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赝品 >

第98部分

赝品-第98部分

小说: 赝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为一党了。
    潘美心中一凛。看了下太宗皇帝,只见他的脸土沉稳如水,却是看不出个深浅来,当下反驳道:“王大人这话说地毫无来由!小儿女辈们的感情,可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
    “好了好了!都不要再互相指责了!”太宗皇帝有些不说地说道,“让你们商量如何退敌。怎么说着说着就拉到这些事情上来了?朕同潘杨二卿也是儿女亲家呢!”稍微停了一下后,太宗忽然问了一句,“不过,杨卿家,依你多年与契丹人打交道地经脸。如果我们真的来一招诱敌之计,成功的把握能有几成?”
    杨继业沉思了一阵子后回答道:“契丹人生性喜欢效仿狼。狼性多疑而逐利,若是能够抛出一个对他们有足够吸引力的诱饵来。应该能将他们调动。”
    宁化军节度使崔翰在旁边说道:“王大人所说的计策虽然有些凶险,却也有一定的道理——”后半句话却没有说出来,显然是忌惮得罪了人。
    太宗皇帝似是有所意动,在营帐中踱来踱去,看看杨继业,又看看王冼,始终拿不出一个主意来。
    “若是皇上准许。臣愿意领兵去试一试!”杨继业见皇帝也有这个意思,心想与其被派出去那么被动,还不如自己请命好一些,反正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尽管现在自己表面上看着比较风光,到底是一个降将,索性赌上这一把了,成了自然好,败了也没说的,总好过被人左右猜疑。
    太宗闻言后,脸色顿时好看了很多,口中称赞道:“好,好!时穷节乃现,日久见人心!上次在高梁河就是全赖杨卿救了朕地性命,看来今日能否一举击破契丹人的包围,还是要靠你了!”
    “保护皇上,为国为民,是继业的职责所在!”杨继业想通事情以后。心中也安然了,当下向皇帝说了两句豪言壮语以明心迹。
    “好,朕拨给你五千精骑,把全副仪仗都交给你使用!”太宗皇帝想了想后决定道:“你们先在一起商量下对策,若是引动契丹人之后,大军应该如何相机而动?这些都要考虑清楚!事情紧急,一定要抓紧时间来办,切不可有所懈怠呀!朕的性命,都系在诸卿身上了!”
    “忠心王事,臣等万死不辞!”众人齐声表白道。
    说是拨给五千精骑,实际上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人马都得从自己手下来找,杨继业的直系人马大概有四五万人,这回带出来大约一半儿,剩下地尚且留在三关驻地,当下选拔出来五千精骑,配齐了装备,单等时机一到就选择突破口用兵。
    天气的变化也很快,本来晴朗的天空在短短的半日之内就变得彤云密布,朔风呼呼地刮引起来,温度虽然不低,甚至还有些暖和,但是有经验的人们都看得出来,要下雪了!
    我带领着两百精骑,一路上日夜兼程,换了二十几次马后,总算是进入了太原府境内,人马已经是疲惫已极,若不是挑选出来地都是有内功基础的高手,恐怕早就死在半路上了。
    “李德豫,让大家抓紧时间休整,记得一定要按照师门功夫来炼气,这可不是平时!”我非常认真地吩咐抱朴真人的二弟子,现在统领这些其他弟子们的李德豫道:“若是贪图一时的舒适,就这么睡倒过去,功力会退减很多的,可是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来炼功,实力也会增强到一个非常明显的地步!”
    “弟子明白!”李德豫肃然答应下来,一个个去通知其他的弟子们。
    抬头仰望天空,大面积地乌云开始从北方压了过来,就要下雪了啊!却不知道现在他们的景况究竟如何了?我的心中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天波府里的众人,杨老爹,大郎,二郎,三郎,四郎,还有没有见过面的五郎,也不知道七郎现在是在京师家中还是已经跟随父亲来到了北疆?我的心中,忽然被一种莫名的情愫牵动起来,怕是,我已经彻底地将自己当作是天波府的一份子了!
    我拍了拍身边的白马,它吸律律地仰着脖子叫引起来,神情依然如同刚从苏州出发的时候一样骄傲,作为整个队伍中唯一没有被替接下来的马匹,它的确有骄傲的资本!我用手在它的长脖子上面来回抚摩着,一面低声沉吟道:“雪翼,不知道你在大风雪中,是否还当得起这个名字?”
    白马喷了一个响鼻,将头扬引起来,长长的马鬃如同美女的发丝一般在风中舞动着,这匹高丽王赠送的白马依然像平时在作礼伙导引时一样地高贵。
    这一次休整,就算是临战之前的最后一次磨砺了!很多的弟子从疲惫的感觉中恢复过来,在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实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的同时,都不约而同地发现天地同休整之前已经截然不同了,沙砾一般的雪花从空中向下撒接着,堆职着,一场大范围的降雪已经开始了。
    看着又变成生龙活虎的弟子们,我挥动身旁挂着的大铁枪,向前一指,沉声说道:“目标——北方!”
    第九卷 宋辽战争 第四章 血色黄昏
     更新时间:2009…7…3 16:45:38 本章字数:5451
    韩德让端坐于中军大帐,将一道道的命令传达下去,大帐中的文官武将穿梭来往络绎不绝,每个人的脸上都是阴沉沉的,就连进出的侍卫们也都是面色凝重,大气也不敢出半口。
    自从这位燕王世子大辽的南院枢密使韩大人一口气斩了六员大将之后,没有人敢对他再持有轻慢之心。
    原本萧绰和韩德让都希望辽景宗的死讯能够隐瞒到战事结束,但是京城里面显然有人不希望萧绰和她的幼子顺利地登上皇帝宝座君临天下,在消息无法控制的情况下,两个人决定有限度地对军中大将公布景宗的死讯。
    皇帝的死记显然对众人的冲击比较大,契丹军人数虽然众多,但是组成却很复杂,仅仅王族之内就分成了八部,更不用说其他的小部族,很多人立刻想到了如何在这个纷乱的时刻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军中接言四起人心不定,韩德让在萧绰最为艰难的时刻再一次为她担当起了铁腕拥护者的重任,接受了中书平章的任命,成为了新朝宰相,并被赐封为楚王,与父亲韩匡嗣同列王爵。
    “韩家有什么功劳?不就是皇帝的家奴么!”有一位大将这么发牢骚道,第二天早上,他的脑袋就挂到了辕门外,罪名是诽谤朝政通敌卖国。
    “德让,天降大雪,先皇帝又驾崩,如此情况之下,我们应当如何是好?”萧绰的心中有些混乱,原先定下的计划应该是无法实现了。
    萧绰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辽景宗撒手西去,京城政局立刻陷入动荡之中。太子耶律障绪不过才十二步,孤儿寡母,主少国疑,诸王宗室两百余人拥兵握政,盈布朝廷,虎视眈眈。内外震恐。尽管景宗在世时只是画诺而已,萧绰以女主临朝,国事一决于其手,但景宗毕竟是正统天子,群臣各安其位。尚不敢萌生邪念。而今萧绰失去景宗这一背景,莞菀孑立,局势就变得险恶起来,她最忧心的是赵匡胤篡夺后周江山的局面在辽国重演。
    “眼下的局势确实令人担忧,尤其是如果按照原定的方案来进行肯定是行不通的。”韩德让分析道:“现在必须要做地就是稳定军心。我们需要一场大胜仗来增强自己的军中地位,事不宜迟,越快越好!”
    “德让——”萧绰有些伤感地说道:“先帝已去,我唯一能够依仗的,就只有你了。”
    “你大可放心。”韩德让将太后接在怀中,轻轻地抚摩着她的后背。
    萧绰侍在韩德让的怀中,似乎这十几年地时光都不复存在,她仍然能够全心全意地信任他,爱他。
    “阿里不花。去把皇帝带过来。”萧绰想起了什么,坐正了身子。对侍候在大帐外面的侍从阿里不花吩咐道。
    “是。”何里不花领命去了。
    韩德让位了一怔,有些奇怪地问道。“天色都已经这么晚了,还要孩子跑过来做什么?”
    萧绰看着韩德让,轻叹一声道:“文殊奴虽然不大,但是有些事情是要让他记清楚的。你能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他吗?”
    “燕燕!“韩德让浑身一震,情不自禁地喊道。
    有些娇弱的萧绰眼睛闪亮亮地看着他。
    韩德让抱住了萧绰的肩膀,让她放松地侍着自己,一边说道。“燕燕,你放心,玉田韩家和所有地汉人大姓都拥护你。虽然大辽的兵马都在北疆,可是钱粮命脉却都在南部,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那几个大部也作乱不得。咱们只要想法子制服八部的几个为首之人,其他的人自然不在话下!你且放宽心思,但几我有一口气在,你的天下谁也撼动不了!“
    萧绰却定定地看住了韩德让,“德让,如果没有你,我纵然拥有天下也不会感到快乐。”
    韩德让轻叹,“我会一直在这里,为你和你的儿子守着江山,我不会离开你的。”
    韩绰拿起韩德让的手,轻轻放在自己的心口,美声说道:“不!德让,江山是你我共有的,只差一步,文殊奴就该是你地儿子了!你我曾有婚约,却劳燕分飞,如今李氏死了,先皇也已经宴驾。我们——还可以重头再来,不是吗?”
    韩德让凝视着萧绰,心中有些激动,又有些憔恐,“燕燕,我知道你的心。十五年前你我劳燕分飞,是我们一生地遗憾,可是——人生永远无法避免遗憾!“
    “不,遗憾是可以弥补的,今日你我可以重谐旧盟。”萧绰紧紧握住了他地手,有些决然地请求道:“德让,你没有儿子,请你看在我的面上,就把文殊奴当成你自己的儿子吧!”
    韩德让微微一怔道:“你说什么?”
    萧绰微微一笑,却没有说话。
    阿里不花在大帐外面家报道:“禀太后,皇帝来了。”
    听到皇帝来了,韩德让连忙要站起身来迎接,萧绰却含笑拉住了他,“你坐着吧!即便是皇帝,可他一个小孩子,还能做什么?这天下,终究还是要由你来替他管照的!“
    十二岁的小皇帝耶律隆绪睡眼惺忪地进来,“母后。”
    全文字版小说阅读,更新,更快,尽在⑴бk文学网,电脑站:ωωω.ㄧ⑹  k.cn手机站:wàp.ㄧ⑥k.cn支持文学,支持①⑥k!“文殊奴——“萧绰含笑叫着皇帝的小名,拉着他的手来到韩德让面前,吩咐道:“跪下去向你的相父行礼,从今天起,你要像尊敬父亲一样地尊敬他,听从他地教导,才能保得大辽江山的稳固。”
    小皇帝怔了一怔,虽然他的年纪尚幼,却四岁能文,十岁成诗,此时听了萧绰的吩咐后,自是感到有些彷徨,正在犹豫是不是应该照做的时候,忽然觉得母亲拉着自己的手臂一紧,他抬头看着母亲,萧绰含笑的眼中有着不容违拗的威严。虽然尚不太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却本能地依从了。“文殊奴见过相父。”
    韩德让心中轻叹一声,却没有避让,坦然地坐着受完皇帝一礼,才站起来抱起了皇帝。“文殊奴,你放心,外头的风雪,自然有我和你的母后挡着。”
    小皇帝被韩德让抱在怀中,忽然只觉得心头一跳,一种不知道何种滋味涌上心头。他的父亲多病。自打他有记忆起,不是批奏章就是躺在病榻上吃药,而母亲商是严厉多于慈爱,此刻,被韩德让抱在那宽广地胸怀中,看着韩德让庄重的凝视,忽然竟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安全和信任的感觉,他含含糊糊地叫了一声,“相父!”立刻觉得瞌睡虫又来找他了。
    睡着之前,他似乎听到了母后的声音。“德让,我把我自己,文殊奴和大辽天下都交到你地手中了!”
    北风刮得更厉害了。大帐里面的炉火被钻进来的风吹得忽明忽灭,韩德让随手从身旁抽出一块儿木炭来。直接仍进了炉子里。
    “不能在僵持下去了!”韩德让有些烦躁地说道:“大军长期在外,朝中局势不明。明天,就是明天!必须跟大宋军做一个了断!”
    萧绰点头赞同道:“我们的准备已经很充足了,可以一战。四十万对不到二十万的宋军,没有任何打不赢的理由!德让,放手去做吧。我们母子都支持你!”
    第二天,大雪依然下个不停,这样地天气,不要说交战了,就连看清楚对面五丈外的人影都十分困难,双方都非常焦急。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只有坐着干等了!
    到了半下午十分,铺天盖地的大雪忽然像是在一刹那间停了下来,整个天地之间似乎都停顿了,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横在眼前的桑干河也顿失滔滔,格外纯净的天空显得如此清明,十里之外的景象一目了然,站在大宋军营之内,可以清晰地看到包围圈外面的辽军在营地上来回逡巡着。
    “时机已到!“在自己的营帐中焦急等待的杨继业拍案面起,对站在帐下地五个儿子喝道:“在这种情况下,谁的手快就有赢地希望,儿郎们,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完全没有任何的掩饰,五千精骑冲出营寨,向着正东地方向全力冲杀过去,那里,正是辽军的主帅大帐所在。
    同样在准备向宋军发起进攻的韩德让正在大帐中向众将分配任务,听到了宋军发动突袭的消息后,略微思索了一下,立刻就命令道:“没什么可说的了!狭路相逢勇者胜,大辽的勇士们,拿起你们手中的弯刀和弓箭,去将南朝的皇帝捉过来,作为向皇帝和太后地献礼吧!“
    帐中众将吼声震天,狂性都被激发了出来,纷纷策马狂奔回各自的营寨,点起本部人马冲出大寨,向宋军的阵地发起了全面的进攻。
    大宋君臣们在看到杨家父子对辽军打动了突袭之后,除了分出两万兵马紧跟着他们突袭的方向进行掩杀后,也抓紧时间从南方开始突围,十几万的人马完全丢弃了载重和营地内的其他不必要的装备,一心想要突破辽军的阻隔,回到包围圈之外的桑干河南岸去同新到的各路勤王援军回合。
    “延玉,切记不要动手,跟着我们跑就行!”杨继业不忘向身边的大郎叮嘱道。
    “父帅,孩儿明白!”大郎延玉身着龙袍,骑着一匹白色的战马,一身黄色在众军之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在他的身边还有十几位小校穿上了禁卫将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