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光熹 >

第136部分

大汉光熹-第136部分

小说: 大汉光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叹道:“出大事了!”
    “呵呵!还是郭老哥惦记着兄弟好这一口,这是你呀郭老哥,一般人咋能弄出安众侯府的好酒。”二狗子父亲说完,对着葫芦猛灌一气,饮罢摇摇大半葫芦的好酒,长长吐出一口酒气,霎时间一张面孔变得通红。意犹未尽砸吧砸吧舌头,看着一圈眼巴巴盯着他的乡邻,心中诽腹着郭老汉人人有份的规矩,有点不舍地将手中酒葫芦递给旁边之人,这才满不在乎说道:“嘿嘿!郭老哥你就别蒙俺了,谁不知道有安众侯护着咱们,咱们还怕个鸟!”
    “王家兄弟说得不错,如果安众侯还在汉州的话大哥俺一点愁也不发。”郭老汉见二狗子父亲的样子,阴沉似水的脸上裂开一丝笑意,不等大家追问接着说道:“大家说说咱眼下过得比以前咋样?”
    二狗子父亲一翻白眼道:“那还用说,日子过得比以前红火百倍有余。”
    “自从安众侯爷回到汉州,给咱们分田分粮不说还免租免税,这日子过的是一天比一天红火。”
    “家境过不去吃药还不掏钱,啥时候见过这么好的人,祖上到今这些辈子算是被咱们赶上了。”
    ………………………………
    “铛铛铛铛!”
    二狗子提着一面铜锈斑斑的铜锣,沿着村中的土路,一边敲着铜锣一边扯着喉咙叫道:“诸位乡邻听好了,郭里长有命速速到村口集合!”
    不大一会,鸡飞狗叫之声响彻整个村落,无数人流相互打着招呼向村口涌来,见大家正在数落安众侯带给大家的好处也加了进来,村口顷刻间变得人声鼎沸起来。
    见乡亲们情绪高涨,言语中无不充满了对刘谦的感激之情,郭老汉快步走上人群中的一个大树桩。晃晃大号酒葫芦,饮尽其中的残酒,老汉忽然举起葫芦厉声高呼:“可是有些王八蛋就是见不得咱们过得安稳!有些王八蛋就是想让抢走咱们的土地,让咱们生生世世过着吃不饱穿不暖做牛做马的日子。”
    “是谁!安众侯不管咱们了?”
    “郭大伯!到底是那个王八蛋想抢走咱们的土地?”
    “他们凭啥?土地可是安众侯分给我们的!”
    ………………………………
    郭老汉挥挥手,待大家静下来,看着众人饱含怒气的脸孔,老汉略带感伤道:“骠骑将军去年带着本郡儿郎为了汉家天下远征西凉,今年年初不顾新婚燕尔再次带着本郡儿郎北伐幽州,他为啥?
    有人污蔑他贪图大汉万里江山,呸!说这些话的人一定不得好死!去年年底骠骑将军将昏君赶下台换上如今的天子,假如他有二心的话,他会放手到手的倾国权柄吗?”
    “不会!”
    “可是有些王八蛋见骠骑将军去了幽州,就以为再也没人治得了他了,就想趁骠骑将军不在家的时候抢夺骠骑将军的家业,就像把我们都变成以前的样子,你们说咱们答应不答应?”
    “不答应!”
    “几天前,大奸臣何进犯了失心疯,妄想篡逆汉家江山,竟敢下毒毒害当今天子!要不是骠骑将军的义弟不顾生死把天子保驾到汉州,天子早就死在了大奸臣何进的手里。
    奸臣何进见天子避祸汉州,气急败坏之下妄想嫁祸骠骑将军,纠集十几万大军攻打汉州。奸臣不顾骠骑将军为国全力收服幽州的壮举,不顾汉州儿郎在幽州为大汉卖命流血,只想着背后插骠骑将军一刀,趁机夺取骠骑将军和我们的家业良田。
    土地是骠骑将军分给咱们的,如果失去了骠骑将军,这些土地还会是咱们的吗?咱们还能享受这种优惠的租种条件吗?还会有人为咱们免费治病送药吗?咱们是不是该勇敢的站起来和这些王八蛋斗斗?为骠骑将军争取时间,等到骠骑将军得到消息回来之后他们的阴谋诡计立刻完蛋!保护骠骑将军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俺决定了,誓死护卫骠骑将军,明天就让二小子去郡守府投军!”
    “誓死护卫骠骑将军!郭老哥连个孙子都没有就敢打破两个儿子只征一个的规矩,俺也不甘人后,明天就让大狗二狗一起到宛城报名。哈哈哈哈!俺比你强,俺多少还有一个孙子!”
    “誓死护卫骠骑将军!如果没有骠骑将军俺在就病死了!小兄弟明天叫俺一声,俺和他一起去郡守府投军!”
    “誓死护卫骠骑将军!俺从三辅逃来时骠骑将军不给俺粮食土地种子,俺全家早就成为他人的奴隶了!俺明天也让俺儿子去参军!”
    “誓死护卫骠骑将军!………………”
第一百九十二章 弘农太守刘玄德
    光熹元年五月二日子夜,函谷关内的一间小屋中依然亮着灯。灯光下,刘备脸色有点疲惫,可是双目却绽放着几缕精光,他打一个哈欠,带着几丝笑意开始整理案几上厚厚的一叠文书。
    见完成了一天工作,他站起来来到院子中活动一下有点发僵的腿脚,呼吸着午夜清凉的空气,脑子中飞快盘算着明天的工作如何开展。因为他再也不是被朝廷通缉的逃犯,几天前骠骑将军代替天子任命他为临时弘农太守,负责为函谷关守军供给后勤。
    在跟随刘谦这些天中,他算是见识了刘谦的狠毒和高深莫测的心机,为此他深深为投靠刘谦而欣喜,也明白了作为刘谦敌人的可怕。
    离开幽州时,见刘谦将重兵调回中原,他嘴上不说心中却嘀咕个不停。更为不满刘谦说关羽有为将者之风,就将关羽留在了幽州,美其名曰战后需要借助关羽镇守辽东,而把他和张飞带到了黾池。
    从幽州出发,途径张燕占据的领地,之后翻越过王屋山脉,在冀州商人帮助下度过黄河。一路上难以行军不提,刘备可没少为刘谦的不智而私底下说些怪话。其实这也不能怨刘备啰嗦,实在是刘谦这厮口风甚严,每次在军事会议上,刘谦只会把握十足的反复重申我军必胜等干瘪口号。这些空洞的话语对于刘备这种老鸟来讲,简直是没有一点说服力,只能骗骗头脑简单的张飞之流。
    提起张飞,刘备不禁气苦的摇摇头,自从拜刘谦为主与刘谦麾下的几员猛将交手之后,没几天他们就成为好朋友。在典韦几人没完没了盛赞刘谦情况下,张飞这个傻子渐渐被洗脑了,以前从不在他面前还嘴的张飞,一路上再也听不进去他对刘谦的怨念,反而时不时念叨两句刘谦的好处。
    大军刚刚渡过黄河,细心的刘备就发现了反常之处。按照他一路的设想,为了掩饰行踪,为了兵贵神速降临雒阳城,大军到达雒阳城西大门函谷关附近一定会展开激烈的战斗。可惜他没有见到预想的激战,却见到弘农郡以杨家为首的几个大户处处为大军遮掩带路,一路无战事的接近了函谷关。
    到了函谷关,更令他吃惊的事发生了。因为函谷关驻扎的军队属于何进直辖,故此董卓进军雒阳时并没有对其动手脚,驻扎在函谷关的两千守军还保持着原班人马,一个据说是何进亲手提拔叫做王成的家伙带着两千人马投降了。后来他才知道,这个王成和他手下几位重要将官,竟然是刘谦曾经出生入死的战友,在平定赵慈的叛乱中结下了深厚友谊,最气不过的还是刘谦请何苗帮他们提拔到函谷关任职。
    得知这个结果后,刘备大骂何进有眼无珠道:“为啥何进不调查几人的来历?就如此简单的中了刘谦的诡计?”
    直到很久以后,他才理顺其中的玄妙。原来王成是故大鸿胪王敏的家仆,而王敏的儿子王汤一直效力在何进手下,数经沉浮一直坚定的与何进站在一起,也算是当时何进手下的得力助手。王汤在何进受重用,如此一来,作为王家家仆的王成自然也得到一定的提升,刘谦的汉州兵大闹雒阳城后,王成就正式官拜校尉驻守函谷关。
    函谷关到了手中之后,刘谦让王成部继续保持以前的状态,丝毫不显露出函谷关易主的样子,用来迷惑雒阳城中的何进等人。董卓军往来函谷关的信使也一直保持通行无阻,从表面上看一切都正常之极。
    通过亲身所闻所见,原来对刘谦回师中原之举不抱任何信心的刘备,一下子改变了观念,认真盘算刘谦留在幽州的数千精兵和大量军粮,得出刘谦绝对有后手的结论。想通之后,刘备为自己近些天的言行而冒出一身冷汗,他心中默默念叨今生一定紧紧跟随在刘谦身后,永远也不能生产背叛刘谦生出二心,不然到时候连死都不知道如何死的。
    刘备也不是寻常人,下定决心就立刻去执行,不管刘谦安排不安排任务,都以最高昂的姿态全力以赴工作着。付出就有回报,刘备的表现得到了刘谦的认可,在刘谦把蔡琰接回来的第二天,一万汉州军翻过伏牛山系来到函谷关后,亲自召见了他。
    这次刘谦并没有隐瞒他,将天子病危何进篡政的消息全告诉了他,得到刘备坚决与天子与刘谦站在一起后,刘谦又将近期一些战略部署给他透个底。当他听说,刘谦留下牛金和杜畿等人把守函谷关和弘农渡口,而刘谦将会去攻克潼关,然后消灭董卓进攻武关的四万兵马,并乘机占领三辅。刘谦需要他暂时牧养弘农郡,负责汉州军坚守函谷关的后勤工作。
    有了两次教训,再加上以往刘谦每次胜利都建立在危险的局势下,刘备对于刘谦必胜的信心基本上达到了坚定不移。他更感动于刘谦无私的器重和知遇之恩,等刘谦离去后他一心扑到工作中去,白天走村串户笼络民心,夜晚就将每天积累的各种案牍处理干净,一个人顶替几个人的工作量。虽然每天累得像死狗一般,可是他心中却很快乐。
    光熹元年五月二日子夜,潼关之中依然能看到四处闪动着的火光,隐约跳动的火光下,一具具伏地不动的死尸和一滩滩鲜血证明这里刚刚结束了一场战斗。
    旁边一所灯光通明的小屋内,刘谦看着一位剽悍的男子道:“自从法门寺一别,大半年没有见过韩兄了,没想到今天能在这里见到你。”
    “说来还要感谢姑爷当年仗义出手,不然的话我实在没脸去见家主——”
    “仗义出手?韩兄你就别膈应我了,我不出手怎么会有一桩好姻缘。”
    “当年姑爷如果不出手为我紧急疗伤,韩虎可能早就失血过多死去了,不管咋说姑爷都是我的救命恩人。”
    “韩兄见外了。说来我还要谢谢你带来两千家兵帮助我打开三辅大门,不然潼关这个硬骨头可真是不好啃。”
    “说句不中听话,姑爷如今越来越虚伪了。明明是我带两千家兵打了半天也没打到跟前,是你带着手下一刻不到从关外攻进来打开城门,使关外的大军进关才主宰战局,咋又算成我的功劳!”见刘谦谦虚摆摆手,韩虎脸色一正道:“求你个事,能不能为我儿子韩德找员虎将拜师?”
    “这倒不难,不过近期大家可能没时间。啥?你儿子叫韩德?如果我没记错韩兄的老家是凉州人吧?”
    “正是凉州安定人氏。怎么,小儿的名字可有不当之处?”
    “没有不当之处,这是个好名字!韩兄放心,这事我一定记挂在心。”强忍住心中的怪异感,刘谦心中大叫道:“这个韩德一定得送给赵云当徒弟,那一世韩家满门都被赵云一锅烩了,这一世就让他们结下一个善缘。”
第一百九十三章 使者单福
    认真观察汉州军大阵,郭汜的心情一点一点跌落,原来踌躇满志攻破南阳郡立下不世之功的雄心壮志,随着两天来攻打武关的失利而逐渐消沉。
    三天前他就接到董卓允许他进攻的命令,久经战事的他并没有立刻让属下兵马攻打武关。他知道这两天东线的方城和鲁山关战况进展得激烈得很,身经百战的北军为此折损了不少人马,既然北军伤亡如此严重,不用想也知道汉州军的伤亡也不会小,按道理应该比北军的伤亡还要惨重。
    在这种情况下,汉州军一定急需兵马支援东线两个关卡,说不住会把没有战事的武关守军调到东线,他就在等这个机会。他又耐心的等待一天,一直到光熹元年五月三日,他才让属下四万兵马整齐的排列在武关之下,对汉州军进行武力慑服。
    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熟读兵法的郭汜自然深喑其道。在他的算计中,武关而今的兵力能有五千都是了不起的事情,在东线猛烈的进攻下,汉州已经处于拆东墙补西墙的境地,再也不会派来援军支援武关。
    在重兵压境以石击卵的危局下,守军又明明知道没有援兵,这么一点薄弱的兵力最多能在他的进攻下支持三天,如果这些守军不是白痴的话,他相信他能创造出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神话。
    之后,他会很大度的接受这些守军的投降,然后在守军的指引下兵锋直压宛城,一举将刘谦小儿的老窝掏掉。从而让李傕段煨知道,谁才是董卓将军旗下最能打的校尉,最终第一个获得中郎将职位。
    四万大军密密麻麻肃立在将武关前边的空地上,一种说不出的气势直冲云天,郭汜见儿郎们挺露脸,用期待的目光向武关城头看去。与他想的不同,他并没有看到惊恐失措的神色,只见无数汉州守军不紧不慢的做着战前准备,偶尔看向他们两眼时留露着不屑之光,好像早就料到他们要来似地。
    想到昨晚在部下王方面前满有把握的夸口,恼羞成怒的郭汜觉得面子挂不住了,顿时下达了攻击的命令。见统帅下令,早就在金钱美人诱惑下憋了多天的两万步兵当即展开散兵线,抬着攻城云梯驱动着攻城车,分成几十股细流对着武关涌去。
    汉州守军防守一板一眼,完全符合标准的守城标准,与攻城的董卓步兵展开激烈的厮杀。见汉州守军并没有传说中的神兵利器——连弩,郭汜最后一点担心不翼而飞,他判断这些守军应该不是刘谦的王牌,他可听说了,在幽州汉州军的连弩可使乌桓人吃尽了苦头。
    想到这里,他不满地哼了一下鼻子。心中大骂张举和丘力居实在是蠢材,董卓送去那么多武器军械援助,那么些天竟然还没有将蓟城攻破,最后居然以优势兵力败在刘谦小儿的手下。
    第一天,郭汜付出很大的代价没有取得进展,他浑不在意。第二天,血战一天后,汉州守军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