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刑徒 >

第301部分

刑徒-第301部分

小说: 刑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二世四年七月末宁静地小村庄。弥漫着弄弄地血腥气。
    刘邦和~'商,仅带着五六十个亲卫,从关战场走脱出来路东躲**,惶惶如丧家之犬。
    关没有攻克,也代表着刘邦从武关逃走的计划落空。
    据从领溃败下来的楚军说张良受重伤,被秦军俘虏,五千楚军,几乎是全军覆没。
    张良被俘虏了!
    对刘邦而言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他身边本就缺少谋主,自得了张良之后,却连得颍川陈郡和南阳三地,更攻入了关中之地。
    然则,成也子房,败也子房。
    如果当时张良不力主攻入关中的话南阳等地休养生息,也不失为一方的诸侯地位。可偏偏良决意攻打关中,虽一开始顺利最终却落得惨败,甚至连性命都难保住。
    刘邦现在无心再去挂念张良的死活。
    他深知,自己必须要尽快逃出关中,否则落入刘手中,绝难活命。
    可是,该如何逃跑呢?刘邦有点犯嘀咕……如果张良在他身边,还有个可以商议的人。但现在,刘邦从关逃出来,身边只有~'商跟着,周勃和周苛都被丢在了关城下,生死不明。
    “武安侯,咱们当尽快从函谷关撤走!”
    ~'商向刘邦建议,“秦川四关,如今武关不可走,而巴蜀之人兵出汉中,大散关定然也落入唐军手中……萧关,通往北疆唐国,去也是自寻死路。唯有函谷关,如今是咱们唯一通路。”
    函谷关吗?
    随着大秦统一天下,函谷关的守卫,已经不再如战国时那般严密。
    特别是在周章攻破函谷关,杀入关中之后,函谷关已经变得非常残破。关中早先兵力空虚,所以函谷关的守卫也非常松懈。正如~'商所言,要想逃出关中,就唯有函谷关一条通路。
    “~'商,咱们立刻动身,必须抢在刘家子驻守函谷关之前,逃离关中。”
    刘邦狠狠的咬了一口麦饼,然后丢弃在一旁。他起身道:“事不宜迟,趁天色还没亮,立刻启程。”
    “那这村落的人……”
    刘邦眼睛一眯,“斩草除根,一个不留!”
    樊家村万万没有想到,会遭受这无妄之灾。
    刘邦等人在傍晚冲进山村的时候,樊家村的人还想着,早点把他们送走,恢复平静的生活。
    可不成想,刘邦并没有打算留下活口。
    他现在是惊弓之鸟,哪里还顾得上名声?
    想当初,刘邦自武关杀进关中,还想着杀抚并用,收关中百姓之心;而今,他已经失败了,又怎会在意什么仁义道德?在颍川时,他就下令屠过城,此刻在樊家村,更不会心慈手软。
    五六十个楚军,如狼似虎,在樊家村展开了一场杀戮。
    刘邦登上了轻车,冷冷的看着四处逃亡的樊家村百姓,脸上不留半点表情。
    烈焰熊熊,当整个村落化为一片火海之后,刘邦和~'商率部离去,只留下了遍地的死尸和废墟。
    自古以来,所谓的仁君,也只是在得势之时,表露出一份大灰狼似地仁慈。
    历史上刘邦进驻关中,约法三章,而获得了仁义之名。但那也只是他在得势时,对蝼蚁般百姓的一份施舍。而史书里,从来都只记录下好的事情,刘邦在入关之前的杀戮,却被忽视。
    这,也许就是后世所言的,成王败寇吧……
    ———————————————
    刘从昏迷中醒来时,已经过了辰时。
    阳光从窗户照射进房间,照在刘的身上,却毫无暖意。
    巴曼坐在他身边,看刘醒来之后,如释重负般长出了一口气,“阿+,你总算是醒过来了!”
    刘,仍觉得有些昏沉沉。
    他闭上了眼睛,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用力的握紧拳头,强抑着心中的难过。
    巴曼说:“我已经代你下令,让蒙克率部,扶唐大哥的灵柩回来。估计最迟明日,就会抵达咸阳城下……我已下令,全军戴孝,并安排人清扫街道……你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安排吗?”
    刘睁开了眼睛“老唐的陵地选在杭金山吧。”
    “好!”
    “立刻派人,前往成都,迎接老唐的妻儿来咸阳……”
    说着话,刘坐了起来。
    巴曼连忙将一个抱枕垫在他身下安排人,去准备饭菜。
    “刘邦可曾拿住?”
    “未曾!”
    巴曼轻声道
    克传来战报,俘虏了刘邦的谋士张良活捉了刘邦,周苛和周勃两人。
    据纪信说,那周勃……就是害死唐大哥的凶手。”
    “周勃!”
    刘由得咬牙切齿,恶狠狠的在口中重复周勃的名字。不过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看着巴曼问道:“曼儿,你立刻派人去天牢之中,问樊屠子一句话:周勃家眷,今在何处?”
    巴曼一怔,点了点头刻起身出去。
    刘+则靠在枕上,闭上眼睛。
    历史上西汉时曾有一位赫有名的大将,名叫周亚夫是周勃的儿子。对于周勃,刘+也还算了解。此人的武艺的确不错箭术也很高明。不过要说才能的话,不过是凡庸而已。
    印象中,刘邦取天下时,周勃并不是很抢眼。
    但由于他有从龙之功,所以被封绛侯。他这辈子,最出名的事情,莫过于是和陈平联手诛杀了吕氏族人。而且还是在吕雉死后,才敢动手。而之所以能名留史册,更大的原因是因为他有一个很了不起的儿子,就是那绿柳营的周亚夫。也不知道,周亚夫如今是否出生?
    如果周亚夫已经出生刘绝不会允许他活着……
    还那刘邦,居然被他逃走了!
    这家伙直就是个打不死的小强,几次都被他逃出生天。
    虽然,刘邦身边如今已没有了什么人,可是刘对他,依旧非常的在意。
    “阿!”
    刘正沉思之时,巴曼回到了房中,“季布将军在府门外求见,说是有重要事情,向你禀报。”
    “快有请!”
    刘连忙收起了思绪,掀起被子想要起身。
    但双脚着地,仍有头重脚轻的眩晕感觉。巴曼连忙过来,将他搀扶住,“阿,要不再休息一下?”
    “赢果小公主即将返回,咸阳如今也是百废待兴。
    我估计,咱们得了关中之后,项籍那厮定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有很多事情要做,休息不得。再说了,季布若无大事情,绝不会登门求见。曼儿,你搀扶着我,一起去见季布将军。”
    巴曼点点头,搀扶着刘,走出卧房。
    季布,站在客厅里,神情肃穆;而在他身后,还跟着一男一女。男的白发苍苍,年过花甲,女的却是千娇百媚,正当好年华。看起来,似乎是一对祖孙。女人怀中,还捧着个盒子。
    刘走进大厅,季布连忙上前,插手行礼。
    “大王,末将本不想此时前来打搅大王休息,只是这事关重大,这祖孙二人说有秦皇密旨,非要面见大王。不得已,末将只得冒昧打搅,还请大王责罚……”
    秦皇密旨?
    刘乍听之下,愣住了!
    是哪个秦皇?秦始皇嬴政?还是二世嬴胡亥?
    “老季,无需多礼,坐下说话!”
    刘笑了笑,摆手示意季布起来,然后看着那一老一少,拱手道:“敢问老丈,从何而来?”
    他以为,那老年人是做主的。
    可不成想,女子却站出来说话,“唐王殿下,小女子名叫长女,乃是赵国人氏,曾是宫中女官。百里乃我义父家中老仆,三日前义父将陛下密旨交付与我二人,命我二人伺机献于大王。”
    说完,她将手中盒子递给老人,将身上衣袍褪下。
    季布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而刘则看了看巴曼,然后面带笑容,看着那长女的动作。
    衣袍褪下后,长女只着一袭小衣,**曼妙,尽呈眼中。
    她将衣袍铺开,而后扭头对季布道:“将军,可否借佩剑一用。”
    季布先是一怔,双眸陡然露出警惕之色,扭头向刘看去,却见刘+向他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将佩剑摘下,递给了长女。
    而长女接过了宝剑,锵的拽剑出鞘,然后小心翼翼的将衣袍里衬上的一块白绢,割了下来。
    那白绢是反扣衣袍里衬上,割下来之后,就露出了上面的字迹。
    巴曼上前,接过了白绢,然后命人取一件衣服,让长女披在身上,把白绢呈放在刘+面前。
    白绢上,是嬴胡亥召请刘咸阳辅政的旨意。
    刘认真的把旨意看完,又确认了上面的符玺印章,心中不由得大喜。
    由此旨意,他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接手咸阳,而关中各地的官员,也再无任何借口,来推脱。
    “你义父,可是百里术?”
    “正是!”
    “那你可知,他现在何处?”
    长女摇摇头,“小女子不知,义父让我等离开咸阳,寻一住处安顿,待大王入主后,再来拜见。”
    说完,她抬起头,看着刘:“可小女子进城时,却发现大王发出海捕文书,通缉义父?”
    刘动声色,一旁巴曼说:“非是大王无情,百里术与赵高密谋造反,撤离兴乐宫卫尉,令陛下身亡……此事已经确定,大王虽有心为百里术开脱,却也得不考虑到其他人的想法。”
    长女说:“那不知道,如何才能使义父免罪?”
    “仅凭此密旨,恐怕不行……若是能捉到赵高,撇清百里术和赵高的关系,倒也能开脱罪名。”
    长女伸手接过老百里手中的木匣,高举过头顶,“大王,小女子还有一物,献于大王!”
    季布走上前,把木匣子接过来,看了一眼长女,然后走到刘前,将匣子放在了书案上。
    刘蹙眉,打开了木匣的盖子。
    “啊!”
    巴曼不由得轻呼一声。
    原来,这匣子里面,竟摆放着一颗血淋淋的皓首头颅。
    长女和老百里,全都匍匐在地上,泣声道:“昨日傍晚,老匹夫赵高藏身于小女子家中的地窖之中……小女子和老百里趁其睡着之后,砍下了他的首级,献于大王,请大王赦免义父。”
    刘看着面前这一颗血淋淋,虽被污了脸面,却又能看出面目轮廓的脑袋,顿时呆住了!
    第一部 潜龙勿用 第三百五十章 高祖末日(二)
     更新时间:2009…12…15 20:26:32 本章字数:5292
    邯,故赵国都。
    在经历了连番血战之后,古老的都城已渐渐平静下来,慢慢恢复了往昔的喧嚣。
    不过那城外的田地,因为过去一年中的连绵战事,大都荒废了。但只要有人,这些田地迟早还会变成一片沃野。也许就在明年……亦或者,还要再等上一些时候。
    秋风送爽,阳光明媚。
    官道上,一队骑军正疾驰而来。
    距离城门尚有距离,就听有人呼喊:“前方关卡速速让路,韩将军奉上将军之命,前来报到!”
    韩将军是谁?
    在楚项中,得授以将军之职的人,不过七八人而已。
    而这七八人里面,年纪最轻,战功最显赫的,莫过于被冠以‘五大将’名号之一的韩信。
    门伯立刻打开大门,一行骑队风驰电掣就冲进了城中。
    “老哥,韩将军不是在巨鹿驻守,为何突然回了呢?”
    “肯定是有大事情发生!”门伯看着骑队的背影,低声道:“上将军已决意要围剿太行山秦匪,如今突然要韩将军回来,说不定是出了什么岔子。依我看,恐怕上将军要有大举措了。”
    门卒们在城门口议论着,骑队已经抵达王宫门前。
    这,原本是赵国的都城。
    后来始皇帝攻破邯,尽屠邯郸人,连带着把赵王宫也一把火焚毁。(手机WAP浏览搜/搜/999)后来武臣等人来到邯郸之后,复立赵国。在原先的王宫废墟上,重又修建了一座王宫,如今被项羽做帅府使用。
    韩信从马上下来,大步流星来到宫门前。
    “韩将军,上将军正召集大家议事,有吩咐说,将军一至,可马上前去见他。”
    韩信认得这人,是陈婴的家人。
    陈婴如今虽不得重用,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项羽帐中,依旧有着不小的威信。眼前之人,名叫陈二,是陈婴的家奴。当年曾解救陈婴从彭城逃走,现在担任宫门伯,看守赵王宫。
    韩信对陈婴,倒是颇为尊重。
    也知陈婴对这个陈二,非常的看重。
    所以言辞之间,非常客气,微微一笑道:“如此,就烦劳二哥带路。”
    能得韩信一个‘二哥’的称呼,在楚营当中,无是极为罕见的事情。陈二连称不敢,在前面领路,带着韩信走进了赵王宫中。
    “二哥,上将军急招我回来,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陈二轻声道:“韩将军,您有所不知,武安侯在十日之前,率领兵马攻破武关,杀进了关中!”
    “啊!”
    韩信闻听,不由得大吃一惊,脱口问道:“可是那琅琊郡拥立楚王的武安侯刘邦?”
    韩信和刘邦没有什么交集,如果说唯一有交集的地方,就是当年刘邦拥立楚王,说降薛郡王恪时,韩信不理不睬,继续攻击薛郡,使得刘邦手下重要谋臣食其,被王恪在薛郡烹杀。(手机WAP浏览搜搜999)在那之后,韩信一直在外面统兵,也没有和刘邦结识的机会,故而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大王似是要率兵攻打关中!”
    韩信点了点头,示意陈二不要再说下去。
    “二哥,我观你也是个机灵人,有没有兴趣,来我军中效力?”
    “韩将军说笑了,我不过一介奴仆,哪敢说什么兴趣。”陈二笑呵呵的说:“此事还需我家公子做主。”
    陈二口中的公子,就是指陈婴。
    韩信笑了笑,倒也明白陈二并非推托之词。
    两个人在说话间,就来到了王宫大殿门口。陈二停下脚步,恭敬道:“韩将军,上将军在里面等您!”
    韩信抬头看去,只见巍峨宫殿,矗立面前。
    他连忙正了正衣冠,然后将肋下佩剑摘下来,递给陈二。
    “末将韩信,奉命赶回,求见上将军,柱国大人!”
    韩信洪声报名,在礼仪之间,丝毫没有半点的怠慢。这也是他当年在楼仓学会的东西,就如刘。所言:礼多人不怪。韩信既然为项羽效力,这上下级之间的姿态,他必须要把握住才行。
    而项羽,对韩信的这种知进退,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