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刑徒 >

第101部分

刑徒-第101部分

小说: 刑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次征伐匈奴,朝堂上的意见并不一致。
    廷尉李斯、宰相王绾,还有博士淳于越等人,都不太赞成和匈奴开战。
    在他们看来,对匈奴的战争完全没有必要,无故兴兵,胜算不多。而且,匈奴人是马上民族,行踪飘忽不定,很难捕捉到战机。只为一个莫名其妙的谶语,就要来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于大秦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为此,李斯等人在朝堂上和主战的蒙恬等人激烈辩论。
    但最终,却是始皇帝决定了此事。
    自统一六国以来,始皇帝的确是日益的刚愎自用。但逢大事的时候,他还是会倾听一下臣子的意见。匈奴,一定要打,而且要狠狠的打……这是始皇帝的原话。也正因为这一句话,李斯等人不得不闭上了嘴巴。并且在最短的时间里,制作出了与匈奴作战的方针和计划。
    与此同时,始皇帝钦点蒙恬为,督战阳周。
    此战,将动员边郡戍卒三十万,并且从山东北部诸郡征调民夫二十万人,以协助战事推进。
    蒙恬也是出身军人世家,三世为将。骨子里流淌着是一股子老秦人悍勇热血。
    所以,他对刘阚的这首《男儿从军歌》赞赏有加。以至于刘阚才抵达阳周城外,蒙恬就命他来见。
    说实话,刘阚也很激动!
    六年前第一次见到蒙恬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蒙恬的身份,而且也没有资格和蒙恬说话。一晃六年过去,再次见到蒙恬的时候,刘阚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在私心之中,他对蒙恬敬佩不已。甚至远超过刘邦项羽等人的钦佩。
    战国时,名将纷起。
    不管是乐毅、孙膑旁、白起、王翦……刘阚独敬佩李牧。
    辟云中。击胡蛮,正经的民族英雄。而在秦汉之交时期,刘阚所敬佩地人,唯有一个,蒙恬!
    后世关于蒙恬的传说有很多,刘阚已记不清楚了。
    唯独他击溃匈奴,开疆扩土地事迹,始终不曾忘怀。所以,当他站在蒙恬面前时,居然有些手足无措。
    蒙恬不由得笑了!
    终究还是个孩子。难免会有些紧张。
    只是没有想到,这小子还是文武双全。他认认真真的打量着刘阚,殊不知刘阚也正在看他。
    蒙恬身材魁梧,比刘阚矮了小半个头。
    国字脸,浓眉大眼。乍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受。但是靠近之后,却能感受到蒙恬身上的那种刚烈之气。这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气质,有的人可以感觉到,有的人却不行。
    刘阚在心底,忍不住赞了一声:不愧是秦汉第一名将!
    如果蒙恬不死,刘邦项羽有可能推翻大秦吗?在电光火石间,刘阚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念头。
    这时候,蒙恬开口了。
    “刘阚。陛下此次对匈奴开战。本来和你没甚关系,但我还是破例将你征召。你可知为甚?”
    没错,此次征召,仅止于山东北部各郡,山南各郡无需出征。
    刘泗水郡属于山东南部各郡,其分界线,就在河水。大河以南,为山东南部,大河以东,为山东北部。似泗水郡,砀郡,陈郡,三川郡,乃至薛郡、琅琊郡,准确地说,无需征调。
    其实直到现在,刘阚也没弄明白,这太尉府,也就是相当于后世的国防部,怎会单为自己发出征召令呢?现在似乎有点明白了,是蒙恬所为。以他的能量,发征召令并非一件难事。沸&腾&文&学整理收藏
    蒙恬说:“这是我第二次见你。
    第一次是在昭阳大泽,六年前你还是个小娃儿。不成想,短短六年,你已经有了诺大成就。
    我原本还想把你招入蓝田大营,只可惜后来一忙起来,却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
    呵呵,平白便宜了任嚣……早前任嚣发来战报,数次提起了你的名字。所以我很好奇,想借此机会见识一下,你这个在任嚣口中,我大秦未来的栋梁之才,究竟是长的怎生一个模样。
    不错,你很不错!”
    蒙恬一连两个不错,让刘阚顿感受宠若惊。
    “刘阚!”
    “喏!”
    “你此次带几多兵马?”
    刘阚沉声道:“除郡守赠予刘阚的三百蓝田甲士之外,阚尚自备骑军百人,将三人,书佐两人,军司马一人。算上阚自己,共四百零七人,特向上将军报到。”
    说着话,他从怀中取出太尉府的符信,恭恭敬敬的递到了蒙恬的面前。
    蒙恬一笑,将那符信收起来。而后抄起一枚黑木虎符,在手中掂量了一下,沉声道:“很好,看样子你已经做好了大仗地准备。你那首歌子唱的甚好,虽不合韵律,倒也别有一番血气。
    这样吧,我再拨甲士百人,命你自成一曲。
    从即日起,你在军中官拜军侯,前往永正原听命……李成何在?”
    “小将在!”
    话音刚落,从门外转入一名青年,一身戎装,年纪大约在二十左右,大步来到蒙恬的面前。
    “着你为刘军侯军中左司马,领轻车一组。归刘军侯指挥。
    即刻领三日军粮,随刘军侯往永正原听命。限三日之内必须抵达,不得有误,听明白否?”
    “李成明白!”
    青年看了刘阚一眼之后,旋即退到了刘阚的身后。
    蒙恬说:“李成乃名将之后,谋略出众;刘阚你也经过疆场搏杀,望你二人,能精诚合作。”
    刘阚和李成拱手应命,“定不负上将军厚爱。”
    按照秦军的编制,逢战时。以平时地编制为基础,组建成部曲制地作战部队。
    此时,尚无元帅这个说法,统帅被称作大将或者上将军,下设副将,裨将若干。每个将军,又统帅若干部,每部的主将,称之为校尉。也就是后世兵书中经常见到地一部一校制度。
    部以下,为曲。
    曲的主将。被称之为军侯。
    就一般而言,一曲大约在二百五十人至五百人左右,号千人。分百人将,五十人将等六级。
    想必是蒙恬也考虑到了刘阚年纪小,在军中没有也没有资历。故而并没有打散他原班人马。而是在这个基础上,增添了百人。其中,兵车一组,大约六十六人,另有弓弩手三十余人。
    可以说,蒙恬为刘阚是煞费苦心。
    为了能保证其军令畅通,甚至安排了李成为他地副将。这李成的来头可不小,是城纪人李信的孙子。李信早年间战功显赫。是大秦名将之一。若非后来攻楚失败。其官位也不会小。
    王翦破楚之后,李信待罪还乡。闭门思过,最后郁郁而终。
    但始皇帝并没有因为李信这一次失败就忽视了他……李信的儿子,如今在咸阳人郎中令,主持蓝田大营。李成则被安排在蒙恬地身边,始皇帝甚至告诉蒙恬,要好好地培养李成一番。
    如今,蒙恬把李成拨给了刘阚,自有他的道理。
    有些事情,必须要李成出面才能解决。否则以刘阚在军中地资料,即便享有公大夫之爵位,还是会有很多的麻烦。此次集结边军戍卒,骄兵悍将多了去,必须要有个人能出面打点。
    而李成,无疑是最好地人选。不用担心李成会有什么不满,秦军之中,军纪森严,上下等级明确。李成也不是不知道轻重的人,就这一点而言,蒙恬不需要担心什么。只看刘阚有没有这个本事,真正搞定李成。
    刘阚接过了黑木虎符,和李成并肩退出了房间。
    二人相视一眼,并没有做什么交流,而是一前一后的向外面走。
    迎面,一员裨将急匆匆跑来,和刘阚错身而过的一刹那,打量了他一眼,突然冷哼一声。
    那哼声之中,带着一种嘲讽的味道。
    刘阚一怔,忍不住回头看了那裨将一眼,旋即被李成拉住,低声道:“别惹事,那是王离将
    “王离是谁?”
    走出军营之后,刘阚才忍不住询问。
    李成苦笑道:“他是王贲将军的儿子,在军中的资历,比蒙大将军还要老一些。此次征伐匈奴,太尉府原本是要点王离将军为上将军,可后来陛下钦点了蒙大将军,他憋着一股气呢。”
    派系……难道秦军之中,还分有派系不成?
    李成和刘阚上了马,扭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军营,“咱们此次要驻守的永正原,就属于王离将军的治下。”
    “啊?”
    “刘军侯,总之你要小心一些。
    到了永正原以后,凡事需谨慎,莫要落了口实,否则连大将军也护不住你。我听人说,王离将军在大将军特意征召你这件事情上,非常不满。所以到了永正原以后,肯定会有所举措。
    权当作是一种磨练吧!大将军也是一番好意。”
    或许吧……
    刘阚开始头疼了。这还没有开始,就先得罪了上官,只怕此次北疆一行,也不会那么顺畅吧。
    第一部 潜龙勿用 第一四五章 蒙疾蒙克
     更新时间:2009…4…7 0:56:53 本章字数:4716
    “其实,不管是在哪儿,也不管是在什么地方,这种派系之争,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当晚,当刘阚坐在自己的军帐中是,陈道子笑呵呵的为他解忧。
    “军侯大可不必因这事情而感到烦恼,大秦律法森严,不仅仅是对百姓,于官吏,于将领更甚。似军侯这种无需凭借战功而胜任公大夫的事情,可以说是自商君以来未有过的特例。
    秦军将领靠祖宗余萌爬起来的人不多,特别是自那杀人王白起之后,都要从小卒做起。
    王离出身名将世家,也是如此境况。能从小卒做起,一步步的爬到现在的位置,自然有其特殊之处。三代军人世家,大秦治下唯有蒙家可以相比,但是论战功和资历,蒙家比不上王家。所以这一次未能成为主将,王离心里肯定不会舒服。但要说他会针对你,也未必。”
    刘阚轻声道:“他不是针对我,是针对蒙大将军。”
    “那军侯更不需要担心,如果王离连这点分寸都掌握不住的话,我看他王家也就算是没落了。
    小麻烦可能会有一些,但若说性命之忧,却不太可能。
    李成不也说了,王离会给军侯有所举措,但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军侯是大将军特例征召的人。只要军侯行得正,坐得直,不让他有口实,那么任他千般主意,也奈何不得军侯。”
    行得正,坐得直?
    这话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就难了……
    不过经陈道子这一番安慰之后,刘阚的心情到了好转了许多。
    今天的收获其实也不算小,至少从那些蓝田甲士对自己的态度来看。应该是更亲近了几分。
    早先,刘阚和蓝田甲士并肩作战过。倒也有一些交情。
    他自己也很清楚,军功爵提升的太快了。大仗没打过一次,却噌噌噌的爬到了许多人也许一辈子都达不到的位子上去。难免会有人心里不舒服,特别是这些跟在嬴壮身边地蓝田甲士。
    能把关系拉近一些,总是一件好事。
    这一次在北疆作战,若没有这些人的支持,怕很难在军中立足。
    只看李成带来地那一组车兵的表情,刘阚就知道,这北疆边军中。有很多人不会服气他。
    好在,李成表现的还算不错,想来是经过蒙恬提点。
    只是啊,能不能让李成信服,真心实意的和自己合作……刘阚知道,那还需要自己的表现。阚率领人马出发离开了阳周,赶往永正原。这永正原,是秦军屯兵习武的大校场。属上郡治下,同时又与义渠相连,充当着北御匈奴的军需供给站。
    当刘阚率军抵达永正原的时候,已经是离开阳周的第三天。
    在交接了虎符之后,刘阚一行人被安排到了靠近校场东大门地营地。旁边还驻扎有两曲人马。
    李成介绍道:“西边一曲兵马。乃冯劫将军之子冯敬所辖……唔,就是右丞相冯老将军的孙子。不过冯劫将军和蒙大将军因为政事上的分歧,故而偏向于王离将军,说话时要多小
    南边一曲兵马,主将是蒙疾,乃蒙大将军长子。
    人挺好,只是脾气有些暴躁。不过他弟弟蒙克倒是一个稳重的人,总体而言可以多交往。”
    刘阚一怔。诧异的看着李成。
    李成却笑道:“军侯你莫要吃惊。此次征伐匈奴,可是有不少人盼着能借此机会。立下战功,我亦如此。只不过我因年少时生过一场大病,身子骨一直不算太好,所以当不得主将。
    否则的话,我又怎会甘心做你的副手?
    不过军侯你放心,我一定会全力协助与你。虽然我对你不了解,但大将军对你如此看重,竟不惜找到太尉府,专发征召令调你过来,想必也是有本事的人。我这军功,可就靠你了。”
    这两日光景的相处,刘阚和李成也熟悉了很多,说话自然多了几分随意。
    刘阚忍不住笑了起来,拍了拍李成的肩膀道:“你放心,我怎地都要让你得一爵军功才行。”
    李成正色道:“军侯,你莫要以为我是阿谀之言,我说地是真话。
    我在大将军身边已经有三年了,却从没有见他对一个人如此重视过,就算是蒙家两位公子,也不曾得过蒙大将军的赞赏。六年,从一介白身而成公大夫,除昭阳大泽小战之外,军侯可说是从未上过战场。然而却能得大将军青睐,蒙上卿也很看重你,想必你一定有不凡之处。
    所以,军侯只需把心思用在治军上,琐碎的事情不需要担心,成可一力担之。”
    这是一种保证,也是一种信任。
    听李成说完这番话,刘阚原本有些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好转了许多。
    “不过军侯可要小心,我带来的这一百人,全都是军中能征惯战地精锐,恐怕不容易降伏。”
    顺着李成地目光,刘阚朝一组车兵扫去。
    但见这些车兵,很明显是和刘阚带来的兵马有些不太契合。其实在刘阚所部之中,应该是分为三派。从楼仓带来的一百骑毫无疑问是听从刘阚的命令。蓝田甲士虽然和刘阚亲近,但如果发生冲突,他们最多是袖手旁观。真正的麻烦,就是那刚调拨来的一百士卒。
    秦军车兵,一车三甲士,八名轻兵步卒,合成为一乘。
    六乘为一组,十八乘为一队。一组车兵主将,被称之为车正。秩比百人将。
    随同刘阚前来的这一组车正,来头也不小。正是远泗水郡郡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