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定国 >

第120部分

定国-第120部分

小说: 定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自己一定是被冯天元给摆了一道,不禁心里大骂起冯天元来。
    至于吗?不过就是一个请拔炭盆儿的呈文给驳了,至于这么拿自己出气儿吗?自己一个小小司官,哪里能过问这些事情。再说了,哪年驿馆不从这里面吃点油水,今年少吃了这一块,便这般叫劲,难怪没出息,在这驿馆一干就是五年。。
    走到叉路口,娄明亮对小厮道:“行了,你先回去吧!今个司里我当值,晚上就在司里睡了。。”说完,径自朝中书省走去。。
    中书省设在禁城之内,离大内咫尺之遥,离宫城也只需要过二道门,便可以直达。相比而言,在大内东边的枢密院,地理位置比中书省就要偏上一些了。
    从大封朝定都金陵开始,举国处于安定的和平之中,枢密院与中书省虽然并称二府,但没有战事的时期,枢密院的权利,正在一步步消减,伴随的自然是中书省一家独大。
    六部原本归属在尚书省,另外还有个门下省审查政令,如今二省全都归在中书省下统管,因此六部的司官也只需听候中书省里的派遣便可。
    中书省办公的地方叫:政事堂。政事堂里的几位堂官,便是中书省里的主官,主管着全国的行政,除了军事之外,其他事情,大小不论地都要到这里汇总。。。
    吴相,祝相,二位是左右正相;还有七位侍郎,是副相。各人都有各自的分管,虽然都有分管,但稍大一点的事宜,还是要由二位相爷做主。。皇上喜文倦政,许多事情倒是二位相爷做主的居多,因此权柄可谓到了极致。
    其实这些离娄明亮都有些远,若不是这次苏侍郎被下了天牢,把整个中书省都惊动了起来,堂官们也不会按排这么多人手值夜,自己也就难得轮得着一次值夜了。。
    穿过丽正门,没走上几步路,便进了中书省。中书省里的院子很多,前面的政事堂,他是没有资格过去的,因此便只是走进六部司曹这边的院子。。
    六部里二十多个司曹,每司都有二个人当值,晚上又不办公务,大家便只闲坐在一间屋子里聊天。。火炉子烧的旺旺的,娄明亮一走进来,就感到周身暖气回流,不由舒服地呻吟了一声。。
    人很多,挤了一屋子。大家都各聊各的,也有年纪大的,缩在一边打瞌睡的,互不相干。。
    娄明亮自己动手,取了开水,给自己泡了一杯酽茶,这才坐下听吏部的几个司官摆龙门。无非是一些官场的旧闻,再也没有一句提到当前这件大案子上来的。。
    这也是题中之意,这个时候风声紧,事态没有明朗之前,大家都吊着心弦在这里,哪里敢胡乱的嚼舌根子。。
    倒是御史中丞徐子敬退隐,接下来的人选问题,成了大家议论的话题。说着说着,大家便说到这上头去了。。
    便有人道:“我看哪,这御史中丞,也不一定就是李道明坐定了的。。。御史台里有三院,台院,殿院,察院。李道明虽占着台院,这些年又兼理着御史台台务,但殿院的朱国之,察院的洪金宁也都是积年的老御史。。而且,”压低声音道:“而且,这次李道明得罪狠了太子,真要把他拉下来,那还不是几句话的事情!”
    娄明亮泯了一口茶,听着这个言论,觉得也有些道理。不过,他并不认为朱国之有当御史中丞的份。殿院是专司对皇宫内宛里的诸事进行自检的言官,这一开口,便是把人得罪狠了的御史。架到这个位置上的御史,都是年老体弱,拿着个从三品的帽子戴着,其实是最不能开口的御史,从来也没有从殿中侍御史升到御史中丞的先例。
    所以,要有点竞争的,那也只有洪金宁一人而已。。
    这二人谁会做中丞,他不知道。但感觉还是李道明更靠谱一些,毕竟李道明圣意正隆,真要是皇上有了这个心意,太子难道还能违逆不成?
    心里想着这些,却不把这些想法说出来。。只是应和着说话人的意思,点着头,一边还小声地道:“嗯,有道理。。”
    大家正又说着其他的闲话,忽门外进来一名司官叫道:“快,快都起来,吴相那边刚从宫里头出来,传话让所有值夜的都到政事堂里去听训。。”
    众人一时面面相觑,听这话的口气,只怕是有大事了。可这个年边上,会有什么大事呢?怕不就是那天字第一号的案子吧。。
    略一静之后,屋子里便响想各种杂乱的声音。有到处找鞋的,有撑懒腰的,有抹眼屎的,忙了好一会儿,大家才整理了妥当。一齐都到院子里,排了队,朝政事堂走去。。
    政事堂里冷冷清清的,除了跑堂的,就只吴台铭坐在堂上。。这里也没有点炭,地方又大,所以一进来,感觉比外头还人阴冷。。
    娄明亮进来的时候,抬眼看了这位第一丞相一眼。见他双目微阖,皱巴巴的老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活像一张老树皮一样。。
    跟着众人一起叫道:“参见吴相。。”
    吴台铭听到众人参差不齐地叫声,心里有些不耐,脸上却仍然没有表情。手一抬道:“嗯,有没到的部司没有?”
    “各司里都有二人值夜,现在都到齐了。。”有人答道。
    吴台铭点了点头,却并不急着说话,而是抄起热茶慢慢地喝了一口才道:“这两天李侍郎的案子,大家也都听说了吧。从胡时尘揭了这案子,到今天已经过了四天了。刚才皇上又招台铭进去,说是金陵府审不了这样的大案,要三司会审;又说:事情是从东府里挑出来的,出事的也是东府的人,东府要先自议,苏一真要是大奸大恶的人,平时总归会有些不端的行止。。。嗯,这些都是皇上的原话,招你们来,便是先知会你们一声,明天堂里的几位要先议议,过二天,这事还要院里大议的,你们若有折子,便都递上来。”
    众人一听吴台铭这话,心里便都打起了鼓。没有后台,不显山不露水的胡时尘会有胆子揭这案子?他一个小小的司官,哪里够得着那个层次,无非是有人要借他的手,先把这事给揭出来,然后才见机行事而已。。
    如今又是三司会审,又是要堂议苏一,这风头眼看着就是要把苏一往死里治的。。
    娄明亮看着有些人小声议论着,‘什么时候,听到苏一说过些什么话’,心里便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堂议的事情,有吴台铭把控着,自然是不好听的话上去,好听的话下来。回头皇上再看了那些嚼舌根子的一席话,岂不是要雷霆大怒,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不行,这事得赶紧地报知本司的正主,许侍郎。。
    吴台铭说完这些,便收住了话头,静静地看着众人的反应。整个东府能上台面的,有一百多号人,下面还有办事跑腿儿的,够得上官职议事,动笔写折子的,得有四百人。四百人中,谁是太子的人,谁是二皇子的人,他是一目了然。
    “嗯,这年关边也到了,诸多事务都要收尾,有些烂帐儿,该收的也是要收的;枢密院那头在催明年的粮草,也要尽快地调配,各司里明年的计划,也要紧快的报上来,再安排下去。偏这过年没几天的功夫,发生了这样的大事。所以,叫你们值夜,不是叫你们闲坐在一起,谈天说地,这些事情,没有办清爽,你们能安心地坐着?”吴台铭已经是六十岁的人了,先皇在世的时候,三十多岁便入了政事堂做左相,到当朝也有十七年了,是正而八经的二朝老臣。这么多年宦海风云,轻轻几句话点出去,哪个怕出声大气儿?
    众人只能一齐领命。。
    “明个台铭还要接见各路府上来述职的官员,这大冷的天,大家办事多尽点儿心,就是体贴着台铭,都道乏吧!”
第9章,朝报
    吴台铭很少在官员面前自称本相,满朝没有一个不说吴台铭谦逊的。WWw。只有真正知吴台铭的人,才知道,这吴相真要是整治起人来,管叫你没有回手的余地。。
    候着一众官员退了出去,吴台铭眯着眼睛想了一会儿,便随手又处理了几件公务。
    有些事情,要具折上去请旨;有些事情,自己处理了便行了。不过,如今祝天宫依着吴王的势,在政务上,对他有些制肘,有些事情,他也不好独断。盯着几个堂前的笔吏,把奏上来的折子,一一抄了朝报,吴台铭才松乏地扭了扭脖子道:“朝报抄一份送到宫里,明日你们早些来,多抄几份,分送下去。记着,朝报阅过后,都是要收回的,往日你们嫌累,没有上紧着办,或有遗失。再有类似的情形,嫌累的事情,也没你们做的了。”
    笔吏们都是点头应是,他们也是风一阵雨一阵,经历过许多风吹雨打的。看着架式,天字号第一案只怕在年前,就要理出个头绪来。多少人正盯着政事堂,上头对他们要求的严一些,也是应有的意思,这事,他们也早已习惯,因此一齐领了命,打迭起精神,当晚便要把朝报抄出来。。
    吴台铭也不说话,便叫下人摆几个大炭盆到侧面的小屋里去,让笔吏们在那边做事。看看天色已经很晚了,便也不回去了,便歇在堂下的偏房里,明日好早起办政。
    一夜清风吹散遮月浓云,明亮的月儿渐渐地落下孙山。当天边飘着鱼肚儿白的时候,苏三已经在院子里练了一趟拳了。。
    这里是城南李技的家里,李技与他娘子丁氏专门收拾了几间房子,给苏三起居。李技家的房子本就不大,只是普通人家一般的住处。二间正房,几间偏房,外加一个小院子,所以,苏三等人一住进去,这里便显得挤了一些。
    不过就算是再挤,那也比前一世的居住环境要宽松许多。因此李技担心苏三会住不惯的想法,那是多余的。
    丁氏也是江湖中人,丁老爷子在金陵城里也是一号叫得响的人物。容貌一般,性情倒是豪爽,虽然不太会整治家务,但却把李技给拿捏的死死的,倒是有些阴盛阳衰的味道。
    苏三吃了丁氏做的饭,简直无法下咽,真亏得李技是怎么消受的。汤无汤味,肉也就是用清水煮熟,切出来就装盘。苏三什么罪都受得了,就是这点儿罪受不了。面子上吃了几口,便再也不去吃丁氏做的饭了。
    玉儿一来到,便让玉儿把李技家的厨房给霸占了。这还是昨天儿的事情,为了这事,丁氏着实生了一会儿子闷气。可是一顿饭吃下来,丁氏看玉儿的神情,一下子惊为天人了。二话不说,自觉自愿地跑到厨下给玉儿打下手,一口一个玉儿妹妹地呵护着。。
    因此,苏三也终于脱离了苦海,不用天天跑出去寻王少游、赵一白、吴子坤、何采臣他们瞎混了。
    王少游被周济举荐在度支司余世荣衙里赞助,几个月没有见面,比以前少了许多书生的意气,言谈举止之间颇显沉稳。这做了实事,与没有做实事的人之间,气质上便是有了明显的差别。观万里、宏德、采臣等人,却还是言笑无拘,感性的很。
    众人这两天日一道吃酒,对苏一的事情,很是伤怀。万里等人,初入金陵,得苏一照顾良多,能在极短的时间,熟悉环境,安居下来,虽然苏一只是几句话的功夫,但于他们而言,就算是极大的恩惠。
    王宇听说了苏一了的事情,倒是偷偷地修了一封书信回武陵,但信才寄出,转脸苏三便已经来了金陵。
    苏一的事情,王宇所知甚少。盐铁,度支,户部三司明面上虽然看似相对独立,但除了盐铁司还能大权独揽,不用理会中书省之外,其他二司也不得不看中书省的脸色行事。户部司更是形同虚设,直接依中书省的指令行事了。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司法院,刑部和审刑院,也早就是中书省的首尾。就只一个御史台,还算独立。。
    王宇在度支司里给余世荣参赞,接触的也尽是些银钱上的事情,虽然这些事情,极考验人的能力,但却离中书省很远。。王宇有心要帮帮苏三的忙,可是无从下手。
    苏三却了解到王宇可以接触得到朝报,因此暗地里请他把每天的朝报偷偷地抄一份出来,送到他这里。。
    私抄朝报,那是大罪,朝廷是早有定律的。
    可现实是,摘抄朝报的事情,已然成风,稍有点门路的都能读得到当天的朝报,只要不被人知觉,倒也无碍。王宇虽不知道苏三为什么需要这个,但这事于他而言,并不是难事。
    他参赞余世荣的司务,对朝中的人事关系,官员*等消息,都是要关注的,朝报下来,余世荣看过后,便总要让他们参看的。。有些重要的事项略记一笔,这事也尽有的,他偷偷地摘抄一个总目,写上简述,并不难。。因此,自然不会拒绝苏三的请求。。
    这些都是前二日发生的事情。。
    苏三慢慢腾腾地又打了一圈太极后,才看到唐超站在院子边,便收了手。唐超轻轻地走过来道:“咱个夜里,金陵的那帮学子们,可算是聚齐了,都商量着今晚要怎么和三爷赌诗呢?”
    呵呵一笑道:“喔,哈哈,看来还挺重视本公子嘛。都有些谁?”
    “都是一些官家、士家的子弟。只知道有个叫许伟,是城里最大的世家许家;一个叫李舒,是李道明的儿子。那些人,隐隐以二人为首。。”
    一边点着头,一边笑道:“李舒,唔。。倒是听少游他们提起过。这许伟,又是什么人物呢?”
    “听他们说话的口气,似乎这许伟才是真正的主脑。之前没有出来,是因为看不上武陵来的那帮学子,现在听说三爷要来,他才出来的。”
    “哟,还是专门奔本少爷来的啊!”
    “许家是名门望族,世代为官不说,如今在大封朝,能与许家扯得上关系的官员,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很有势力。就许家族中的子弟,也尽有许多在朝为官的。当今副相,管着户部司的许侍郎,便是许家的人。虽然没有出阁入相,势力却实在不容小视。。”
    苏三笑了笑,他倒是希望今晚来的人,来头越大越好。只有这样,才有足够的影响,才能让自己出现在金陵城的事情,第一时间,为所有人知道。
    最为关键的,他是想让皇帝他老人家知道。他需要见上皇帝一面。若是能见着,那他便有把握,让苏一的事情,一直拖下去,他相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