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刑徒 >

第173部分

刑徒-第173部分

小说: 刑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阚摇摇头,“刘季不可能留在砀郡……我早就说过。那家伙好像泥鳅一样溜滑,绝不能有半点轻视。否则,当年我在沛县,就足以干掉这个家伙。让道子回来了吧,我们一起想想,看那刘季会逃到什么地方。百密一疏。百密一疏啊……这次杀不死刘季,下次就更困难了。”
    蒯彻应命,转身要离去。
    走到门口的时候,刘阚突然叫住了他,“老蒯,让小猪秘密派些人。去沛县呆着。盯住刘季地那些朋友,特别是夏侯婴和樊哙。我估计,刘季不会这么轻易地舍弃他在沛县的基业,不管他去了哪儿,一定会设法和夏侯婴他们联系……若有可疑人物,立刻向我禀报,明白?”
    蒯彻点了点头,“明白!”
    夜,已深沉!
    家中老小。都已经睡下。
    刘阚辗转难寐,披衣走出了房间。
    循着府中的夹道,他走到了吕雉的灵堂。
    马上就要过七七了,等过了七七,吕雉就要入土了。按道理,吕雉应该入刘家的老坟。可是吕文已经宣布取消了吕雉地婚事,所以最终决定,把吕雉安排在单父吕家老坟。过些日子,吕会随着吕氏夫妇,扶吕雉灵柩。回转单父老家。安置吕雉入土的事宜。虽然离开单父祖宅已经有年月了,老家的坟茔也荒废了。但随着刘阚地崛起,吕家已开始着手夺回单父祖坟。
    对于此,刘阚倒无甚想法。
    这时代的人,对土地看得很重,特别是对祖宅,那是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
    而且,关于这件事情,刘阚已派人通知了薛郡王恪郡守。王恪也表示没有意见,自然也就没有太多的麻烦。
    灵堂上,吕陪着刘元为吕雉守灵。
    香火缭绕,让灵堂上充斥着一种悲凉之气。
    刘阚在灵堂外站了一会儿,又转身离去……
    一个人漫步在田庄花园里面,刘阚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哀伤。
    吕雉死了!
    刘邦逃走了……
    历史会变成什么样子?
    如今,谁也说不清楚……
    夜色朦胧,已是春暖花开时,可刘阚却感觉到,很冷,很冷!
    时间,就这样在无声无息中,悄悄地溜走。
    经过了一场并不算太大的动荡之后,泗水郡很快就恢复到往日地平静之中,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刘肥自袭击了囚车之后,先是出现在东海郡一次,旋即就没了音讯。
    据蒯彻推测,刘肥很有可能南下,逃到了淮水以南,九江、会稽和泗水郡交接的地区。那一带,丘陵密布,河道纵横,更有群山缭绕……几百个人躲进去,好像石沉大海,很难查找。
    更何况,老秦对这个地区的控制,还不甚严密。
    而刘邦呢?
    更是音讯全无,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三月时,始皇帝正式在南疆设立了南海郡,由早先的南疆大军主帅任嚣,出任南海郡郡守。
    同时,南海郡督闽中郡,等同于两郡一郡守!
    分别数年之后,任嚣终于派人送信前来,一方面是感谢刘阚之前为南方大军所做的种种贡献,另一方面则送来了一些南疆的特产。其中。让刘阚最为吃惊地,是一种生长在闽中郡,名为甘薯的特产。
    刘阚刚看到礼单地时候,并没有太过在意。
    可是等他看到甘薯地第一眼起,就不禁为之大吃一惊。
    这甘薯,赫然就是后世地红薯,地瓜。根据刘阚对红薯地了解,这玩意儿地原产地应该是在美洲大陆。在明朝时才传入了中国。怎么现在……就出现了这东西?而且是出产自闽中?
    据任嚣派来的使者解释,这是闽中山区的一种特产,但当地人甚少拿来食用,多用于饲养牲畜。所以,任嚣送来的甘薯也不算太多,用他的话说,就是给刘阚看个新鲜,如此而已。
    可是在刘阚看来。任嚣送来的甘薯,其价值甚至远大于其他礼物地总和。
    立刻派人前往南海郡,一方面回放任嚣,另一方面,希望任嚣更再多给他准备一些甘薯种子。
    刘阚并不知道,在原有的历史上。任嚣在这个时候,已经故去。
    南方多瘴,任嚣指挥秦军攻占了岭南之后,沾染了瘴气,以至于不治身亡。可是现在,也许是由于刘阚赠送的药酒秘方。任嚣依然活地非常健康。而赵佗,则担任龙川郡校尉,留在军中。
    当然了,赵佗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刘阚已经不再去操心了……
    因为在四月时,巴曼率领一支巴人商队,自江阳抵达楼仓。
    如今,巴曼年过双十,早已过了婚嫁的年纪。本来,阚夫人也赞成刘阚将巴曼娶过门。可由于巴曼的守孝期还没有过去,所以只好作罢。但即便是如此,阚夫人还是派人去了一趟严道,拜访巴曼的四叔巴棘。巴曼父母已亡,二叔三叔又不承认她,几个姑姑婶婶,都在异邦。
    唯一的亲人,就是巴棘。
    阚夫人和巴棘做主,定下了刘阚和巴曼地婚事。
    只等守孝期一过,两人就立刻成亲。而且。巴人商行如今在巴蜀正是紧要关头。只要巴曼能在蜀郡站稳了脚跟,接下来就可以轻松许多。对于巴曼而言。这一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所以在楼仓停留了三个月之后,巴曼和刘阚依依不舍的道别,回转蜀郡。
    一晃,已到了九月。
    这一日,刘阚正在处理公务,忽然门外有薛鸥禀报,“启禀都尉,嬴郡守派人前来,有要事求见。”
    刘阚放下手中的笔,不禁感到有些诧异。
    十天前,他才刚从相县回来,嬴壮这突然派人前来,又有什么事情?
    “快快有请!”
    刘阚站起身来,走出了书房。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见一个青年大步流星地随着薛鸥走了过来。
    哈,居然是嬴壮地儿子,嬴镬(音hu,四声)。
    这嬴镬,年纪比刘阚小两岁,如今在嬴壮麾下担任长吏,是一个很爽气的青年。
    刘阚笑着迎上前,“镬兄弟,今儿个怎么有功夫,来我这楼仓做客?”
    嬴镬连忙行礼,“启禀都尉,嬴镬奉家父之命,请都尉立刻准备,五日之内,在相县与家父汇合。”
    刘阚一怔,“汇合?”
    嬴镬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道:“刘大哥,你有所不知。陛下将在十月初一,巡狩东方……此次巡狩,规模颇为隆重。三川、砀郡、颍川、泗水、薛郡等地地主要官员,都要到荥阳候驾。
    都尉也在此次候驾名单之中,如今使者已在相县,家父让我来通知您,立刻准备,前去候驾。”
    始皇帝东巡?
    刘阚不由得愣住了!
    但最让他感到吃惊的事情,同时也是让他感到兴奋的事情却是:他,竟然有了这候驾的资格!
    注1:甘薯地问题,出自《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书中记载,秦汉时,浙江南部,也就是秦时的闽中郡,已有甘薯出现。老新以此书为依据,写下了这个情节,若有错误,还请见谅。
    注2:庄不识,汉高祖功臣封武强侯。
    《史记》:(武强侯庄不识)以舍人从至霸上。以骑将入汉。还击项羽,属丞相宁。
    案,有关丞相宁,前人多无解。今人陈直《史记新证》称:“宁疑为陵字同音之误,谓王陵也。《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汉高祖六年,十月乙巳,以安国侯王陵为右丞相。太史公以王陵后官之名纪述前事也。”案,陈氏所言有其合理之处。《史记》中以后地名记前事及以后职衔记前事者比比皆是。如汉三年,张良与刘邦论事就称其为陛下;刘邦、项羽未封王,其称呼中就有大王出现。故此处用后官称前事亦不为奇。而当时主持封侯,亦有王陵居中主事,称其当时职衔的可能性是有的。此可备一说。
    第一部 潜龙勿用 第二二九章 大梁城外有贤人
     更新时间:2009…7…12 14:14:47 本章字数:4833
    候驾,并不等于见驾。
    各的官员无数,等着、盼着始皇帝接见的人不计其数,刘阚不过是这许多人当中的一员罢了。
    但不管怎样,有了候驾的资格,就说明刘阚已经步入高等官吏的序列之中。
    对于这么一个结果,刘阚且惊且喜。
    喜的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他不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吏。这数年的奋斗,终有了成果。
    然而,始皇帝又是什么人物?
    刘阚真的很担心,见到始皇帝的时候,会被他看出什么破绽……
    哦,破绽!
    好像也没什么破绽吧。
    可刘阚心里就是有一种七上八下的感觉,从的到要前往荥阳的消息之后,就感觉着忐忑不安。
    另一方面,刘阚开始疑惑了!
    始皇帝究竟什么时候才会挂掉呢?能东来巡狩,说明这位千古一帝身体不差。根基现在的情况,只要不出意外,等再过个十年八载,整个天下的局势就将完全稳定。六国后裔到时候再想折腾出什么浪花,可就难了……六国后裔束手无策,天下稳定,大秦又怎可能迅速灭亡?
    大秦不亡,霸王何在?
    自己又该怎么办?
    一辈子做始皇帝的臣子?
    未来的局势,会是什么样子?该如何走下去呢?
    数不清楚的问题,纠缠在一起,让刘阚感到无比的困扰。但困扰归困扰,他还是要前去候驾。
    周昌和苦行者。押送着刘家满门老小去了蜀郡。
    楼仓也没什么紧要的事情,于是刘阚让灌婴和钟离昧留在军营中。继续操练兵马;楼仓政务,皆有陈平蒯彻和曹参三人打理。安期生有心远游,但是在刘阚的劝说下。又留在楼仓。
    韩信司马喜两人,负责打点田庄杂务。
    两人都已经过了十六,司马喜略大一些,性情稳重;韩信则兔脱一些,常有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读万卷书。尚需学以致用。刘阚已着手安排两人参与一些楼仓的政事军务,也算是一种培养。
    此次见驾。刘阚原本只想,带贾绍一人足矣。
    可是在临出发前,王姬却登门拜访,“阿阚,信眼看着就要及冠,却足不出楼仓,整日浑浑噩噩。只知练武打熬力气。韩信和喜子,都已经能处理一些事情。我实担心,这样子下去,信会越发呆傻。此次你前去候驾,不知道能否带上他呢?也算是开开眼界,多见些世面。”
    想想看,这两年刘信(即王信)的确是整日呆在演武场中。
    上一次带着他,本想一起去巴郡拜访秦清。谁晓的在半路上听说了始皇帝要焚书的消息,于是又急急忙忙的命刘信和韩信返回楼仓。如今,刘信业已十七岁了。但还是很不通世事。
    除了家人之外。几乎不和别人有什么交流。
    现在,他算是自己的侄子。带他出去见见世面,培养一下倒也不是一件坏事。
    想了一想,刘阚就答应下来。
    两天后,他带着贾绍刘信,在二百楼烦骑军的护卫下,和嬴镬赶往相县。嬴壮已经等的不耐烦。和刘阚汇合之后,他立刻点起三百甲士,两股兵马汇合一处,浩浩荡荡的开拔,赶往荥阳。
    闲言少叙,这一路是晓行夜宿。
    十五天,嬴壮和刘阚抵达荥阳城外……
    这个时候,始皇帝的车驾,业已离开了咸阳,向三川郡行来。被点名前来候驾的各的官员,云集荥阳城。
    这荥阳,北临黄河,是中原要的,素有三秦咽喉之称。
    刘阚也不是第一次来荥阳,但之前的几次,全无这一次的忐忑和不安。
    对始皇帝此次东巡的主要原因,嬴壮给出了一个答案。
    和早先蒯彻陈平等人的猜测大致相同,不过陈平却从始皇帝提前发出的东巡路线中,看出了一些其他的意味。“山东经逢三田之乱,今年初又连番进行清剿,使的齐鲁之的的百姓,难免心生恐慌之情。
    早先因燕赵方士、齐鲁儒生的几次动荡,陛下曾经发出过山东黔首,不的留驻关中的命令,本来就在一定程度上,使的山东百姓感到不安。再加上这两年一连串的变故,百姓不安,也在情理之中。故而,我以为陛下巡狩东方,一方面是为了震慑六国贵勋后裔,令其不敢再招惹是非。
    另一方面则有安抚六国百姓的意思……此次巡狩之后,陛下肯定会有所动作,缓和中原之紧张局面。”
    始皇帝身边有能人!
    对于这一点,刘阚从来不会予以否认。
    若无能人贤士,始皇帝怎可能横扫六国,统一天下?
    也就是说,始皇帝甚有可能,已经意识到之前所犯下的一些错误,借由巡狩之机进行补救。
    巡狩东方,的确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刘阚抵达荥阳之后,在当的官员的安排下,并未留住在荥阳城内,而是被安排在了城外。
    也难怪,此次候驾的官员,大都以文官为主。
    即便是嬴壮这等武将出身的人,也背着一个郡守的官职。
    刘阚是为数不多的武将之
    把他安排在城外,倒也不是歧视武将。只不过从各方面来考虑,把武将安排在城外最合适。
    大秦以法治国,以勇武为根本。
    从这点而言,也不可能出现后世那种重文抑武的现象。
    不的不说,始皇帝是一个极有魄力的雄主。
    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所以早在出巡之前,整个行程安排。就昭告了天下。
    自咸阳出,他将先至三川郡,在三川郡接见候驾的官员。但在接见之前。他需要在洛阳停留十日,然后再往荥阳。在荥阳接见了官吏以后,将南下直奔云梦(今湖北安陆市南),遥祭死在九嶷山的舜帝姚重华。接着再乘船顺大将而下,过丹阳(今安徽当涂县西北)。抵达钱塘。
    抵达钱塘的目的,是为了登会稽山。祭祀禹帝。
    然后过吴县(今江苏苏州),走江乘(今南京市东北)渡大江而被,沿大海至琅琊,在去芝罘山。
    走平原津(山东省平原县西南古黄河渡口),北去上郡。
    最后再由上郡,回转咸阳。
    去什么的方,走什么路线。诏令中写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始皇帝似乎根本就不怕什么六国余孽在路途中寻事。甚至说,他很可能想借由这一次巡狩,将那些谋逆份子全部吸引出来,一网打尽。古往今来,似乎很少有皇帝能如始皇帝这般勇气,让人不的不钦佩一下。
    如果能成功,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