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刑徒 >

第153部分

刑徒-第153部分

小说: 刑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人?
    又是故人?
    刘阚愕然的抬起头。
    这巴蜀之地,我还是第一次来。认识的人都在这里,又从何处蹦出来了一个故人呢?“他有没有报上姓名?”
    曹无伤摇摇头,“我倒是问了,可他却不肯说……唔,说话是老秦的口音。不过我听不出具体是何处。”
    老秦口音?
    刘阚眉头一蹙,看了一眼唐厉和蒯彻,却见这二人飞快的相视一眼之后。朝着他轻轻点头。
    哈,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啊!
    “有请!”
    刘阚连忙起身,而后对巴曼等人说:“你们先回避一下……其哥随我一同前去迎接就足够了。”
    如果来人是朝廷使者,那么审食其作为江阳县长,自然需要出面。
    两人迈步走出房间。直奔府衙大厅。
    远远的,就见一青年站在**上。刘阚一见此人,不由得吃了一惊。连忙快走两步,在大厅门口就叫了起来:“李大哥,你怎么会在这里?”
    这青年,赫然正是刘阚在北疆时的司马,老秦名将李信之孙,李成!
    李成如今是在太子嬴扶苏帐下效力。自和刘阚在北疆分别之后,两人也曾在去年年初时见过一次。当时李成是为了给刘阚送马。却不想见证了程邈所发明地程公纸。之后他很快就离开了楼仓。一晃一年过去了。刘阚是万万没有想到,居然会在这巴山蜀水和李成再见。“怎么。我不可以来吗?”
    李成微微一笑,上前两步,狠狠的抱了刘阚一下,“你这老罴,才一年不见,好像又壮实了!”
    审食其自然也看出了端倪,当下退后一步,站在了门口。
    和李成寒暄过后,刘阚这才为审食其介绍了李成的身份。闻听李成是名将李信之后,审食其也不禁肃然起敬。虽说李信在伐楚之战失败,但却无法掩盖其名将的本质。正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世上原本就没有所谓的常胜将军。再说了,陇西李家,可是正经的老秦大族。
    三人见罢礼后,刘阚请李成上座。
    虽说李成的官职没有他大,但刘阚却知道,李成突然出现在江阳,一定是另有原因。
    始皇帝在河南地设立五原郡,如今正是百废待兴之时。如果没有特殊的缘由,又怎可能来到江阳?至于这缘由,刘阚和审食其都已经猜出了一个大概。只是要等待从李成口中证实。
    “阿阚,大公子很不高
    李成一开口,就让刘阚吓了一跳。
    大公子,自然就是指嬴扶苏。他为何不高兴?而且嬴扶苏不高兴,与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李成说:“大公子让你驻守泗洪,结果你上任没多久,就跑来江阳。而且一走就是百余日,实在是不可饶恕。我此次入蜀之前,大公子专门交代,让我转告你……你必须要即刻回转楼仓。”
    “啊?”
    “巴蜀之事,自有朝廷出面,你不得再插手过问。
    本来,陛下十分生气,还准备把你捉去咸阳。后来还是大公子出面求情,陛下才改变了主意。不过,陛下还交代了一个任务给你……具体的内容,会由三川郡李由郡守详细告知。
    你必须在三日之内,随我启程动身,不得耽误。”
    刘阚懵了!
    怎么好端端的,始皇帝突然来了这么一纸诏令?
    任务?
    又会是什么任务,能让始皇帝亲自过问?不过,刘阚很清楚,能让始皇帝亲自交代地任务,一定是非同小可。但这种任务,又怎会落到了自己的头上?难道说,这里面还有什么猫腻?
    一时间,刘阚就陷入了沉思……
    第一部 潜龙勿用 第二一二章 上邪
     更新时间:2009…6…3 18:14:31 本章字数:5382
    李成沉静的看着刘阚,脑海中却浮现出离开咸阳时的状况。
    事实上,就在岁末之际,大公子嬴扶苏就返回咸阳向始皇帝述职。作为扶苏的门下司马,李成自然也要随行。不过当他们刚一进入咸阳,就接连发生了几件大事,引起了扶苏的关注。
    第一件事情就是那卢子高申无病师徒所引发的坑杀方士的事件。
    不过对于这件事,扶苏倒不是非常在意。原本就对那些装神弄鬼,妖言惑众的方士不甚喜爱,杀了也就杀了吧……问题在于,始皇帝因为这件事情,对所有人都产生出了一种不信任。
    以前,始皇帝是对六国后裔不信任!
    后来由于淳于越反对老秦的政策,引发出焚书之事,让始皇帝对留在咸阳的儒生博士们感到厌烦。
    如今,那卢子高师徒曾甚得始皇帝的尊敬。
    可没有想到,这两人竟然暗藏祸心。最可怕的是,始皇帝感觉到咸阳宫的内侍们,也并非忠心耿耿。特别是在正月初一时,始皇帝在祭祀归来的途中,看见廷尉李斯的车马仪仗奢华,就随口和身边的人嘀咕了两句。没想到在第二天,李斯就立刻更换了车马,令始皇帝勃然大怒。
    这许多因素加在一起,让始皇帝越发的疑神疑鬼起来。甚至更引发出了对老秦旧臣地不信任。新年伊始。丞相王绾去职,由李斯接掌丞相之职。
    表面上看,似乎一切正常。
    但始皇帝却趁着丞相更迭之际,将丞相府的权利大肆消减。昔日丞相府所负责的种种事务,有大半被始皇帝掌控在自己的手里。紧跟着,都尉军被纳入蓝田大营治下。而掌控蓝田大营的人,就是皇子嬴将闾……这也就等于把蓝田大营从大将军府剥离出来,变成了始皇帝的一支私军。当那些大臣们不再值得我信任地时候,至少我的儿子们不会背叛我,对大秦不利!
    扶苏生出了一种从未有过地忧虑。
    当上位者不再信任属下地时候。也就是衰败地开始。
    好在始皇帝虽然不再相信李斯等人。但至少对蒙毅依然如故。
    第二件事情。在始皇帝着手准备收回巴蜀控制权地时候。上卿蒙毅查出了中车府令赵高。通过女婿阎乐收授秦枳贿赂地事情。险些把赵高处决。若非始皇帝对赵高颇为喜爱。出面保全了赵高地性命。赵高一家只怕是凶多吉少。这原本也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扶苏却很担心。
    大秦统一六国之初地那种清明吏治。似乎在逐渐地消亡。
    一个小小地内侍。居然敢如此收授贿赂。那么老秦之下地官吏。又会是什么样地一种情况?
    如果说。这两件事情都还是内忧的话,那么第三件事情,显然是外患了!
    正月初一。春雷炸响。
    济北郡梁父山上的一株古松遭雷劈之后,有人从古松下面挖出了一块人形奇石,胸口有老秦亡,大楚兴;晏子生,田三分十二个铭文。
    所谓铭文,就是指在金属器皿上。以或凸出,或凹陷形式印刻的文字。
    那人形奇石上的铭文,混若天成一般,令人生出无限地遐想。这梁父山,自古就是封禅之地。如今雷劈梁父山,奇石出现,莫非是上天的旨意?这鬼神之说,自古以来就有极强的蛊惑人心之用。加之这事情发生地突然,等当地官员反应过来的时候。谶语已传遍了天下。
    甚至连关中都得到了消息。一时间人心惶惶。
    谶语中的头六个字,倒是不难理解。早在楚国灭亡的时候。就有故楚阴阳大家南公留下谶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六个字,不过是对应了那一句谶语而已,想来很多人都明白。
    然而后六个字,却显得意义非常。
    晏子,想必说的是那故齐名相晏子吧……不过,晏子已死了几百年,这晏子生又是什么意思?
    好吧,权作晏子重生来解释着三个字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可是田三分地含义又做什么解释?不过,不管是什么意思,有一件事情却是清楚。那就是有人忍不住,要跳出来搞鬼!
    始皇帝,何等刚硬之人!
    甚至连神灵都不放在眼中,又怎可能被这谶语所恐吓?
    非但没能恐吓住他,反而让始皇帝心生暴怒之情。在得到消息之后,毫不犹豫的下令,要将梁父山方圆三百里的百姓全部诛杀。连带着位于梁父山附近的博阳县(济北郡治所)和嬴县(今山东莱芜)两县大小官员全部处置,两县共十余万人口,一个不留,也要全部诛杀。
    幸好嬴扶苏、蒙毅两人死谏,总算是劝住了始皇帝。
    不过始皇帝却下令要彻查此事,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始作俑者查找出来。若不能在限期之内把那幕后主使者查出来的话,则博阳、嬴县两地的大小官员,包括十余万百姓全部处斩。
    谁来接手这件事?
    且不说事情发生在济北郡,原本就是故齐国的领地。当地豪族大户多不胜数,民众对老秦也颇有怨念。再加上已经过了些日子,可以想象出来,若追查这件事情,一定会困难重重。
    更何况,如果追查失败,还要承受始皇帝的怒火……
    所以,当始皇帝询问地时候,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接手。这也让始皇帝嬴政更加地愤怒。
    最后还是大将军冯劫站了出来。“臣有一人推荐,也许能担当此事。”
    嬴政强压着火气问道:“不知大将军要推荐什么人呢?”
    “臣曾听人说,泗水都尉刘阚足智多谋,且勇武果敢,有大将之才,甚得大公子的看重。上将军蒙恬、上卿蒙毅也多次在臣面前夸奖他。说他知晓律法,能临危不乱,且心思缜密。
    如今,泗洪地区平静,没有任何异常。
    陛下何不诏令刘阚都尉以泗水都尉之职,暂领廷尉正之责,出面彻查济北郡梁父山之事?”
    廷尉正。是廷尉属官,执掌刑狱之事。
    如今,朝廷因为李斯被提拔为丞相,使得廷尉一职暂时空缺。
    按照秦法,似廷尉这种职务,刘阚年纪太小,肯定无法担当。而且始皇帝也不可能让他担当。
    冯劫也清楚这一点,故而只让刘阚担当廷尉正。
    以军方都尉之职,出任廷尉正地职务,倒也能说的过去。嬴政在寻思了片刻之后。便同意了冯劫的建议。
    嬴政原本就因为程公纸和秦清的缘故,而对刘阚有所关注。
    加之蒙恬蒙毅两个他最为信任地人,都曾经推荐过这个刘阚。也使得嬴政对刘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次追查梁父山之事,正好可以观察一下刘阚的手段。如果真的如蒙恬蒙毅所说的那么优秀,再加上刘阚老秦人的身份,嬴政还真的是很愿意,好好地把刘阚培养一下。
    毕竟,朝廷中的老人一个个离去。正需要新鲜的血液加
    扶苏不愿意让刘阚承担此事!虽然他看重刘阚,可刘阚的年纪毕竟是太小了,未免经验不足。
    搏杀疆场,出谋划策……或许刘阚能够担当。
    可是梁父山这件事情,关系重大。又加之是发生在故齐之地,环境复杂。就算是一个老臣出面,都未必能够处理得当。何况刘阚才二十一岁,又怎么可能担当起如此重要的任务呢?
    当然了,扶苏也很清楚。父皇决定下来的事情。很难再有改变。
    再说了,这对于刘阚未尝不是一个机会。一次磨练。即便刘阚失败,扶苏也有把握在始皇帝跟前保下刘阚。也许这样一来,刘阚会更加忠于自己……也说不定,他真的能完成任务?
    所以扶苏虽然不太高兴,但也没有反对。
    在私下里,他对始皇帝进谏说:“父皇,刘阚虽有才能,然则究竟年纪尚小。济北郡情况复杂,儿臣担心,刘阚难以镇住当地官员。儿臣以为,还需有一人在背后指点和支持……三川郡郡守李由,乃丞相之子,精通刑律,足智多谋,且对父皇忠心耿耿,何不让他暗中协助?”
    扶苏的想法,嬴政自然能觉查出来。
    不过想想也是!
    梁父山之事关系重大,刘阚一人恐怕也难以担当重任。
    所以嬴政答应,让李由在暗中协助。但是在明面上,还是由刘阚追查此事,并且要尽快开始。
    李成受扶苏指派,将负责协助刘阚!
    在传达完了始皇帝的旨意之后,他就暗中观察刘阚的反应。
    刘阚沉吟片刻,沉声道:“既然陛下诏令,刘阚自当奉诏……那就请等我三天,待我把这边地事情安排妥当,立刻随你前往三川郡。这样吧,你先休息一下,晚上我为你摆酒,接风洗尘。”
    李成也知道,刘阚是要去和巴曼商议。
    当下点了点头,随着审食其一起,前往厢房安顿下来。
    回到书房中,巴曼等人都还在。一见刘阚进来,众人连忙上前询问。
    刘阚阴沉着脸,把事情讲述了一遍。不过他还不清楚究竟是什么任务,故而也没有详细说明。
    “陛下亲自下诏,恐怕事情不小吧!”
    巴曼不由得有些担忧起来。同时心里又生出一抹酸楚,因为她知道,刘阚怕很快就要走了!
    细想起来,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恍若做梦一般。
    原以为刘阚来了,自己的终身大事能有个了结。可没成想,祖母突然间故去,秦家四分五裂。若非刘阚在她身边,巴曼真不知道自己能否撑过去。有刘阚在,不管遇到什么麻烦,巴曼都不觉得担心。现在刘阚马上就要走了,巴曼感觉着自己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一样。
    靠山没了,主心骨也没了……
    巴曼地心思,变得格外复杂。不知道刘阚这一走,什么时候才能重聚?
    刘阚轻轻的握住了巴曼的柔荑。
    “究竟是什么事情,目前还不知道……其实,我倒是不担心这个。我现在担心的是,若我走了,你一个人能撑住吗?你刚在江阳站稳脚跟,虽然有其哥老曹他们帮助,可我还是不放心。
    朝廷的态度,一日没有表明,你一日就不安全。
    秦枳若真的出招,我实在是担心你……不如这样吧!老唐,你暂时就留在江阳,辅佐曼儿,如何?”
    巴曼这心中,顿觉一暖。
    唐厉笑着点点头,“我倒是无所谓,如果曼小姐愿意,我自当留下来尽心辅佐。
    至于朝廷地态度嘛……阿阚,你恐怕是当局者迷啊……以我之见,朝廷的态度,非常明显。
    曼小姐已经表明了姿态,相信陛下也不会不知道。我可以肯定,清老的棺椁肯定在往江阳的途中。
    陛下之所以调你离开,一方面是不希望你,作为一个朝廷官员过多的插手巴蜀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