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八百年 >

第228部分

大宋八百年-第228部分

小说: 大宋八百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的行政管理楼,还有两层小楼的居民区等等,一派热火朝天的势头。
    为了不影响这里的工作,孙阳分批的接见了这一百五十名学生精英,原本走出校门时,还有些稚嫩的学生们现在已经是一脸的沧桑,倒不是说他们老了,而是他们成熟了,想必临海建设完成的时候,就是他们可以独挡一面的时候,同时在临海,这一百五十名学生仅仅是管理层的中心而已,还有多达数千名学生在各岗位上奋斗着实习着,可以说临海的建设并不仅仅是未来天下第一城的建设,同时还是自治区未来管理人材的储备训练基地,对于这种模式,孙阳简直就是得意之极。
    孙阳给了这些学生们极大的肯定,让他们倍受鼓舞,同时孙阳还接见了一部分改造得非常好,已经转入了自治区公民汉籍的俘虏,其中有蒙古人,还有色目人,现在自治区的大鼻子老外已经很常见了,甚至在临海还驻扎着一支两千人的罗斯重甲步兵的防御部队呢。
    虽然现在临海才算是刚刚起步,投入就已经超过了五千万贯,但是它的作用也是极其明显的,军港还处于造船阶段,但是民港已经显出了它的优越性,每天都有大量的海上泊来物资在这里转运,同样还有大量的物资从这里运送出去,港口才刚刚投入使使,每天的交易额都达到了千万,仅仅是港口的停靠费用每日收入都在数万贯以上,再加上海关的税收,每月收入已经达了三百万贯,这才仅仅是个开始而已。
    '  '
252 轻工
    252轻工
    经过实地的考察,孙阳更加确认了把临海建成天下第一城的决心,这并不仅仅是炫耀自治区的能力,而是很有必要,这里在未来必然会成为东方的中心,同时也会刺激大宋努力的发展,否则的话临海取代泉州不过就是早早晚晚的事情,大宋是不会放弃这种海上贸易的。
    “总要有一条鲶鱼追着跑才行”孙阳喃喃的低语道,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或是在商农上。
    孙阳这还没有返回呢,正赶上工业区一部分投入使用,临海并不发展重工业,大部分都是轻工业,在这工业区首先投入的就是纺织业,但是这里既不是毛纺,也不是棉纺或是麻纺,而是丝纺,自治区终于有了自己的丝纺业。
    而生丝多是从大宋方面买入,但是光靠这种买入,价格上有些无法承受,都听说孙阳有着一双点石成金的手,所以在这里投资的商人们大着胆子想要求见孙阳。
    本以为会受些波折,甚至并没有抱什么信心,但是信才刚刚递进去,正好有时间的孙阳便请了这些投资商,多是自治区本地的商人,从长安、渭南等地过来的大商人。
    孙阳请他们吃了一顿便饭,饭局当中,谈笑风声,孙阳的幽默让这些商人们着实放松了不少,孙阳着重的询问了一下他们在税赋上缴上有没有什么问题,五十税一的税可不算高了,但是达到一定的数目,仍然颇为可观,自治区对税收抓得可是相当的紧,凡是逃税者,直接罚三年交三倍的税,这个惩罚可是极重的。
    在自治区有效的监督机制下,着实有不少商人在这方面落马,威力一显,这些商人们自然也就变得聪明了起来。
    现在临海还没有一个有效的行政管理体系,基本上都是这些临时管理的学生们一把抓,孙阳这次来,一来是考察,二来也是给这些学生们来撑腰的,在席间,孙阳着实好好的敲打了一下这些商人们,只要你们守法经营,没有任何官员敢对你们下手,但是如果也欺负学生们年青耍什么花枪的话,那么他孙阳第一个就不会放过他们。
    孙阳的敲打着实让这些大商人们额头冒汗,低着脑袋连连称是,眼见敲打得差不多了,孙阳这才关心起他们的困难来。
    自治区拥有着畜力的纺织机,比人力的快了不知多少倍,而且纺出来的布料质量也相当的不错,只不过丝纺与其它的不同,原料才是最大的问题,临海本地所产的丝料根本就无法供应他们使用,从大宋那边购买,产生的竞争,价格又升了上来。
    “这个原料问题,只要你们能挺过这一年,问题就很好解决”孙阳敲了敲桌子说道,“其实我们并不一定要把原料放在自己的身上,可以向外看看,看看哪里还产丝料”孙阳提示着。
    “大人说的可是日本?”一名看着很精明的商人问道。
    “没错,日本,日本也产生丝,而且质量还相当的不错”
    “但若是在日本收购生丝的话……”
    “眼光,眼光要放得长一点”孙阳晃了晃手指说道,“我给你们一个建议,不要只看原料,还要注意培养原料产地,比如集中产丝,比如花重金请一些高手指点农户如何才能大量的产丝,再比如,培养市场,价格稍微高点收购,有了市场,我们还可以把产品反销出去。”
    “再说,就凭我们大宋的丝稠,好像也不愁销路吧?”孙阳说着又笑了起来。
    也确实如此,大宋的丝稠一向都不缺销路,周边的国家,哪怕是那些蒙古人,都以穿着一身丝稠而感到有面子,全靠这个撑面子呢,而且仅仅是内销就了不得了。
    自治区的生活况态一天好过一天,民夫着丝覆曾经在大宋发生过,只不过连年的战乱,使得大宋的经济雪上加霜,加税再加税,民间已经不堪重负的,哪里还有什么民夫着丝履的事,但是现在在自治区,可不再是传说了,而是真真正正在发生的事情,对丝稠的需求量极大,每年大宋的商人都会将大量的丝稠运往自治区,甚至还没有走到地方就卖得精光,现在蜀锦在自治区也找到了销路。
    自治区的地盘在不断的扩大,投资不断的增多,对于这些商人们来说,简直就遍地的机遇,现在的自治区,是一个充满的传奇的地区,甚至传说当中,有人四下收鸡蛋,然后把鸡蛋再挑到各工地去销售,赚了好大一笔,然后自己在学习畜牧的学院帮助下,建起了大规模的养殖厂,鸡鸭等扁毛畜生着实让他大赚特赚。
    甚至现在只要在临海的临时小市场摆个小菜摊,都能让生活过得不错,在这个遍地是机遇的时代,是商人们积累资本的时代,同时也是自治区不停的完善自己商业律法,严厉打击不法商贩的时代,比如对于大规模的聚赌,超高的高利贷等都有严厉的打击。
    孙阳给这些商人们出了主意之后,便着手返回自治区,他的秘书们也开始着手准备行政报告。
    这对于孙阳来说,不过就是一件普通的小事,但是对于这些受了指点的商人们可不一样,孙阳的指点让他们的眼前一亮,同时也有得吹了,咱可是跟孙大人孙将军一起吃过饭聊过天的。
    商人们已经开始准备船只前往日本考察,把日本经营成为一个大宋的原材料产地,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原材料产地是孙阳的梦想之一,首先要让他们尝到甜头,让他们知道以农为主会让他们富起来,至于日本的战乱,并不会波及前往日本的商人。
    这年头的日本人对华夏可不像后世那么虎视眈眈,唐、宋两朝在日本的心中都有着不一般的地位,这种影响一直影响到现代,在现代,甚至有人说,唐宋的历史已经不在中国,而在日本。
    甚至到了现代,日本仍然认为,只有宋以前的中国才称得上是中国,现在的中国,只是一群劣等民族建立起来的国家而已,崖山以后,已经再无中国了,而孙阳,要让这个中国一直延继下去,直到现在,做得还是相当的不错。
    这个时候的宋人,在日本的地位可是颇高的,甚至还有不少日本的挖门资洞的把自家的女人送到大宋来,甚至还是官方组织的,只是为了向大宋借点种,改善一下自己的民族。
    大宋的商船队伍每次经过日本沿岸的时候,都有大量的日本人沿途跪拜,甚至日本还派专人驻守大宋,只要大宋才子有了新的诗词,都会在第一时间送回日本,在他们的心中,大宋就是一个天堂一样的地方。
    所以自治区的商人要借大宋的名义在日本开展工作一点问题都没有,自治区早已声名远播,甚至在自治区,还有不少的日本留学生在学习,不过他们学习的范围多是国学、农牧方面,至于工业方面是一点也接触不到的,就算是接触到了也没有用,日本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资源搞这种大生产。
    在孙阳的提醒之下,这些日本留学生也坚定不移的认为,只有在多山的日本大力发展丝农业才是未来正确的方向,自治区对日本的影响通过这些留学生们不停的影响着日本,一切都是水道渠成的事情,甚至现在这些商人们已经开始着手招聘那些日本人到大宋去学习桑蚕养殖技术去了。
    孙阳的临海之行历时两个月,终于在东部战区再一次主动向蒙古人进攻当中返回了长安,看来这事不能长干,太他娘的扰民了,甚至连军队都一并的扰了,孙阳决定以后没事最好搞微服,千万别这么大张旗鼓的。
    这一离开就是两个月,孙阳着实有点想媳妇了,大被一蒙,搂着两媳妇胡天胡地的折腾了三天才软趴趴的爬出了屋子,而他的秘书团队们已经拿出了临海之行的报告,孙阳拿着报告看了看,面面俱道,做得相当的不错,而且还都是白话文的。
    从原则上来说,自治区对白话文与文言文一并使用,一视同仁,愿意使什么样的文体就使用什么样的文体,可以说自治区的教育也是两种文体同学的,这也是中原历史所决定的,若是只推广白话而灭杀文言的话,那么普通人将再也看不懂本国历史,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在行政大会上,孙阳一向都很少发言的,不过一次,孙阳站到了前台进行了发言,手上厚厚的稿件,都是关于临海之行的观察报告,而且还是十分客观的观察报告,首先要肯定那些学生们的功绩,同时也要赞扬各部门对临海临时的管理团队的支持。
    接着就是临海如今的现况和对未来展望的推测,最后孙阳给出的结果便是,对临海加大投资是完全有必要的,不会赔本的,在会议上,孙阳建议,以临海现在已经开始创收的海关关税做抵押,再次发行两亿贯的债券,向民间发行为期五年的债券。
    孙阳的提议得到了全体通过,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悬念,困扰着临海的资金问题将在短时间解决。
    很快的,财政部就发布了临海海关收入的详细报告,并对水来的增长做出了推测,最终的结论就是完全可以在三年之内还清两亿贯的外债。
    有了财政部的报告,临海建设债券终于开始发行了,甚至引起了抢购潮。
    '  '
253 好消息
    253好消息
    在此之前,自治区要发行新一轮的债券已经被放出了风声,各方面都在四处的奔走,挖门盗洞的托关系,想要抢先一步多买一点债券,而原西夏一带的蒙古将领几乎已经是彻底的自治区化了,根本就没拿自己当外人,当地的蒙古军队虽然还挂着蒙元军队的名头,但实际上,已经与自治区本地的居民差不多了,甚至有不少人都想办法进入自治区范围,拿到了汉籍,汉话流利得让人根本就看不出来他们曾经是蒙古人。
    勒格图更不把自己当外人了,凭心而论,自治区待自己不错,当年的西部战区老大韩老根跟自己几乎相当于把兄弟了,现在的老狐对自己也是相当的不错,所以勒格图更加不客气了,四处联系着,甚至准备好了百万贯的金银财宝,准备用来购买债券,只是要能抢得上才行啊,据可靠消息,大宋那头甚至准备拿出所有的家底来吞掉一半以上的债券。
    这对于自治区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债券能够卖得这么火,首先就证明了自治区拥有着极强的信誉还有实力,没有这些,谁鸟你的毛线债券。
    自治区第一批发行的两亿贯债券根本就不愁卖,甚至一个不好还会得罪不少人,对于那些投资者来说,自治区的债券无疑是一种极其稳定,毫无风险的投资,几乎就相当于白捡的一样,每年百分之二十的收益,几年就翻上一翻,几乎坐在家里吃利益都够了。
    大宋很是强硬的要收购一半,财政部说什么也没有答应,只给他们三成的份额,开玩笑,都给了你们,自治区那些拿着钱等着公民百姓小商人还不把财政部给平了,哪怕划出去三成,都让不少人围在财政部的办公楼前喝吼不休了,对于这种事,汉安局也只有维持秩序的权力,而没有动用强硬手段的强力,除非这些人动用了武力。
    财政部的官员每天最痛苦的就是下班了,只要一下班的时候,东扯一下,西拽一一下,一天废掉一套衣服,甚至还有被直接扯得身无寸缕的好笑事发生过。
    大批不同面值的债券在官方的印刷厂终于被承印了出来,除了一部分押送到了大宋,剩下的全部都委托各大钱庄进行发售,各大钱庄可以得到半成的酬谢,半成已经不少了,足足数百万贯的收入了。
    每天都可以看到各大钱庄前排满了人,这些人拎着箱子提着袋里,里面装的工么是银币,要么是十贯面值的纸钞,夸张点的还雇了人挑着几担子铜钱,排出老长的队伍等着购买债券,治安局也派出了大量的人手进行维持秩序,防止意外的发生。
    而且随处都可以听到人们在抱怨着铜钱的沉重,纸钞的方便,可以说,通过几次债券的购买,还有小面额纸钞的发行,纸钞已经得到了承认,至少在自治区范围内得到了承认,就连远处的日本都已经开始小批量的使用大宋纸钞了,大宋境内,纸钞的承认也达到了五成左右,人们不再排斥这种日常生活当中非常实用的纸钞,十文面额的纸钞发行量颇大。
    “这倒是个好消息”看着下面提交上来的报告,孙阳一个劲的点着头,“看样子至少咱们自治区全面推行纸钞已经成熟了,不过铜钱却也不能完全排除”孙阳向财政部的人说道。
    “现在,你们需要联合大宋还有天下银庄,一起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纸钞体系,设计图样也要尽快的拿出来,准备着手全面推行纸钞”孙阳握着拳头说道。
    粗略的算来,一千文等一贯,而在购买力来说,月收入三五贯就已经可以养活三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