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刑徒 >

第312部分

刑徒-第312部分

小说: 刑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柴门外,刘阚和萧何,负手而立。
    车长,是车宁的孙子。
    如今已年过十四,由车宁推荐,成为百辟锐士的一员。
    听到刘阚的话,车长收起钢刀。退到了柴门一次,警惕的盯着地上的青年。
    卢家人有点傻了,他们又怎可能不认得刘阚和萧何,相视一眼之后。惶恐的跪在卢绾身后。
    “老卢啊,快点起来。”
    萧何走上前,把卢绾搀扶起来。笑呵呵的说:“大王今日,是特地前来探望你,无需多礼。”
    探望我?
    卢绾不禁有些疑惑,抬起头向刘阚看去,却见刘阚面带微笑,示意他起身。
    “大王莅临寒舍,实乃臣之大幸……
    老婆子,快点准备酒菜,请大王厅堂说话。”
    卢绾虽然算不得一个很有才华的人wap。xs。Сom  1|6|k官方招牌猛男四菜一躺上传
    。可是活了快五十年,这心眼儿却是活泛的很。他依稀感觉到,自己恐怕要转运了!刘阚是一国之君。怎可能好端端的来探望他?且不说他和刘阚没有那么好的交情,就算有,如今地位悬殊,有什么事情。刘阚召唤他前去,也就是了。
    刘阚亲自登门,绝对有重要的事情。
    卢绾恭敬的请刘阚到客厅,一旁卢绾的次子,却偷偷的拉住了萧何。
    “丞相”
    “阿柘,有什么事情?”
    以前在沛县时,刘阚和卢绾关系不好,但萧何和卢绾还算不错。故而卢家的人,在萧何面前倒也不算局促。
    卢柘说:“待会儿,能不能和大王说一下刘鹰郎的事情?我哥哥今日。又被打了”
    “啊”
    萧何一怔,旋即一拍脑袋,“看我这记性,险些把这件事忘记了,你哥哥没事吧……
    放心,此事和大王没有关系,等一会儿我和大王说一声,大王自然会还你一个公道,别担心。”
    有萧何这句话,卢家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刘阚和卢绾,坐在厅堂上。
    车长等人守在门外,卢绾给刘阚奉酒。
    “老卢,我今日前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刘阚也没有太客套,开门见山说:“我从渑池回来时,子房曾想我献了一策,还推荐由你完成。”
    “啊?”
    “南阳吕臣,你可认识?”
    “这个……认识”
    “我想请你前往南阳,说降吕臣,你可愿意?”
    太直接了,直接的让卢绾,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
    “臣,愿效犬马之劳。”
    刘阚接着说:“老卢,算起来咱们已相识十余载,虽说早先颇有间隙,但各为其主,也算不得什么。我无法想你保证别的,但只要你尽心做事,将来自会有一个好出路,子孙无忧。”
    卢绾匍匐在地,“昔日臣愚鲁,多次得罪大王。
    今大王不计前嫌,如此看重卢绾。卢绾怎敢再有半点懈怠?南阳吕臣。与绾关系甚好,此次绾定为大王取下南阳,绝不辜负大王的厚觅”
    刘阚的话中,软硬兼施。
    你自己的本事自己清楚,位极人臣怕是困难,但能有个好前程。你做的好,我不会亏待你;如果做的不好,考虑一下你的家人吧。卢绾已经快五十岁了,能活多久,恐怕只有天知道。他现在更多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前程如何,而是子孙的未来。刘阚的话,正中卢绾的心思。
    话说开了,这气氛就显得很融洽。
    萧何偷偷的把刘信的事情,告诉了刘阚,刘阚只是一是眉,却没有任何表示。
    在卢绾家中,用过了饭菜之后。刘阚和萧何起身离去。
    待两人都走了,卢绾犹自坐在庭上。仔细的琢磨着刘阚的那些话语。大约戌时时分,庭院外传来了一阵喧哗声。
    卢绾连忙出门,就看见两辆马车,停在院门口。
    从第一辆车上走出一个彪形大汉,身高近丈,膀阔腰圆。
    “啊,信鹰郎……”
    卢绾看见那大汉,就觉得脊梁骨有点发冷。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刘信。不过他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似乎有点不太方便。卢绾的妻子带着两个儿子,站在卢绾的身后。提心吊胆。
    “卢老头”
    刘信说话瓮声瓮气,颇为低沉,“你莫要担心,我不是来找你麻烦。”
    说着话,他摆手示意,让一个从第二辆马车上走下来的清蹂老者上前。“王叔让我带太医前来,给你儿子看病……王叔说了,男人大丈夫当胸怀宽广,不应当对以前的事情斤斤计较。
    这段时间,我总找你的麻烦。还打伤了你儿子。
    王叔很不高兴,回去后责打了我,还让我来向你赔礼……
    你若是不解气的话,就打我一顿好了。反正以后,我绝不再找你家里的麻烦,你看好不好?”
    刘信是什么人?
    那是刘阚的儿子,如果将来刘阚登基,刘信至少也是个公侯。
    卢绾万万没有想到,刘阚会为了他的事情,责打刘信,还让刘信不,更派来太医,为儿子看病。
    呆呆站立许久,卢绾突然上前一拱手,“信鹰郎,以前是卢绾有眼无珠,得罪了鹰郎母子,吃些教训,也是应该。道歉一事,切莫再提……,今后还请信鹰郎,看在昔日同乡份上,多多照拂犬子。”
    刘信伸手,抹一下鼻子。
    “我娘也说让我不要总惦记从前……
    可是我不喜欢你,从前不喜欢。以后也不喜欢。道歉还是要的,这是王叔的吩咐。”
    说着话,刘信向卢家的人,深施一礼。
    “至于其他的事情,我管不了,我娘也不让我管。
    有本事的话,我王叔自然不会不理。没有本事,谁帮衬都没有用起……总之,对不起了”
    刘信说完,也不等卢绾开口。转身登上马车,径自离去。
    “夫君,未曾想昔日的沽酒傻儿,如今竟有如此成就。”
    卢绾的老伴儿走上前,轻声对卢绾说:“不过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以后真的不找我们麻烦?”
    长出一口气,卢绾苦笑摇头。
    “这个你放心,既然大王开口,还让他来道歉,就不会再有是非。
    傻儿虽憨,却是个有担待的人。既然他说了,就不会在反悔……不过,他说的倒有道理,前程,还需自己把握。”
    这一番话,自然是对他的儿子所言。
    卢柘和幼子卢范,闻听都轻轻点头,表示赞同。
    而卢绾,则看着刘信的马车渐行渐远,心中突然生出一个古怪的念头:昔日,若我不是跟随刘季,而是帮衬唐王的话,如今又会是什么局面?想来,总不会比现在的情况,更差吧!
    这后悔药,自古就没得卖。
    不管卢绾这心思是如何的复杂,也只能幽幽一声长叹,转身回到屋中。
    关中下了一夜大雪。
    第二天清晨,渭水冰封,咸阳城被覆盖在一片银装素裹之中。
    对于生长于巴山蜀水中的巴曼而言。很少见到如此美丽的景色。所以打开在香闺煮水烹茶,透过敞开的窗户,欣赏窗外的美景。只见她,身披一件白色大氅,将娇柔的身体裹住。
    云鬓蓬松,乌黑的秀发披散开来,宛如瀑布一般。
    屋子里,火塘里的炭火,熊熊炽烈,令房间里弥漫着一股暖意。
    巴曼抿了一口清茶,漫步走到窗边,向窗外凝视。
    身后,有轻轻的脚步声传来。紧跟着有一双强壮的手臂,从后面拢来,将巴曼拢在宽厚的怀中。
    “阿阚,不要闹了”
    虽然没有回头,可巴曼却很清楚那手臂的主人是谁。
    熟悉的体味儿萦绕在鼻腔里,那种男性特有的味道,令她心神一阵荡漾。
    其实,早在她抵达咸阳,和刘阚会师之后,就已经有了肌肤之亲。两人之间,如今只差了一个仪式而已,早已是亲密不可分。阚夫人也确定下来了婚期,所以刘阚昨夜。就留宿在巴曼的房间。
    昔日大秦的丞相府很大,特别是在赵高为中丞后,丞相府的面积更扩展了两倍。
    站在窗口,可以欣赏到花园中的美丽景色。
    冷风拂面而来,令巴曼有些寒意。不过身体内,却好像有一团火再燃烧。
    胸口一凉,一只大手从大袍的前襟探了进去,用力的握住了胸前的玉乳。长时间练武,使那只手有些粗糙,揉捏的时候,会有点痛……但更多的,则是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和冲动感。
    另一只手,则轻轻解开了袍袄的束带。
    “阿阚,别在这里……”
    当袍袄前襟敞开,一具曼妙动人的胴体,顿时裸露出来。
    刘阚轻轻的亲吻着巴曼性感的耳轮,轻声说:“曼儿,和我说,你想要”
    “我……”
    巴曼想要拒绝,那紧握住她胸前高耸的大手,突然顺着平坦而结实的小腹,轻柔的向下滑落。
    呼吸很急促,双手扶着窗沿,白皙细嫩的肌肤,浮起淡淡的粉红。
    “阿阚,你今天不是要和萧丞相商议事情吗?还不快点过去……”
    巴曼觉得羞煞人了,想要挣扎,偏偏挣脱不了刘阚的手臂,亦或者说。她根本不愿意挣脱。
    “商议事情,也要吃了早餐再去。”
    早餐?
    巴曼还没有反应过来,袍袄的下摆已经被掀起,紧跟着一根火热,闯入了泥泞的湿滑,让她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满足的呻吟,登时,俏脸更红……
    对于刘阚而言,这一顿早餐吃的很满足。
    当他出现在议事厅的时候,精神抖擞,看上去红光满面。
    和萧何处理完了公事后,萧何示意旁边的人先下去。
    “大王,如今月氏国战事即将结束,那月氏王后茉莉也派人前来,恳请自立为国,请附大王。
    只需解决了难兜靡,则北疆战事就要结束了。”
    刘阚一怔,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丞相,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
    萧何猛然起身,匍匐在刘阚案前,“大王,如今大王天命所归,我大军所到之处,莫不是所向睥睨。
    河北平定,楚项虽尚存,不过困兽犹斗,不足为虑。
    大王麾下疆域日益广袤,实不宜于再以王命而号令天下……今关中平定,实乃上苍赐予大王之根基。赢秦业已无力回天,大王何不早日登基,已建大唐帝国?唯有此。才不负天之厚爱。”
    萧何,这是劝说刘阚称帝!
    其实,这也是所有人的想法。
    大秦帝国,早已名存实亡。早先刘阚不肯登基,是为了平抚关中百姓。而今关中百姓,也已经表示拥戴,而关东和北疆的战事,更促使萧何等一干唐国臣子,下决心劝说刘阚登基。
    可刘阚听后,却有点犹豫了……
    “大王所顾虑者,非关东项羽,而是那汉中赢氏之女。
    不过,已今日之形式,汉中赢氏之女,已不足为虑。大王可命人前往汉中,迎她过来。如果她聪明的话,自会配合大王;若她仍心存幻想……”
    萧何停顿了一下,一咬牙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还请大王早做决断,勿冷了百官的心。”
    刘阚,登时陷入了沉思!
    第一部 潜龙勿用 第364章登基(二)
     更新时间:2010…3…17 11:09:24 本章字数:3490
    萧何的话,已说的很明白。
    刘阚也不是一个傻子,当然能听出其中的含义。如果赢果再和现在这般犹豫不决的观望,那就只有用其他的手段了。
    当然,刘阚也可以直接登记称帝。历史上的刘邦,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问题在于,刘邦登基称帝时,赢氏已经没有了血脉;赢果虽然是一个女孩子,可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一些旧有的关中实力。即便是这些旧有的老秦臣子,已开始向刘阚倾斜,可是在心理上,仍旧希望能用一种更体面的方式,让老秦帝国走下舞台,这是一种矛盾。
    古时,有禅让之说。
    老秦臣子的心中,恐怕是希望用这种办法,为老秦国拉下序幕。
    刘阚不希望关中再出现任何动荡,特别是在目前的状况下,关中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平稳。
    因为在没来的日子里,关中将充当他的大后方……
    萧何告辞走了,却把问题留给了刘阚。
    刘阚也知道,自己的那些部曲,都希望自己能早日入主咸阳宫。这对他们而言,也是一个希望。
    “让李颍和李弛立刻来见我”
    沉思很久,刘阚最终下定了决心。
    既然已经走上了这一条路,心慈手软,犹豫不决要不得。
    他决定,给赢果最后一个机会。派出李由的两个儿子前往汉中,迎接赢果回还汉中。
    之所以派李颍和李弛,也是有原因的。李颍兄弟二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昔日老秦臣子的立场。二人和赢果认识,甚至和赢果还是亲戚。不要忘了,李颍兄弟的母亲,就是赢果的姐姐……
    而后,刘阚又写了一封措辞极为诚恳的书信,由李颍兄弟带过去。
    信中说:我当年奉二世之命入关中,平定战乱。
    如今,战乱已经平息了,关东虽还有乱臣贼子盘踞,可平剿也只是时间的问题。现在关中平静了,你兄弟把关中祸害的不轻,需要一个稳定的局面。但我终究是一个外藩。关中必须要有一个名正言顺的主人才行。你是始皇帝在这世上唯一的血脉,所以也最有资格入主。
    说的很客气,言辞之间透着臣子的恭敬。
    但只要是有眼光的人,就能看出刘阚信中隐藏的意思。
    赢胡亥把关中给折腾的不轻,幸亏有我出面,才算稳定了局面。而赢氏呢,已经没希望了,我才是天下真正的主人。按道理说,我应该登基……可你是始皇帝的女儿,你如果不站出来说一下的话,我总是不太放心。所以,请你表明态度。再这样躲躲藏藏的拖延,不行了!
    李颍李弛带着书信,连夜启程。前往汉中。
    可是,送出了书信之后,刘阚并不觉得太欢喜。
    因为在他看来,他所做的这些事情,似乎有欺负人家一个小女孩儿的意思……
    当晚,刘阚没有在丞相府休息。
    他带着刘信和八百百辟锐士,离开了咸阳,直奔骊山阿房宫。
    刘阚入主咸阳之后,还没有来的及观赏阿房宫雄伟的气势。这连天蔽日的宫殿,与山势完美的切合在一处,在夜色中透着一股庄严和肃穆。阿房宫外,驻扎有兵马看守,但宫中并没有什么人居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