对是真的,如果他现在就见过塑料这东西,那才是天方夜谭了。
  我微微一笑,轻轻将光碟外面的塑料封套打开,将里面的光碟取出,使光亮的一面朝向掌柜的面孔。
  “啊——”一道亮光将老掌柜的面孔映得粉白,张大的嘴巴再也和不拢了。
  犹如一面镜子,将老掌柜的面容照得纤毫毕至,连每一条皱纹的细微之处也看得一清二楚,难怪他会如此惊讶,此时的镜子,不外是用铜片打磨制成,不但效果很差,还很费工夫,要经常打磨才可以保持光泽,说起来还不如打一盆水照照影子来得痛快。
  “此乃上界神物,中土绝对没有,西域更是未闻,不知道掌柜的有没有兴趣盘下来?”我捏着手中的光碟鼓动道,“有道是黄金有价玉无价,纵使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也不过是凡间之物罢了,如此珍稀之物,今生后世恐怕再难得见了!”
  掌柜的心中念头火速转动,早已在计较这桩买卖是否划算,眼前的东西质地极其古怪,显然不是凡间金石之物,可谓是非金非木非土非石,说是天上神物也不为过,只是不知道到底应该估价几何啊?
  时间仅仅过了不到盏茶工夫,老掌柜却如过了几个时辰的光景一般,终于艰难地站了起来,告了个罪道,“老朽虽然忝居本店掌柜,大小事务可以全权负责,但是有些关乎本店存亡的大事情还是要请东家拿主意的,两位公子且请少待,吃些茶水,老朽去去就来!”
  “掌柜的请自便,我兄弟二人正好看看贵店的宝贝,也好一开眼界。”我答礼道。
  掌柜的匆匆离起,我二人则在两个小厮的陪同之下,去观赏艺宝斋的珍藏物品。
    第三卷 皇事纷争 第九章 经营之道(上)
     更新时间:2009…6…28 23:50:47 本章字数:2682
  “六哥,真要把这宝贝卖掉么?”七郎小声问道。
  “不然,拿什么还你的帐?上次喝花酒的钱谁出?”我理所当然地答道。
  七郎顿时无语。
  “两位爷,这边儿请,敝店的上品都在这里了!”引路的小厮将我们领到了后院的一间大厅里面,这里人还不少,主要是护卫与跑腿的小厮,客人们约有十几位,都是些服饰华美气宇轩昂的达官贵人或者财大气粗脑满肠肥的名商大贾,等闲百姓根本进不了这里。
  “好大的一只黄金塔,怕是要值不少的银子呢!”七郎有些惊叹地围着一只高有尺许的纯金塔转来转去,那塔共分七层,每层都镶嵌着珠宝玛瑙,塔尖上一只骨珠色泽柔和圆润,象是高僧得道后烧出的舍利子。
  我则一直围着几张字画看了又看,不忍离去,真品啊!
  虽说两晋时期的一些书画名作都随着唐后五代的战乱化为灰烬,但毕竟时间过去不算太远,现在的市面上居然还能见到诸如王羲之父子的一些真迹,虽然其中大多是些用来练笔的草贴,却也令见到的人足慰平生了。
  “一字千金啊!”我围着那些字帖感慨道,只有略窥书法门径的人才能知道,王羲之的一个字到底应该是什么价值!
  其他的一些珠宝就很令人感到乏味了,尤其是那些来自西域的琉璃制品,一只打磨粗糙色彩不允的琉璃珠,竟然开价五十两银子,令我直叹大宋的钱好赚,也不知道那些黑心的西域客商们从这里卷走了多少硬通货!
  少时珠帘卷起,一阵急急的脚步声传了过来,有位四十左右的中年男子在老掌柜的陪同下匆匆地走了进来。我冷眼观看,那人面白微须,一双眼睛有些眯缝,气色尚好,只是体质稍差,双颊上有些不健康的灰白色,眉宇间似乎总有些愁云没有散开,看起来应该是个劳心之人,过多的盘算对于他的身体已经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毒害,如果不加变化他的生活方式,恐怕很难长寿的。
  “这两位就是杨府的六公子和七公子,这位就是敝店的东主谢兴元谢老板!”老掌柜抢先替我们双方做了引见。
  “幸会幸会——”我们几人抱拳为礼,客气了一番方才重新回到刚刚呆过的屋子里。
  “果然是从未见过的宝物!”谢老板谨慎地拿着光碟研究了半天,到底也没有弄明白这是什么宝物,只是知道恐怕世上从未有过这样的东西,看了看那光洁程度,几乎可以把人的相貌完全不变地反映出来,没有一丝一毫的走样儿或失真,如此神奇,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了。
  良久之后,他才将那光碟放下,一摆手,接过小厮手中的汗巾,将额头和颈项间的细密汗珠儿擦了擦,又喝了一口参茶,舒了口气,抬起头来打量了我们一番,终于开口说道,“两位公子,鄙人已经听刘掌柜说起过,两位公子慷慨大度,才识过人,又肯以如此稀世珍宝示下,鄙人真是受宠若惊,不瞒两位公子说,敝店能够成为汴梁城中的行业翘楚,在朝中自然是有一些门道的。”
  我点了点头表示理解,树大招风,能够操持起如此大的家业,总得有后台扶持才行,否则光是应付一下那些打秋风的地方官吏,就够主人头疼了,哪里还谈得上发展事业。
  “眼下天宁节将至,敝店有位老主顾正督促在下寻找些特别的贡品,本来小人是一筹莫展,如今却是老天照应,两位公子光临敝店,带来了福祗。这件东西小店决计要下了,只是不知道公子们希望卖个什么价钱?虽说宝物无价,可是小店开张毕竟是要本钱的,公子将们虎子,自是不会与我等升斗小民逐这些微末之利的。”谢老板先是罗罗嗦嗦地讲了一通废话,最后方才问我们开价几何。
  这老板也太滑头了,先是担心我们依仗身份欺负他,就亮出自己也是有后台撑腰的,然后又可怜巴巴地说自己的钱不多,希望我们不要过于索取,再把皇帝抬出来做挡箭牌,说是要用此物为皇上进贡,迫使我们只得将东西卖给他,否则就是对皇上不敬了!真是精明到家了,只是生意做到这种程度上,难免老板会未老先衰。
  “我们兄弟却也不是贪得无厌之人,”我大方地回答道,“只是这宝物得来不易,卖得轻贱了,倒显得我们两兄弟太过窝囊了!日后传了出去,未免平生许多晦气,连累大家的面皮上都无光,不如谢老板你开个价钱,如果够公道,我兄弟也就不多说了,你看如何?”
  “这个却难了——”谢老板皱起了眉头。若是旁人,他也许会随便报个价钱搪塞一下,可是杨家乃是皇上宠信的新贵,若是因为这个得罪了对方,可是划不来的,不由得心中有些犹豫不决。
  “这样吧,谢老板,你这件东西报价几何?”我一摆手中的折扇,指向方才七郎看过的黄金塔问道。
  “这件黄金塔是我们的镇店之宝了,开价白银五万两。”谢老板见我关注到他的宝物,不无自得地介绍道,“这可是纯金打造,更镶嵌了许多珍宝,一颗舍利子着实难得,五万两银子实在不算多啊!”
  “那这些字呢?”我又指了指王羲之父子的那些练字草帖。
  “这些虽然谈不上是完整的作品,不过书圣父子一字千金的名头可不是含糊的,本店童叟无欺,果然是一个字白银千两。我见公子儒雅风流,莫非也是个中行家?”谢老板笑着说道。
  “那么贵的字,我可买不起,饱饱眼福足矣!”我摇头道,“不过依谢东主看来,我这宝物与方才这两样东西比较起来,究竟哪个更为珍贵?”
  “这个嘛,却不好评价了!”谢老板沉吟起来。
  “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即使书圣父子的真迹,也不过是人间极品罢了,千载之后,未免会烟消云散!而我这宝物,据说是西方的水神唯一留存在世间的神物,号称水神之眼,入水千年而不朽!岂是凡品可以比拟?”我侃侃而谈道,“不知谢老板以为然否?”
  谢兴元闻言不语,只是点了点头,眼光不离那光碟半寸,看来颇为意动。
  “况且,物以稀为贵,如此神物,普天下找不到第二个,如果谢东主的主顾能以此物进奉大内,何愁压不倒满朝的文武,独得皇上的青睐?”我继续分析道。
  “水神之眼——”谢兴元的脸色变换不定,显然是在做心理斗争,最后一咬牙,拍着桌子说道,“好!既然杨公子有心给在下这个露脸的机会,那么,二十万两!如何?”
  “二十万两哦——”我的心在胸膛里面猛烈地跳了几下。
  二十万两!银子哦!我出来的时候,是想能混个几万两就比较满足了,却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