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跟随曹操 >

第339部分

跟随曹操-第339部分

小说: 跟随曹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诸葛亮昏厥,董和身死,而孟达身陷前阵不可能回转,蜀军顿时失去了指挥。
    处于后方的这两千名士兵人心惶惶,许多人转身就跑,根本不听底层军官们的命令;还有的丢下了兵器,跪倒在地乞降;更有人绝望地放弃了防御,任凭曹军将士将自己捅倒在地。
    诸葛亮的百余亲卫们倒是忠心,拼命抢来诸葛亮的身体,抬着他就往大营方向撤退。~他们这一跑更是乱了军心,许多人以为诸葛亮真的被射杀,更加绝望。他们喊着“败了败了”,抛下了兵器,往战场外跑去。
    曹休哪里是心慈手软的人,连忙将部队分成几组,不停地在蜀军后面追杀,让他们根本就没有机会停下来休整。又挑出五百精锐,冲着孟达的后阵就杀了过去。
    这个时候,孟达所部也被败军搅乱了阵型,失去了建制,孟达左砍右杀,好不容易才带着自己的亲信部曲从乱军中逃了出来。看着战场上占尽优势的曹军,听着上空呼啸而来的石弹,孟达长叹一声,只能率军撤退。孟达一撤,蜀军更是溃不成军,等到孟达率兵保护着昏迷的诸葛亮退回大营之时,部队只剩下不到千人
    这千余名败军回到营中,蜀军顿时大乱,士气跌落到谷底。有不少人脱下号铠、战甲,丢下兵器,悄悄逃离大营。整个大营只剩下四千人马而已。
    孟达此次是率领三千士兵出击,又有诸葛亮的两千劲卒做后援,结果却被曹休、曹真联手击败,只剩下不到千人。面对着法正等人质疑的眼神,面对着同袍们怀疑的神情,孟达心中大骇,毕竟诸葛亮如果真要是死了,自己可承担不起这责任。他连连垂泪,痛哭流涕。
    此时,李严已经成功地击退张颌的佯攻,率领本部回到大营。听说诸葛亮重伤昏迷的消息后,李严连忙跑到中军大帐,对法正说道:“孝直,主公的伤势如何?”
    法正长叹一口气,低声说道:“医匠刚刚清洗了伤口,只是有大量的鳞甲刺入血肉,加上伤口处又掺杂了不少泥土,只能够看运气了”
    李严心中大惊,脸上不由得变色,他颤声说道:“这伤势竟然如此沉重,这孟达是怎么打仗的,这不是乱弹琴嘛不行,得找孟达算账去”
    法正连忙拉住了他,“正方,子度也尽力了,他身中三箭,撤退的时候又被曹休捅了一刀,也是身负重伤。~如果不是他体格健壮,早就趴下了。现在不是责问他的时候,咱们必须得考虑对策啊”
    “对策?”李严低声重复一句,见帐中只有自己与法正两人,他往前一凑,怒声责问道:“法孝直,你难道要背主不成?”
    法正连连摇头,对李严说道:“正方兄,你误会我了,我法孝直尤其是背主之人。只是主公重伤昏迷,部队士气低落,而曹军援军陆续抵达,这大营很可能就要保不住了。趁着曹军还没有发起进攻的时候,咱们必须果断撤离”
    “撤退?”李严重复了一句,他刚想反驳,想想军中低落的士气,只能叹着气点头,“从这里往南,并没有险地可以拒守,如果撤退的话,只能够放弃三巴地区和咱们占据的汉中郡西南部,前往剑阁。利用那里的关隘阻击曹军,才能够稳住阵脚。”
    法正也是连连叹气,放弃这么多地盘,实在是可惜啊,可是又有什么办法,据情报曹铄正督率大军前来,如果再不果断撤离,等到曹军主力冲过来的时候,那就晚了法正点了点头,“就这么办,我立即派人通知剑阁守将高翔,命令他派出部队接应;咱们悄悄挑选精锐士卒,准备撤退。不过,咱们留谁断后呢?”
    “我”孟达摇晃着身子,一脸决然地从帐外走了进来。他悔恨地说道:“如果不是我久攻不得手,敌军哪里能够偷袭主公本阵呢?这次主公就拜托给你们了,孝直、正方,你们一定要安全护送主公撤回剑阁,不得有半点闪失啊”
    法正、李严都没有想到孟达居然主公请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越是这种危难时刻,越是能够显示一个人的气节。
    两个人恭恭敬敬地冲着孟达行了一礼,大家都知道:断后是个有死无生的活,尤其是现在士气低落,为了给部队争取撤退的时间,断后的主将必须奋战到最后一刻。
    法正对孟达说道:“子度,这次撤退,我和正方只带领千人精锐后撤,免得被曹军截击,剩下的三千人马全部交托给你,只要你能够抵挡曹军三天,那主公就安全了子度,益州的希望就在你的身上,主公的安危全靠你了”
    孟达点了点头,大踏步出去整顿兵马,法正却压低了嗓音对李严说道:“正方,今天夜里你就带着百人护送主公撤退,明天我再带着那剩下的九百人大张旗鼓地撤离。个善于审时度势的人,他可不像是一个勇于牺牲自己的将军,现在是最危险的时候,小心无大错”
    李严点了点头,“孝直说的甚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马上挑选精锐士卒,抬着主公悄悄撤退。孝直,等到明天你也要及早撤离,万万不可大意啊孝直,咱们还得向成都派出使者,现在主公昏迷,幼主年幼,必须让公琰(蒋琬之字)带着幼主来到剑阁,如主公有个万一,也可合理传位,稳定军心啊”
    法正连连点头,“正方说的甚是,我立即派出使者,火速前往成功”两人又凑到舆图跟前,仔细商议……
    而就在法正、李严商量的时候,孟达也召集心腹旧部悄悄吩咐道:“弟兄们,现在诸葛亮生死未卜,益州军又是连吃败仗,我听说曹军已经平定天下,正向我益州扑过来。咱们以一隅抵挡全国,岂有成功的道理。现在诸葛亮重伤,法正、李严又皆是书生,正是咱们反正的好时候,我已经向曹军派出信使乞降,相信曹军也会欣然接受咱们的,今天半夜就能得到好消息。不知诸位兄弟意下如何?”
    他的手下早就被他用金钱美女喂饱了,哪里还提得出异议,何况自从跟随孟达以来,大家都跟着及时转向站队,先是依附于刘璋,再投靠诸葛亮,全都跟着孟达得到了不少好处。现在自己的老大提出建议了,众人哪里有什么异议,全都应诺。
    孟达见手下如此反应,心中也是一喜,他笑着说道:“我刚刚已经用言语稳住了法正、李严,等到曹军的使者到了,在曹军的支援下,咱们就举义行事。到时候擒下诸葛亮、法正、李严,咱们就立下了大功。何况诸葛亮现在生死未卜,与其让他回到剑阁碰运气,还不如去曹军战俘营里医治呢,曹军可是有大汉最好的外科医师啊咱们也算是救了这诸葛主公一命,也对得起他往日里对咱们的重视了。”
    见众人纷纷点头,孟达心中更是安稳,他对众人说道:“一会吃饭的时候,大家去各屯各曲串联一下,找找志同道合的人,不需要太多,只要能够控制局势就可。日后金钱美女,只要我孟达有份,就少不了你们的”
    众人被孟达言辞说动,全都充满斗志地开始行动,前往各处营帐。此时夕阳西下,正是埋锅造饭之时,士兵们来回走动,也方便了孟达的亲信们活动。看着诸葛亮的大帐,孟达偷偷笑着:这次要是成功生擒了诸葛亮,一个郡守的位置那是稳稳当当的,也许益州将下,曹军正需要一个熟悉蜀地的新刺史呢
    孟达得意地笑着,他万万没有想到,李严现在已经率部抬着诸葛亮悄悄离开……
    名楼inGL   
第七十四章 诸葛亮之死(大结局)第七十四章
    话说孟达派人向张颌乞降,张颌当然欣然同意,挑选部队连夜渡河,等到第二天一早,就堵在了孟达的营门口。这个时候法正刚刚起床,还没得及用高价买来的并州青盐刷牙呢。
    一听说曹军渡河,法正连忙召集众将议事,但是谁也没有前往中军帐的意思,法正顿时心中一凉,知道他们已经投向了曹军。这个时候,曹军和孟达所部并不知晓李严早就抬着诸葛亮离开了,还以为诸葛亮正在营中,因此只是严密包围,谨防他们突围。法正倒也是条汉子,为了给李严争取时间,法正假托诸葛亮的命令,率领所部九百余人奋力抵抗。以九百士兵对抗近万敌军,一个时辰之后,法正所部全军覆灭,就连法正也在抵抗时被曹军弩箭命中要害,不治身亡。
    而此时的剑阁之中,却是愁云惨淡。剑阁守将高翔顺利接应李严来此,并遍请名医,为诸葛亮诊治。众位白胡子名医们搭脉叹息,高翔和李严顿时全都明白了,不过名医们在此倒是有些效果,那就是在他们的诊治之下,诸葛亮终于醒过来了。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阴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苦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一边吐血,一边断断续续地说着,他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当说完这几句话后,诸葛亮再次陷入了昏迷之中,他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不要让自己的儿子离开成都。
    在锦衣卫数名指挥使的策划之下,早就潜回蜀地的张松顺利溜进了成都城。这时候成都城中虽然看起来风平浪静,内中却是很不平静,蒋琬的突然离开,让城中消息灵通之辈都感到了异常,接着锦衣卫发来的大批传单更让大家了解到了前线的战况。这个时候,蜀地虽然没有伤到元气,却使大家却丧失了对胜利的信心,全都陷入了迷茫当中。加上大家现在得知曹军已经平定了江东、江南,正征调队征讨益州后,大家更是有了改换门庭的念头,张松来的正是时候
    三天之内,足有百余人倒在了血泊之中这大大震慑了骑墙派,许多人赶紧拉关系找门路,向张松套近乎。但是他们并不清楚,其实刺杀这些人,并不全是锦衣卫的功劳。如果锦衣卫真有这么厉害,那还打什么仗啊,直接靠他们就能够平定天下。在这刺杀过程中,有许多准备反水的蜀军将领也掺和其中,以同僚们的性命充当自己的投名状。但是为了自己的声名着想,他们就把这事情全都推到了锦衣卫身上。
    张松下令宵禁,封闭成都四门,整顿军械准备守城,同时派出大批使者,前往益州各地劝降。诸葛亮占领益州时日尚短,还来不及撤换所有的官员,许多人其实对于谁当自己的主公并没有多少意见,更何况曹军治下百姓安乐,官吏的待遇也不错,加上曹军势大,使得很多人都摘下了诸葛亮的旗子,投向了曹军。
    这时蒋琬想要率军反扑,可是手中根本就没有得力的大将,高翔守城尚可,指挥部队攻城夺寨实在不是他的强项;再说了剑阁如今正面对着曹军的凌厉攻势,也根本就抽不出多少部队来。除了扼腕叹息,蒋琬、李严他们居然再也没有任何方法。两个人只能够抱着诸葛瞻,在昏迷的诸葛亮面前放声大哭。
    蒋琬知道诸葛亮不是一般人,不会迁怒于自己,更不会做出冲动之举,事到如今,他更希望诸葛亮能够为他们指点迷津,找出一条出路来。于是蒋琬不顾李严的眼色,对诸葛亮说道:“主公,我虽然为您的身体担忧,但是也不会单单为此而效妇人之举。如今我们轻率离开成都,张松趁虚而入,占据成都妖言惑众,如今益州大半已经益州,咱们的基业岌岌可危而且有消息称曹仁大军东进,行军速度极快。而益州上下群龙无首,根本就无法抵挡现在还请主公为我等指出一条明路来,要不然不几日我等就要追随主公而去啊”
    可是,诸葛亮苦笑着摇了摇头,这又有什么意义呢?除了再让大批忠勇的将士倒在血泊中,再让大量信任自己的百姓颠沛流离、饥饿无助外,还能够有什么好处呢?诸葛亮叹了口气,“公琰,待我死后,你率领大家降了吧”
    诸葛亮笑着点头:“我知道,我知道,只不过……百姓自黄巾之乱后受苦良久,如今曹军治下虽然有些重商轻农,但是百姓却也是安居乐业。咱们这么多年来收集了这么多情报,糊弄得了别人,难道还要糊弄自己吗?百姓在曹操、曹铄治下确实比在咱们这边幸福富裕,如今也该让百姓们喘口气,休息一下了。公琰、正方,我等最初起兵也不过是想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而已,如今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那么就不要再犹豫了。我死之后,你们就投降曹军,曹铄求贤若渴,定会重用你们,瞻儿就拜托于你们了……”
    诸葛亮看着诸葛瞻还想说些叮嘱的话语,然而刚刚的那番话已经耗尽了他所有力气,他奋力伸出手来,伸向了诸葛瞻的发髻,想要轻抚下这聚少离多的宝贝儿子,只是手伸在半空中已然没了力气,垂了下来……
    两日后,蒋琬、李严向赶赴剑阁前线的夏侯渊投降,夏侯渊受降,命厚葬诸葛亮并善待诸葛瞻。半个月后,夏侯渊、曹仁顺利会师成都,并将益州全境收入囊中,大汉全境就此平定。益州很快就像大汉其他地区一样,废除了口赋等种种苛捐杂税,百姓负担大大减轻,从此过上幸福安康的新生活……
    三年后,夏侯惇病逝,已担任两届丞相的曹铄将丞相一职交付曹昂,担任军政议事会委员长一职。十年后,曹昂辞掉丞相一职,接任委员长。而曹铄则推掉一切职务,与众多老将隐居于邺城之北,从此不问世事,悠闲于田野之中……
    (以下YY,供大家一笑:
    大汉历四百二十二年,曹操病逝。
    大汉历五百二十一年,建立澳大利亚流放区,后升级为澳州。
    大汉历九百七十六年,大汉远征军首次饮马莱茵河,欧洲大半并入大汉疆土,汉语成为国际唯一通用语言。剩下的欧洲土著纷纷挑灯夜战,努力学习汉语,争取早日考过汉语等级考试四级,加入大汉国籍。此后四百余年,大汉军队未曾西进,专心汉化已占有地区。
    大汉历一九九一年,二十岁的拿破仑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大汉军政大学法兰西分校,加入大汉军队。因为大汉统一寰球再无敌手,无仗可打的拿破仑最后以中校军衔郁郁退休……)   
……(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