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权将 >

第462部分

大宋权将-第462部分

小说: 大宋权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大元朝的京城、大元朝的帝都,”吕武终于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这可是万世的功劳。”
    “瞧你那个出息。”张贵忍不住骂了一句,众人轰然大笑。
    黑杨瞄准时机,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大人,你说朝廷的援兵……”
    他是被所谓的朝廷的援兵吓唬住了,要知道当年他和吕文焕受困襄樊,南望恸哭,整整五年最终等来的却是张贵的三千援兵,不过那时吕文焕还是心生降意。
    “黑杨,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张贵看着黑杨,认真说道:“放心,如今的朝廷,虽说不上清廉、明义,但我接到的是李庭芝李大人的来信,李大人说即日起由他亲率十万大军支援我军,而张世杰张将军则率领五万大军北上接应文漳,若事可为则战,若事不可为则守,你要相信,其中说不定还有王清惠在其中起的作用。”
    “清惠公主,”黑杨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王二虎就点头道:“姐姐总不能见死不救,她相公、她唯一的弟弟都在浴血奋战。”
    使张贵脸皮够厚了,如今也多了一份尴尬。
    “大人、大人,李大人到了、李大人到了。”众人轰然大笑,吴澄大才子跑得气喘吁吁,竟然是李庭芝李大人赶到了。
    张贵看了看吕武、黑杨和王二虎,站起来笑道:“走,咱们都去看一下,看李大人都给咱们带了什么过来。”
    “那就是说直沽城将会迎来二十万步卒、五万骑兵。”忽必烈恢复了往日的镇定,伯颜、阿术等人战死、北方兵员枯萎、大元朝内忧外患,经过初期的不适应,忽必烈总算是稳定下来,如今却是看着木盒子里的好菜好肉,纵使他吃遍天下美食,此时也觉得饭菜可口,最重要的是五万骑兵这个数字没有超出忽必烈的想象。
    伯颜百万大军南下,其中也仅有二十万骑兵,而宋朝骑兵不多、主要是缺乏战马,这二十万骑兵战死之后,多少会给宋朝留下一些无主的战马,这应该就是宋军五万骑兵的来历。
    而二十万步卒,这也算正常,当初伯颜南下不也是随时便可抽调数十万汉军,汉人多如狗,而且命如蟑螂,死得再多也能够迅速恢复,能派出二十万步卒倒不算什么难事,问题是宋军的粮草还能正常供应。
    “你说直沽城内的粮食要比大都便宜两倍?”忽必烈看着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的孛鲁欢,问道:“直沽城何来这么多粮食?”
    “此事确切。”孛鲁欢自然在想着现在合适还是不合适向忽必烈提出请辞之言,他一回到府上就吩咐家人明日一早去一趟直沽,钱就在自己眼前,不赚才是傻蛋呢?
    “此事末将亲自所为,尚有乌呢格一起,断然不会说半句谎言,直沽城内的粮食多少末将不是很清楚,但所见粮店,粮食堆积如山,而且收购皮毛、马匹的商家也颇为大方,末将认为,宋军其实在花钱买人心。”。。。
第二百二十四章一路向北(24)
    第二百二十四章一路向北(24)
    宋军在花钱买人心,忽必烈自然清楚,只是他也不可能把整个北方都控制起来,如今大都不过只有三十万不到的兵力,准确来说是二十七万,虽然山东、西安以及哈拉和林的战局都颇为顺利,但他总不能把所有的兵力都往外调动。
    明知道宋军在花钱收买人心,他也实在没有办法,准确一点来说他没钱,从年初开始阿合马就开始喊穷,他真不敢相信偌大的帝国,竟然会没钱?去年开始北方大旱,粮食歉收、草原严寒,不知道冻死了多少羊群,又有伯颜百万大军南下,早已把整个帝国都折腾空了,他哪里还有钱伺候命贱如蚁的百姓?有时候穷得就连官员的俸禄也发不出去,这也是实情。
    “乌呢格,你说无意中听到宋军已出兵草原的消息,这是否属实?”忽必烈终于转头,看着一脸迷惑的乌呢格,狠狠的揉了揉脑门,只要把这个难关应对过去,以后大不了对百姓好一点吧?难道还能不收税,不收税他何来钱修皇宫,不收税他何来钱财挥霍,早已习惯了享受的忽必烈,难道还要回到以前住在帐篷燃起牛粪的世界,别说自己有没有这个可能,就算自己能够回到那个年代,但自己手下的诸位官员和将领呢?别说其他人,就是眼前的两位,断然不能放弃已经拥有的一切,这或许就是岁月消磨人吧。
    乌呢格细作出身,反应自然很快,点头道:“不错,小的听到清清楚楚,他们虽压低声音,但小的自幼听力就好,所以没有听错一个字。”
    “一个叫做陈大举的均州军将领,已率领骑兵出师草原,而且那两人说很快就会有消息回传,说不定已出师有一段时间。”
    草原之大忽必烈自然不会太过于担心,若是以前忽必烈更不用担心,较大的部落多少都有自保的能力,大不了让他把小部落都屠杀干净了,也好为那些贪婪的贵族腾出地盘,但如今的草原不比往年。
    随着蒙古人的胜利,越来越多的蒙古人把手中的牧羊鞭换成了弯刀,把背后的弓箭换成了长弓,把良知换成了残忍,把牧羊换成了杀戮,留在族里的族人只有老幼,若不然就是汉人的包衣,他们不但不会帮上忙,反而会在宋军来临时给他们来一个回马枪。
    忽必烈终是多了一份担忧,但若是他们两人所说属实,眼下直沽城内有宋军将近二十五万,自己哪里还有兵力往草原上派,但草原是他的根,若是这条根被挖断了,他这个皇上真的是寡人了。
    “皇上,微臣认为宋军就算是派兵扰我草原,兵力也不会很多,一来宋军骑兵本来就少,每个骑兵都当做宝物一样伺候起来,二来宋军骑兵不熟悉草原,就算是人去多了也没有用,末将请兵两万,足以把宋军赶出草原。”说话之人还是别吉里迷失,他是忽必烈当年从地方筛选出来的月儿鲁那,眼看同期进来的玉速帖木儿都已经是领军一方的统领了,他也着急起来。
    只不过别吉里迷失为人太过于急躁,其实也不是他急躁,眼看权势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谁不心急才是假话,只是他没玉速帖木儿的本事,忽必烈虽看中那些从地方上来的月儿鲁那,但无奈这些人太急躁了,玉速帖木儿虽然骄傲,但态度却从容很多。
    别吉里迷失如今是满朝廷都是敌人,话刚说完,都元帅阇里帖木儿马上反对,大声道:“中书右丞大人久于朝堂,区区外贼,末将愿意前往。”
    “你,”别吉里迷失脾气本来就不是很好,如今好不容易等玉速帖木儿不在朝廷,自己想努力一把混点出息,没想到这老小子又在唧唧哇哇,实在可恶得很:“皇上,末将愿以人头担保,只要两万骑兵,便可以把宋军赶出草原。”
    “当然,或许宋军根本没有胆量前往草原,只不过是乌呢格大人听错罢了。”
    “你,好、好、很好,”乌呢格冷冷笑道,这别吉里迷失恐怕是晕了头,如今到处咬人,乌呢格自诩为大元朝最好的细作,生性谨慎,没有把握的事情怎么会拿出来说,别吉里迷失乱起火,就连忽必烈也不由皱了皱眉头。
    “别吉里迷失,够了。”忽必烈摆了摆手,但又不想打击他的冲劲,如今朝堂之上的那帮老头子已没了当日的斗志,沉吟片刻,道:“乌呢格,还麻烦你走一趟草原,尽快探清楚宋军的情况是否属实,还有兵力如何?”
    乌呢格原本想请辞,他这一趟走得也实在有点灰心,看到大元朝死灰一般没有生气,但直沽城只是落在宋军手中不到两个月就充满了生气,他有种说不出的遗憾,或许还有无奈吧?
    只是一时不知道怎样拒绝,沉吟片刻,试探问道:“皇上明鉴,微臣向来在中原及南方,草原的情况并不是非常熟悉,微臣怕误了皇上的大事?”
    乌呢格刚开口,忽必烈就已明白了乌呢格的意思,敢情他们都以为宋军直逼城下,难道大元朝就没有了光明的前景,这些人未免太过于心急了,自己还没死呢?大元朝还不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当初自己孤军回到哈拉和林抢夺汗位,数十万精锐骑兵把自己围起来,可自己不也是挺过了吗?
    却不曾想自己想错了,微怒问道:“乌呢格,莫非你忘记了你蒙古人的身份吗?草原是我们的根,你会不熟悉草原?”
    “皇上,微臣不敢言不熟悉,只是多年未归草原,怕忘记得差不多了,”乌呢格硬着头皮说道:“孛鲁欢老将,足以胜任。”
    孛鲁欢正低着头怕被忽必烈点名,一听到乌呢格把战火燃烧到自己身上,连忙说道:“皇上,老臣、老臣一把老骨头了,在其位不能谋取责,老臣、老臣敢向皇上请老还乡,望皇上批准。”
    “你们……”忽必烈虽已经再三让自己平和下来,但一个个再三推搪,实在是让他觉得心灰意冷,但此时身边没人,断然是不能放他们任何一个人离开。
    “皇上,”也先不花毕竟是跟了忽必烈数十年的老臣子,其他本领虽说不上优秀,但却把忽必烈的心看透了一半,连忙说道:“孛鲁欢都元帅乃我朝老将,颇得军中将士拥护,为人稳重、带兵有谋,是我大元朝之栋梁。”
    “再说孛鲁欢都元帅年纪虽大,但身体强壮,汉人有老将廉颇八十尚能吃三斗米,老臣也恰好知道孛鲁欢都元帅能吃能喝甚比廉颇,故此老臣胆敢替满朝文臣武将请皇上留下孛鲁欢大帅。”
    “嗯,丞相之意,正是朕的意思,孛鲁欢,你放心,朕一定会厚待于你,以后不准你再提什么请老还乡之类的话了,只有战死沙场的蒙古兵,定然没有病卧床上的蒙古人。”忽必烈差点想过去拥抱一下也先不花。
    也先不花见自己猜得不错,也不看孛鲁欢难看的脸色,继续说道:“乌呢格老于此道,人选再适合不过了,但微臣认为,中书右丞别吉里迷失有报国之心,不如请同行,如此中书右丞大人亦可知道宋军的具体情况,日后若是要出兵,不是正如了中书右丞的主意吗?”
    忽必烈从来就没觉得也先不花如此能干,此时两个主意说出,简直就说中了他的心思,别吉里迷失虽有几分才干,问题是如今都已把朝堂之上的文臣武将都得罪透了,此时竟然没有人替他说话,更不用说替他求情之类的话,别吉里迷失气得发疯,他自诩一员大将,为朝廷建功立业的大将,如今竟然被当成一名细作,跟着一名猥琐的老头……
    “末将……”
    “就这样了,别吉里迷失,”忽必烈摆了摆手不让别吉里迷失说话,严肃说道:“乌呢格乃朝廷老臣子,乃朕的老臣子,你一定要虚心向乌呢格请教,等探明草原情况,朕自然允许你出兵。”
    “至于直沽城的情况,丞相可另有主意?”忽必烈迅速转话题,看着偷笑的也先不花,知道他心里得意,不过自己不也是一样吗?
    也先不花吓了一跳,再看一下忽必烈的表情,心中竟然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愣了好一会,才迟疑说道:“孛鲁欢都元帅在城门时曾试探城墙,手中多是泥沙;而乌呢格又听到对方城池有不牢固的地方,可见宋军在一个月内建起直沽城,其中必有投机取巧的地方。”
    “但如今直沽城内有宋军二十五万,微臣不敢肯定这个数字是否正确,但若是按照宋军的说话,每天定然会消耗大量的粮草,而宋军并没有信心、或是说宋军并没有决心攻打大都。”
    “再说我大都如今虽只有三十万大军,但皆是精锐骑兵,宋军即使想攻打大都,也是有心而无力,我军只需警惕大都周围的情况,或是重点驻防满洲,北方不如南方,皆是草原便于骑兵活动,若是宋军攻打大都,我骑兵则可以从容应对,若是宋军留在直沽,我骑兵则可以扫荡直沽城周边的地方,阻止百姓进城,让宋军一直消耗粮草,我再寻找战机。”
    也先不花不亏是跟了忽必烈数十年的老油条、忽必烈肚子里的蛔虫,大都如今仅有不到三十万大军,若是再围剿直沽城,恐怕大都就成了一座空城,汉人多为狡诈,若是让汉人钻了空子,赚了大都的便宜,他是连后悔药也没有得吃。
    “丞相所言,乃老成之计,”忽必烈心里美滋滋,说话却是认真之极:“宋军善于守城,虽直沽城尚不完善,但毕竟宋军一手所建,再者宋军火药厉害、弩箭也强,我骑兵善于野战,不妨暂时容那宋军嚣张几天。”
    “再说宋军二十五万大军,每天消耗之粮草不计其数,朕还打算让开通道,让那些白眼狼去吃穷宋军去,就算是能带走百万百姓又如何?总有一天朕会让他们把一切都还给我们。”
    也先不花虽觉得不妥,但想了一下却不出声,这些百姓又不是他家的包衣,这都只是他忽必烈的财产,他忽必烈都不在乎,自己又有什么好在乎的地方。
    “末将李庭芝见过张大人。”见张贵快步迎出来,李庭芝行了一个尊重的礼仪,大声道:“末将奉皇上圣旨,率领十万大军来援,自老夫之下,皆听张大人之命,若有不从,则可容张大人先斩后奏,便宜行事。”
    “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张贵连忙扶住李庭芝,给他行礼,道:“李大人,这不是让人笑话我张贵吗?”
    “不,”李庭芝扶正张贵,一字一顿认真说道:“张大人你凭借一军之力,收复山东、抢占西安乱中原,让朝堂上的相公及皇上都想不通的是,你竟然真的、真的来到了直沽、大元朝京城的侧卧之地。”
    “虽不敢言收复中原指日可待,但大军直指直沽,威胁大元朝京城,这是百余年来未曾有人做到之事,如今都让你做到了。”
    “张大人有所不知,如今大宋朝廷上下都已轰动,文臣武将以你为鉴,定要名留青史;百姓以你为荣,热烈报名从军;商人以你为豪,捐赠物质数不胜数。”
    “老夫自愿亲兵,临行前皇上、太后再三吩咐,让老夫一定要从你的指挥,言大人有惊天之才、乃上天给大宋派来的战神,其实就算皇上不说,老夫也是这个意思。”
    “老夫年纪大了,上阵杀敌之事自然比不上你们,但为你们整理后军,守住直沽,老夫自以为还有这个本领,只要张大人你不赶老夫走,老夫也愿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