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刑徒 >

第165部分

刑徒-第165部分

小说: 刑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雉脸色有点苍白,听萧何这么一问,顿时浮起了一抹红晕,轻声道:“差不多快四个月了。”
    就在这时,从偏房走出一个小女孩儿,揉着眼睛道:“娘,我肚子饿,可有吃的?”
    这小女孩儿大约在七八岁的模样,身材比之同龄地女孩子,看上去要高很多。瓜子脸,白皙的面颊,生的非常秀气。
    萧何不禁一笑,“元已经这么高了!”
    “食量还很大呢。”吕雉看见小女孩儿,脸上露出一抹笑容,“这不,一大早就叫嚷着要吃东西。
    元,去灶上生火,娘这就给你做饭。
    萧先生,请在这里稍等,我这就去叫刘季起来。”
    说完,吕雉往内室走去。
    刘元则揉了揉眼睛,一蹦一跳地往厨房走。看着刘元的背影,萧何眉头一蹙,轻轻摇了摇头。
    不一会儿的功夫,刘季睡眼朦胧的走了出来。
    “萧先生,这么一大早来,莫非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刘季已过了四旬,虽然还是和从前一样,不拘小节,但却稳重了许多。这些年,他担任泗水亭长,倒也算是尽心尽力。只见他坐下来,两腿摊开,朝着正准备去做饭的吕雉喊道:“阿雉,烫两壶酒来。”
    “一大早的就要喝酒,唉……”
    吕雉叹了口气,倒也没有说什么。
    萧何则挠了挠头,轻声道:“刘季,我从沛县连夜赶来,是有事情要和你说。前日从东海郡送来了一批刑徒,马上要押送往骊山。可是县里如今是真的抽不出人手,所以县令让我来通知你一下,由你押送这批刑徒前往骊山。明日一早就要动身,你准备一下,随我一同回去。”
    刘季闻听,不由得一怔。
    旋即勃然大怒,“萧先生,我这刚从北疆回来没有两天,连屁股都没坐稳,怎地又要出公差?”
    萧何苦笑道:“这不是没办法的事情嘛……原本今年你的徭役已经做完,可没想到东海郡突然送来了这么一批刑徒。你也知道,前些日子薛郡生乱,东海郡出兵镇压。东海郡地人手本来就少,薛郡这一乱,就更加不足了。所以,司马郡守就和壮郡守商议,由我们负责押送。
    屠子和阿婴奉郡守之命,出兵薛郡,至今还没有回来。
    县衙里现在根本抽调不出人来……这不。就连我。今天回去之后,也要马上前往相县听差呢。”
    刘季浓眉一蹙。低头不语。
    萧何拍了拍他地肩膀,“刘季,这不是正好赶上了吗?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等过了薛郡地事情平定了,来年想必也不会太过繁忙。到时候,我会设法为你调动一下。让你少出一次徭役,你看怎么样?
    这一次,你就委屈一下吧。
    反正也只是押解刑徒,到了骊山之后,你就可以马上返回。
    如果一切顺利,说不定开春就能回来……”
    刘季也知道,摊上这样的事情,只能怪自己倒霉。也怪不得萧何。谁让薛郡闹出了那么大的乱子?不过听人说,那刘家子又升官了,好像这次平定薛郡之乱。还是由那家伙出面主持。
    人和人就是不一样。
    那家伙出一趟公差,不晓得又捞到什么样的好处。
    可是自己呢?
    也许天生就是这劳累的命吧!
    还龙之子呢……又有谁见过,好像自己这般倒霉劳累地龙之子呢?刘季想到这里,不禁自哀自怨地叹了一口气。
    “萧先生,那你稍等一下,我让阿雉给我做些干粮。”
    这时候,吕雉烫好了两壶酒,用托盘端了进来。刘季把事情和吕雉说一下,吕雉听罢之后,只是点了点头。二话不说就回了厨房。为刘季准备干粮去了。待吕雉走后,刘季给萧何倒了一杯酒。刚准备喝,却被萧何一把抓住了胳膊。
    “刘季,问你一件事。”
    “萧先生请讲。”
    “你家刘肥,如今在何处?”
    刘季闻听这句话,脸色骤然一变,强笑一声道:“萧先生,你也知道,这两年我一直忙于公务,很少回家照应。阿肥现在也大了,我呢,也没时间管他。不怕你笑话,我还真不知道他在何处。”
    萧何不说话,看着刘季,片刻后压低声音道:“刘季,好歹咱们也是乡亲,有些话我不得不提醒你。阿肥的年纪也不小了,整日游手好闲,终究不是个事儿。
    我听说,他经常和一些不三不四地人交往,在沛县还欠下了一屁股的债。如今,天下看似平静,可是却并不安生。欠债是小事儿,可不要因为些许小事儿,走错了路,可就危险了。”
    刘季一怔,连忙问道:“萧先生,可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萧何说:“我只听说,他今年经常去戚县……你也知道,戚县在薛郡,而薛郡目前……万一被牵连进去,到时候想要脱身,可就没那么简单了。刘季,你最好让人去戚县,把阿肥找回来。
    现如今,是多事之秋,一切小心为妙,切莫在闹出什么事端。”
    刘季点点头,酒也不喝了,呼的站起身来,“我这就去找王吸,让他去一趟戚县,把那家伙抓回来。”
    他之所以这么紧张,自然不是没有原因。
    刘季虽然只是一个亭长,可是交友很广,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关于刘肥现如今的状况。这两年来,刘肥结识了一些不法之徒,成色十分复杂。薛郡出了那么大的事情,少不得会有一番清洗。万一沾染了腥气,到时候想洗掉都很困难。弄个不好,连自己都要被那小子牵连。
    今年,还真是一个多事之秋啊…刘季前脚刚走,吕雉就走进了房间。
    “萧先生,刘季这次去骊山,不会有什么麻烦吧。”
    萧何诧异地问道:“阿雉,刘季这又不是第一次出公差,能出什么事情呢?你可别胡思乱想。”
    吕雉摇摇头,“您刚才不也说了嘛,如今这世道,并非如看上去的那样太平。我也知道他不是第一次出公差。可不知为什么,我这心里面啊……乱的很。总觉得好像要出什么事似地。”
    萧何笑道:“阿雉,你想的太多了。
    这世道虽说不太平,可是也不算太坏。薛郡之乱,已经被刘……都尉平息了,应该不会再有什么麻烦。”
    自从刘阚去了楼仓之后,不论是萧何还是吕雉,都刻意避免提起刘阚的名字。
    吕雉摇了摇头,“也许是我胡思乱想吧……但是刚才听说刘季要出去之后,我就有点心绪不宁。
    萧先生,万一我出了什么事情的话,有件事想要求你帮忙。
    把阿元送去楼仓,我父母和阿都在那里,也能给她一个照应……你知道,刘季家里的情况。”
    萧何当然知道,刘季的父亲,刘湍刘老太公对刘季并不喜欢。
    连带着刘季地兄长嫂子,对刘季这一家子,也非常的苛刻。不过,他觉得吕雉有些疑神疑鬼了。
    不过是押送刑徒而已,又能生出什么乱子?
    这吕雉啊,聪明是聪明,也很能干,是一个有主见的女人。只是在有地时候,未免考虑的太多了一些。
    想到这里,萧何抿了一口酒,微笑着答应了吕雉的请求。
    第一部 潜龙勿用 第二二三章 千字文
     更新时间:2009…7…6 11:34:55 本章字数:7081
    始皇帝三十四年的冬天,很冷!
    就在隆冬到来的前夕,一场三十年未有的大雨,使得泗洪地区提前进入了冬季。
    十月七日,往年这个时候,泗洪还很温暖。可是今年,陡降的气温,让泗洪居民措手不及。
    沛县、丰邑、留县、啮桑等地,接二连三的出现了冻死人的事情。
    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也让泗水郡郡守嬴壮焦头烂额。原本手里的人员就不够充足,出现了这种事情,更让他有些无奈。紧急从各县抽调大批官吏,商议如何解决这种棘手的难题。
    而诸多问题之中,最主要的还是粮食问题。
    由于早先一场大雨,让许多农户的家中都出现了短缺。相县周遭还好,可是泗水沿岸,包括下邳彭城两地,都开始有流民出没。自古以来,流民都是一个大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势必会演变成巨大的灾难。嬴壮无奈之下,最终上报咸阳,请求开放楼仓储备,以缓解危机。
    楼仓,如今有大仓百余座,粮窖近千。
    按照大秦的规定,一口粮窖,可存放三千石粮食。近千口粮窖,那可就是差不多三百万石粮食。
    当然了,这些粮食是作为战略储备粮。
    更承担着东海、泗水、九江郡的粮道枢纽。
    开仓放粮。绝对是一件大事。即便是嬴壮。堂堂两千石俸禄地一方大员。也不敢擅自决定。
    好在这个时候。楼仓令。泗水都尉刘阚率部返回楼仓。
    由于楼仓在兴建之初。就考虑到了各种自然因素。密布地沟渠。成功地保护了楼仓地安全。同时。一场大雨。还让新兴地睢水堤坝经受了考验。即便是地处低洼。却没有受到影响。
    听说了下邳等地地灾情之后。刘阚召集部曲。开放私仓。以缓解下邳地灾情。
    同时。居住在楼仓地吕文、陈义等人。通过各自地渠道。从外地购买粮草。刘阚更派人紧急入蜀。向江阳求援。十月二十日。西南典属巴棘。筹粮草十万石。自江阳出发。驶向邾县。
    不管是刘阚地私仓。还是吕文陈义地捐粮。
    包括还未到达的巴蜀粮草,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泗水地区的灾患。
    至十一月十七日,沛、啮桑、胡陵、下邳四县灾民。共八万余人都得到了妥善安置,各自返回家乡。当咸阳同意开放楼仓储粮的诏令抵达相县时,灾患已经得到了全面控制。无需再开仓放粮了……
    在这一场意想不到的灾害之中,楼仓镇成为泗洪地区最为耀眼地一颗明珠。
    嬴壮再次奏疏咸阳,要为刘阚等人请功。
    许多人纷纷登门向刘阚道喜。一时间,楼仓镇人来人往,在寒冷得冬季里,却显得格外热闹。
    刘阚很不高兴!
    他坐在府衙大厅里,听着吕释之的报告。
    黑黝的面皮,阴沉似水,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威压。
    “姐夫。我在下邳已经查出,张良的确曾住在那里……他化名韩良,平日里并不是引人注目。
    据街坊邻居说,这个张良在下邳几年中,大部分时间也不与人交往,只是埋头读书。但是,去年八月,张良就离开了下邳,之后再也没有回去。也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去了何处。”
    “那就是说,找不到他了?”
    刘阚轻轻的敲击着书案,声音有些低沉。
    吕释之说:“从目前来看,的确是失踪了……不过,姐夫请放心。我已秘密安排人手,在下邳暗中监视。一旦有蛛丝马迹出现,我可以立刻得到消息。只是,我有些不明白,您为何对这个张良如此看重?他在平阳的布局。并不是非常高明……根本不足以让你对他如此关注啊。”
    你又怎知道。这张良日后好大的名声?
    刘阚在心里默默念叨了一句,暗中思量:这一次。张良地谋划,的确是不甚完美。可智谋并非天生,也不是读几部书就能大成。历史上的张良,真正声名鹊起地时候,是在楚汉争霸时。
    时间,只有时间才是培养一个策士的关键。
    当这个人有了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经历之后,一定会展现出惊人的能量。
    现在不高明,却不代表着日后也不高明。刘阚下意识的握紧了拳头,在书案上轻轻一擂。
    不管距离那楚汉争霸还有多少时间,必须要有所行动了……
    以前,自己是没有这个能力。
    而现在,刘阚已经坐稳了泗水都尉的职位,手中也有了自己的班底,是时候该主动出击了。
    “小猪,去找一下蒯先生,就说我晚上有要事,要和他商议……恩,你也过来!”
    “喏!”
    吕释之拱手应命,退出了房间。
    刘阚从书案上,拿起纸笔,沉吟片刻之后,伏案奋笔疾书。
    信,是写给巴曼的。
    巴蜀地情况,已日趋明朗化。
    始皇帝在成功收回了对巴蜀的控制权之后,大度的给予了巴曼许多特权。当然,这诸多特权和当年给秦清的特权不能同日而语。可是对于巴曼而言,足以建立起一支和秦枳对抗的力量。
    蜀中巴人,随之分为两派。
    秦枳虽然失去了朝廷的支持,但是却掌握着大笔财富。加上秦枳与许多土著巴人关系密切,所以隐隐形成了一股势力。而巴曼,凭借巴人商行的力量,加之始皇帝给予的特权,事业也蒸蒸日上。不过巴曼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在蜀郡。毕竟,巴棘在蜀郡,能给予她很多支持。
    于是,昔日巴蜀,以江阳为界。划分为两个部分。
    巴曼在唐厉地帮助下,并不急于扩张势力,而是一步步的发展。
    如今,巴曼的主要精力,是向沫水和青衣水流域发展。沫水和青衣水,都是江水上游的支流。流域之中也是以巴人为主。按照唐厉的规划,当巴曼在两水流域站稳脚跟之后,就向江水上游渗透。如此一来,巴曼就可以在蜀郡彻底站稳,然后徐徐,向东南邛都夜郎国发展。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先巴蜀,后云贵!
    唐厉的这个谋划,倒也颇符合刘阚地意思。巴曼不可能向巴郡发展。也不能向巴郡发展。
    始皇帝需要的是一个分裂,相互争斗的巴蜀,而不是一个一人独大地巴蜀。
    不过。巴曼要发展,手里地资源,相对缺乏。特别是人才,更是巴曼的一个大缺陷。掰着指头算,审食其曹无伤,由于背着官府地身份,不可能出面帮忙。张苍年纪大了,又背着一个通缉犯的身份,也不适合出面。至于唐厉可在幕后运筹帷幄。可是实际操办的人员,并不算多。
    江阳佐史李兴,倒是向巴曼推荐了几个人。只是,李兴的背后,还有一个庞大的家族。
    此人是当年蜀郡太守李冰的后代,他所推荐的人,也大都出自成都李家。如果全部任用的话,势必会造成尾大不去的局面。必须要有另一派力量出面给予制约,才能更好地发展。
    唐厉建议。由刘阚从楼仓抽调几个人,入蜀郡协助。
    经过一番商议,刘阚决定派出周昌苦行者两人前往蜀郡。再加上已经动身启程,前往蜀郡协助造纸的程邈,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