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惊宋 >

第174部分

惊宋-第174部分

小说: 惊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又寒暄了一阵后,方将话题转到目前的局面上来。
    岳云叹道:“元则(陈规的字),目前的情况相信你也看清楚了,明州水师就是一个烂得不能再烂的破摊子了。不要说去打海盗,这帮老弱残兵就连正常的训练都无法开展,而目前的局面可谓错综复杂,岳某想化解,却总觉百无头绪。陈大人为官多年,在地方和朝中均呆过,且亦带过兵,不知可否教我?”
    陈规听后,心中大喜,岳云直接称呼他的字,而不是叫陈大人,显然已把他当成了自己人。
    他于是拱手说道:“岳将军,下官以为,这暗中使坏之人明显是想让大人焦急中出错,再借此发动阴谋。下官想到了几种可能性,还请大人参详!”
    岳云神色顿变,脸色郑重答道:“元则还请一一道来,岳云洗耳恭听!”
    陈规轻捻一下颌下长须道:“岳将军,任何军队长期不发军饷,都难免会哗变,而据张恒称,这明州水师竟然半年未发军饷了,还未哗变,这些士兵也未免太能忍了!”
    岳云目光闪烁,心中颇为所动,不过嘴上却是淡淡道:“据浙东制置使张威称,这些士兵都是从沿海各州府调来的,是为了给我凑足满编人员。估计这些兵士也是才到不久,所以还未哗变。”
    陈规摇了摇头道:“可之前明州水师虽然缺编,但数百人总是有的,这几百人莫非也一直未发饷吗?这样的话,他们岂不早哗变炸营了!”
    岳云微微一笑道:“元则,你的意思是张恒说了假话?”
    陈规点了点头道:“岳将军,这大有可能!他鼓动你回明州去讨饷,可如果讨不来饷银,你该当如何做?”
    岳云听后眼珠一转道:“如果是一般人,讨不到饷银,当回去安抚营内士卒吧,以免发生哗变。”
    陈规颇有深意地望了岳云一眼道:“如果岳将军就此回去,估计营内必然哗变,张恒等人一眼就能看出是老兵痞子,且在明州水师也有多年,根深蒂固,煽动哗变对于他们来说乃是轻而易举之事。如不想好对策,岳将军还是莫要先回去的好!”
第二百八十二章 讨要军饷
    第二百八十二章讨要军饷
    岳云略一思量,便想透了这点。
    他犹豫了片刻后道:“元则,其实,我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自己暂时先贴钱补发军饷,将这一关先应付过去,以免士卒哗变。”
    陈规听罢,却是一摇头道:“属下也知大人才与江南首富李家联姻,而李家小姐在家中地位尊贵,权势极大,如她要调些银钱供大人应急,想非难事……只是如此一来,却难免给朝中大臣弹劾的把柄,反而不妙!”
    “参奏?”岳云听闻之后微微一愣,奇道:“我自个儿掏腰包发军饷,为朝廷节省了银钱,理应嘉奖才是,怎么反而会被弹劾呢?”
    陈规一愕,然后便苦笑道:“岳将军,朝廷最担心的就是统兵将领完全掌控军队,将朝廷的官军变成自家的私军,所以将统兵将领时常调动。大人如果自掏腰包发军饷,朝中那些御史少不得会上奏官家,称大人有自立之心!”
    他这么一解释,岳云倒是很快就明白过来了。大宋一朝,从太祖皇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以来,就一直把注意力放在严防统兵大将作乱上,想出了很多办法遏制武将。
    大宋朝廷通过采取“收起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巧妙的将地方厢军中的强壮士兵划入禁军,使地方军队无法和中央抗衡。同时还采取了“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枝、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差遣制度等等,将军权、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牢牢控制在中央手里。
    这样一来,倒是杜绝了藩镇割据的可能性,不过却让大宋武备松懈,军队战斗力下降严重。就连那所谓聚集了地方精壮士兵而成的禁军,也成了一个笑话。所以大宋在和北方的辽、金、西夏等国战争中,屡处下风。
    但即便如此,经历了“靖康之耻”痛苦的那位官家赵构,仍然把主要注意力放在防备岳飞、韩世忠、张俊等抗金大将身上,一直绞尽脑汁想办法削兵权,废宣抚司。
    现在好不容易自己通过一系列表现,改善了在赵构心中的形象。但如果他得知自己竟然不通过朝廷,给水师官兵发军饷,恐怕第一反应就是怀疑自己有不轨企图。如果有御使就此事弹劾,别有用心的小人再从中煽动,只怕自己的麻烦就大了。
    岳云想通这一点后,顿时背上冷汗直冒,如果不是陈规提醒,自己就要犯大错了。虽然赵构未必就会杀了自己,但想再取得他的信任,得到重用,就不可能了。
    岳云抹了一下额头上的冷汗,感激道:“元则,幸好你提醒,不然我差点就铸成大错了……不过眼前局面,如何想办法扭转呢?虽然朝廷没说要我什么时候指挥水师出海作战,但一直这样僵持下去,恐怕也不是办法啊!”
    陈规这时微微一笑道:“岳将军,对于目前的局面,下官以为应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是向朝廷上奏,称目前水师力量不足,恐怕无法胜任剿灭海盗的任务。要求增调士兵,并添置船支、武器、军械。目的不在于要求枢密院能拔给我们多少人员和物资,而是以进为退,让朝廷同意咱们进行扩编水师,这样一来,就可以抛开这些老弱残兵,建立一只真正能打仗的水师部队了……”
    听到这里,岳云忍不住问道:“这些老弱残兵,一看就知道根本不中用,何不干脆上奏朝廷,要求裁汰?”
    陈规却是摇了摇头道:“岳将军,官场上的事,错综复杂,明州水师,全是老弱病残之事,虽然全明州人都知道。可官家却是足不出宫,根本不可能到明州来亲眼看的。他多半会派枢密院或者大理寺的人前来调查,看是否如此。可这两个衙门的官员,全是秦相一系之人,大人以为他们会调查出来个什么结果上报官家呢?”
    他如此一说,岳云便恍然大悟。方才明白为何陈规只谈增派官兵,而不提裁汰整编之事。
    陈规这时又说道:“第二个方面,那就真得大人去作作夫人的工作了……”
    “哦?”岳云听后,目光闪烁。
    陈规忙道:“李家经营海上贸易数十年,不但财富惊人,且有自己的造船厂,可以制造五十余丈长的大型车船。当有战斗力的新兵和水手招募来之后,恐怕就得向他们订购大船以作军舰了!”
    岳云想起在明州水师码头看见的那几条小渔船,不禁怦然心动。
    他点了点头道:“我明白了,这事我会处理好的!不过,眼前这军饷之事,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这如何处理呢?”
    陈规这时捻了捻颌下长须道:“我们可以化被动为主动!这讨军饷之事,光大人一人哪行啊!应该是全明州水师的事啊!”
    岳云亦是有所意动,问道:“莫非元则的意思是……”
    “我们可以学那大人属下王童之前搞的‘中原民众请愿团’,带领水师官兵去明州府衙前讨军饷去!”陈规脸上露出诡异的笑容道。
    第二天一早,岳云和陈规在回到明州水师大营后,就宣布明州知府王嘉已经避而不见。他为了帮广大官兵讨得军饷,要亲自带领大家一起去明州府衙前静坐示威。
    岳云这一着,让张恒等人措手不及,原本他们打算等岳云宣布未讨到军饷就煽动士兵哗变的。但现在堂堂岳大公子都放下脸面,要带领他们一起去讨军饷了,他们难道还能反对?至于煽动士兵哗变就更无从谈起了。
    无奈之下,他们也只得和岳云一起,带着数百名走路没多大问题的水师官兵一道,去明州府衙前静坐示威!
    王嘉实在没有想到,岳云竟然给他来了这一招。他居然厚着脸皮带着大批水师官兵在明州府衙前静坐,还打着标语讨要军饷。这可让明州全城轰动,大批百姓和过往商人均来围观。把明州府衙周围堵得水泄不通。
    “这就是明州水师官兵?怎么全是些老头子啊?”
    “哪里全是老头子,你看那边坐的不全是小孩吗?”
    “那些小孩应该是士兵家属吧?你不会说他们是水师官兵吧?”
    “怎么会是家属?你看他们不是穿着水师官兵的衣服吗?”
    “我的天啊!这水师的士兵咋全是老的老,小的小啊?不老不小的就是残疾之人。不是瞎了一只眼的,就是少了一条胳膊或者腿的。这样的水师能出去打仗吗?”
    众人望着这只由老弱残兵组成的“明州水师讨饷团”,纷纷指指戳戳,摇头不已。
    明州府衙内,王嘉已经将洪宇和张威两人叫来商量对策。
    他其实一直就躲在府衙内,根本就没有去下面的县内。原本以为岳云就此回去之后,军营内必然哗变,可谁料岳云却径直带着水师官兵到他府衙上讨军饷来了。对于这些水师官兵,衙役根本就没法赶他们走,更不用说抓人了。可让他们一直在门口静坐,也着实有些惊世骇俗了。
    明州并不是一般的城市,而是大宋三大对外港口之一,高丽、日本和南海的商人都有很多在城内,这样一群大头兵娶集在府衙门口,影响太坏了。尤其这些士兵还全是老弱残兵,他们的形象……这个也着实丢大宋的脸。
    王嘉说道:“看来眼下不把军饷补发给他们是不行了。如果一直任由他们在此静坐下去,造成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届时万一传到官家耳中,我等如何交待?”
    “王大人,如果现在就将军饷补发了,那岂不是让岳云大得人心?以后我们还如何制他?”张威立刻反对道。
    “是啊!王大人,其实我们与岳云并无仇怨,那军饷发不发与我等有何干系?只是立刻就此向岳云妥协,恐怕秦相会怪我等办事不力!”洪宇也提醒道。
    王嘉一听,也觉是个问题。如果就这样将军饷补发了,秦桧那里却是如何交待?沉吟了片刻后,他方说道:“两位大人说的亦有道理。只是……咱们这位官家可是个极要面子之人。如果得知明州水师因发不起军饷,闹得在府衙前静坐,有损我大宋天威,官家大发雷霆起来,恐怕秦相也保不住我们啊!
    “这……”王嘉如此一说,洪宇和张威也顿觉有理。
    “那要不这样吧。”张威想了片刻之后说道:“我们将目前的状况派信使急报秦相,建议暂且先补发明州水师军饷,以后再另想他法。然后请秦相定夺。届时不管补发于否,我等皆无过错了!”
    张威如此一说,王嘉和洪宇皆点了点头。
    “那就按张大人的意思办吧!下官也觉应如此行事!”两人齐声道。
    不过无论是王嘉等人,还是岳云,都不知道,就在府衙旁不远处,一双秀美惊艳的眼睛却在暗中观注着他们这一群讨饷队伍。
第二百八十三章 水战名将李宝
    十余日之后,洪宇派人将岳云请进了明州府衙。
    岳云微微有些奇怪,因为按大宋规例,各地军队都是由地方官府供给军饷和粮草,这明州水师的饷银应该是知府王嘉从地方税收中支付。怎么现在成了洪宇这个通判来找他了呢?
    洪宇也看出岳云心中的疑惑,他微微一笑道:“岳统制看来还不知道,王大人已经调离明州了,去苍楠县当县令了。”
    “苍楠县?”岳云亦知道,苍南县位于浙江南部,经济比明州差多了,他调往苍楠县任县令,这不是降职了吗?
    洪宇这时一脸歉意地说道:“王嘉玩忽职守,未能查觉自己师爷暗中贪污军饷,借以中饱私囊,原本应该革职查办的。但后来官家考虑到他也是被小人蒙蔽,所以才予以降职处理……”
    顿了一下后,他方诚恳地说道:“现下官已经接任知府一职,军饷已经派人送往水师营中。还望岳统制领兵离开府衙门口,回营去吧。”
    岳云一听王嘉已经被调离降职,心中倒是微微有些惊奇。暗道秦桧咋会拿自己的党羽开刀了呢?不过他见洪宇求他带兵回大营去,心中也猜到了几分。于是方淡淡道:“洪大人,按理说军饷补发了,我也该带兵撤回大营去了……”
    “那是!那是!”洪宇一头汗水地说道。
    岳云一脸为难地说道:“可是,明州水师营地的状况你也看到了,那营地恐怕做牲口棚养猪都嫌差,我岳云倒是不怕苦不怕累,可是我手下的官兵们长期住在那里,恐怕不行吧……洪大人也应该知道,我们行营后护军的传统就是要爱兵如子……”
    “下官明白了!除了补发饷银之外。还立刻派工匠前去修缮军营!”洪宇抹了一下额头的汗水。
    “还有:我那水师的码头也着实太差了,不要说大船停不了,就连停几条渔船都很勉强,而且水师的船只比渔民的渔船还小,这如何打海盗啊……”岳云立刻漫天要价道。
    洪宇这时脸上却为难了。因为修大营要不了几个钱,但修码头。购买战船费用却是不菲。他可就着实掏不出钱了,这些都应该是兵部的事。但若是不答应他,却又怕这岳云不肯把静坐的士兵撤走。
    岳云看出他亦是一脸为难,方微微一笑道:“其实洪大人,无论是末将还是大人,都是为官家做事分忧的。有些事情,只要能应付上面就行了,不必太过认真。可如今明州水师的状况,你也清楚。这样一支军队,是根本无法出海作战的。所以必须添置军械和船只,这笔钱,恐怕开销不小。我知洪大人亦很为难……”
    洪宇一听,方苦笑道:“难得岳统制理解。明州虽是我大宋三大港口之一,但平素上交朝廷的税赋也是极重,且地方开销也颇大。如要重新购置战船、修建码头,明州府库之中,恐拿不出如此多的银钱。”
    岳云点了点头道:“洪大人的话,我当然相信,所以,我希望你能与我一起,联名上奏朝廷,允许明州水师向地方富绅募集银钱,以供军需!”
    “这……”洪宇仔细想了一下,觉得自己并不需要担什么风险,反正打仗时向当地百姓加派捐税也是朝廷惯例。而让岳云出头去募集,总比自己去得罪人好。”
    “那好吧!这只是小事一桩,只需向户部上呈即可!只是岳统制可千万不要采取强迫手段啊!免得将这些商人吓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