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369部分

秦皇纪-第369部分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休要胡说,爹哪里焦急了?”秦异人把小嬴政抱在怀里,很是宠溺的摸摸他的头。
    “爹不急,爹不急,是我急。”小嬴政很是机灵。
    “呵呵!”秦异人心情大好,发出一阵畅笑声,道:“你急什么?”
    “我急着要个弟弟,还要一个妹妹呢。”小嬴政扳着内嘟嘟的手指头,神秘兮兮的,压低声音在秦异人耳边轻声道:“爹,这次清姨要是生个弟弟,你就要多花些心思,让蒙姨生个妹妹哦。”
    真是人小鬼大,不过三岁大的小屁孩儿,竟然说出这等话,既让秦异人惊诧,又是欢喜。惊诧的是,小嬴政的话与他的年龄不符,欢喜的是唯有这样的人才配做“始皇大帝”,有这样了不得的儿子,夫复何憾?
    “好你个小鬼头。”秦异人在小嬴政的鼻子上轻捏一下,引来小嬴政的抗议声:“爹,你好坏哦,老是捏人家鼻头呢。你瞧,都给你捏得不好看了,人家的鼻头以前好好看哦。”
    还煞有其事的板着一张小脸,装作不高兴的样儿。
    “噗!”秦异人实在是忍不住了,失笑出声。
    “哇!”就在这时,一声洪亮的婴啼声响起,秦异人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生了,生了。”赵姬和蒙怡飞也似的朝屋里冲去。
    秦异人也是跟着去瞧瞧,却给小嬴政扯着衣襟提醒道:“爹,你等会去才好。”
    “我自己的媳妇,我早点儿去能怎么了?”秦异人嘴上如此说,心里还是赞成小嬴政的话,此时去是可以,却是不太妥当。
    没过多久,一个稳婆兴冲冲的冲过来,冲秦异人见礼,道:“恭喜君上,是个胖大小子。”
    “儿子?好!”秦异人大喜,有了一个小嬴政,再来一个儿子,这是喜上加喜。
    “我要看弟弟。”小嬴政叫嚷起来。
    “你等会。你自己说的。”秦异人不忘逗一句小嬴政。
    “不嘛,爹,我要看弟弟。”小嬴政忙使出卖乖的绝活。
    看着他那乖巧可爱样儿,秦异人是没有免疫力的,只得抱着小嬴政进入屋里,只见清夫人一脸的幸福,半躺半卧在软榻上,抱着一个皱巴巴的婴儿。
    “君上。”清夫人见秦异人过来,想要坐起来。
    “你躺着,快躺着。”秦异人忙阻住清夫人,打量着婴儿,只见这婴儿虽是没有长开,一双眼睛却是乌溜溜的,很是明亮,与秦异人的眼睛很象。
    “不愧是寡人的种,这眼睛这么传神。”秦异人笑着调侃一句。
    “你怎么说话的?”赵姬和蒙怡嗔怪一句。
    “君上,你给取个名。”清夫人紧紧抱着婴儿,目光从婴儿身上移开,落在秦异人身上。
    “取名?叫什么好呢?”秦异人思索起来。
    见秦异人半天没有取出名来,清夫人说:“君上,要不叫成蟜,可好?”打量着秦异人,满脸的期待。
    “成蟜?公子蟜?”秦异人差点一头栽倒软榻下去了。
    公子蟜会与樊于期造反,会被嬴政杀掉,这不是要骨肉相残吗?
    “这名挺好的。”赵姬率先赞成。
    “是啊,很好呀。”蒙怡也来附和了。
    秦异人很不想赞成这话,可是把清夫人眼巴巴的样儿看在眼里,心头不由得一软。清夫人对秦异人从无所求,不仅无所求,反而对秦异人多所助益,要是没有清夫人相帮,也不会有今日的秦异人,这是她第一次作主,秦异人不好拂她的意。
    “成蟜就成蟜!寡人就不信了,有寡人在,成蟜能造反?樊于期是吧?若是有任何不轨之举,寡人把他杀了便是,没有了樊于期,我就不信还有骨肉相残之事?”秦异人不住转念头,决心下定,就叫成蟜了。
    成蟜造反其实是被樊于期胁迫的,并非他所愿。樊于期违抗军令,孤军冒进,被李牧伏击了,他大败而归。按照秦法,他要被斩首,他害怕了,孤注一掷,胁迫成蟜造反,想要干掉秦始皇。
    当然,这不过是鸡蛋碰石头,不可能之事,很快就被秦始皇平定了。成蟜虽是被胁迫的,按照秦律也当处死,这是骨肉相残,令秦始皇非常痛心。是以,秦始皇把一腔怒气全冲樊于期发作了,誓要杀之而后快。
    “好!成蟜就成蟜!”秦异人决心下定,正式为婴儿取名为成蟜。
    “蟜儿。”清夫人一脸的幸福,冲秦异人嫣然一笑。虽是生产之后,脸色有些苍白,仍是妩媚动人。
    XXXXXX
    都江堰修成之时正是春播之后,极需用水之际,巴蜀的良田有了充足的水,不用再担心旱涝之灾了。到了秋季,巴蜀之地一片丰收景象,巴蜀人欢天喜地,载歌载舞,欢庆他们的第一个丰收之年。
    这一年的收成之丰硕,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巴蜀已经初具“天府之国”的气象了。
    巴蜀是当时出了名的险山恶水之地,竟然一变而成富饶之地,这消息象长上翅膀一样,传得飞快,很快的,整个天下皆知了。
    这本是好事,却又引起一场风波。
    韩国都城新郑,韩国王宫。
    韩桓惠王正在与群臣痛饮,酒到爵干,好不快活,就在这时,一个内侍进来,冲韩桓惠王禀报,道:“禀君上,秦国传来消息,巴蜀已成富饶之地。”
    “巴蜀?”韩桓惠王如同在听天夜谭似的,冷笑道:“巴蜀是出了名的险山恶水,怎会成为富饶之地?”
    这问题也是韩开地他们心中所想,无不是凝视着内侍。
    “君上,千真万确!”内侍忙解释,道:“秦国前年发求贤诏,向天下招水工,曾招得楚国布衣水工李冰,李冰被秦帝命为巴蜀太守。此人善于治水,治好了岷江,于今岁修成水渠,今岁巴蜀大熟,不下于关中呀。”
    “竟有这等事?”韩桓惠王的眼睛瞪圆了。
    “不好!”突然间,韩桓惠王脸色大变,尖叫一声,如同被壮汉轮了的小媳妇似的。(未完待续。)
第四十四章 逐客?
    韩桓惠王脸色大变,脸孔扭曲,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身子摇摇晃晃,随时会摔倒在地上,瞧他这模样,仿佛天塌了似的。
    “这……”韩开地这些大臣看在眼里,个个下巴差点砸中了短案。
    秦国修成都江堰,巴蜀变成富饶之地,这与韩国有屁的相干?就算这事与韩国有关系,你也不能吓得如同天塌了似的吧?
    “君上,有何不好?”韩开地愣怔了半天,这才问道。
    “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韩桓惠王扯起嗓子尖叫起来,额头上的冷汗跟不要钱似的滚落,沾湿了衣襟。
    “君上,何事如此惊惶?”韩开地不得不再度问道。
    “你们记得郑国否?”韩桓惠王总算回过神了,一脸的惊恐道:“寡人派他入秦,是要疲秦,是要把秦国用于攻韩的粮草金银用来修渠,如此一来,秦国就不会对付大韩了。可是,过去了这么长时间,郑国都没有浪费秦国的粮草钱财,他一定是要为秦国修渠了。若他当真修成的话,那……关中还不更加富饶?”
    派郑国入秦消耗秦国的国力,这叫“疲秦计”,其实是个超级乌龙。即使郑国想要为韩国做事,要浪费秦国的国力,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吗?
    秦国虽然没有绝世水工,并不是说就那么好糊弄,郑国所有的设计都要经过层层审核,任何的不轨之举都是徒劳的。
    更别说,郑国压根儿就没有为韩国做事的想法。对于郑国来说,韩国令他失望,令他伤心,他绝不会为韩国做事的。
    这事已经久过去很多时间了,要不是今日听说都江堰修成,他还记不起这事儿。这一明白过来,韩桓惠王就是心惊肉跳,如同世界末日到了似的。
    若郑国真把水渠修成的话,关中就会更加富饶,秦国将会更加富强,到那时,秦军东进,要灭韩就更加容易了,要韩桓惠王不惧都不成。
    “这……这可如何是好?”韩开地他们猛的想起这事,一想到这事的可怕后果,无不是脸色大变,张大了嘴巴,结巴难言了。
    一时间,一众君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束手无策。
    “君上,要不我们把这事捅出去,让秦国把郑国法办了。”韩开地想了半天,实在是找不出一个更好的办法。
    “是呀,此时阻止郑国修渠还来得及。”一众大臣忙附和。
    “嗯,也只能这么……哈哈!”韩桓惠王一句话没有说完,眼珠子一转,立时想到一条“奇计”,不由得大是得意,仰首向天,一阵大笑。
    适才还惊惧难安,眼下却是欢天喜地,比起大过年还要欢喜,这转变也太快了点吧?这令韩开地这些大臣不明所以,个个唯有瞪眼的份。
    “君上,何故发笑?”韩开地忙问道。
    “哈哈!”韩桓惠王笑得更加欢喜了,道:“寡人想到一条绝妙奇计!”
    “奇计?”韩开地一众大臣一听这两个字,一张脸就皱在一起了。
    韩桓惠王平生“奇计”无数,全是乌龙,就没有一条能称得上“计”,更别说“奇计”了。每当他有“奇计”时,就会让人哭笑不得,还不敢说他的“奇计”不好,不然的话,身家性命难保。
    “寡人给你们算算账,秦国自从商君变法以后,一直大力招揽山东人才。山东入秦的士子极多,眼下这份上,秦国的吏员十之六七来自山东,秦之官员十之三四来自山东,你们说,要是让秦国把这些士子驱逐了,这对秦国来说,会是什么样儿呢?”韩桓惠王眼中精光闪闪,神气活现,高昂着脖子,一副你们夸我吧的表情。
    “……”韩开地他们个个张大了嘴,说不出话,没有象往常那夸赞韩桓惠王。
    不是他们不想夸,而是他们真的震惊了。秦国之强大,多赖山东士子之力,若是把这些士子驱逐了,秦国就会瘫痪,秦国将会一落千丈,再难有复兴的希望。
    要知道,若是逐客的话,就会伤士子之心,即使秦国明白过来,想要纠正,想要弥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没有数十年的努力,休想得到士子的谅解。
    没有了人才,秦国再富强又能怎样?
    历史上,李斯上《谏逐客书》令秦始皇明悟,秦始皇及时补救,这才没有酿成大祸。若是秦始皇弥补得晚了,山东士子离秦了的话,秦始皇还能统一天下吗?这还得两说。
    “妙!妙!绝世妙计!”韩开地他们半天这才反应过来,无不是齐声夸赞。
    这次,韩开地他们是真心实意的夸赞,韩桓惠王这个一生好奇计的蠢货终于聪明了一回。
    “嗯。”韩桓惠王高昂着头颅,挺起胸膛,极是得意,神气活现。
    “敢问君上,这事要如何实行?”韩开地满脸红光。
    “这事好办啊。”韩桓惠王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儿,笑呵呵的道:“先把郑国这事揭发出来,然后,再派人入秦国散布流言,就说山东之人入秦包藏祸心。再有郑国这事为佐证,秦人还不把山东之人赶走?”
    “妙!妙!妙!”一众大臣齐声夸赞。
    “君上,臣这就去办。”韩开地兴奋莫铭,大包大揽。
    XXXXXXX
    咸阳,六王子府第。
    “什么?郑国是间人?”六王子得到消息,一蹦老高,一脸的惊诧。
    郑国是有名的水工,他帮秦国修渠,这对秦国有着莫大的好处,就是不甘心的六王子也没有怀疑过这事。乍闻这消息,要他不震惊都不成。
    “没错,这消息已经传开了,人人皆知呀。”禀报消息的家老忙肯定一句。
    “哈哈!哈哈!”六王子仰首向天,发出一阵狂笑声,太过欢喜,手舞足蹈,如同天上掉下馅饼,还是砸进他嘴里似的。
    “公子为何发笑?”家老不解了。
    “我笑上天不助秦异人,还是佑护于我呀,终于给了我一个机会。”六王子得意非凡,冷冷的道:“秦异人,你有何德何能窃居大位?你不就是一个质子吗?一个庶出的质子,凭你也配当秦帝?”
    “公子,君上地位稳固,不可动摇呀。”家老忙提醒一句。
    “不可动摇?痴人说梦罢了。”六王子冷笑,道:“且看我把他怎么逼下秦帝宝座的。走,去四哥府上转转。”
    六王子带着人,赶到四王子府上。
    四王子听说他来了,就把六王子迎了进去,命人送上茶水,兄弟俩喝了一阵茶,四王子这才问道:“六弟,你此来有何事呀?”
    “四哥,你不会不知道吧?郑国是间人,这消息传开了呀。”六王子眼中光芒一闪,道:“四哥,这可是良机呢,若是错失了,我们都会后悔终生。”
    “六弟呀,你休要胡说。”四王子脸一沉,道:“这不过是风言风语,作不得准的。”
    “有道是空穴不来风,有这消息郑国必然是韩国间人,是要浪费大秦的国力,我们可以趁此机会逼秦异人。”六王子也不绕弯子,直道来意。
    “六弟,就算郑国是间人,那又怎么了?郑国来到秦国,兢兢业业,就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大秦的事儿,何罪之有?”四王子一脸的惊色,道:“六弟,听四哥一声劝,莫要再闹了。四哥这些日子想来想去,算是想明白了,大秦能有异人这样的国君实是大秦之幸呀……”
    “四哥,你怎生成这样了呢?”六王子万未想到四王子竟然认可了秦异人,不由得大是着恼。
    “六弟,你也不想想三哥的下场。三哥那么强横的人,秦异人说杀就杀了,没有丝毫犹豫。还有华阳那个女人,也是个很有手段的人儿,还不是被异人象捏死一只小鸡仔似的随意拿捏,你若是再闹下去,小心前车之鉴呀。”四王子颇有些儿语重心长。
    “这……”六王子脸上掠过一抹惧色。
    当日秦异人大开杀戒之时,可是把他们都叫去了,让他们亲眼目睹了的。当时,看着一颗颗人头滚落,他们那感觉仿佛不是在杀别人,而是在杀自己似的。
    “四哥,我听你的,不作非份之想就是了。”六王子终于是口气变软了。
    “如此甚好。”四王子颇为欣慰,道:“这样的话,我们还能保得身家性命。说起来,异人还算是不错的了,只是杀了三哥,并没有诛及三哥家人,还算是念着骨肉之情。”
    秦异人只是诛杀了三王子,并未诛及他的家人,这要是按秦律的话,三王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