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惊宋 >

第223部分

惊宋-第223部分

小说: 惊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文龙叹道:“不这样没办法啊!百姓都不愿意当兵。就是开到五吊钱的饷银,招新兵也很费了些力气。岳将军还宣布免除了当兵者一家的税收,这样才招到人的。”
    刘光世这下真是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了。他立刻便派随从去通知三名亲信部将李贵、李显忠和步谅,让他们去召集自己带来的五百亲兵准备迎敌。然后自己和陆文龙一道,前去淡水镇旁的军营,想试试能不能说服这些新招的士卒出战。
    到了军营后,他发现这些三三两两的兵士个个身上痞气十足,抱着长枪蹲在地上毫无站起之意。他属下几名军官上前喝骂,反被这些士卒打得鼻青脸肿。
    这时,刘光世已经听见远处响起了号角声,只见一群群身着奇装异服的山越人正举着砍刀、长枪。拿着弓弩。嘴里怪叫着冲了下来。
    他正有些惊慌失措之时,却见李显忠和李贵、步谅三人领着自己的五百亲兵来了。
    这下刘光世心中大定,这五百亲兵是他的嫡系部队,战斗力虽然不可能有岳家军强,但也是久战之师。料来对付这些山越蛮夷应没什么问题。
    “李显忠、李贵,你二人各率一百五十亲兵从两翼包抄上去!步谅,你率两百兵士从正面迎敌!让这些山越人尝尝咱们的厉害!”刘光世喝令道。
    三人得令之后,立刻便各率一路兵士向山越人攻去,双方交战片刻之后,山越人果然不敌,便向山中逃去。
    刘光世手搭凉篷望了一下前方后,不禁大叫道:“穷寇勿追!你们都退回来!”
    李显忠和李贵、步谅刚刚杀得性起,本不想退。但他们久在刘光世积威之下,却是只得听从他的命令。于是便令亲兵向淡水港退了下来。
    不料他们刚刚才退,那些山越人又追了上来,还放箭射倒了他们中数人。
    这下李显忠等三人可是再也压抑不住怒火了。而且他们看了一下前方的情形,只是一些浅丘小溪,又无树林峡谷等易藏伏兵之处。根本不用担心敌军有埋伏。
    于是。他们便嚎叫着追了上去。在越过一道山坡之后,却见前面的山越人在一处小溪旁停了下来,似乎在水中摸索着什么。
    李显忠和李贵两人虽然有些莫明其妙,但却以为是这些山越蛮夷吓傻了。于是便举起长枪向小溪边杀了过去,暗忖不把这些山越蛮夷全赶进溪水里,决不罢兵。
    而步谅却是喝令自己手下的两百兵丁放慢了脚步,只远远地跟在两人的部队身后。
    就在李显贵和李贵等人刚刚冲到离山越人只有二十步时,却见面前原本背对他们的山越人全都同时转过向来,而且手中拿着的竟然是连珠弩。
    这连珠弩可是宋军的三大强弓利器之一,另两样是床子弩和神臂弓。连珠弩射程较短,一般只有三十步左右,穿透力也较差,连重骑兵和重步兵的铠甲都很难射透,所以在一般的攻城战和野战中已经很少用到。
    不过,它既然能成宋军的三大强弓利器之一,自然也有它的独到之处。那就是它的射速极快,比一般的长弓快一倍,而且它一次可同时装上三只弩箭射击。同样的时间,用普通长弓只能射出一只箭,用连珠弩却可以射出六只。在近距离的对射中,连珠弩的杀伤效果十分明显,尤其是对方没有穿重甲的情况下。
    李显忠和李贵两人显然没有料到这些山越人居然会有宋军的强弓利器,在猝不及防之下,两人立刻便被射成了刺猬,而他们属下的三百余名亲兵,在这暴风骤雨般的箭矢攻击下顿时死伤大半。
    一下子从大胜变成大败,实在让这些亲兵难以适应,不过看着敌人张牙舞爪地冲了上来,他们本能地开始往后逃跑……但由于相隔的距离实在太近,李显贵和李贵两人,连同他们手下的三百兵丁很快就在山越人的追击下全军覆没。
    当步谅率领手下的两百士卒逃回到刘光世面前,刘光世正一脸惊魂未定地望着前方步步逼近的山越蛮夷。
    “刘将军,您得想办法啊!这些山越蛮夷又狡猾又凶残,我们不是对手啊!两位李将军已经阵亡了!”步谅哭丧着脸说道。
    “我现在哪还有什么办法?”刘光世面如土色,只得下令残存的两百亲兵后退。
    他只觉自己的心在滴血。原本他手下有五员大将,号称行营左护军的五虎上将。结果因为他战功太差,和金军作战连战连败。朝廷便将王德划归了张俊统率,郦琼则叛逃了金国,刚才李显忠和李贵又阵亡了。眼下他的亲信部将就只有步谅一人了。
    而那五百亲兵也是从他寿春老家招来的子弟兵,哪怕他被免职后也一直跟着,对他忠心耿耿。没想到居然在这些他完全看不起的山越蛮子手中,死伤了大半。
    刘光世这时也隐隐约约觉得有些不对劲了。来到台湾十余日,一件为难之事都没有发生。可今天却如此反常,什么杂七杂八的事都出来了。
    眼下粮饷欠发,导致兵士哗变不肯出战,如果让这些山越人攻进淡水港,给港内商家和居民造成重大伤亡损失。朝廷必将追究他的责任,就算秦桧也保不住他。即使他耗尽家财,通了关系能够逃脱问罪,避免去大理寺监狱蹲着,但起码革去官职、除去功名,永不录用是免不了了,还想什么东山再起,重掌兵权,更是痴心妄想了。
    当然,刘光世做梦也没想到,这些山越人并非藏于深山中的生番,而是早就被岳云等人降服的熟番,其中更混杂了不少武功好手。而他们那些连珠弩等制式武器,也是由陆文龙借出的。不然岂能突然杀刘光世的亲兵们一个措手不及。
    刘光世正手足无措之时,步谅却是眼睛一亮,望向他身后,惊喜道:“刘将军,咱们有救了!虞大人、李统制和刘知府来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章 掌控局势
    正没奈何的刘光世回头一看,连忙向见了救星一样,迎上前去急切道:“几位大人,现在山越人大兵压来,士兵又因欠饷不肯出战,这可如何是好啊?你们可有良策教我?”
    虞允文和李宝对视了一眼,方齐齐拱手道:“刘将军,如果能够想办法借到钱,将欠饷补发,自然就能驱使士兵出战了!”
    “借钱?向谁借钱啊?”刘光世迎天长叹道。
    刘一宁这时却微微一笑道:“刘将军莫非忘了?岳夫人背后可是家缠万贯的李家。莫说几百贯欠饷,就是几千贯欠饷也给得起!”
    刘光世听闻之后,却是目光闪烁。他望了一下正缓缓逼近的山越人,心中却是难下决断。开口找李雨柔借钱是不难,只是这一借之后,必然就将仰其鼻息过日子。既然岛上的兵丁、官员薪饷都由岳夫人来发,那别人会听谁的自然不言而喻。他这个台湾留守哪还有什么威信了?
    这时,步谅却上前一步,对刘光世躬身说道:“刘将军,我觉得可以找岳夫人借钱!这其实也没什么关系!”
    “哦?真前(步谅的字),你也这样认为?”刘光世听后,倒是微微有些惊奇。
    步谅依旧是面色平静地回答道:“刘将军,属下想借一步说话!”
    刘光世一脸疑惑地跟着步谅到了十余丈外的一棵树下,方问道:“真前,究竟有何事相告?”
    步谅望了仍在远处的虞允文几人。方悄声说道:“将军,你觉得投靠秦相就一定保险吗?”
    刘光世听闻之后,面色微变,然后说道:“真前,你跟随我多年,我什么事都不瞒你!不错,我是想投靠秦相。因为这是我唯一翻身的机会了。我可不想就这样在兵部当个闲职过一辈子!眼下秦相权倾朝野,且他支持的琢皇子也极有可能成为皇储,我亦是耗尽蓄财才搭上了秦熺这条关系的。不然也争取不到台湾留守这个差事。虽然此处仅是一荒岛,但秦熺已经答应我,过两年等台湾局势稳定后就调我回朝任职!”
    步谅这时摇头轻叹道:“刘将军。我觉得这样做未必妥当啊!眼下支持眘皇子的人亦不在少数,官家对于立谁为皇储也未有定论。琢殿下虽得秦相一派支持,却也未必能当上皇储……”
    他顿了一下后又接着说道:“其实现在讨论皇储问题为时过早,官家对于武将干涉立储之事甚为忌惮,五年前岳飞就因上书建议立储之事让官家对其甚为不满。且官家才三十多岁,离过世还早着呢。眼下最关键的是:秦相他能一直这样掌控朝政吗?”
    刘光世听罢脸色顿变,疑惑道:“官家对秦相一直信任有加,朝中大臣大半都是秦相一派之人,莫非真前你担心秦相会失宠不成?”
    步谅苦笑道:“秦相失不失宠其实已不重要,关键是在于秦相年岁已过六旬。官家又不大理朝政,现朝中政事全交由秦相处理,秦相的身子骨还能坚持多久可是个大问题。如果秦相一旦过世。您说官家会让谁为相呢?秦相之子秦熺可否斗得过岳云?”
    步谅这一番话顿时让刘光世如梦初醒。秦熺虽为秦桧之子,却一直未能为朝廷立寸功。且又贪花好色,十足一个纨绔子弟。而岳云却是文武双全。战功赫赫,又有急智,就连官家也对其能力称赞有加。眼下有秦桧在,亦不能拿岳云如何。
    一旦秦桧过世,在无人可用之时,官家十有**会让张浚继续担任宰相的。
    俗话说得好。树倒猢狲散。秦桧一死,秦党必然冰消云散,这年头墙头草原本就甚多,肯定一大批人就会又投向张浚。而秦熺的能力不如岳云,在没有秦桧压制的情况下,岳云必然崭露头角,他才二十三岁就已是从三品的礼部侍郎了。再往上升,拜相封候,位极人臣亦是大有可能。刘光世顿时便意识到,自己还真不能吊死在秦桧一棵树上。
    步谅这时又若有深意地说道:“这台湾不过是一个鸟不生蛋的荒岛,岛上不过几万百姓,还有几万山越人经常劫掠。将军反正也是当两年留守过渡一下。何必和岳云的那些老部下为难呢?依我看,不如将人事、财政、军事等诸项权利交还给虞允文、刘一宁、岳夫人、陆文龙等人。大家都各得其所,相信他们也不会再为难大人。所有的困难也都会迎刃而解!”
    刘光世听闻之后,终于有些动心,不过他却还是有些担忧道:“可如果朝廷和秦相派人来巡察,我又如何是好呢?”
    步谅嘴角含笑道:“山越人来攻,将军率军迎敌,大发神威,力挽狂澜击溃山越人。且治理台湾期间,善待百姓,抚辑流亡,奖励工商,尽牧守之责,使治下百姓百姓安居乐业,政绩卓著。朝廷只会升职奖赏将军。而秦相更会认为将军才华出众,短期内就让台湾民众归心,消除了岳将军的影响。亦会提拔重用将军。将军何惧之有?”
    刘光世这时心中也明白过来,步谅只怕早就投靠了岳云,这番话定是有人教他说的,自己对他如此知根知底,还不知道他这个大老粗肚子里有多少墨水吗?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自己想办法早点应付眼前的危机才是迫在眉睫之事。他于是终于下定了决心,一咬牙道:“好!真前,就麻烦你去通知虞大人、李统制和岳夫人,我刘光世久病在身,台湾诸事繁多,身体已不堪重负,现将财政权重新交还给岳夫人,地方行政之事交由刘大人决断即可,军队之事由李统制和陆统制自行处理。但他们须得保证上缴朝廷的钱粮不得短缺!”
    ***************************************************************
    此刻,岳云率领大宋舰队已经离开了琉球群岛数日,空中海鸥渐渐多了,这是附近有陆地或海岛的征兆,距九州岛已经很近了。
    九州岛是萨摩藩的大本营。在藤源忠通的劝说下,岳云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不想再去找萨摩藩的麻烦。而是下令舰队直接向濑户内海开去,准备前往京都。只不过,他和藤源忠通都没想到,他们没去惹人,别人却找上门来了。
    “岳将军、藤源大人,前方发现大批战舰,看旗号似乎是关东源氏和萨摩藩的!”舰队行至九州岛附近的鹿儿岛水域,坐在桅杆上的观察哨便报告道。
    正在藤源忠通的座船甲板上下棋的岳云和藤源忠通均大吃一惊。两人连忙向海上望去,只见前方黑压压的大批战舰正向自己袭来。粗略一望,起码有两百余艘战舰,数量是他们的五倍左右。
    藤源忠通神色忧虑地望了片刻,方扼腕长叹道:“岳将军,这些全是关东源氏的战舰,其中也有一些是萨摩藩的。看来他们定是得知了我们要前往京都,对他们不利的事。所以前来拦截……只是我来大宋极其秘密,关东和萨摩藩的人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岳云打量了一下前方正一窝蜂涌过来的敌舰,冷哼了一声,然后下令道:“传我命令:升帆!抢占上风位置,所有舰只进入战备状态,做好开炮的准备!”
    “开炮?”藤源忠通听见这个名词愣了一下,不过前面那个“进入战备状态”他却是听得一清二楚。
    他立刻吓了一大跳,连忙拉住岳云的手道:“岳将军,你该不会是要和他们硬拼吧?敌舰可有两百多艘啊!我们两个人的舰只加起来才五十艘。其中还有十来艘是没有战斗力的商船,如何打得过他们啊?依下官之前,不如掉头绕个大圈,然后向四国岛行去!那里可是我们关西的地盘了。敌舰全是帆船,不象我们多数都是车船,应该追不上我们的。”
    岳云听闻之后,却是信心百倍地说道:“藤源兄莫慌,你叫你的船只躲在我们后面吧!我让你看看,我如何用三十多艘战舰就击败他们的!”
    他之所以有如此信心,是因为这些战舰全是换装了新型风帆、装备了陈规研制的火炮的新式战舰。之前他们作过测试,这些战舰的速度比一般的车船快五成,比帆船快一倍,而在摒弃那些“瓦罐炸弹”,换装火炮后,炮弹射程已达两百丈,比过去提高了一倍多。所以岳云才有信心击败敌人。
    而且他也打算正好借此战立威,震撼一下日本的大名们,让他们都不敢再轻视自己。以后到了京都,说话也有分量一些。
    藤源忠通却是丝毫不信岳云能用三十多艘战舰击败两百多艘敌舰,他思量了片刻,便唤自己的一名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