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第一神射 >

第17部分

三国之第一神射-第17部分

小说: 三国之第一神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见刘备因为自己的到来而如此欣喜,曹性心中也是感到十分高兴:“玄德兄过奖了,在下也是因为吃不饱饭,因此才想来玄德兄这,看看还有没有余粮。”好一个曹性,刚才才在城外门‘忽悠’了张飞一下,如今又来和刘备‘绕圈’。
    听了曹性的话后,刘备当即便笑道:“无妨,平原郡虽小,但让本善吃饱却不是难事。”
    “大哥【主公】!!”就在此时,几把不同的声音同时响起,曹性回过头去,却见刚才才碰过面的张飞,以及许久不见的关羽,另外还有三位自己从未见过的文士,则齐齐地向刘备拱手行礼。而关羽在扫过曹性这边五人【曹性,张辽,周仓,廖化,男装般貂蝉】的时候,却忽然惊喜地喊道:
    “文远,汝也来了?”
    “呵呵,云长,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吧?”见关羽认出了自己,张辽自然也是站起身来向这位昔日的好友微笑示意。
    ‘牛人就是牛人,连朋友都是牛人。’这张辽和关羽是好友之事,曹性自然是‘一早便知’,只不过相比起关羽张飞这两位早已见过面的猛将,他倒是对那三位素未谋面的文士比较感兴趣。毕竟在曹性的‘认知’当中刘备前期手底下应该没几个文士才对。
    在招呼众人坐下后,见曹性一直在不停地打量这三位文士,刘备随即开口笑道:“这三位贤才,想必本善还不曾见过吧?”
    “的确,在下见三位气度不凡,想必都是贤才,还请玄德兄为我引见一二。”对于不认识的人,曹性向来都比较客气。
    “呵呵,曹本善之名,在下可是常听主公提过啊。”就在此时,其中一位衣着稍显随意,而且坐姿也比较‘随便’的文士笑道。在曹性看来,三人之中最为随意的,恐怕就要数此人了。
    见那文士开口,刘备连忙介绍道:“此乃备幼时好友,姓简名雍字宪和。”
    ‘原来是刘备麾下的最有名气的外交官’眼见简雍一副随意的样子,曹性倒是觉得和后世所描叙的很相像,都是显得很自在;而在历史上,简雍也的确是最早跟随刘备的文官之一,这个曹性倒是不觉得奇怪。只是,其中一位是简雍,那剩下的两位呢?
    见简雍已经先行自我介绍,旁边一位衣着稍显高贵,并且相貌俊美的文士顿时拱手道:“久闻曹将军以区区六千兵马,让黄巾数万贼兵不得前进半步,在下实感佩服。”
    “此乃冀州名士崔琰,字季?。”刘备笑着在一旁介绍道。
    ‘竟然是他?’对于崔琰此人,曹性自然是‘识得’,只不过按理来说,他应该去投袁绍才对,怎么反而投奔起现在还无权无势的刘备来了?
    仿佛是看出了曹性心中的疑惑,崔琰淡笑着说道:“如今天下大乱,贼寇横行,皇叔乃大汉宗亲,在下虽为世家子弟,家中略有薄财,却也愿为大汉略尽绵力。”
    听了崔琰的话后,曹性这才恍然大悟:显然这便是刘备提前‘拿回皇叔身份’的好处了。这崔琰的投奔之举,不正是历史上徐州糜家投奔刘备的‘翻版’嘛。如此说来,想必那剩下的一位,也是因刘备的‘皇叔之名’而来了。
    “在下姓沮名授字公与,听主公之言,当日便是曹将军在洛阳城中劝主公务必让朝廷承认其皇室宗亲之身份,不知道是否属实?”最后那一名文士才一开口,曹性的嘴巴便已经情不自禁地张了开来:沮授?袁绍手底的顶级谋士,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沮授沮公与?
    ‘看来这一个身份带来的好处,还真是不小啊。’在后世读三国之时,曹性便不止一次地设想过:若是刘备能提早获得‘皇叔’之名,那他人生的道路,是否便会少了许多波折。也因为有将刘备考虑在‘日后的选择’之中,因此当日在洛阳城内,曹性才刻意提醒了一下。没想到今日所见,这‘效果’竟然会这么好!
    冀州名士崔琰,他所在的崔家,本来就是冀州境内一个比较有名望的家族;论财力,崔家或许比不过号称‘冀州首富’的甄家,以及曹性所认知的‘徐州首富糜家’;但就算是如此,对于此时的刘备来说,也已经是天大的‘好处’了。
    至于沮授,那更不必说,历史上刘备就是因为没有谋士,方才一而再,再而三地输给对手,最后还是因为诸葛亮的出山,方才渐渐地扭转了局势。因此沮授在刘备此时军中的作用,甚至比崔琰还大!毕竟一名顶级谋士,足可胜过千军万马了。
    只不过让曹性感到好奇的是:刘备到底是如何获得‘皇叔’之名的;而原本此时应该在冀州太守韩馥手下的沮授,又是如何来到刘备的麾下呢?这一切,都成为了曹性后边向刘备提出的主要问题。
    面对曹性的疑问,刘备自然是知无不言:原来一开始的时候,刘备也曾想过按照曹性所说,宁愿不要封赏,也要为自己‘正名’。只可惜那时的他人微言轻,纵使有卢植,朱隽等朝中大员的赏识,也无法改变他最终成为一名县令的事实。因此在曹性送别刘备时,刘备的遭遇便和历史一模一样。
    不过刘备的性子天生就是不轻易放弃的那种人。在随后的日子中,刘备因为鞭打督邮,而前往代县投奔刘恢,而后来刘恢又把他推荐给幽州牧刘虞。而刘备在跟刘虞征讨张举,张纯中打了胜仗,因此刘虞又把刘备的功绩报上朝廷,还说明了刘备渴望‘认祖归宗‘的希望,而这时公孙瓒也上报了刘备以往的功绩,如此一来,刘备获取身份的契机,才终于到来了!
第三十七章 不伤兵的出名方法
    PS:送上周六第五更~感谢书友漩?样的?的打赏!大家的支持,就是小仙的动力啊!
    ――
    通过不懈的努力,刘备最终为自己得到了‘皇叔’的身份。只可惜当时由于灵帝病重,因此这条消息倒是没有公布天下,直到后来少帝登基,曹性方才得知刘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刘皇叔’。至于沮授,便是刘备在获得皇叔身份之后,因对韩馥失望透顶所以才前来投奔开始略有名气的刘备。
    不得不说,古代人对‘名望’这种东西,真的看得很重。就拿刘备来说,若是没有皇叔身份,恐怕像崔琰,沮授,甚至是历史上的糜家,诸葛亮等人都不会归附。但仅仅因为一个汉室宗亲的‘衔头’,便让天下名士‘刮目相看’,如此世道,当真是让曹性感到有些‘无语’。
    不过无语归无语,既然选择了刘备,那曹性自然是希望对方的实力越强越好。眼下刘备文有崔琰,沮授,简雍;武有关羽,张飞,张辽,周仓,廖化。可以说,比起历史上的那位‘平原令’,眼下这位‘刘皇叔’简直就是‘威力加强版’了。
    而在经过双方的一阵交流后,性子耿直的沮授也终于确认了曹性便是那位当初劝刘备去获取身份的‘主谋之人’。对于曹性的这一举动,纵使是沮授,也不得称赞一声‘妙。’以他智谋,自然不能看出,若是没有曹性当初的提醒,今日的刘备,恐怕连当他主公的资格都没有。
    而看到刘备如今的实力和名望,曹性已经下定决心,要助这位在历史上颇有名望,但遭遇却不太好的‘刘皇叔’,在这三国世界里闯他一闯!当然,曹性想要的,可不是帮助刘备成为三国之一的霸主,而是全天下唯一的‘真命天子’!
    而就在曹性等人慢慢融入刘备军这个‘大家庭’之际,历史的**,也在不断地逐步前进之中:汉189年十一月,董卓自称相国,并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全无人臣之礼。董卓在京师纵兵剽掠财物、妇女、残害百姓,京师人人自危。又征辟名士,拉拢人材为已所用,以求巩固自己地位,但其倒行逆施,大为士人所不满。
    ――
    ――
    ――
    看着桌面上放着的书简,曹性也不由得感叹这一天来的真快。算算时间,自己投奔刘备也才两个月不到,这曹操的讨贼檄文,便已经送到了刘备的桌上。也正是因为这封檄文,刘备才一大早地平原县内的所有文臣武将,都聚集到了一块议事。
    而在叹息之时,曹性倒是觉得如今的刘备‘身价’真是高了不少。这要是换了‘以前’,恐怕曹操根本就不会把檄文发给刘备;如今有使者前来,足以证明刘备的地位已是今非昔比。
    看见众人都已经看过了檄文,刘备当即开口问道:“此次讨伐董贼,不知道诸位做何感想?”
    第一个发话的是性子最急的张飞:“哼,当初大哥若是依俺的意思杀了董卓,今天也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了。”
    见张飞发起牢骚,年纪最小的廖化不禁低声偷笑,而在此时,一脸傲气的关羽则开口说道:“三弟不必责怪大哥,如今那董卓作乱,我等便再次将其剿灭便是!”
    ‘这关羽哥果然是牛气冲天的性格。’眼见关羽把董卓说成是路边的杂草似的,曹性倒是挺佩服这位哥的傲气程度,而说起董卓,除了吕布以外,恐怕能和关二哥对战的也没有了。
    “宪和,公与,季?,依汝之见,此战备应当待多少人马前去?”刘备的内心其实也很想去讨伐董卓的,要不然也不会一开口便是问出兵的事。
    见刘备问起,一向简单直接的简雍立刻说道:“既是讨贼,自当倾尽全力。”
    “不妥!”简雍话音刚落,崔琰便出声道:“主公兵马本已不多,若是全力出击,且不弃城中百姓于不顾?况且主公根基在此,又岂能无人守护?”
    说起兵马问题,这倒是刘备军的一大痛楚。自曹性到来之后,方才发现一个偌大的平原郡,竟然只有区区的两千兵马,而且还只是用来巡视街道和城池的。也就是说,刘备城里除了一堆‘保安’,根本连一个精兵都没有。幸好在曹性到来后,向刘备说明了兵马的重要性,因此刘备才开始招兵买马,只不过由于时间太短的关系,至今为止,平原郡的兵力也没能突破‘五千大关’。
    “公与,本善,以你们之见,该出多少兵马最为适合?”见蔡琰和简雍的意见不符,刘备倒是看向了一直没有说话的曹性和沮授。
    被刘备问道,曹性倒是和沮授对望了一眼,随后沮授开口道:“主公,依在下之见,此次讨伐会盟,我等必须要去,但却无需一兵一卒,只需主公带领诸将将军前往便可。”
    沮授此话一出,除了曹性之外,个个都是大惑不解,而刘备更是很惊讶地问道:“公与之言怕是不妥,若无兵马,如何讨贼?!”
    见刘备不解,沮授继续说道:“敢问主公,如今郡内兵马,共计几何?”
    被沮授这么一问,刘备倒是有些不好意思:“共有步卒三千,弓手千余。”
    “既是兵少,纵使尽数带去,也不过徒惹他人笑话尔;依在下之见,主公还不如只带数将前去,以彰显大汉皇室之风!!”沮授缓缓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古代的牛人果然是不同凡响。’曹性几乎是第一个能明白沮授话里意思的人:横竖刘备兵少,带去了也多大意义,还会被其他诸侯嘲笑;因此还不如只带几个武将过去,到时候倒是可以显示出自己‘不畏强暴’的‘高尚形象’。
    对于沮授的话,刘备倒是只能明白一半,对于深层次里的东西,显然他还不能完全明白:“公与,若是备不带一兵一卒,且不更遭人话柄?”
    就在沮授还想要继续解说的时候,从刚才到现在都没有出声的曹性,终于还是缓缓地开口说道:
    “主公,就等末将来让你见识一下,这不费一兵一卒也能出名的方法吧!!”
第三十八章 这下杯具鸟
    PS:送上周六第六更!昨日的一万两千字总算是完成了,呵呵,虽然有点累,不过还是感谢大大们的支持~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希望书友们能把催更票拖到六千和八千的位置;毕竟一万两千真的好累
    ――
    在经过一天的商议后,最终刘备决定只带关羽,张飞,周仓,曹性以及沮授前往参加此次的讨贼会盟。如今的周仓,已经因为个人勇武,而成为了刘备的亲兵护卫;至于张辽和年纪还小的廖化,则留在平原郡里,帮助崔琰和简雍处理各项事务。
    说起来,把张辽留在平原当守将,这也是曹性佩服刘备的一个地方:这要是换了别的诸侯,又怎么可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托付给一个新来的将领呢?也唯有刘备,在听关羽说张辽可靠之后,便毫无保留地委予他平原郡守将一职。
    “晦气啊,晦气…看来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倒霉的人了。”一边骑着马快步前进,曹性一边在嘴里不住地叹息。那样子简直就像是每天上厕所都掉进粪炕里的人一样。让刘备几人看得是大惑不解。自从前几天曹性带他们绕路去了一个名叫‘颍川’的地方,还在哪里待了足有两天之久,之后再出来时,他便成‘这副模样’了。
    不过也难怪刘备等人无法理解曹性的心情:本来还想趁着郭嘉,戏志才,还有荀氏叔侄等人没有去曹操那之时,自己先来‘挖他几个’;谁知道在颍川折腾了整整两天,曹性也没等来其中一位顶级谋士,后来经过打听,曹性方才知道:这荀氏叔侄竟然好久都没回来了;至于郭嘉和戏志才,也在早前几天‘外出云游’。
    这两天下来,曹性才终于明白什么叫‘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要不是考虑到要赶紧赶回去参加讨董联盟,曹性几乎都想在颍川境内进行‘长期蹲点’了。不过在沮授等人的提醒下,曹性这才‘依依不舍’地空手离开了颍川,向着讨董联盟的扎营之地赶去。
    ――
    ――
    ――
    讨董联军大营
    大营之内,此时已是一片寂静,除了坐在主位上的渤海太守袁绍,也就是此次会盟的盟主一脸的阴沉之外,其余各路诸侯的脸色似乎都不太好看。而若是曹性在此,便会很快明白到底是个中的缘由了。
    “报!!”就在此时,一个小兵忽然跑进来打破了大营里的寂静:“俞将军【袁术大将俞涉】已被华雄斩于马上!!”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而袁绍在脸色变得更加阴沉之时,还狠狠地瞪了坐在下首的袁术一言;如果可以的话,他真的想拿把刀把自己的这位‘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