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光熹 >

第329部分

大汉光熹-第329部分

小说: 大汉光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历史上这种人其实很多,毕竟不可能都是大英雄,人人都有怯懦的时候。
    “骠骑将军谬赞了,其实属下不来营救,以属下观看他们也不能拿骠骑将军如何。以前没见过骠骑将军身手,心中就是知道骠骑将军很厉害可总是没有真实标杆,今天一见才知道属下以前还是低估了骠骑将军,原来骠骑将军的武力早就进入了当时强者之列,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听到刘谦的夸赞,李méng心里明明乐得像huā朵绽放一般,可是李méng很会做人,丝毫也不居功,只是一味夸赞刘谦武艺高强,好像他来不来都是无所谓的事情一样,显得很是认真,认真的让经历过刚才事情的听众们差点以为李méng说的是真的。
    “哈哈哈哈!李校尉竟然丝毫也不居功,如今这种人可是不多了。嗯,刚才你攻心的那些话说的也很好,从中就能看出李校尉是个文武全才的将领。好,很好,我们不久后就要反攻匈奴人,到时候正需要李校尉这种文武全才,待把匈奴消灭之后,李校尉足以胜任京兆尹一职。”
    眼前刘谦需要人,那就需要让李méng参加战斗,可是刘谦毕竟对于李méng有些不放心,于是他丢下一个大大的yòu饵,吸引李méng为了得到京兆尹一职而不惜其身谋富贵。
    东汉时期,文官的地位位于武将之上,出现这种结果一是因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每个朝代和平时期的文官都要凌驾在武官之上,只有luàn世的时候武官才显得比文官重要的多。二是上面说过,汉代尚武文人大多都参过军研究过战术战略,很多文人就像班超一样投笔从戎照样把仗打得很好,故而武官的地位一直不能超过文官。
    以俸禄来说,校尉和一郡太守基本相同,不过两种官职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就不同了,大家总是感到太守总要比校尉尊贵一些。
    “谢骠骑将军看重!属下必定效死报答骠骑将军的恩德!”
    刘谦刚刚说完,李méng眼中的眼眸忽然异常的发亮起来,当下重新叩拜刘谦,而这次叩拜则没有采用军人的单膝礼,而是双膝着地隆重参拜。
    属于这个时期的李méng自然知道郡太守比校尉尊贵,太守也确实像刘谦所说那样一般都需要文武全才,不但要会治民也要会带兵。
    内地的太守对于军事方面要求还不算太高,毕竟不是每个州郡的百姓都要时不时的暴动一场,但是在南方和边郡的太守如果不懂军事那就会很惨。
    边郡不说,异族几乎每年都要试探着掠夺汉民,太守赋有抗击异族保护百姓的职责。当时大汉南部也很不平静,荆州南部一直闹武陵蛮,扬州三五年就有山越攻杀汉人。蜀州当时也不平静,要不也不会在蜀汉时期爆发孟获那一档子事。
    做这些地方的太守,必须有过人的真本事,如果军事能力不足其下场是被异族攻入县衙,身死了事。大汉历代死在异族手中的太守足有数十位,从中就能看出来异族是如何的猖獗。
    京兆尹自然没有异族,京兆尹管辖的范围是以长安城为中心的一块富饶土地。别说京兆尹是现在刘谦控制区里的一块féiròu,就是放在以前大汉完整的时候,京兆尹也是一个大大的féi缺。
    时下,刘谦控制群最好的地区有南阳郡和三辅三郡及河南尹这几个地方,其他的地方大多都属于穷山恶水。刘谦能把极少的féi缺给李méng预备,说来这也算是巨大的荣耀,这使李méng如何不感动。
    成功的安排好樊稠和李méng,让两人都发自内心的表示对刘谦感jī,看到这些刘谦心中暗暗好笑。
    刘谦知道樊稠很感jī他,主要是为了不再追究董家株连之罪,严格说来这在这个时代是从来没有发生的事情,这也是他们以前不敢全部相信刘谦的主要原因。
    前不久刘谦承诺他们有些怀疑,毕竟当时刘谦处于劣势,他们最怕一旦刘谦脱险之后翻脸无情,可是现在不同了,现在也算刘谦完全掌握了局势,在这种情况还给他承诺,樊稠当然感动得一塌糊涂。
    至于早早送给李méng一个京兆尹的高位,刘谦也有他的想法。
    京兆尹地位重要,用京兆尹安抚李méng谁也不会认为刘谦别有用心,都会认为刘谦很赏识李méng。而刘谦也正是需要这样的结果。
    对于为了灭绝匈奴一下子放弃两个州的刘谦而言,一个在大家眼中很为重要的京兆尹xiǎo的就不能再xiǎo。因为京兆尹是一块死地,死死钉在三辅的腹地之中,有刘谦看护着三辅谅李méng也玩不出什么huā样,这样总比把李méng派到战场上,哪天一陷入死地就投靠敌人的好。
    处于sī心来说,李méng也算是刘谦举起来的人,决不能让曾经的旗帜到时候变成大大的耻辱。要是曾经树立起来的旗帜投靠了敌人,这个结果不啻于狠狠地反chōu了刘谦的脸,所以刘谦早早的就杜绝了这种可能xìng。
    而这种安排李méng也很满意,他认为刘谦真的把他看成了有本事之人,既然回报他如此之重,心中悠然升起士为知己者死的念头。又能揣摩着他对刘谦有救命之恩,只要他不背叛刘谦,刘谦有一日荣华他就有一天的富贵,不由得对刘谦的向心力更强了。
五百三十八章 当年选择刘谦的原因
    五百三十八章当年选择刘谦的原因
    成功安排好樊稠和李méng之后,剩下的事情难度就很xiǎo了,这些骑兵原来就是有董旻樊稠和李méng三人shì卫组成,现在樊稠和李méng已经投效刘谦,剩下董旻那一部分骑兵就是做些举动也闹腾不出什么来,何况他们方才已经被李méng说动,眼下只是等待刘谦给他们一个台阶就能借坡下驴。
    刘谦从董旻shì卫眼中看出了他们的渴求之sè,刚想去安抚这些孤立在包围中的骑兵,远处忽然又传来骑兵行军的声音,一点点向他们这边靠近。
    现场中几乎全是经历过沙场厮杀经验丰富的汉子,从轰鸣的马蹄声中,大家很快就分辨出这批骑兵人数足有千名之多,脸sè骤变。刘谦脸上也不禁lù出一丝异sè。
    眼下以局势判断,能够在附近出动如此多骑兵的势力,除了匈奴人之外应该没有别人了。大家一想到马上就要和一千名匈奴人jiāo战,就算不畏惧也有一丝担心。
    以五千步兵和三百多名骑兵的阵容,还是不用担心这支匈奴人骑兵,可是如果这支匈奴人只是纠缠而不主动作战的话,一旦让把其他匈奴军队吸引过来,问题就大发了。
    很快,这支军队顺着李méng等人行军的踪迹追赶了上来,众人一看到队伍前边飘扬的红sè旗帜,心中不由大定。安下心的同时,众人包括刘谦都有些疑huò,均不知道长安城守军什么时候能够拥有了一千人的骑兵。
    李méng和樊稠在匈奴人那里听说,现在把守长安城的步军来自南阳郡,军中只拥有一支五百人规模的斥候骑兵,从没有听说守军拥有一支一千人的骑兵。
    李méng和樊稠只是知道一些从匈奴人得来的情报,以事情全面xìng他们肯定没有刘谦知道的清楚。
    得到刘谦下达向三辅开拔保守长安的军令,刘辟不敢耽搁马上chōu调士卒军粮军械,然后就马不停蹄的向长安急行军。
    急行军中粮草是移动最慢的一项,为了让粮草跟得上日夜行军过百里的大军,自刘辟一下所有拥有战马的军官shì卫,必须把战马jiāo出来拉粮食。
    军队提前进驻长安城,可是军中的战马很多都给累死了,全军除了一直在前边负责探路的斥候营还拥有完整的五百匹战马,其他的战马等到了长安只剩下了三十六匹。
    故而,刚才刘谦也很怀疑这支军队究竟是不是他手下的骑兵。
    “卑职参见骠骑将军!”
    带领这支骑兵的是长安城主将刘辟,他远远看到刘谦谈笑风生在“敌人”中行走,心中涌起了无数个问号。不了解内情的他不代表他眼睛不好使,很快他就知道这段时间一定发生了巨大的转折,但是究竟如何他也不敢妄断,于是他带军停在李méng步兵的一箭之地,名为参见刘谦实际在等刘谦给他做出合理解释,是战是和全凭刘谦吩咐或暗示。
    刘辟心中的担忧刘谦如何不知,当下就简要把事情经过说一遍,其中大大褒扬了李méng的及时救援,让旁边的李méng心中美得冒泡。
    听说刘谦眼睛成功脱险,刘辟暗暗松了口气,心中连连感受写上苍对他的照顾,感谢完上苍还不能表示他的jī动之情,下马拉着李méng的手又是连连道谢。
    刘辟会如此jī动自然有深层次原因。
    当初,他手中可是拥有五万能战之士和二十多万的士兵家属,虽说周边世家大族对他敌意十足,让拥有一座大宝藏的刘辟硬是有钱没地方huā,属下日子过得十分清苦,经常吃不饱饭,可是相对而言那时候他说话可是一言九鼎,全军上下都要听从他的吩咐。
    自从碰到了和天公将军张角很熟的老神仙,老神仙又很神秘的施展了不次于张角的仙术,让全军上下很多人对老神仙崇拜如当初对张角一样。
    神仙就是神仙,神仙绝不会长久和刘辟这些凡夫俗子生活在一起。
    最后老神仙要走了,刘辟等人百般盛情挽留也不能改变老神仙的决心,可能是他们的真心感动了老神仙,盛情难却之下,老神仙神神秘秘的告诉他们,呆子在这里困顿下去终究不是办法,唯有投靠未来大兴之主,在大兴之主没有发迹前主动投靠上去,这才能在未来封侯拜将光宗耀祖。
    刘辟对于老神仙的话没有多少怀疑,可是这样大的事情还是有些让刘辟等人放心不下,再说老神仙只说大兴之主处于南阳郡,又没有说姓甚名谁这让他们如何去寻找,遂苦苦恳求老神仙指点mí津。
    老神仙显示面lù难sè,最后lù出决然的神sè让刘辟建造一座观星台,并且让刘辟准备大量的算筹。
    半个月之后,老神仙神态中透出疲惫不堪,整个人瘦了一圈从观星台下走下来,神情郑重告诉刘辟等人,涉及天机必然折损xìng命,此卦一下就折去老神仙二十年阳寿。
    刘辟等人望着老神仙灰败的脸sè,以及肤sè上隐隐浮现的死气,顿时一起向老神仙跪下哽咽无语。
    不过当老神仙说出刘谦这个在当时籍籍无名的名字时,刘辟等人也是禁不住生出一些疑虑,老神仙哈哈一笑道,刘邦四十几岁时还是一个xiǎoxiǎo的亭长,谁能料到他会在数年后成为天下之主,刘辟等人从而释然。
    此后老神仙飘然而去,云游天下不知所踪,而刘辟却深深记住老神仙的话语,时刻注意着刘谦的举动,听说刘谦守孝完毕第一时间就去派人拜访刘谦。后来,他们获得了刘谦的信任,也获得了以前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官身,一年多时间就从贼寇摇身上升为比肩郡守的校尉。
    如果刘谦出山后诸事不顺,如果刘谦此人一直鄙视他们,他们也不会像现在这样铁了心拥护刘谦,或许还会沉下心来怀疑老身骗了他们。但是自从刘谦出山,一路走来看似非常险恶,而刘谦却每次逢凶化吉一步比一步走的更高,而且对他们这些最先投效的老人颇为照顾,这更让刘辟等人认为刘谦就是老神仙推算出的大兴之主,更加充满热情的拥戴刘谦。
    有此就足以看出刘谦此刻在刘谦眼中的主要xìng,说白一点刘谦基本上和刘谦未来的封侯拜将划等号,刘谦如果完蛋刘辟的希望也就随之破灭,为此刘谦个人的安危对于刘辟特别重要。
    还有一点,刘谦如果身亡可是死在他的辖区,刘谦死后刘谦势力烟消云散倒也罢了,大家最多sī底下臭骂他一顿,不会再寻找他多少麻烦。如果刘谦死后,大家等待马荷是否诞下男婴而没有散伙,一旦生下男孩刘谦势力保存下来,说不住就有人找他算账了,至少一个劝谏不力的罪名跑不了了,往大处说,说他设计谋杀刘谦也说得通。
    也正是刘辟对刘谦拳拳的拥戴加上怕惹上说不清的罪名,听说刘谦遇险他马上就跳了起来。
    得到刘谦遇险的情报之后,如果不是当时手下诸将一力反对步兵行动太慢,刘辟恨不得立刻把长安城中jīng锐汉州军全部chōu调出来,前来营救刘谦。说心里话,如果必须在刘谦和长安城中间做出取舍,刘谦毫不犹豫的就会舍弃长安城,倾尽长安城的兵力也要营救刘谦。
    准备倾尽长安全部力量营救刘谦的刘辟,做梦也想不到,等带着战斗决心的他们着急上火赶来,看到的确实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场面。
    刘谦对刘辟解释得很简要含蓄,只是让刘辟知道了中间经过而已。可是出于别样心思的李méng看到刘辟对他感jī的神情,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和刘谦部下jiāo好的不错机会,当下把他从shì卫口中得知的以及他经历过的事情,添油加醋的给刘辟说了一遍。
    在李méng诉说中,刘谦一席话就动摇了樊稠等人的决心,想要马上投效刘谦,如果不是该死的董旻jiān贼执意不肯,骠骑将军早就成功的摆平了这件事情,无形间就拔高了刘谦光辉形象。
    李méng见刘辟听得高兴,又接着说,此后虽说在董旻催促下五百人对刘谦进行了最残酷的打击,为了取下刘谦xìng命董旻甚至动用了硬弓强弩,但是刘谦武艺实在高强,以一人之力硬是把一般人抗不下来的打击给顶下来。还说,纵是他不带人前来救援,刘谦也不会有问题云云,依旧丝毫不居功。
    “李兄以后就是俺刘辟的朋友了!哈哈哈哈!董旻狗贼也太xiǎo看骠骑将军了,他也不想想大兴之主有上天保佑岂是他这种人能够暗算的?董旻死得好!李兄杀得痛快!”
    刘辟这厮口中骄傲无比的盛赞着刘谦,心中却连道好险,心想好在刘谦是老神仙耗费二十年阳寿计算出的大兴之主,如果是一般人在硬弓强弩持续shè击下早就死翘翘了。
    听完李méng这番加工过的讲述,那可是jīng彩无比惊心动魄,无端地就把刘谦神武英明的形象树立起来,而刘辟最喜欢刘谦拥有这种形象,也只有这种形象才和他心中大兴之主的形象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