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赝品 >

第25部分

赝品-第25部分

小说: 赝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是为了这件事情啊!”我晒然一笑,看了看堂上众人,然后朗声解释道,“这可是天大的冤屈了!”
  “哦?那么说,此事确与公子无关了?”吕端的表情突然转冷,大声质问道。
  “此事的确与在下有关,但却并非如同大家想象当中了!”我将买地的事情详详细细地向堂上众人讲述了一番,然后说道,“在下收购房屋土地,皆有凭据在手,双方自愿交割,况且收购的价格要超过市价一倍,并非借势欺人,强取豪夺,这大肆侵占民宅的罪名,无论如何也加不到在下的身上的,恐怕是有人恶意诬陷了,还请王爷与众位大人明察秋毫,为在下做主!”
  “不知可否将交割的单据给下官查验一下?”吕端是个直肠子,不当面弄清事情绝不善罢甘休,当下向我索要证据。
  “请大人稍候。”我告了个罪,回到自己的房间,将收买土地房屋的契书一并收拾起来,拿回大厅之中,请吕端查验。
  吕端一招手,身后上来两名文案,与他一同翻阅那些契书,看三个人的速度飞快,显然是熟于公事的干练之人。
  “果然是如同六公子所说。”过了半晌后,吕端抬起头来对齐王说道,“双方的接交契书齐全,收购的价格优渥,没有压低地价的事情,恐怕是有人意图不轨,诬告六公子了。”
  “吕大人,你一定要详查此事,看究竟是何人阴谋陷害国家重臣,幸得本王亲自过问此事,否则生出差池来,岂不寒了大臣的一片忠心?”齐王义正词严地对吕端说道,严令他一定要彻查此事,给天波杨府一个交代。
  “多谢王爷,多谢诸位大人。”我谢了一圈儿以后,正容说道,“在下办事不牢靠,致使王爷同众位大人在百忙之中亲自过问,真是罪过了!如果早先将此事告知开封府,也不会被别人误会了,说到底还是在下的不是,不过依在下的愚见,此是不如就此作罢,我朝风闻言事乃是国策,算不上什么罪过,事情弄清楚了就好,没必要在做深究了,也省得生出无数的事端来。”
  听了我的话之后,众人微微点头。
  齐王廷美看了看我,赞许地说道,“难得世侄如此大度,真不愧是名门勋臣之后,颇有乃父之风,我看世侄的前程,犹在杨令公之上啊!”
  “王爷所见,深得我辈之心那!”下首的几位官员纷纷附和,不过在我看来,恐怕是敷衍居多,未必有几个人是真心赞同的。
  “不过本王还有一事不明,十字街虽说交通便利,但地势低洼,颇不平坦,且并非是繁华地段,世侄却以高价收购,不知到底有何打算?”齐王有些疑虑地问道。
  包括七郎在内的许多人,都对我的举动有些不能理解,在他们看来,收购如此多的土地,自然是要用来赢利的,可是收购的价钱如此之高,就未免有些离谱了。
    第三卷 皇事纷争 第十四章 贵客登门(下)
     更新时间:2009…6…28 23:50:50 本章字数:2984
  对于这一点,我早就想好了说词,“小侄初至京师之时,感慨于大宋国力的昌盛,帝都的繁华,整日游历不止,不肯稍歇,几乎看遍了汴梁城中的每一处盛景,惟独十字街此处民生凋敝,实在与我天朝皇都的恢弘气象大不相符,因此小侄的心中一直耿耿于怀,恰巧近日发了一笔横财,囊中颇丰,自思我家受皇恩深重,理应为圣上分忧,就自作主张地买西了十字街的土地,准备修缮一二,借着皇家的龙气,发上些小财呢!此事虽然并无扰民之举,但是牵涉甚光,小侄惟恐办得不妥帖,引起民怨来,有负圣恩,因此就不惜多花些银子,图个平安,饶是如此,还是惹来些麻烦,却是始料不及了!”
  “原来如此——”齐王恍然,接着有些赞许地说道,“想不到你年纪轻轻,行事却如此老到,若非本王亲见,还真不能贸然相信呢!将门虎子,天波府的门风好啊!”
  “王爷抬爱,犬子年幼不知进退,让王爷费心了。”老夫人在一旁谦逊道。
  “呵呵,夫人不必过谦。”吕端在一旁说道,“下官与六公子也有一面之缘,六公子谦和礼让,古道热肠,实在是令人钦佩呀!”
  “吕大人客气了,可不要惯坏了小孩子。”老夫人笑着答道。
  若说齐王的话有几分水分,那么吕端的说法要更有一些说服力,这些年来,吕端判开封府事,多有建树,更难得的是秉公办事,不附和权贵,在政事上多有谏言。虽然齐王廷美担着开封府尹的名分,但是大事多从吕判官之手而出,几年下来,政令畅通,人心思定,把一个喏大的京师重地治理的有条不紊,众人看在眼里,心里自然是清楚明白。此时我得到吕端的亲口称赞,自是与别家不同,老夫人听了,也觉得面上有光,欢心不已。
  “王爷,小侄还有一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我的脑子忽然一转,想起一件事情来。
  “哦?”齐王很惊异地看了我一眼,点头说道,“贤侄有什么话,尽管说出来无妨。”
  我想了想后,斟酌着字句说道,“十字街地方,是北方进入京师的必由之路,虽然现在有些萧条,但终是有发展潜力的。小侄打算在此地建起一座商业城来,不论是酒馆茶楼,还是古玩玉器店,就算是娱乐场所也无所谓,只要是有利可图的行业,都要在此地建起来,少则数月,多则半年,十字街必然会成为京师中的繁华地界,到那时,小侄的投入也就有回报了,朝廷也可增加一笔数额不小的赋税收入,何乐而不为?”
  “好啊!”齐王听了之后,神情振奋,拍案而起道,“人道是有志不在年高,没想到世侄居然有如此雄心,我大宋一向鼓励商贾富民,贤侄既然有此心意,本王如何能不全力支持!”
  “不过,听六公子方才所说,此项工程所耗甚巨,怕是没有数百万的资金,绝对无法拿得下来,恐怕京师巨富之中能够一力担当的,也寥寥无几吧?”吕端在心中筹划了片刻,发言质问道,他久居地方,对市场行情比较了解,一下子就点中了其中的要害。
  “吕大人所言,正是我要讲的重点。”我将其中的奥妙向众人娓娓道来,听的大家纷纷拍案叫绝,惊叹不已。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齐王拍案而起,一言而决道,“此事就此议定了!贤侄需要的时候可以来找本王或是吕大人,开封府必一力援助。”
  “如此甚好,小侄先行谢过王爷和诸位大人了。”我闻言大喜,躬身谢道。
  “呵呵——”齐王非常高兴,捻着胡须对王妃说道,“惠珠,你看如何?”
  王妃微微一笑,对着齐王躬了躬身子道,“王爷英明。”
  我听了二人打的灯谜,不知道意何所指,看了看吕端,却气定神闲地端起了茶碗,细细地端详着青花茶碗上面描绘着的人物图案,浑若不觉一般,再看其他几个人,只是在那里点头微笑,却没有人多言半句,我只得将一肚子的狐疑继续闷着。
  坐着品了一会儿茶,用了些水果点心,谈了些京中趣事官场见闻后,时间就过去了半个时辰。
  “今日贸然来访,实在有些叨扰了!不过能够结识令郎这样的少年俊彦,确是人生乐事!本王还有些公事要办,就不多作打扰了,来日有暇,还要同令郎们多多切磋一番!”齐王客气了一番后,带着手下的官吏们告辞而去,府中众人一起送出了大门,直到轿子出了视野。
  “小六子,你到底在搞什么鬼名堂?”众人散去之后,屋子里面就剩下老夫人和我们几个兄弟,老夫人端坐在太师椅上,一拍茶几,声色俱厉地质问道。
  老夫人一拍桌子,几个兄弟都打哆嗦,有些畏惧地看着自己的母亲,不过还算有良心,纷纷向我挤眼睛抓耳朵,意思是千万别顶撞,好汉不吃眼前亏,犯不着跟老娘抬杠。
  我心中早有计较,因此面对老夫人的呵斥,依然毫不动容,端起一碗茶双手送了上去,然后才慢条斯理地说道,“母亲大人,你认为我们天波杨家这杆大旗还能扛得多久?”
  “这话是什么意思?”老夫人颇有些不高兴地答道,“我杨家世代为官,至今已是三代,你父亲是边关大将,手握重兵,又有救驾之功,皇上圣眷正隆,你们兄弟几个也获荫封,早晚是要出人头地的,天波府在京师之中也是威名赫赫,他日成就不可估量,你怎么会问出如此不成体统的话来?”
  “母亲此话恐怕有些言不由衷吧!”我摇头道。
  “小六儿,你发昏了?怎么敢这么跟母亲说话!还不赶快认错?”老四与我的关系甚好,见情况有些不对,急忙出言呵责道,一边挤眼睛令我服软认错。
  我对四郎的暗示视若不见,紧紧盯着老夫人的眼睛,令她有些不自然起来。
  “那你且说说看——”老夫人不敌我的炯炯目光,将头转开答道。
  我暗自晒然一笑,表情非常凝重地说道,“我家由北汉而投大宋,比起从太祖起事的石守信王审其等人,谁的功劳更大?”
  “我家新晋大宋,虽然立了些功劳,但是终究比不得那些旧臣勋贵。”老夫人叹道,这是事实,谁也否认不了的。
  “然石王等人的子弟,今日可有昔时的风光?”我反问道。
  “太祖杯酒释兵权,石王等人自请做一富家翁,现下他们的子孙多已穷困潦倒,与普通百姓无异了。”老夫人哀叹道,功臣终究有没落的一天,鸟尽弓藏,历来如此。
  “正是如此,”我鼓掌答道,“我家今日虽然风光,只不过是皇帝为了安抚降臣的手段而已,父亲因为有救驾之功,才拥有些须兵权,尚需饱尝西北风霜之苦,哪有半日余闲来享受安乐?他日圣恩一尽,恐怕败落得要比其他几家还要快呢!况且今上重文轻武,武将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一个大将军,未必就及得上一个四品知州,提辖军事,尚得看文臣上司的脸色行事,莫非母亲会认为,我家的前途依然似锦么?”
  老夫人默然不语,神情间有些萧索,这些事情她并非不知道,只是时势已然如此,如之奈何。几个兄弟也愣愣地站在那里,怎么也想不通我会说出这么一大通道理来。
  我见老夫人已经服软,就趁热打铁地进言道,“如今孩儿我大肆购置土地,广建产业,结交地方,上通皇家,就是为了将杨家的根基扎得更深一些,关系连得更广一些,到了危机的时候,才有人会为我家说话办事啊!相互扶持,共保富贵啊!”
  “罢了!”老夫人叹了一声道,“娘老了,以后府中的事情,你们兄弟几个担当起来吧!小六儿,一切都要慎重,京师之中,比不得我们在西北老家如意啊!”
  几个兄弟连声应喏,各人神情异样,不知道都在思虑些什么。
  我心中的把握更大了一些,按照我的思路走下去,起码杨家不会有那么悲惨的命运吧?
    第三卷 皇事纷争 第十五章 地产炒作(上)
     更新时间:2009…6…28 23:50:50 本章字数:2810
  “洪兄,天大的好消息啊!”五福客栈的东主林海乘空溜到隔壁的如意钱庄,神秘地对大掌柜洪迈说道。
  “什么事情,让老弟你如此惊慌?”洪迈一边翻着帐本儿拨拉着算盘珠子,一边漫不经心地问道。
  五福客栈与如意钱庄只有一墙之隔,平素两家来往密切,尤其是五福客栈的东主林海天生就是一个喜欢传播小道消息的家伙,再加上客栈本来就是人来人往的地方,消息也杂,洪迈每天都能从林海那里得到不少亦真亦假的消息,日子久了,反倒有些不当回事儿了。
  “天大的好消息呀——”林海将有些不情愿的洪迈拉到一旁,左右四顾无人,方才低低地说道,“整条十字街都被人买下来了!”
  “哪又如何?”洪迈不为所动。
  “洪兄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林海摇了摇头,有些慨叹地说道,“那人是用了超过京师地价一倍的价钱收购的十字街!”
  “哦?”这下子洪迈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来,有些疑虑地问道,“一倍?那人疯了么?还是家里的银子多得没处放了?”
  “这个小弟就不清楚了。”林海双手一摊,“不过,根据可靠的消息,开封府有意收购十字街的土地,征作官用,对于地面上的一切建筑将按照高出市价两倍以上的价格进行赔付,不知道洪兄对这个消息作何感想?”
  洪迈顿时为之一愣,然后一把抓住林海的衣袖,有些期期艾艾地问道,“那岂不是说,如果现在能在十字街的地面上盖一栋房子,少时就可以赚回一座房子的钱来?”
  林海眉飞色舞地答道,“那还用说?你老兄算帐自然要比我清楚吧!”
  “消息可靠么?”洪迈有些紧张地追问道。
  林海用力地点了点头,“是我家内侄悄悄地告诉我的,他一直跟在开封府的吕大人身边,消息自然是差不了的,吕大人向来不轻言事,若非是官府真有如此意向,他是绝对不会开口        
  如果此事确属事实,那么收购十字街的人一定是提前收到了风声,所以才不惜大举投入超过市价的现银进行收购,接下来就是要在地面上大兴土木广置产业了,否则,仅仅靠那片地皮,是赚不了多少银子的。然而,一个人的财力毕竟有限,想要在短期内筹措大量的银子搞建设,也并非像嘴上说的那么容易吧?
  想到这里后,洪迈终于下了决心,对林海说道,“林老弟,你是不是也打算在十字街上投下些赌注?”
  “那是自然,”林海笑嘻嘻地说道,“只是小弟的财力有限,所以不得不仰仗洪兄了,你老哥哥吃肉,小弟也能喝上些汤吧!”
  “林老弟客气了,”洪迈笑着答道,“你我兄弟,自然是有肉同吃了。”
  “多谢洪老哥哥了,那事不宜迟,你我这就前去探探虚实?可不要被别人拔了头筹呀!”林海是个急性子。
  “贤弟所言甚是。”洪迈笑着点头答道。
  洪迈与林海来访的时候,我正在建筑工地上视察工程的进展情况,得到了家丁的禀报后,我在刚收购的一座比较好些的宅子里面接待了两位老板。
  “原来公子是天波府杨老令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