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惊宋 >

第403部分

惊宋-第403部分

小说: 惊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在监狱里举行两国之间的谈判。虽不敢说后无来者,但至少也是前无古人了吧。
    德昭二年十月二十日,在临安情报部监狱内的大厅里。举行了宋辽两国的正式谈判。
    耶律普速完及一干辽国随员万万没料到,宋国竟然会在监狱里安排举行国事谈判。虽然出于礼节,他们的手拷脚镣被除去了,但却依然没有换成正式的礼服,而是仍穿着被擒时的衣服。
    “岳云!你就是这样对待我们辽国使臣的吗?竟然在监狱里谈判!真当我们是犯人吗?”耶律普速完一脸气愤地说道。
    “呵呵,公主殿下还是稍安勿噪吧!现在你们虽然是使臣,但之前却因伪造身份。隐瞒实情,在我国刺探情报,被抓捕了。所以。亦有犯人身份。按照我国刑律,未取得保释或者赦免之前,正在调查的犯人是不能离开监狱的!”岳云微笑着解释道。
    “岳云!你这是故意报复我!还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耶律普速完恨声道。
    岳云嘿嘿一笑。索性给她来个默认,气得耶律普速完直跺脚。
    不过,过了片刻,她就冷静下来了。毕竟她亦长了两岁,比当年在四川谈判时更加成熟了,岳云的作法虽然让她有些激怒,但很快就意识到,这是岳云想故意激怒自己,在谈判中让自己失去判断力。
    于是,她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压抑下自己的情绪,沉声道:“汉王,那我们现在便开始谈判吧!金国是我们辽宋两国共同的大敌,虽然之前他们分为完颜亮和完颜雍两派相互攻伐,但自从半年前完颜亮联合了高丽一起向完颜雍发起进攻以来。已经连战连捷,现在完颜亮已经从西、南、东三个方向逼近了上京。估计在年内,完颜雍的势力就将被消灭。金国将会重新一统。如果我们再不携手对敌。一旦金国恢复了元气,恐怕又会再次出现二十多年前的情况。”
    岳云回来后,也从巩月漓那里了解了一下金国的战况,得知在拥有了火器之后。完颜亮的“南金军”战斗力大增,加上有高丽军帮忙,势如破竹,辽阳府、黄龙府两场攻坚战,原本完颜雍寄予了厚望,但无奈完颜亮这边猛将如云,纥石烈志宁、白彦敬、徒单合喜的指挥作战能力大大高高他手下的完颜福寿和完颜谋衍等将,加上高丽军又牵制了“北金军”的部分兵力,导致完颜福寿和完颜谋衍均先后惨败。完颜亮的主力已经挺进到上京附近,开始进行合围。
    从情报部派往上京的探子发回来的战报得知,完颜亮已经投入了约二十万兵力合围上京,而上京守军仅五万人,且完颜亮一方还拥有数十门火炮。上京的城墙并不算很坚固,城破在即。就算完颜雍能逃走,但亦失去了和完颜亮抗衡的能力。金国从分裂再次归于统一已成定势。
    在这种情况下,辽国君臣自然是心急如焚,他们十分清楚,完颜亮可是位好大喜功的皇帝,决不会和宋辽两国和平共处,满脑子装的都是一统天下的想法。而此人素来欺软怕硬,从他三年前置辽国于不顾,率先南征灭宋,就可见一斑。他当时也是认为宋比辽弱,灭宋之后再整合宋国的资源和人力,再灭辽国。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完颜亮没料到割剧台湾一个海外荒岛的岳云竟然趁此机会,一举反攻江南,夺取了南宋的政权。
    但如今,金国的火枪火炮都是得自宋国,而完颜亮更是深知宋军的火器远比自己犀利。用屁股也想得到,如果完颜亮要发起战争,矛头肯定对准的决不会是宋国,十有**是辽国。
    虽然辽国目前西域暂且平静了下来,而大漠一带也重新占据上风,打得亲金的塔塔尔部和蔑儿乞部溃败到了兴安岭一带靠近金国的地方,但依然没有被消灭,仍具有一定战斗力。这一来,辽国想从蒙古草原征兵的可能性便微乎其微了。这种情况下,要辽国单独面对一个统一了的金国,且拥有火器之利。就算是耶律大石重生,也不敢言必胜了。
    所以,辽国君臣千方计的想和宋国一起联合进攻金国,不但可以消灭这个大敌,还可以趁机夺回辽东之地。
    岳云从耶律普速完的表情和话语中,亦是看出了她急于想联合出兵的意图。他现在倒是不怀疑辽国的确有诚意联合伐金了。
    只是,前门驱虎,后门进狼的道理他还是懂的。金国是要伐,却不能伐金之后,制造出一个更强大的敌人辽国。
    “公主殿下,金国是我们两国共同的死敌,这点岳某可是非常清醒的。只是我们两国对于一些土地的划分,恐怕还有巨大的争议和分岐……比如说陕西关中之地,这块土地历来是我大宋领土,但在二十年前被金军强取豪夺而去。纵要收复,也应由我大宋来收复,而贵国将其纳入自己辖下,只怕不妥吧!”岳云冷然道。
    耶律普速完亦很清楚,陕西不同于幽燕,后者辽国统治了近两年,当地汉族姓对辽国亦是十分认同。而陕西一带,此地一直处于宋国统治之下,金国入侵之后,亦是反抗不断。当地汉人又屡受党项、羌族、吐蕃等异族侵害,对于异族十分排斥。虽然辽国花了大气力安抚姓,亦只能使他们不起来造反罢了。要想达到幽燕之地的拥戴度,却还差之甚远。
    只不过,现在陕西却是辽国最富裕的地方,要就此放弃却也是不可能。耶律普速完于是便道:“陕西之地乃是我父皇从金军手中夺得的,你们宋国要想取回,也不是不可。但必须替我辽国将幽燕之地夺回……届时,我们便可归还陕西!”
    一旁的宋臣暗想,现在金国的首都中都就在幽燕之地,如果宋军能夺回幽燕了。那岂不是金国都亡了?且完颜亮必然会重兵囤于中都驻守。如果宋军进攻幽燕,必然会承受重大损失。这耶律普速完岂不是打着坐看宋金之间拼个两败惧伤的主意吗?
    岳云也显然看出了耶律普速完的真实意图。于是冷笑道:“看来公主殿下还没看清形势。据岳某所知,金国内部,亦对宋辽两国的威胁作了预估,他们认为,我大宋只是要取回以前的中原故土,这些土地上居民几乎全是汉人。于金国立国根本无损。而辽国却是要夺回辽东之地,这部分土地生活的多是女真人和契丹人。金国丢失这片土地,将会立刻到亡国边缘。所以,金国对于辽国的敌意远甚于我大宋。且现在我国与金国的贸易往来很多,两国之间也未必非要开战不可。要知道,三国之间如果有两国要联合,未必其中一国必是辽国哦!”
    耶律普速完听闻之后,心中蓦然一惊。这段时间,她亦是感受到,在江南的金国商人极多,除了相隔较近之故,两国之间可通过海上贸易进行大宗货物往来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而辽国不临海,宋辽之间的贸易就主要是一些边贸,数量非常小。而且,听说岳云和金国的公主完颜银铃貌似还有私情,如此说来,岳云就算有一统天下之志,却也未必非要先伐金不可。
    “这样吧!我们考虑一下再说吧!”耶律普速完和随行的其他辽国官员对视了一眼,然后回答道。
    “好的,范大人!送公主殿下一行到驿馆住下!”岳云说道。他知道凡事不可操之过急,不然会起到反效果,万一让辽国把宋国当成了第一大敌可就不妙了。
    耶律普速完点了点头,谢过之后,便和副使许墨一起,在范同的陪同下,住进了临安驿馆之内。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六百五十八章 新科举考试
    在谈判暂告一段落之后,岳云回到了首相府召开了内阁会议。
    在他去四川赈灾的这段时间,朝中九部运作倒也正常,除了一些特别紧急重大的事情九部尚书没有擅作主张外,其他rì常杂事都自行处理了。
    “今天算是召开我从四川回来后的第一次内阁会议,这段时间各部可有什么紧要的事情?”岳云坐在首相的主位上,目光扫视了一下在座的众人后问道。
    “汉王,礼部有事禀报!”范同说道。
    “范大人请直管言来!”岳云抬手示意道。
    范同这时向坐在他身边的朱熹使了一个眼sè,示意由他来汇报。
    年轻的朱熹亦是第一次参加这种高层次的内阁会议。表情不禁有些紧张。
    岳云微笑着向他投过一个鼓励的眼神,柔声道:“朱熹,不用害怕,听说你在主持新科举考试时,可是一点也不紧张的,很多人还说你搞得挺不错呢!”
    朱熹听到岳云鼓励的话语,心绪也渐渐平静了下来。他清了清嗓子道:“回汉王,下官要汇报的事正是和新科举考试有关!”
    “哦?那请讲吧!岳某对新科举考试的情况也很感兴趣呢。”岳云听闻之后,也来了劲。
    朱熹于是定了定神,朗声说道:“本届新科举考试经过chūn季的乡试、夏季的省试,和秋季的殿试之后,现在已经全部结束,录取了状元、榜眼、探花。礼部对于殿试总榜的前一百名均给予了奖励……”
    顿了一下后,他又说道:“当然,按照先前的规定,这总榜的名次,只是给予金钱和物质上的奖励,对于他们将来的职位并不涉及。例如此次科举考试综合排名第一的状元名叫陈元,是陈规大人的公子。他所长者,乃是算术及火器制造。如若让他按旧科举考试的状元那样安排,外派当一知府。就明显不合适。所以,经与吏部薜大人和军部的张大人商议,将陈元安排在军部与工部联办的火器研发局担任研究员……只不过。工部却有不少人为此不满……”
    陈规这时却是鼻中冷哼一声道:“那些人的胡言乱语,朱大人完全可以不予理睬,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犬子只是侥幸夺得状元而已,怎么可以一来就当什么大官?”
    “哦?究竟是怎么回事?工部之人有何议论?”岳云眉头一蹙道。
    朱熹望了陈规一眼,方小心翼翼地说道:“按照本朝以前科举的惯例,状元、榜眼、探花都是要任官职的。所以工部的一些官员认为,陈元作为状元,也应该在火器研发局任个一官半职,而不是从最基层的研究员作起。”
    岳云听后,方如释重负。暗忖感情是这么回事啊。他于是说道:“这事其实也好解决,我大宋早就在官职体系上有三套等级。差遣、职务和官品。陈元只是差遣上较低,仅是研究员而已,但可以在职务上和官品上动点脑筋,想办法弄高一点吧。对于科举考试中成绩较好者。就算不能任官职,也不能让学子们觉得考好考差一个样。回头薜源你们吏部会同范大人的礼部商量一下,就新科举考试的成绩优异者,如何定品阶和待遇,拟定一个草案出来!”
    薜源和范同连忙点头称是。
    岳云这时又向朱熹问道:“新科举考试中,还有什么问题没?”
    朱熹忙答道:“当然还有。不过却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有的考生长年一直读的四书五经,这次却设了行政、工艺、军事、商业、农业、文学等等诸多科目,让他们感觉有些难以适应。他们之前的所学,只适合去考文学那一个科目,可这个科目出来的人,都是安置在文学院,负责为民众写小说、诗集的。和他们原本想象的当知府县令等官职,差别太大,所以有些不满呢。”
    岳云听后,却是有些得意,新科举考试中按考试科目不同,考生的出路就不同。这也是之前他和朱熹定下的调子。一般文人参加科举都是想当官。而德昭朝廷目前也的确需要补充大量官员。但如果想当官员却只有去考行政这个科目。
    李雨柔听后也是有些好奇道:“那他们为什么不去考行政这个科目呢?”
    朱熹听听,苦笑道:“王妃,他们有很多人也参加了行政科目的考试,但对于考题的设置却有很大的不满和异议,这次新科举考试,行政科目不考《论语》,不考四书五经,却出些稀奇古怪的题目,让他们无所适从。”
    何铸听到这里,也插话道:“汉王,老夫虽是监察部的人,按理说不应该插手礼部之事,但亦觉得这次行政科目的考试题目有些离谱啊!俗话说得好,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这次主要用于选拔官员的行政科目考试却根本不考《论语》……而且,不仅是《论语》不考,四书五经皆被排除在外。却考了一些偏题,这样是大大的不妥啊!”
    岳云忍不住笑问道:“何大人,有何不妥呢?”
    何铸忙举例道:“比如,那行政科目考试第一题便是:‘国家和皇帝谁更重要?当皇帝的决定会损害国家利益时,是否要执行?’自古以来,国家和皇帝本为一体,可这题目却似要把国家和皇帝对立起来,岂止是不妥,简直是大逆不道啊!”
    朱熹脸sè有些尴尬,这题目可是岳云提醒他加入的。目的就是判断参加行政考试的学子是那种传统的只知忠于宋朝皇帝的人,还是接受了新思想,认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才是应该维护的最高的目标的新兴文人。
    何铸这时又吹胡子瞪眼道:“此外,后面那些题目也一样有些离谱,过于细节化了。比如第五题是:‘如果你是一名县令,州府下达的税收任务难以完成,此时你应该如何应对?’……又比如第十八题:‘如果你是一名通判,遇上以下案子,该如何判案……’甚至还有一些涉及到救灾、盗匪方面的事。这些事务只有等他们任职之后,才能慢慢学会。可如今在新科举考试中就出现了这些题目,让这些从未当过官员的文人如何知道啊?”
    岳云却是摇头道:“何大人,你说的情况岳某却是不赞同,他们既然想当官员,那就应该明白这些事情该如何做。如果让他们上任之后再慢慢去适应,那还考试选拔干什么?任何一个能提笔写字的人,只需要熟悉一段时间都可以干下来了。所以想当官,就必须有比普通人更强的协调能力和应对复杂事务的能力。当然,如果他们想考试取得好成绩,可以进临安学院的行政系去好好学习一下。明白在新时代官员应该做些什么,应该了解多少知识,这才是他们需要走的途径。”
    他还想再申辨一番,薜弼却冲他使了个眼sè,示意他不要再说了。
    何铸想了一会,叹了一口气,方沉默不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