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8a成就你一生的100个哲理 _作者:卢化南 >

第19部分

8a成就你一生的100个哲理 _作者:卢化南-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回去吧,不然你就会毁灭的!”河水咆哮着说。
    小泥人没有回答,只是沉默着往前挪动,一步,二步……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他的选择使他连后悔的资格都不具备了。如果倒退上岸,他就是一个残缺的泥人;在水中迟疑,只能够加快自己的毁灭。而上帝给他的承诺,则比死亡还要遥远。
    小泥人孤独而倔强地走着。这条河真宽啊,仿佛耗尽一生也走不到尽头似的。小泥人向对岸望去,看见了那里锦缎一样的鲜花和碧绿无垠的草地,还有轻盈飞翔的小鸟。上帝一定坐在树下喝茶吧,也许那就是天堂的生活。可是他付出一切也几乎没有什么可能抵达。那里没有人知道他,知道他这样一个小泥人和他那个梦一样的理想。上帝没有赐给他出生在天堂当花草的机会,也没有赐给他一双小鸟的翅膀。但是,这能够埋怨上帝吗?上帝是允许他去做泥人的,是他自己放弃了安稳的生活?
    小泥人的泪水留下来,冲掉了他脸上的一块皮肤。小泥人赶紧抬起脸,把其余的泪水统统压回了眼睛里。泪水顺着喉咙一直流下,滴在小泥人的心上。小泥人第一次发现,原来流泪也可以有这样一种方式——对他来说,也许这是目前惟一可能的方式。
    小泥人以一种几乎不可能的方式向前移动着,一厘米,一厘米,又一厘米——鱼虾贪婪地吸着他的身体,松软的泥沙使他每一瞬间都摇摇欲坠,有无数次,他都被波浪呛得几乎窒息。小泥人真想躺下来休息一会儿啊,可他知道,一旦躺下,他就会永远安眠,连痛苦的机会都会失去。他只能忍受,忍受,再忍受。奇妙的是,每当小泥人觉得自己就要死去的时候,总有什么东西使他能够坚持到下一刻。
    不知道过了多久——简直就到了让小泥人绝望的时候,小泥人突然发现,自己居然上岸了。他如释重负,欣喜若狂,正想往草坪上走,又怕自己褴褛的衣衫玷污了天堂的洁净。他低下头,开始打量自己,却惊奇地发现,他已经什么都没有了——除了一颗金灿灿的心。而他的眼睛,正长在他的心上。
    他什么都明白了。天堂里从来就没有什么幸运的事情。花草的种子先要穿越沉重黑暗的泥土才得以在阳光下发芽微笑,小鸟要跌打了无数根羽毛才能够锤炼出凌空的翅膀,就连上帝,也不过是曾经在地狱中走了最长的路挣扎得最艰难的那个人。而作为一个小小的泥人,他只有以一种奇迹般的勇气和毅力才能够让生命的激流荡清灵魂的浊物,然后,找到自己本来就有的那颗金子般的心。
    人生箴言:
    其实,每个人都有可能获得一颗金子般的心。关键是你想不想去获得,敢不敢获得,会不会去获得,最后,怎样去理解和认识这种获得。
    
    
    
    人生感悟篇57。投七次硬币的奇迹
    
    一个人投硬币,连续7次相同地投出国徽一面,你相信吗?大部分人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巧合;少部分人相信投币人有魔力;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在玩魔术,但极少有人会相信这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现象。
    事实上,若有一千人每人连续投7次硬币,第一次必然有500人左右投出国徽一面,第二次必然有250人左右连续两次投出国徽一面……第7次时还至少有7个人投出国徽一面,若同一个人做一千次这样的实验,也必然有至少7次会出现我们看来不会发生或认为是奇迹的事情。
    事实上,企业管理上的奇迹大都是这样产生的。在成功的企业前面,通常有许多企业做了类似的尝试,但都过早地放弃了,只有少数一些企业坚持了下来。在成功之前,一个企业通常也有过许许多多的失败,就像我们熟知的发明666药粉的故事一样,如果发明者在第665次时放弃,他还是不会成功。所以“坚持”或“毅力”不仅仅是科学家的精神,也同样是企业家应该具备的素质。
    通常,我们要求企业家具有一些超人的素质。在德国曾有过一次对最大的600家企业老总的调查,结果显示:洞察力、远见等特征被排在企业家应该具备的特征之前列。但问题是若我们用这样的标准去选择企业家或管理者,通常找不到合适的人;让我们扪心自问,我们自己、我们周围有多少人符合这个标准?即使是一些被公认为有远见的大企业家也不得不承认经常会做出错误的决策。
    这并不是说洞察力、远见等特征对一个企业家来说不重要。但我们通常处在一个仅仅靠洞察力已不能解决问题的复杂环境。我们必须做各种各样的“管理实验”,以确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为管理者,我们都累积了一定的识别人才的能力。但即使是最有经验的人事经理也不得不借助一些外部特征,如以往的成就来推断一个人在一个新企业未来的发展。我们当然都有一些“直觉”,觉得这个人适合或不适合这样的位置。但若老老实实地想一下,可能我们“直觉”正确的时候和错误的时候几乎一样多。更实用的管理人才的办法是实验:给一个具有一定条件的人相应的权利、资源和时间,然后根据其业绩来判断其能力和去留。即使是麦肯锡这样的对人才最为挑剔的管理顾问公司,真正使其成功的原则也是其人才上的实验原则:一个人要么上去,要么走人。上去意味着业绩和个人的成长。如果一个员工没有在两年的时间里因优秀的业绩而上升一个阶梯,他一定要另寻高就。国内一些企业奉行的“末位淘汰机制”也是遵循同样的原则。
    GE则是在不同领域企业实验的高手。GE真正遵循的企业原则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则也是一个实验原则:一个业务领域要么在规定的时间里用规定的预算进入世界前三名,要么就把这个领域关掉。用韦尔奇的话来说:“总部不会太理会细节——但我们有很好的嗅觉。我们的任务是分配资源——不光是财务意义上的,也包括智力意义上的资本。嗅觉、感觉、接触、倾听之后分配资源。把人员和资产赌注在一定的发展可能性上,犯尽错误之后做是否保留的决定。”人生箴言:
    虽然屡遭挫折,却有一颗坚强的百折不挠的心,这就是成功的秘密。只要你敢于去尝试,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在你身上。
    
    
    
    人生感悟篇58。挖掘你的全部潜力
    
    一位音乐系的学生走进练习室。钢琴上,摆放着一份全新的乐谱。
    “超高难度。”他翻动着,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谷底,消磨殆尽。
    已经3个月了,自从跟了这位新的指导教授之后,他不知道,为什么教授要以这种方式整人?指导教授是个极有名的钢琴大师。他给自己的新学生一份乐谱。
    “试试看吧!”他说。乐谱难度颇高,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
    “还不熟,回去好好练习!”教授在下课时,如此叮嘱学生。
    学生练了一个星期,第2周上课时,没想到教授又给了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试试看吧!”上星期的功课教授提也没提。学生再次挣扎于更高难度的技巧挑战。
    第3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形持续着。学生每次在课堂上都被一份新的乐谱挑战,然后把它带回去练习,接着再回到课堂上,重新面临难上两倍的乐谱,却怎么样都追不上进度,一点也没有因为上周的练习而有驾轻就熟的感觉,学生感到愈来愈不安、沮丧及气馁。
    教授走进练习室。学生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须向钢琴大师提出这3个月来何以不断折磨自己的质疑。
    教授没开口,他抽出了最早的第一份乐谱,交给学生。“弹奏吧!”他以坚定的眼神望着学生。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连学生自己都惊讶万分,他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让学生试了第二堂课的乐谱,学生仍然有高水平的表现。演奏结束,学生怔怔地看着老师,说不出话来。
    “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习最早的那份乐谱,不可能有现在这样的表现。”教授缓缓地说。人,往往习惯于表现自己所熟悉、所擅长的领域。但如果我们愿意回首,细细检视,将会恍然大悟,看似紧锣密鼓的工作挑战、永无歇止难度渐升的环境压力,不也就在不知不觉间养成了今日的诸般能力吗?因为,人确实有无限的潜力!有了这层体悟与认知,会让我们更欣然乐意地面对未来更多的难题!人的能力是无限的。但人的智慧和想像力具有很大的潜力,充分挖掘它,发挥丰富创造力,会做出使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绩来。有两家卖粥的小店。左边这个和右边那个每天的顾客相差不多,都是川流不息,人进人出的。然而晚上结算的时候,左边这个总是比右边那个多出百十元来。天天如此。
    于是,我走进了右边那个粥店。服务小姐微笑着把我迎进去,给我盛好一碗粥,问我:“加不加鸡蛋?”我说加。于是她给我加了一个鸡蛋。每进来一个顾客,服务员都要问一句:“加不加鸡蛋?”也有说加的,也有说不加的,大概各占一半。
    我又走进左边那个小店。服务小姐同样微笑着把我迎进去,给我盛好一碗粥,问我:“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我笑了,说:“加一个。”再进来一个顾客,服务员又问一句:“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爱吃鸡蛋的就要求加两个,不爱吃的就要求加一个。
    也有要求不加的,但是很少。一天下来,左边这个小店就要比右边那个多卖出很多个鸡蛋。想一想生活中,工作中,你真的已经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了吗?还是一切按步就班,只是在重复你熟知的那些事?人生箴言:
    你没有做得更好,只因为你还没有更多地发挥出你的潜力。记住,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穷的。
    
    
    
    人生感悟篇59。成功源自独辟蹊径的创造
    
    众人都走过的路,往往没有果子留下来,成功需要独辟蹊径,走别人未走过的路。
    在一次很权威的生活摄影大赛中,一名年轻人从千千万万摄影爱好者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
    被音乐和掌声簇拥上台,主持人让他谈及获奖感想时,他开口便说:“那不是我最好的作品……”台下一片哗然,以为他狂,谁知他讲的是实情。
    半年前,他家中失火,照片底片全部被烧光,参加评比的那幅是相册中夹不下淘汰下来,被妻子拿到丈母娘家去才得以幸存的。
    众人便折服于他的才气,想像在大火中化为灰烬的那些“最好的”,不知要好到怎样。
    一个金奖让他信心倍增,下一次大赛前,他精选又精选,送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却没
    有获奖。再下一次,再再下一次,每回他都憋足了劲,却终究没能再获奖。
    于是有人想到,获金奖之前他也曾数度参加评奖,均空手而回。他惟一的那个金奖也许正因为“那不是最好的”,要是没有大火的淘汰,要总是按他自己的那个“最好”的标准,他也许永远与金奖无缘。
    平时我们之所以不能创新,或不敢创新,常常是因为我们从惯常思维出发,以至顾虑重重,畏首畏尾。而用一种创新思维来加以考虑,就会发现很多新的机会、新的成功。
    高斯是德国伟大的数学家。小时候他就是一个爱动脑筋的聪明孩子。
    还是上小学时,一次一位老师想整治一下班上的淘气学生,他出了一道算术题,让学生从
    1+2+3+……一直加到100为止。他想这道题足够这帮学生算半天的,他也可得半天悠闲。
    谁知,出乎他的意料,刚刚过了一会儿,小高斯就举起手来,说他算完了。老师一看答案,
    5050,完全正确。老师惊诧不已,问小高斯是怎么算出来的。
    高斯说,他不是从开始加到末尾,而是先把1和100相加,得到101,再把2和99相加,也得101,最后50和51相加,也得101,这样一共有50个101,结果当然就是5050了。聪明的高斯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遇事要开动脑筋是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高斯的聪明之处,在于他能打破常规,跳出旧的思路,仔细观察,细心分析,从而找出一条新的思路。打破旧的思维模式给我们带来的禁锢,我们就会在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掘出新意来。
    任何事不是一成不变的,用变化的眼光去把握一切,你才会获得新生!盲目跟随,那样将永远落后于人,永远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
    传说公元前233年冬天,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进兵亚细亚。当他到达亚细亚的弗尼吉亚城时,听说城里有个著名的预言:几百年前,弗尼吉亚的戈迪亚斯王在其牛车上系了一个复杂的绳结,并宣告谁能解开它,谁就会成为亚细亚王。自此以后,每年都有很多人来看戈迪亚斯打的结子。各国的武士和王子都来试解这个结,可总是连绳头都找不到,他们甚至不知从何处着手。
    亚历山大对这个预言非常感兴趣,命人带他去看这个神秘之结。幸好,这个结尚完好地保存在朱庇特神庙里。
    亚历山大仔细观察着这个结,却始终没有找不到绳头。
    这时,他突然想到:“为什么不用自己的方式来打开这个绳结?”
    于是,他拔出剑来,一剑把绳结劈成两半,这个保留了数百载的难解之结,就这样轻易地被解开了。
    立刻行动,用心趋向目标,不墨守成规,遵从自己的行动规则和做事的风格,注定会取得理
    想成绩。人生箴言:
    没有创造,整个世界就会消沉;没有创造,生活之泉就会干枯;没有创造,生活之树就会枯萎。昨日的事实要在历史的篇章上写下一笔,需要以创造作为浓墨;今天的努力要在人类的史册上画上一笔,需要以创造作为色彩。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是值得钦佩与赞叹的,但是每项宏伟的创造工程,都是从无数个小创造开始的。谁把轻视的眼光投在点滴的创造上,谁就不会做出点滴的成绩来,他也就会在安于现状中两手空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