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18乱谈三国网络文集 >

第1部分

18乱谈三国网络文集-第1部分

小说: 18乱谈三国网络文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乱谈三国网络文集 
结合历史谈三国武将 
在三国里特别应该做的几件事 
在三国里千万不要做的N件事情 
让徐州前后的内幕 
三国人物的座右铭 
三国帝王的身世 
三国演义十大衰人 
陈宫其人 
英雄、枭雄、奸雄辨 
三国闲话 
三国历史上最不应该被埋没诋毁的十大人才 
“请将须行激将法”——《三国演义》中的激励谋略 
诸葛亮北伐对曹魏经济的打击 
三国十策 
关于三国的若干个问题 
三国中2个神秘的男人 
笑谈三国人物 
夷陵之战论述和军事辨析 
论吕布其人 
“荆州城”在哪里 
从关羽的性格看其悲剧结局的必然性 
三国毁于关羽之手 
刘禅其人 
冷眼看刘禅 
怒斥刘禅 
魂断成都府 
为姜维三辨 
谈姜维 
就姜维北伐等问题谈几点看法 
论姜维“误国” 
白帝城托孤…明托诸葛,实托赵云 
从《三国演义》看刘备 
从斩张任看刘备的用人策略 
谈刘备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 
论刘备的正统地位 
刘备入蜀前错失的人才!! 
简析刘备的用人——贤而不察 
论一代传奇英雄刘备 
数蜀汉五虎将之罪行 
人才凋谢…西蜀覆亡的重要原因 
浅谈蜀中为何无大将 
试论诸葛亮与姜维的北伐 
谈谈姜维和诸葛亮的差距 
蜀汉的经济 
谁应承担蜀国灭亡的军事责任? 
再谈西蜀后继无人的根本 
武侯祠:一千五百年的沉思 
孔明五次北伐成败分析 
诸葛亮与街亭之战 
论诸葛亮的识人用人 
诸葛亮用人不如曹孟德评魏延悲剧 
毛泽东点评诸葛亮 
孔明是什么“家”? 
诸葛亮的七宗罪 
诸葛亮为何不废刘禅 
难识孔明几千年——三国演义中的管理 
诸葛亮为何不去投效强大的曹操 
诸葛亮和李严的关系 
诸葛亮北伐动机的探讨 
诸葛亮隆中对之重新解读 
论诸葛亮与周瑜 
诸葛亮忠于蜀汉说再认识(诸葛亮为何不篡位) 
鞠躬尽瘁的诸葛亮不过是个野心小人 
瑜不掩瑕…论诸葛亮的失误 
诸葛亮权倾朝野 
诸葛孔明二三事 
空城计之合理性(上) 
空城计之合理性(下) 
从诸葛亮的失败看领导者的定位 
让人疑惑的赵云 
军神 
阶级的局限,深刻的矛盾——谈曹操用人之三 
博大的胸怀,恢宠的气度——谈曹操用人之一 
鲜明的原则,高超的方策——谈曹操用人之二 
曹操一生最大的失误 
曹操煮酒论五虎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错误” 
感人最是英雄泪——叹曹操七哭 
曹操乃韩信“转世”的八个理由 
曹操的十宗罪 
郭嘉,三国第一谋士 
从生存之道看贾诩 
司马懿论 
孙坚简介 
细说孙坚 
孙策简介 
另类的孙权 
漫谈孙权的用人观 
评孙权的才能 
孙权的对外方略 
为周公鸣冤 
论东吴夺荆州的战略失误               
结合历史谈三国武将     
  我读过很多三国方面的书,对三国武将研究的也不少。《三国演义》里大多都是虚构的。我想真实表述一下几个这几个人物(排名不分先后): 
  1,吕布。真实的吕布的确武艺高强,他有匹好马,来去如风。吕布作战勇猛,战场上罕逢敌手。他的射术也非常精良。辕门射戟是真实的,为了调解刘备和纪灵之间的矛盾,吕布把画戟放在50米以外,搭弓射箭正中画戟顶上的小枝。他也常炫耀自己的武力,但却有勇无谋,以他的能力最多只能带领100多号人,相当于现在的一个连长而已。 
  2,关羽。《三国演义》里把关羽虚构的过于神话,斩颜良,诛文丑,五关斩六将,罗贯宗还用“儒雅能知文”来形容他,好象在吕布之后,关羽便天下无敌了,让天下所有武将所仰慕。 
  真实的关羽是典型的莽夫,在智力上他跟吕布是差不多的级别。而且关羽还狂妄自大,看不起有才华的人。最典型的两个例子就是:一他守荆州时和东吴的外交方式。荆州本身就是是是非之地,魏吴两家都对它虎视耽耽,都希望从此地着手挑起两家的矛盾,然后鱼翁得利。可刘备因为不放心自己最要的根据地,用了关羽这个毫无政治头脑的兄弟来镇守。关羽骄傲自大,不明白自己的处境,频频触犯吴国。孙权向蜀国示好,想和蜀国联姻,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提亲。关羽不同意也就罢了,还说了句“吾虎女安能嫁汝犬子乎!”,比关羽高几个级别的孙权当然受不了这样的侮辱,可以说后来孙权宁愿恶化吴蜀之间的关系也要夺回荆州,擒杀关羽,跟这件事上是很有关系的。第二更典型的就是,关羽在荆州时听说,张飞和马超较量了几次都不分胜负,已经天命之年,重任在肩的关羽竟然说要去西川和马超比武,典型的小儿智商。还好后来诸葛亮写信捧了他几句,他高兴的作罢了。而且他和同事之间,诸葛亮、黄忠、马超甚至赵云之间的关系都处理的很差。 真实的关羽的确武艺高强,三国志里形容他万人敌。但远没有三国里那般夸张,华雄不是他杀的,是被同样勇猛的孙坚劈死的;文丑也不是,是死与曹操和他的部下之手;五关斩六将更是毫无其事。颜良倒是他杀的,被关羽偷袭得手。至于水淹庞德,也不是他的谋略,当时是突然天降暴雨几天几夜,一直淹没到城中,庞德无处藏身,只有用块小木板逃身,后来被关羽的部下擒获。 可笑的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关羽,经过罗贯中这个大文豪的加工,竟然成了后人景仰的圣人。 
  3,张飞。真实的张飞可不象三国演义描述的那样莽撞。张飞其实是很有文化的人,他很有军事谋略,智擒颜严就能看出这点,而且张飞还是书法家呢。张飞比关羽就要谦虚很多,他很尊敬文化人,很敬重诸葛亮,只是他脾气很暴躁,喜欢喝酒,在酒醉后鞭打士卒,最后也因此而惹来杀身之祸。 
  4、马超。黄忠都是将领出身,军事修养武艺都不用说,马超同张飞大战却有其事。他们都为蜀国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5、赵云。其实我觉得赵云是蜀国最不得志的人,他武艺高超,胸怀大志,很有政治头脑。无奈他由于身份低微,一直未堪大用。最初他投奔公孙赞、袁绍等,发现他们都不是明主,后来遇到刘备,虽然刘备当时辗转流离,一事无成,但觉得在刘备手下能发挥才干,毅然投奔了刘备。 
  赵云作战英勇,谋勇兼备,为人却谦虚恭敬。他常常为刘备出谋划策,刘备打下一个城,把城内很多房子拘为己用,或者分给将士。赵云提意见说:夺来的房屋田地应该还给老百姓,老百姓有田种有房住就会拥护我们。刘备欣然采纳。刘备因为关羽被杀,怒然兴兵讨伐东吴,赵云审时度势劝谏刘备“吴国是私仇,魏国才是国仇,主公怎么能为了私仇而致国仇不顾,让国贼得利呢?”这样的政治远见,就是许多的政治家也未必能有的。可惜刘备不听赵云之言,还牵怒于他,让他在后方压粮草,最后大败而回,蜀国也因此大伤元气。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描述了赵云在汉水一战,这也是所能知道的赵云人身中最精彩的一笔:曹操亲帅大军大举进犯西川,刘备派黄忠为主将,赵云为副将前往应敌。黄忠和部下张著首先出寨作战,不想却被许晃张合包围,欲出不得。赵云见老将军久久不归,吩咐部下在寨前沟壑内埋伏弓箭手,自己挺枪上马,带上领少许随从,选择最有利而陡险的地方大喝一声冲向敌军,敌军遂不及防纷纷落马,云挥舞银枪,枪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许晃张合二将夹击也抵挡不住,眼望着赵云救黄忠离去。之后赵云又回头救了张著回寨。这时曹操大军也兵临寨前,赵云见撤离已不及,命令大开寨门,云单枪匹马立于寨前,曹操不知虚实,疑有埋伏,命令回撤,赵云把手一招,埋伏于沟壑里的弓虏手数箭齐发,曹军大乱,云帅军而后掩杀,曹军死伤无数。刘备后来前往观察地形,咋咋称叹:常山赵云,一身是胆! 只是刘备始终都未予赵云大任,他只相信他的两个结拜兄弟,庞统这样只是因为相貌丑陋点开始也被他冷落。赵云在刘备手下地位一直都是比较低的,尽管按才能要远高于他前面的关、张、马、黄。如果历史可以重演,如果刘备对部下多一分信任,让赵云去守荆州,或许蜀国又是一种结局了。 
  6,典韦许褚都是万人敌的武将。两人都力大无比,犹如蛮牛。一次起大风,军营外的旗杆就要被狂风挂倒,7、8个士兵都扶不稳,典韦上前伸出一只手握住,旗杆巍 许褚然不动。众皆惊奇。 许褚的老家有一次有强盗来抢劫,两头牛被赶的狂奔,许褚赶上去拽住牛尾巴拖回100多米。两人对曹操都忠心耿耿,令人钦佩。 我特别要说的是在冷兵器时代,武力的确启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能做将领的都有自己不一般的技艺。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政治军事谋略,像三国演义里说的两支部队在一起,首先是主将单挑,那都是无稽之谈,那还要士兵做什么?当然当两兵混战,武将之间格斗的事一定是有的。    
  三国智谋人物 
  喜欢三国,不仅因为三国有武将们驰骋沙场的雄姿,也有三国谋士们智计超人的策划。对于三国,有人把它当成一部智慧宝典,可以说它完全当得起这个称号,因为三国中有太多的能人异士,更有许多让人折服他们智慧的奇谋跌计。这里我略去了一些智谋过人将领,如周瑜、陆逊、邓艾、钟会等。 
  第十位:徐庶 
  看过三国演义的应该对这一片段留有深刻的印象,刘备在新野任命徐庶当军师,以弱胜强,帮助刘备取得对曹军的胜利,并且击败曹军名将曹仁。在军事上生存为刘备赢得了生存的空间。徐庶的才能堪比诸葛亮,曹操的大谋士程昱谦虚地说徐庶的才能是他自己的十倍。曹操了解倒徐庶为人至孝,把他的母亲带到许都并模仿了徐母的字迹,将徐庶骗到了许都,结果徐庶的母亲自杀身亡,徐庶从此也情绪低落,一蹶不振,满身才气不得施展,湮没在人才辈出的三国历史中。徐庶的结果是令人惋惜的,曹操是真的求贤若渴。令人痛心的是,他在这之后没有任何的作为,仿佛远离了三国时代,违背了曹操的本意,他的才华也象流水一样慢慢消逝。 
  第九位:沮授 
  袁绍的首席谋士,然而沮授的才能仿佛没有得到任何的施展,他自己也在官渡之站后沦为曹操的阶下囚,当然这一切都不能怪他,因为他追随了袁绍。袁绍并非没有才能,数年时间从一个渤海太守发展到北方最大的军事集团,决不是一般人能办得到的,但他有一个最大弱点:“好谋无断”,在最关键时刻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在曹操迎接汉献帝之前,沮授就向袁绍提出了“协天子以令诸侯”这一正确的建议。同时他也告戒袁绍不要任人唯亲,但没有任何效果。颜良不能独任,官渡决战采用持久策略等一系列正确建议不得采纳,可以说沮授的命运是悲惨的,像他那样一个有才能得人,非但未能辅佐明主争霸天下,连身家性命也陪了进去,实在让人叹息。 
  第八位:郭嘉 
  曹操深通用人之道,他说过一句很有道理的话“大才者不拘小节”,而郭嘉就是这样一位不拘小节的“大才”。 郭嘉行为平时较为放纵,陈群多次向曹操“汇报”,曹操在嘉奖陈群的同时,非但未对郭嘉毫无责罚,反而更加重用。事实证明,郭嘉并没有辜负曹操的厚望,在他以后的从军生涯中,郭嘉屡出奇计,为曹操逐鹿天下,平定北方立下了不少功勋。郭嘉的才能是很高的,在他从袁绍处转投曹操时,曹操与他谈论天下事。就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这时三国志里的评价。的确,郭嘉思维敏锐,见地超人。特别是对当时局势及人物动机分析相当准确。他视江东猛虎孙策为“一人之敌”,孙策果然死于刺客之手,判断之准简直有如神助;袁绍死后,二袁兄弟还有一定实力,郭嘉建议: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以及刘表对刘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等事实都证实了郭嘉的先见之明。在平定河北后,劝曹操轻兵径袭,彻底消灭了当时割据在北方的少数民族势力。三国演义为了表现郭嘉,还有一个“遗计定辽东”,其实这是曹操自己的计策,不过这也比较符合郭嘉以思维见长的特点。 
  郭嘉在三十八岁病死,曹操常说:难奉孝为能知孤意。把他当成接班人来培养。如三国志中记载: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天折,命也夫!”乃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赤壁之败,曹操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可见在曹操的内心深处,是真的对英年早逝郭嘉的深切缅怀。 
  第七位:荀攸 
  荀攸是曹操最重要的谋士之一,可以说荀攸在曹操谋士集团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独一无二的。荀彧推荐荀攸后,曹操即刻招来了荀攸,并对荀彧、钟繇说:“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 荀攸开始任太守,后升任尚书,以后曹操任他为军师,在左右出谋画策。攸深密有智防,自从太祖征伐,常谋谟帷幄,时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太祖每称曰:“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三国演义中颜良文丑被关羽所杀,突出了关羽的勇猛,事实上这二人是中荀攸之计后军败才被杀的。曹操擒吕布,灭袁术,破袁绍,都有荀攸的计谋,曹操为张绣所败之前,攸言于太祖曰:“绣与刘表相恃为强,然绣以游军仰食于表,表不能供也,势必离。不如缓军以待之,可诱而致也;若急之,其势必相救。”曹操败后回去就向荀攸表示了歉意。 
  荀攸在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