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刑徒 >

第247部分

刑徒-第247部分

小说: 刑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起身,一揖到地说:“萧何愿为君侯,效死命!”
    刘+嘿嘿笑了!
    如今,三杰之一的萧何,归了我;韩信,投了项羽;张良嘛……很可能继续跟随刘季吧。
    三杰各为其主,那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
    ————————————————
    第一部 潜龙勿用 第三0四章 长征(四)
     更新时间:2009…10…24 17:30:52 本章字数:8514
    何的加入,对于刘+而言,无疑至关重要。/首/发
    这是一个统筹规划的天才!刘+的手底下,如今也算是人才济济。可总体而言,长于阴谋的人多,精于谋略的人多……可是在内政方面,却是人才匮乏。屈指算来,也只有曹参能上得了台面。李成在扶苏手下也当过舍人,多多少少能算上一起,除此之外,就选不出人了。
    叔孙通是个学者,能成为优秀的幕僚,但是不能独当一面。
    这一点,叔孙通自己也清楚。所以他从不在楼仓内部的建设上发表什么意,大都是游走边缘。
    在巴蜀的审食其、周昌,也都不错。
    可毕竟要打理蜀的基业,很难抽身出来……
    以前,只楼仓小小一城而,最多在加上徐县这一地。
    刘+还不会得太紧张。可将来要在九原郡站稳脚跟,仅四十四个县城,就足以让人头疼。
    大局上的控制,曹参终究差了一。
    用刘+前世的话来说,是格局小了一点。他是个做实事的人,是一个非常称职的执行者。
    而萧何呢。则是规划!
    这就是萧规曹随地来历。不仅仅是萧比曹参年长。而是两个人地格局差距。
    萧何一接手。立刻就指出了刘+早先制定地撤离计划中。存在地问题。并且迅速进行调整。特别是把先前地百姓自行解决伙食地规定。变成了统一发放口粮。对于这个决定。刘+很不理解。
    “君侯。您手中能有多少粮食?”
    “这个嘛。是由老曹管理。应该足够食用了吧。”
    曹参在一旁点了点头。表示刘+没有说错。
    萧何笑了,“老曹所说的足够,只是相对于从楼仓撤离时的人数而言。君侯从楼仓撤离时,共有一万六千人相随,这里面包括了四千临时征召地护队。除此之外,尚有骑军一千一百人,战车百零三乘,不足两千八百九十七人,共五千四百一十四人。老曹,我说的可正确?”
    曹参说:“没错。”
    “驽马一千二百匹,牛九百二十一头……”
    萧何侃侃而谈,把刘+手中所掌握的力量,如数家珍般的报出来,让刘+不由得暗自佩服。
    这可是快五十岁的人了,记忆竟然如此惊人。
    只一个晚上,所有的资料都记在了脑中。
    萧何说:“可问题是,君侯一路北上,这个人数肯定要有变动。死伤难免,这个可以暂不考虑,那么慕名而来地人,又该如何处置?沛县,会增加一万多人,原武会有三千余人……这个数目加起来,君侯手下就有三万百姓相随。除此之外,从巨野到顿丘,还会有流民不断加入。”
    “哦?”
    萧何正色道:“君侯撤出楼仓,其实也将引发出更大规模的战争。要知道,泗水郡已经耽搁了两年农时,若继续耽搁,就算是楚军得了楼仓,也支撑不了多久。所以,项梁一定会想方设法,尽早把战场转移,以保证其后方的粮道不绝。那么,他会向何处转移?君侯想过吗?”
    刘+眉头紧蹙,轻声道:“若我猜测不错,应该是想薛郡、砀郡、济北、颍川转移吧……”
    “正是!”
    萧何说:“大战一起,必然会让许多人流离失所。青壮尚可加入军中,那么老弱病残,妇女童子,又当如何?君侯一路北上,不可避免地会有人希望加入,不为别的,只求一口饱食。
    那么,君侯能拒绝否?”
    刘+面颊抽搐,苦笑一声,“只怕很难。”
    “呵呵,这不是什么妇人之仁,而是为君侯留名。所以,君侯不管是否愿意,都必须收留。
    那么,现在的粮食,就明显不足了……
    萧何做了一个简单的计算,自巨野开始,我们一路北上,至北广武城止,数千里路途,需通过六个郡,一百零三个县城。如果每个县城有五百个流民投靠,那么到达九原郡,君侯有多少人?”
    刘+粗略一计算,不免吓了一跳。
    如果按照萧何地说法,自己抵达九原郡的时候,麾下几近十万民众。
    “君侯可能会认为萧何这样计算,会比较夸张……但有备无患,未雨绸缪,总比到了事前再去想办法好。”
    “先生所言极是。”
    “况且,君侯收纳流民,与君侯有莫大的好处。
    嘿嘿,这一路北上过去,君侯仁义之名,天下还能有谁人不知?即便将来诸侯嫉妒,也许谨慎小心。
    只不过,这样一来,君侯的压力,却要增加许多了。”
    仁义之名!
    刘+突然想起了三国演义中,诸亮对刘备说的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
    再不济,也要占居个人和的名声吧……
    “先生所言极是!”刘+一咬牙,心道:麻烦就麻烦吧,为了这该死地仁义之,可拼一拼。
    “就按照先生所说的去做……老曹,你协助先生办理此事,我另外再抽调小猪和任大哥两部兵马协助。恩,还有李成吴辰两人,全都听从先生地调派。此事,我就着先生全权处理。”
    说着话,刘+一摆手,“来人,取我宝剑来!”
    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见有小校捧一柄明晃晃地佩剑进来,刘+接过来,双手奉到萧何面前。
    “此剑名诫,乃先皇当年赏赐于我。
    今日,我将此剑赠与先生,谁若不听调遣,无需通禀,先生可先斩后奏,全权掌管这件事。”
    萧何不由得一怔,诧异地看着刘+。
    他只是提出这个建议,在他想来,如果刘+接受了,也会委派曹参处理此事,而非是他。
    毕竟,萧何才投效刘+不足日光景,这楼仓上下,哪一个不比他资历老?
    可是万没有想到,刘+会委以如此重任。
    不仅仅是让他全权处理,还给了他先斩后奏地权力。只这份信任,这份知遇之恩……萧何不由得泪流满面。他一直觉得,刘+有才华,但在气度上而言,怕是比不得刘季那般宽宏。
    可现在看来,他真的错了!
    “萧何赴汤蹈火,也定不负君侯之信任。”
    刘+微微一笑,只是用力的拍了拍萧何:膀……
    ——————————————
    萧何的这一次调整,可以说是非常的及时。
    刘+呢,因为有了萧何出马,则显得非常轻松,在沛县停留三日之后,率部与魏豹交接。
    沛县交接结束之后,魏军等同于占居了泗水郡北部地区,实力大增。
    则迅速撤退至了巨野,与彭越相汇合。
    彭越如今在巨野,却是兵强马壮,声势颇大。他原本就在巨野泽声名响亮,如今天下大乱,人心思动。彭越并不急于起事,依旧按兵不动,积蓄力量。如今,在彭越麾下,有数万人。
    彭越还是那个彭越,可刘+却非当年的刘+。
    两人相见之后,依旧是非常亲热。但很明显的,刘+感觉到了,彭越笑容背后,隐藏的猜忌之心。酒宴上,两人推杯换盏,甚至还让女眷前来相见。彭越地老婆,就是当年他从沛县奚馆中带回去的狐姬。不过呢,除了狐姬之外,他现在又纳了六个小妾,尽享齐人之福。
    狐为彭越生了三个孩子,长子和刘秦相仿。
    酒席宴上,彭越致勃勃的说:“阿+兄弟,不如让秦和巨结拜为兄弟,你以为如何呢?”
    巨,非刘巨,而是彭越长子巨。
    彭越地三个子,两男一女,长子彭巨,次子彭野,倒是正应了巨野泽之。
    幼女方三岁,名叫彭阳,因生于城而得名。
    刘+微微一笑,“大哥所极是,就这么办吧……”
    当下,彭巨和刘秦在院中面相东方结,彭巨的年纪略小于刘秦,故刘秦为兄,彭巨弟。
    二小拜之后,气氛显得更融洽了。
    于是乎,大家推杯换盏,却是毫不热闹。
    酒宴到戌时方结束,刘+带着家人,熏熏然告辞回家。
    刘+才一走,彭越的醉意也随之消失。他神情复杂的看着刘+给他送来地礼物,一时间犹豫不决。
    “妹夫,酒席宴上,为何不下令击杀此獠?”
    一个四十多岁,相貌清癯的文士走过来,轻声问道:“只需你一声令下,那刘+定难逃脱。”
    这文士,名叫狐偃,是狐姬的哥哥。
    前面曾提到过,狐原本是出自高门,因家族衰没,而被卖入了奚馆。
    与彭越成亲之后,一开始倒也没什么人上门。后来彭越出任秦朝官吏,这狐家的人,就跟过来了。狐偃就是其中之一,早年曾拜在胶东名士盖公门下求学,后来又在稷下学宫任职。
    家族败落之后,狐偃就逃离临,辗转齐鲁之地,后来还跑到了下,和六国贵裔混在了一起。
    彭越当官之后,狐偃在偶然的机会中,得知了妹妹就嫁给了这个彭越,于是立刻来投。
    彭越手底下,猛人不少。
    但是出谋划策的人,却不多……
    狐偃又是他大舅子,很快就获得了重用,并且成为彭越地军师,为他出谋划策。
    彭越说:“阿+兄弟与我有救母之恩,多年相交,情深意重。我能有今日这般风光,全赖阿+兄弟的照顾。如今他落难了,在我这里借一条路走,那是信我,重我……我怎能够杀他?”
    “我地老妹夫啊,你怎能如此实诚?
    刘+当年照顾你,不过是因为你有利用的价值。他是什么人?杨朱传人,拔一毛利天下,他都不肯为之。此人在楼仓时,常说:天下熙熙为利而去……你若没有用处,他岂会照顾你?
    别地不说,当初攻打平阳,不就是明证?
    再者说,此一时彼一时,刘+非当年的泗水都尉,你也不是当年打渔地彭越啊。项公占了楼仓,注定了大楚将兴。你得要看清楚时局,否则将来,后悔莫急啊。今日只要取了那刘+的性命,就会得沛公所重……到时候,荣华富贵滚滚而来,那可是光耀彭家门楣地事情。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大哥,你怎能这么说话?”
    从门外,走进来一个妩媚的女子,瞪着狐偃,怒道:“我家阿越乃重情义的好汉,今日如果杀了刘君侯,你让他日后如何见人?巨野泽,有多少人受过君侯的恩惠,你莫要再害阿越。”
    这女子,正是狐姬。
    狐偃眉头一皱,“妹妹,你一妇道人家,懂得个什么?我哪里是害阿越,我这是给他指一条飞黄腾达之乱。
    妹夫,王郡守的使者还等着你呢……人家可说了,你要是不肯,他们就自己做。
    到时候楚王一至,这头功就是王郡守一人,和你没有半点关系。这件事情,你可要考虑清楚。”
    “大哥你别再说了!”
    彭越正色道:“夫人说的没错,不管阿+兄弟待我如何,可他对我巨野泽地兄弟,却是有恩。
    今日我若做了这事,以后就没有脸面去面对我那些兄弟。
    我不会动阿+兄弟的,你去告诉那王郡守的使者,他们地事情,我不掺和,仅次而已矣!”
    狐偃,不由得顿足捶胸,好不失望。
    ————————————————
    刘+住在赵亭驿馆之中。
    夜色已深了,吕带着孩子们都睡了,刘+一个人,坐在庭上看书。
    薄女蜷在角落里,一下一下子的打盹儿。本来,刘+不需要人在这里伺候,可是吕却说,他晚上看书,批阅文件,总归要有人在旁边照顾着,拨拨烛火,上一杯茶水,总是好的。
    所以,薄女就留下来,负责伺候刘+。
    只是这夜深人静,她抵挡不住困倦之意,竟睡着了。
    刘+看了一会儿的书,见薄女地模样,不禁叹了口气,站起身来,把随身的大氅盖在她身上。
    “君侯,门外有客人求见!”
    刘+身边现在没什么人当值了。
    司马喜随叔孙通去了关中;刘信在巴蜀;骊丘跟着陈平去了北疆;季心则保护蒯彻在河北。
    身边连一个书童都没有,只好从军中选了两个小校担任。
    可这军中之,说话那有个轻重。
    薄女一下子就惊醒过来,看刘+就站在她身边,不由得吓了一跳,本能的往后一缩身子,却发现身上,盖着刘+的大氅。
    “奴婢该死,奴婢不小心就睡着了,请主人责罚!”
    十六岁的小姑娘,可吓得不轻。
    刘+一蹙眉,随即无奈的摇摇头,轻声道:“薄女,我这里有事情,你回去歇着吧,明天还要赶路。”
    “可是主母说……”
    刘+伸出手,蒲扇巴掌在薄女地脑袋上揉了一下,“听,睡觉去!”
    好像不是主人对仆人命令,更像是长兄对妹妹的关爱。薄女眼睛一红,心中顿时涌起暖流。
    一开始,被送到彭城地时候,薄女苦闷的很。
    和她一起被送过来地赵女,私下里曾说:“听人说,那个广武君长的好吓人,而
    不眨眼,还喜欢生吃小孩子。
    咱们这一过去,只怕是凶多吉少……但愿得,别被他给看重才好。”
    赵女生地高挑修长,美艳动人。
    不过呢,她没有留下来,而是被吕送给了吕释之。
    薄女却留了下来,但终日提心吊胆。直到那天在泗水亭官驿门口,看见刘+抱着刘秦,背着刘元的样子时,才觉得,这位广武君,远非赵女所说那样可怕。而今日,她更加感动了。
    “小婢去给您沏,然后再休息!”
    薄女轻声说了一句,好像吓坏了的小兔子一样,嗖的一下子跑了。
    刘+则对门小校问道:“是什么人要见我?”
    “他说,是君侯河南地袍泽!”
    河南地袍泽?
    刘+揉了揉面颊,而后沉声道:“有!”
    他想不出会是什么人找他。河南地的袍泽多了去了,但除了李成之外,如今应该没几个人在山东(这里的山东,特指崤山以东,而非今日的山东省。)南部吧。而且,这么晚来找他……
    正思忖着,就见小校带着一人,走进了
    那人起头来,朝着刘+拱手一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