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化工大唐 >

第224部分

化工大唐-第224部分

小说: 化工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良工也没怎么在意。后来才发这刀具特别锋利,钢铁都经受不住。几经努力,方才发现可以在钢铁上做螺纹,而这螺纹的用处很大,只是限于刀具做不出来,不敢推广。”
    一片叹息声响起,当然陈晚荣也叹息了一声。
    可以想象得到,应该是隋朝的一个良工造出了这工具,只不过他身逢隋末战乱,也许给人杀害了,只留下了这个工具。至于技术,再也无人知道,让人痛惜。
    中国有一句老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每一次分合之际,都要造成大震荡,不仅血流成河,积尸如山,还会摧毁文明。而史家只记得诗书给烧毁,读书人逃亡,却没有记下这些科技,历史的误会。
    陈晚荣想到西山中那位研究火药地无名前辈,在这里又发现一个,象他们这样地人还不知道有多少,可惜呀,可惜!
    对这工具,陈晚荣太想了解了,问道:“我可以看看么?”
    “当然!”寇义兵想也没有想就同意了,站起身就要给陈晚荣领路。
    刘怀德忙拦住道:“陈大人,你要看,也不必急在一时。你得先把火炮这事安排一下,然后再去看也不迟。”
    这倒是,陈晚荣一心想了解先辈奇迹,却忘了正事,有点不好意思道:“谢刘大人提醒。火炮这事,其实就两部分。一部分是火炮本身,另一部分是炮弹。火炮的铸造,我不熟悉,还请刘大人,寇师傅调派一下。他们二人对这里最是熟悉了,自然由他们安排比较好。二人没有意见,略一商量道,刘怀德站起身道:“要是铸造一事,还是得推叶哥哥了。叶哥哥地年岁不小了,我和刘大人的意思是由叶哥哥指点,张师傅、曹师傅、楚师傅,你们协助,有问题吗?”
    “没有!”叶天衡,张德铭,曹志雄、楚师傅齐声应道。
    寇义兵道:“陈大人。”坐了下来。
    陈晚荣眉头一皱道:“炮弹部分不会有什么问题,火药好办,弹壳也好办。只是,这硝石在哪里去找呢?”用于战场,硝石的用量很大,就是把唐朝所有药铺的硝石全收集起来也不够用。
    “硝石?你们谁知道哪里有硝石?”刘怀德也皱眉了。
    良工相互望望,不住摇头,七嘴八舌的道:“不知道。”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五章战火起,学兵师成军(二十四)
     更新时间:2009…6…13 19:01:16 本章字数:12
    错误章节,请跳过阅读……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五章战火起,学兵师成军(二十五)
     更新时间:2009…6…13 19:01:17 本章字数:12
    错误章节,请跳过阅读……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五十二章 解决问题
     更新时间:2009…6…14 20:33:22 本章字数:5674
    在唐朝,由于火药处于萌芽期,在人们的印象中硝石除了具有药用价值以外,没有别的用处,是以不太重视。叶天衡他们不知道哪里大量出产硝石也很正常,陈晚荣想了想,只好去把西山的硝石矿开采出来。
    要开采西山的硝石矿,就需要人力,这要给太子说才行。主意一定,陈晚荣站起身来道:“我知道一个地方有硝石,只是这事非要太子同意不可,我这就去见太子。”
    刘怀德和寇义兵齐道:“有劳陈大人了。”
    陈晚荣暂别众人,众人把他送到门口,由王少华带着龙武军护送,直朝东宫而去。很快就到了东宫,一通禀进去,高力士迎了出来,远远就笑呵呵的道:“见过陈大人。”
    高力士虽是给后人诟病,陈晚荣和他接触这么久,不仅没发现他的毛病,反倒发现不少优点,为人亲切随和,没有架子,更重要的是对李隆基忠心耿耿,对他有不少好感,笑道:“见过高公公。”
    “陈大人,快请,太子等着呢。”高力士侧身相让。
    陈晚荣礼节性的应承一句,跟着高力士进去了。高力士把陈晚荣带到屋里,陈晚荣一瞧还是以前来的那间屋子,屋里除了李隆基还有沈榷。两人正在议事,一见陈晚荣到来,立即停下话头。陈晚荣见过李隆基,再和沈榷施礼相见。
    “说吧,是不是遇到难处了?”李隆基一如既往,直叩来意,没有任何闲话。
    陈晚荣了解他的为人,也不绕***:“太子英明!现在的问题缺乏硝石,没有硝石就没法造火药。我知道罗家甸的西山有硝石,只是听当地的老人说,很多年前因地裂而给埋了。要是开采的话,需要很多人力,这才来请太子帮忙。”
    李隆基眉头一皱道:“地裂给埋了。就算要开采,也不是那么容易。”
    这问题,陈晚荣也想到了,只是除了这里也不知道哪里有,只能试试了。
    沈榷接过话头:“太子。臣知道有一个地方地硝石特别多。”
    就目前来说。硝石是制约火炮地唯一因素。陈晚荣眼睛特别明亮。忙问道:“沈大人。在哪里?快说。”
    这话正是李隆基要说地。也是死盯着沈榷。沈榷笑道:“臣闻绵州地青莲附近硝石特多。可以从那里运到长安来。”
    绵州就是现在地四川地绵阳市。江油地青莲是诗仙李白地家乡。绵阳市管辖地江油在宋代大量出产硝石。宋王朝曾在这里大量熬硝。沈榷说地就是这地方。只不过因为火药还处在萌芽期。不为人重视罢了。李隆基二话没说。道:“那好。我马上下令。要绵州把硝石运来。”
    陈晚荣想了想。问道:“这得多长时间?”
    李隆基略一估算:“少则二十天。多则一个月。你放心。数十年我们都等下去了。这个把月我们还等得起。”
    唐朝地交通特别发达,从四川运送东西不需要翻越险难的秦岭,可以通过水运出三峡,进入长江,转入汉水。再经过几条水系,辗转运到华阴,然后通过陆路到达长安。之所以不能通过水运直接运到长安,在于渭水多沙,隋文帝开凿的通渠泥沙过多,不便航运。
    陈晚荣不知道这些,略一沉吟道:“既然如此,就不必运硝石来长安,可以叫绵州熬好再送过来。”
    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李隆基虽不明熬硝为何物,也能明白其好处,点头道:“如此甚好。要绵州熬硝自是没问题,只是这方法得去人指点。这事,你要安排好。”
    熬硝又不难,将作府和军器监的大师傅们找一两个教教就会了,陈晚荣笑道:“太子放心,不会出错。”
    “那你先去忙,把这事安排好了。我就安排人去绵州。”李隆基送客了。
    陈晚荣作别而去。离了太子府。直接回军器监,刘怀德和寇义兵他们等着。陈晚荣把经过一说。二人长吁一口气,大是放心。
    至于去绵州的人选,陈晚荣没有谱,征询二的意见:“我对这里不太熟,不知派何人去合适?”
    二人对望一眼,寇义兵略一沉吟道:“请问陈大人,这熬硝难吗?要是难的话,可以先在这里熬熬,你指点他们,等他们会了,再去绵州也成。”
    刘怀德接过话头道:“是呀!长安的硝石不算多,药铺里好歹总能买些,能把他们教会就行了。”
    即使陈晚荣把药铺地硝石买空了,药铺也会马上从别处调集,很快就补充上去。他们的提议不错,只不过熬硝这事一点难处也没有,陈晚荣笑道:“二位的建议甚好,只是这事不难,说说就好。”
    “那好,那就好!”寇义兵想了想道:“既然这样,还请陈大人指点一下。依我之见,派三个人去好些。多派点人,一是可以提高效率,人总有累地时候嘛。二是防止出错,有问题,他们也好商量一下。”
    出不出错倒不重要,即使熬出来的硝酸钾纯度不够,运回来再熬一次就是了,总比直接把硝石矿送到长安省事得多。当然,这提议很不错,陈晚荣没有理由拒绝,点头道:“我没说的,刘大人呢?”
    “当然没问题。就派孙南虎,欧阳复,李晓义三人去。”刘怀德开始点人了:“他们正当壮年,年富力强,而且精明,技艺不错,多有创新。他们去,很合适。”
    寇义兵想了想道:“行,我是没说的。陈大人,你以为呢?”
    这三人陈晚荣记得,在校场时叶天衡给介绍过,点头道:“那好,有请二位把他们叫来,我把需要注意的事情说说。”
    刘怀德去叫人,只一会儿功夫,他回转。身后跟着三个中年人。略一见礼,寇义兵这才说明:“三位,有一件大事要你们去做,不知道三位愿不愿意?”
    “寇大人,有事你就吩咐,我们没二话。”欧阳复想都不想。脱口而答。
    刘怀德接过话头道:“造火炮要用到硝石,这硝石关中没有,绵州青莲才有。你们三位赶到绵州去,主持熬硝一事,把硝熬好了,再送到长安来,有问题吗?”
    孙南虎有些不解:“刘大人,我们去没问题。可是,绵州有硝石。叫当地官员送到长安来不就行了么?”
    这问题有必要解释一下,陈晚荣接过话头:“孙师傅说的不无道理。只是,这硝石的杂质很多。至少需要十斤矿石才能熬出一斤硝,要是直接送矿石过来的话,这人力物力很不划算。所以,我想在绵州先熬好了,再送来,比较好。这是我的看法,不二诸位是否认同?”
    十斤矿石熬一斤硝酸钾,还是以最好品位矿来计算地。要是只有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品位的矿,就要好几十斤才能熬一斤。这人力物力的浪费就很严重了。
    孙南虎恍然大悟,有点不好意思:“原来是这样。陈大人,请恕孙某无知之罪。”
    “陈师傅说哪去了。”陈晚荣礼节性地宽慰一句。
    刘怀德扫视三人道:“三位,有问题吗?”
    “没问题。”孙南虎三人脱口而答。
    寇义兵站起身道:“那就好。就请陈大人指点一下。”陈晚荣也不客气,给三人讲解熬的要点,以及检测方法。
    这都是成熟的技术,他们理解起来自然没有问题。要是他们自己去摸索的话,必然是难上千百倍。等到陈晚荣讲完,孙南虎三人。以及刘怀德和寇义兵都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连声赞叹。
    孙南虎三人商议一阵,又问了一些技术上的问题,陈晚荣一一作答,直到他们没有问题了,这才作罢。五人商义一阵,决定先去东宫,回复李隆基。于是,五人赶到东宫求见李隆基。李隆基立即召见。问明清楚,问孙南虎他们什么时间出发。孙南虎三人说立即出发。还是李隆基阻止他们,要他们先回家去和家人说一声,明天动身。
    这是对他们好,三人无异议,回家告别亲朋去了。陈晚荣和刘寇二人告别李隆基,回到军器监。寇义兵年岁大了,一回到军器监就有些气喘,先半靠在椅子上,喝了一盏茶,这才气匀。
    气一均匀,寇义兵站起身道:“走,我们去看看叶哥哥进展如何了。”
    在唐朝造炮只能靠铸造,叶天衡负责地铸造非常重要,陈晚荣也想看看,自是没有异议,和寇刘二人前去。随着二人来到东面屋子里,只见叶天衡坐在椅子上,右手里握着拐杖,时不时的举起拐杖指点起来。
    这是一个木工房,几个木匠在叶天衡的指点下忙得团团转,额头上渗出汗珠。铸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铸型准备阶段,二是浇铸阶段,三是铸件处理阶段。
    准备阶段主要是模范的制作。模范并不是直接制作,而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准备方可制作。首先肯定要确立铸件的尺寸、形状,相当于现在的设计画图之类的准备工作。有了图纸也不能直接做模范,而是把图纸转变成实物。
    这一转变是通过木匠来实现的。木匠根据图纸做出实物,这些实物不一定和铸件大小相同,尺寸也不一定相同,是技术上地一些处理。比如要铸造空心地,那么就要做一个大小一样的实心体模范。
    有了这些东西才能做模范,模范做好了才能浇铸。
    陈晚荣只说了火炮地样式和一些注意问题,叶天衡和陈晚荣寇义兵他们讨论之后,确立了尺寸,画成图,要木匠做实物。
    看见陈晚荣他们进来,叶天衡站起身道:“呵呵,没想到,你们也来了。”
    “叶哥哥,进展如何?”刘怀德一笑。
    叶天衡点头道:“还不错,还不错。等到这些做完了,就可以做模范了。大概要一两天时间吧。来。我给你们看看。”拄着拐杖走在头里,陈晚荣他们跟上去,叶天衡一边走一边解释。
    听着他的解释,陈晚荣很是惊疑,唐朝的铸造技术和现代铸造非常接近,只不过没有现代先进罢了。特别是那些基本的东西。绝对一样。
    叶天衡之所以给尊为大师,不是幸致,讲解起来细致独到,其见解让陈晚荣钦佩。陈晚荣对现代铸造有所了解,心想就是现代大学的教授恐怕不见得比他强。
    讲解完,众人聚在一起商议一些问题。当然,最关心的是叶天衡什么时间能够做好的问题。叶天衡胸有成竹,保证在十天之内做好。只是做一件样品,而且“一路绿灯”。优先其他武器,应该不会有问题。
    忙完了这头,寇义兵站起身道:“叶哥哥。你忙着。我呀,还要请陈大人指点一下刀具的事情。陈大人,可否现在就去指点一下?”
    刀具这事陈晚荣也很热心,现在没甚事,去见识一下我们祖先的杰出智慧再好不过了,欣然应允:“那好!我早就想见识了呢。”
    叶天衡揶揄一句:“寇师傅,你还真是,这种好事居然不要我去。”
    刀具问题,他们历时百年没有解决。现在希望就在眼前,谁不心动呢?寇义兵大笑道:“叶哥哥,你不是忙吗?你就在这里看着,我们先去试试,做好了给你用。”
    这是玩笑话,叶天衡举起拐杖:“你找打。”
    寇义兵在这一刻特别快活:“刘大人,快救命。”笑呵呵地跑出去,仿佛年轻了十岁似地,原先那副老朽模样一下子不见了。
    四人说说笑。朝南边屋子走去。这间屋子与别的屋子不同,门上有两把大锁,寇义兵取出一把钥匙开了一把锁,刘怀德开了另一把,推开门,四人进去。
    叶天衡给陈晚荣解释道:“小友,你别笑话我们。这宝贝可是珍贵得紧呢,要想动用,就得刘大人和寇师傅同意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