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414部分

秦皇纪-第414部分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上,是真的呀。要不,臣再去征召一千,出兵三千。”屈氏族长一脸的讨好笑容,态度绝对恭敬,就是没有任何实质进的表示。
    “哼!”楚考烈王与这些大世家争斗了一辈子,深知他们的脾性,莫看他们把话说得很好听,态度也好,他们不会任何实质性的表示,只得放过屈氏族长,冲昭氏族长问道:“你们昭氏出兵几许?”
    “君上,臣为了多收钱粮,也把子弟兵解甲归田了,这次为了大楚,臣决定立时征召。嗯,能有四千。”昭氏族长装模作样的计算一通,说出一个可以气死人的数字。
    楚考烈王一听这话,没差点气死。有了利益的时候,他们可以派出数万十万子弟兵,一旦到了没有利益的时候,就是打死他们也不愿出兵。
    就这样,楚考烈王和屈景昭黄四氏扯皮,你来我往,一扯就是半个多月,最终达成了协议,四大世家各出兵一万,国府出兵六万。东拼西凑,总算是有十万军队了。
    达成协议之后,四大世家又使出“拖”字诀,一拖二拖,三拖四拖下来,又是费时一个多月,这支为数十万的援军方才上路,赶赴淮水之地。
    更绝的是,四大世家的子弟兵那行军速度比起蜗牛还要慢,快的时候,一天能走十里,慢的时候十天半月不挪窝。
    项燕得到消息后,急得不得了,一个劲的催,可是,没有用处。因为这些世家大族压根儿就不鸟他,项燕弄得也是没办法。
    等到四大世家大族的军队赶到淮水之地后,已经四个月过去了。
    这四个月里,项燕提心吊胆,生怕王翦率军进攻。好在,王翦并没有动手。
    要是项燕有非凡的政治眼光的话,他就会知道,在楚国没把所有的军队调到淮水之地前,秦军是不会进攻的,他是白担心了。
    XXXXXXX
    秦异人把军报一放,冷声道:“这个楚国,真是没救了,增兵十万竟然耗时四个多月,天啊,他们是不是长了一条腿?还是他们不会走路?”
    “这就是楚国,各自有着各自的盘算,不可能拧成一股绳。”尉缭狠狠摇头,道:“四个月呀,要是大秦能下手的话,早就把项燕灭了十回八回了。”
    楚国这效率太过低下,令人很是无语。要是秦国能下手的话,项燕那三十万大军已经被秦国灭了很多次了。
    “要是大秦十万十万的增兵,等到把楚国的军队全部引诱到淮水之地,还不要个四五年?这时间太长了,万万不行。”秦异人眉头一挑,道:“这一次,大秦就大举增兵。传旨,给王翦增兵三十万。”
    秦异人的旨意传下,三十万秦军启程,赶去淮水之地。
    “什么?秦国增兵三十万?这不是七十万了?”项燕得到消息,一蹦老高,满脸的震惊之色。
    一次性调动七十万大军,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就是著名的长平大战也没有如此规模,不要说亲眼见证,就是听听这个庞大的数字就令人震惊。
    “快,向君上救援,大楚必须要大举增援。”紧接着,项燕扯起嗓子大吼一声。
    项燕虽然有着不凡的军事才华,然而,他手中不过四十万军队,绝对不能抗衡七十万秦军,他不能不急。
    XXXXXX
    “什么?楚国增兵三十万?”楚考烈王得到消息后,大惊失色,一脸的惊惧,身子摇摇晃晃,一个没站稳,摔倒在地上。
    “咕咕!”楚考烈王喉头发出一阵怪异的声响,如同被掐住脖子的老母鸡似的。
    “七十万虎狼秦军在淮水之地,天啊!”楚考烈王恨不得昏过去,就不用如此惊惧了。然而,他就是不能昏过去,要承受这恐惧。
    “不行。赶紧上朝,召集大臣商议。”紧接着,楚考烈王想到了上朝。
    旨意一传下,大臣毕集,楚考烈王也没有绕圈子,道:“寡人刚刚接得军报,秦国又增兵了,这次秦国增兵三十万,三十万呐!”
    “什么?秦国增兵三十万?”一片惊呼声响起,一众大臣惊恐万端。
    “如此一来,秦国在淮水之地的军队就有七十万了。天啊,七十万大军,这种事谁听说过?自盘古开天地以来,从未有如此之多的军队云集呀。”
    “这仗没法打了,大楚赶紧撤军吧。”
    “撤?往哪里撤?淮水之地是大楚的形胜所在,要是没了淮水之地,大楚还是大楚吗?”
    “即使以大楚的广阔土地,也是禁受不住七十万虎狼秦军的攻击呀,虎狼秦国这次是亡楚之心不死,大楚要退也没得地儿退了。”
    “七十万虎狼秦军杀来,这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一众大臣惊呼声响成一片,议论纷纷,有人主张逃走,有人主张应战,有人知道楚国无处可逃了。(未完待续。)
第五十一章 驾临前线
    “虎狼秦国出兵七十万,亡我大楚之心不死,即使大楚要退,也是无路可退了,大楚当齐协心,共抗秦国,方有一线生机。”楚考烈王先是说了一通漂亮,紧接着道:“屈景昭黄四氏,你们出兵几许?”
    一直以来,楚考烈王都想把五大世家的子弟兵控制住,却始终没有机会。眼下,他自认为机会来了,自然是不会错过这等良机。
    “臣愿再益兵三万。”屈氏族长想了想道。
    “臣也愿出兵三万。”昭氏和景氏族长道。
    “臣愿出兵四万。”春申君为了讨好,特的多出了一万兵。
    四氏总算有些进步了,没有象上次般只出兵数千,这次出兵三四万,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然而,楚考烈王不会满足,道:“你们把子弟兵窝着藏着,以为可以守住你们的封地,是不是?你们也不想想,要是大楚没了,你们的封地有何用?你们还能有封地吗?虎狼秦国会放过你们吗?”
    楚国是世家大族的根本,若是楚国被秦国灭了,这些世家大族也就完蛋了,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君上,臣愿出兵五万。”屈氏族长想了想,一咬牙道。
    五万子弟兵,再加上上次的一万,就是六万了,应该是占了屈氏子弟兵的一半了,他很是肉疼。
    这些世家大族之所以能与王族周旋,就在于他们有子弟兵。若是王族要动他们的话,就会发生战争,楚国就会发生动乱,是以,王族明知这些世家大族是天大的威胁,却是动不得,只能听之任之。
    要是没有了子弟兵,世家大族就无力与王族抗衡了,王族要干掉他们就干掉他们。
    “臣愿出兵五万。”景昭二氏族长忙道。
    “臣也愿出兵五万。”这次,春申君没有讨好了。五万子弟兵不少了,还要留下一部分与王族周旋。
    “你们的小心思,莫以为寡人不知晓,你们是想藏着子弟兵吧?”世家大族一直是楚国王族的威胁,王族早就想干掉他们,只是没有机会,眼下就是良机,完全可以打着抗秦的旗号把这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兵调到前线,借秦军之手除掉。楚考烈王自然是不会错过这一良机的,一个劲的施压。
    这些世家大族也不是好对付的,你有理由,我有籍口,各说各的理,就这样,又开始扯皮了。这次扯皮异常精采,所费时间竟然长达近两个月。
    秦国七十万大军压境,可以说是军情似火,刻不容缓,楚国却是扯皮如此之久,真是令人震惊。
    两个月后,楚考烈王与屈景昭黄四氏终于达成了协议,四氏再各出兵九万,加上上次增兵的一万,总计出兵十万。
    王族出兵十五万,再加上各中小世家的子弟兵约五万,这次楚国一举增兵高达五十六万。
    加上项燕手里的四十万楚军,楚国总计调兵九十六万与秦军抗衡。
    有朋友可能会说,楚国没有这么多兵力,因为历史上项燕率领四十万楚军与王翦率领的六十万秦军对抗,没有更多的兵力了。
    其实,历史上王翦灭楚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干掉燕项率领的楚国精锐,也就是四十万。为了解决这四十万楚军,王翦与项燕相持一年有余,直到项燕轻敌后,秦军突然出击,一举而击败这四十万楚军。
    接下来,就是进入第二阶段了,秦军在王翦的率领下大举追击,一直追到寿春。项燕在寿春另立楚王,召集楚国的残余势力前来勤王。为了对付这些残余势力,王翦围住寿春,并不急于攻克,这是想把楚国的残余势力集中,一举歼灭。
    楚国的残余势力果然中计,大举赶去寿春。为了全歼这些楚国残余势力,王翦在江阴、宜兴一带部署秦军切断他们的退路,最后一举全歼。
    至于这些残余势力究竟有多少人马,没有准确的数字,难以知晓,相信不会少,四五十万应该差不多。
    达成协议之后,各大世家大族又使出“拖”字诀,要么是不发兵,要么就是今日发一点点,明日发一点点。多的时候有一两千,少的时候只有数十人,真是咄咄怪事。
    这些奉令出征的子弟兵在路上不是游山玩水,就是东游西逛,哪条路不好走,哪条跟远,就走哪条。好走的路,便捷的路,一概不走。
    能走,还算是好的。更有甚至,在一地一驻就是十天半月,甚至于长达一两个月。
    这些子弟兵每到一地,就要吃要喝,要美貌的妇人,因为他们自以为他们是为了救楚国,是楚国的大恩人,楚人就要把他供着。
    要是一个不如意,就会打砸抢,甚至于杀人放火。是以,他们所到之处,怨声载道,楚人苦不堪言。
    项燕一道又一道的命令传下去,要这些子弟兵早日赶到。然而,领军的四大世家子弟傲慢的答复:“项燕,是你无能,不能打败秦国,这才要我们前来助战。你要是无能,就滚吧。我们是来帮你的,你得对我们客气点。”
    项燕这是为了楚国才与秦国相抗,竟然还得低声下气去求人,差点没气炸肚皮。
    楚考烈王也是不断下旨,要子弟兵早日赶到。然而,屈景昭黄四氏族长却是早有默契,找着各种各样的理由。就是楚考烈王信任的春申君,也是籍口不断,今天有黄氏子弟得佳儿,明日有黄氏子弟要婚娶……
    这些理由压根儿就不是理由,却给他们说得振振有词,正大光明,脸皮之厚令人无语。
    楚考烈王真想把这些世家大族全杀光,可是,眼下不是时机,他不得不忍着。
    这些子弟兵我拖你拖他拖,赶到淮水之地已经过去了十个月了。再加上楚考烈王与四大世家扯皮的两个月,楚国这次增兵足足用了一年时间。
    增兵竟然要用一年时间,这弥足骇人了。
    这些子弟兵一到,楚军大营就乱套了,项燕的号令不能执行,项燕不能有效控制这些子弟兵。
    子弟兵是世家大族的根本,这些世家大族当然不会甘心把子弟兵交由项燕控制,而是有世家大族的核心子弟统领。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肯定要与项燕对着干。
    屈景昭黄项五大世家中,除了项氏子弟兵是听从项燕的号令,另外四大家的四十万子弟兵一概不鸟项燕。
    不仅不鸟项燕不说,还处处与项燕对着干,项燕要他们东,他们偏朝西,这令项燕苦恼不已。项燕有心要整肃军纪,然而,这四大世家却是抱成一团,动一个就是动四个,项燕顾虑重重,就是不敢下手。
    此时的楚国,应当齐心协心共抗秦国,哪能再生内乱。
    项燕的号令只有项氏子弟兵和国府军队执行,不过五十万的样子。
    剩下的那些中小世家,实行的是阳奉阴奉,表面上执行号令,实际上却是违背,因为他们也有各自的利益。要是项燕逼得急了,他们就转投四大世家,项燕拿他们也没辙。
    就这样,九十六万楚军一下子分成两个集团,各行其是,不能统一号令。
    XXXXXXX
    与楚军营地乱糟糟一团,如同菜市口正好相反,秦军营地整肃,如同铁桶一般。
    这一年多来,秦军没甚事做,就是整日里投石戏耍。
    投石,是战国时代的一种游戏,就是比赛谁把石头扔得远,类似于现代的掷铅球。
    整个军营里都是投石戏耍之事,王翦得知后,下令要众将把士卒投石距离记录好,他要举行一场投石赛事,从中选出优胜者予以奖励。
    得到王翦的支持,士卒就更加欢喜了,投石更加卖力了。
    王翦是说到做到,每月举行一次投石比赛,优胜者予以奖励。
    当然,这奖励不是白拿的,这些力大,能投石甚远者,另成一军。
    就这样,王翦不动声色中,就选拔出一支力气过人的精锐,计约三万人。
    这支军队是以投石选拔的,王翦就叫他们“投石军”。
    这支投石军人人有着过人的力气,能把石块扔出老远,要是出现在战场上,那就是无人可挡的勇士。
    历史上,王翦正是通过投石而选拔了一支力气过人的勇士组成秦军的尖刀。在王翦的率领下,一举攻破了楚军的营地,最终灭了楚国。
    XXXXX
    咸阳,秦国王宫,上书房。
    秦异人跪坐在矮几上,眼睛瞪得滚圆,打量着军报,不断摇头。
    范睢、尉缭、蒙武和蔡泽一脸的不屑。
    “这个楚国,竟然如嘴腐朽,增兵竟然要用一年时间,焉能不亡!”秦异人眼中精光一闪,沉声道。
    楚国这次增兵竟然用了一年时间,要是秦军要动手的话,等到他们赶到,黄花菜都凉了。
    “哎!”范睢叹息一声,道:“楚国虽大,却是腐朽不堪,令人无语。”
    “没错。”尉缭重重点头,大是赞成这话,道:“幸得君上有先见之明,果断的大举增兵。要不然的话,十万十万的增兵,楚国光是调集军队就要用上三五年,这灭楚之战就太长了。”
    “眼下楚国调集了九十六万大军在淮水之地,这即使不是楚国的全部兵力,也占了**成了,大秦可以动手了。”秦异人眼中精光一闪,道:“为了更好的歼灭楚军,寡人决定亲临前线。”
    楚国调集了九十六万大军与秦军抗衡,虽说秦军的胜算很高,却也不敢掉以轻心,毕竟那是九十六万楚军,一个不好秦军就要吃大亏。秦异人亲临前线,激励士气,这很有必要。
    范睢、尉缭他们没有反对。
    “丞相、蒙武、蔡泽,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