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兵器谱 >

第18部分

大宋兵器谱-第18部分

小说: 大宋兵器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骥和齐大保又谈了一阵,这才回去。
    要是有销售网络的话,霹雳弹的价格应该还会更高些,只是,这不是吴骥眼下所能做到的,能卖到这价钱,算不错了。
    吴骥回到家里,把事情经过一说,吴健就一个劲的嚷起来:“发财了!发财了!”
    十颗霹雳弹卖一百两银子,在吴健的心目中,那是天价了,要不是发财都不行。
    这是第一笔买卖,就能有如此成就,展现出了霹雳弹广阔的前景,一定会大受欢迎,要不了多少时间,就会大卖特卖,发财只是时间问题。
    '  '
第二十八章 留一手
    十两银子一颗霹雳弹,吴骥是暴利了。成本不到一两银子,硝石、硫磺、木炭、铸铁、人工,加起来,不过数钱银子,每颗净赚九两银子,没有任何问题,除了暴利,无法形容。
    当然,这还是建立在吴骥并没有卖更高的价钱基础之上。若是吴骥的本钱雄厚,有足够的销售网络的话,这价钱肯定会更高。只是,这不是吴骥眼下能做到的,只能给齐大保一定的赚头。
    既吃肉,又喝汤,固然是美事。可是,在买卖场上,这就是问题了。别人一点利益没有,哪会有人帮你赚钱?是以,吴骥本着他吃肉,齐大保喝汤的想法,让出了一定甜头给齐大保。
    “天啊!十两银子一个!”杨秀秀轻拍着小xiōng脯,俏脸上满是惊讶,要不是这是吴骥说的,她一定会认为那是谎言。
    “骥哥,我们这就去做!多做些,好卖银子!”吴健特别兴奋,不住搓手,恨不得立即做他百八十个似的。
    “是呀!是呀!”杨秀秀不住捋袖子,lù出两截白嫩的皓腕,时刻准备上场。
    吴骥却是摇手阻止他们,道:“目下不能做!”
    “不能做?为何呀?这么赚钱的买卖,不能等呀!”吴健急切得不得了。
    杨秀秀凝视着吴骥,静等吴骥给个说法。她知道,吴骥如此做,定有原委。
    果然,吴骥mōmō吴健的额头,笑道:“做,肯定是要做的。可是,我们做的三颗霹雳弹,有个缺陷,那就是没有留一手,很容易给人拆卸了。若是给拆了,就把我们的秘密给泄lù了。是以,我们眼下要做的,就是加个东西进去,让人不能拆卸,才能保住秘密。”
    吴骥自己试用一颗,去齐云社用了两颗,一共是三颗。这三颗,吴骥在场,当场就用掉,不用担心会泄密。卖给齐云社的十颗,就不同了,若是不能防拆,吴骥的秘密保持不了多久,就会给人破解了。
    古人在见识上,在观念上,在科技水平上,比起吴骥要差很远。可是,其中,也不乏聪明之辈,一旦给他们机会,破解吴骥的秘密未必就不可能,这事,一定要预防。
    保密,是头等大事!
    “骥哥,要怎生保密呢?”吴健也是个聪明人,马上就明白了,有些担忧。
    “无妨!”保密这事,吴骥早就考虑好了,只差施行而已:“这就去见张师傅。”
    当下,三人出了屋,赶去铁匠铺。一到铁匠铺,只见张大牛一个人既卖铁器,又在铸造,忙得不亦乐乎,一头的汗水。
    吴骥盘下铺子时,把农具、菜切、柴刀都盘下来了,吴骥打算卖完了,就结束。
    “张师傅,你歇会,喘口气。”张大牛真是个实诚人,干活不偷懒,吴骥对他特别有好感,来到铸好的铁球前,仔细一打量,很不错,大是满意。
    “东家,你出银子雇我干活儿,我怎能歇呢?你给的工钱,可比打铁高多了!”吴骥出的工钱是打铁的好几倍,对这工钱,张大牛是十分满意,一提起这事,忍不住就要嚷起来了。
    “张师傅,歇气和偷懒是两回事,不要hún在一起了。干活儿累了,歇会儿,是应该的。”吴骥要张大牛歇着:“张师傅,你先喘口气,我有事儿要对你说。”
    吴健忙着递碗热水给张大牛,张大牛接过,来到吴骥身边,问道:“东家,你有何事?你吩咐就是了。”
    “你会做这个么?”吴骥取出一张图,上面绘了一些东西。
    这是个击发装置,张大牛看得有些不明所以,睁大眼睛打量了老一阵,这才道:“看不大懂,又好象能懂一些,却不多。”
    真是个实诚人,老老实实,一分不少的全说出来了。吴骥只得给他解释,一通解释后,张大牛明白了,点头道:“东家,这事儿有些繁复,只有靠锻打了。”
    这种击发装置,在宋朝,没有车chuáng这些工具,只能靠锻打。这对铁匠的技艺是个考验,吴骥问道:“张师傅,能做么?”
    “能是能做。开头几个,不会太熟,要容我手熟之后,才能做得好!”张大牛仍是本着实诚本sè而言。
    “那就好!”吴骥对他这话大是赞成,让他练手是必然的。
    张大牛二话不说,放下碗,来到铁砧前,开始做准备工作了,烧炉,烧铁块。然后,就是夹住铁块,抡起锤,叮叮噹噹,锻打起来。
    这是吴骥第一次见他打铁,锤法熟练,是个好手。击发装备重在精细二字上,东西并不大,也不算复杂,在张大牛小心翼翼的锻打之下,一点一点的成形。
    直到张大牛忙得满头大汗,第一个击发装置的部件才做好。吴骥一瞧之下,还算不错,还需要改进,这要等张大牛手熟了之后去了,急不得。
    张大牛一瞧吴骥把击发装置部件放到一边,就知道还不满意,略喘一口气,接着锻打起来。一直打了五个,吴骥方才满意,拿着击发装置去试验。
    击发装置一定要保证万无一失,要不然,就有可能泄密,必须每一个都要试验,用现代的话来说,那就是要“全检”。
    把部件组装起来,就是一个击发装置,这不难,很快的事儿。
    吴骥试验的结果,还不错,无论是浸水、拉扯、拆卸,都会把导火索点燃。在霹雳弹上,点燃了导火索,就等于是引爆了霹雳弹,谁要是没安好心,去拆卸,就会送命。
    对测试结果,吴骥还是满意,回来把张大牛一通夸奖:“张师傅,做得不错,就这么做!”
    “呵呵!”还有比得到东家夸奖更让人欢喜的么?张大牛发出一串开心的笑声,锻打起来更加卖力了。
    他每锻打一个,吴骥就测试一个。最初几个,吴骥是自己动手测试,后来就是指点吴健和杨秀秀测试。
    这种测试一点都不难,吴健和杨秀秀很快就掌握了。他们一掌握,就没吴骥什么事了,活儿有人抢着做,吴骥只需要指点就成。
    做好十副击发装置,huā了整整一天时间。
    张大牛既要做击发装置,还要铸造,肯定忙不过来,吴骥要张大牛推荐一个诚实可靠,嘴巴牢靠,技艺不错的铁匠。
    张大牛想了一阵,推荐了一个叫段大鹏的铁匠。吴骥要张大牛去把他叫来,吴骥检验以后,发现此人和张大牛有得一比,属于那种特别实诚的人,技艺不错,就把他雇佣了。
    至此,吴氏军工就有了张大牛、段大鹏,还有没有上工的乔大元,三个铁匠。再加上吴健、杨秀秀,吴骥本人,就有六个人了。
    虽然只有六个人,却是象模象样了。
    基础已经打下了!
    整个霹雳弹,最麻烦的就是这个击发装置了,费工费时。可是,任何先进的武器,保密是必不可少的,不得不为。有了这击发装置,谁拆谁死!如此一来,就会保住秘密。
    另外,吴骥还要张大牛铸造的时候,把铁水撒在地上,就会出现不少铁砂、铁片,各种形状都有,有些锋利,有些钝。装在铁球里面,一旦发生爆炸,霹雳弹的威力就会大增,那无异于一张杀伤网,覆盖范围不小
    '  '
第二十九章 回易
    铸铁铸造好了,还需要打磨,拿在手里的,不能太过粗糙,不能划手,打磨是必要的。
    做导火索也要不了多少功夫。
    最难的就是击发装置,所要huā费的时间最长了,好在东西不大,一个熟练的铁匠,一天还是能做十来个。
    是以,整个制造的过程并不难,只需要三两天就能完成。有了张大牛、段大鹏,吴健、杨秀秀在,根本不需要吴骥动手,他最是轻松。
    制造过程走上正轨,吴骥就不用再操心,接着做他的甩手掌柜,去主簿房里当头儿。
    “吴大……大哥,你来了!快请进屋!莫要给冻着了!”
    一见吴骥的面,牛奇清笑得跟开心果似的,堆出一有的笑容,亲切之极,仿佛吴骥是他最亲最亲的老祖宗似的。吴骥刚来主簿房时,对吴骥的刁难样儿全然不见了踪影。
    吴骥感觉有一些怪怪的,打量一眼牛奇清,礼节xìng的点点头,快步来到自己的座位坐了下来。
    “大哥,你请吃茶!”杨元更加周到,捧着一杯热茶上前,小心翼翼的递到吴骥面前,一脸的笑容,亲切得紧。
    对自己的顶头上司,谁敢不恭敬?更别说,吴骥还是深得郑太欣赏的人,国子监未来的算学大师。
    “吴大人,你来了!”皇甫嵩不再是以前那副万事不关己的冷淡样儿,脸上堆着笑容,很是和蔼,端着一杯茶,坐到吴骥对面:“你身子骨虚,莫要累着了,累了就歇歇。昨儿可歇得好?”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兴许,皇甫嵩他们别有心思,可是,这笑脸却是吴骥实力的证明!
    “有劳挂念,还好!”吴骥喝着茶水。
    “吴大……大哥,您说我们今儿做甚事?是算账,还是做些别的事儿?”牛奇清打量着吴骥,试探着问道。
    “哦?别的事儿?是指哪些事儿?”吴骥听出来了,他的话里有话。
    “大哥,你是知晓的,我们用算筹算账太慢,你那珠算法子很快捷,能不能让我们知晓知晓?”牛奇清愣了一下,脸一红,最终还是说了出来。
    他尽管说得很委婉,可是,司马昭之心,却是路人皆知!
    “是呀!是呀!我们这里的账不少呢!”杨元忙附和一句,一脸的亲切笑容,恨不得舔吴骥的屁股了。
    吴骥没有说话,而是打量着皇甫嵩,那意思是说,你也冲这来的吧?
    “没错!我是想学!”皇甫嵩直截了当的承认,点头道:“若是吴大人愿教,在下感jī不尽,愿出一百两银子学珠算之道!”
    一百两银子,不是个小数目,他还真是舍得。可是,若是学会了,他去教别人,就会从中赚取很多个一百两银子,真是精明啊。
    不过,比起只会陪笑脸,只会说好话的牛杨二人,却是实在多了,吴骥对这个皇甫嵩的好感有所增加。
    “嗯,今儿,还是算账吧!”吴骥却是闭口不谈教他们珠算之道一事。
    吴骥的xiōng怀是有的,却还有到圣人那般程度。要知道,若是珠算之道流行于事,对宋朝产生的社会变革会非常之大,比起电脑普及会有所不如,却也不会逊sè太多了,吴骥岂能轻易教人?
    从这天起,三人总是变着法子与吴骥套近乎,说好话,拍吴骥的马屁,要向吴骥学珠算之道,吴骥却是亳无松口的打算,三人虽是心急,却也无可奈何。
    在吴骥的带领下,这帐算起来,特别轻松,四人进行很好的分工。吴骥负责计算,皇甫嵩负责与吴骥配合,报数字,翻帐本,记结果之类。
    而牛杨二人就倒霉了,只能打杂,诸如端茶倒水,打扫地面,整理账本之类。从堂堂主簿,宋朝的九品官,摇身一变成了打杂的杂役了,别提二人心中有多郁闷。
    可是,处此之情,只能忍了。谁叫吴骥是他们的顶头上司,而二人不开眼,一来就得罪了吴骥呢?
    倒不是吴骥要征治他们,而是二人为了恕罪,自愿做这些杂事儿。
    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十日之期就过去了。十天时间,霹雳弹早就做了四十多颗,吴骥拿了十颗,送到齐云社去。
    齐大保这个掂掂,那个瞅瞅,特别欢喜,把吴骥好一阵夸赞,付了余银。
    临分别之前,吴骥特的提醒一句:“千万莫要去拆卸,出了事,不要怪我言之不预!”
    “一定!一定!”齐大保嘴上如此说,心里却是在想,如此好东西,与其向你买,还不如自个儿造,不拆白不拆。
    有这种想法的人肯定不会少,是以,吴骥才留了一手,防止泄密。有的东西,只有付出血的代价之后,才能吸取教训,吴骥明白齐大保的想法,也不点破,有你哭的时候。
    齐大保打发走吴骥,骑上一匹高头大马,欢天喜地的出了归信城,飞驰而去。
    吴骥知道这个消息后,开心的一笑,齐大保有银子赚,才会这般迫不及待。他越是急,对吴骥的好处越大,吴骥不用出门,就能收到大量的订单。
    从吴骥得到的消息看,齐云社在附近几座城池都有分社,人员不少。其中,必然不乏有钱人,他们见识到霹雳弹的威力后,一定会有不少人购买,这订单不是问题。
    光是凭借齐云社这一个主顾,吴骥就会赚到不少。可是,吴骥并没有满足,而是在考虑如何卖给宋军了。
    卖给宋军,是必然之事,也是吴骥的最终目标。卖给宋军,不仅能赚很多钱,还在于,这有利于宋朝的国势强盛。
    坦率的说,吴骥对宋朝这个中国历史上最为积弱的王朝,并没有什么好感。可是,身处这个时代,身在宋朝,是逃避不了的,若是能让宋朝变得更加强大些,那是尽一份力。
    若是能让宋朝打败辽国,甚至灭了辽国,那就更加美妙,这份力,那就出得很是完美了!
    既赚了钱,又为国势国运出了力,这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要想把霹雳弹卖给军队,非常困难!难就难在,没突破口。
    尽管宋朝积弱,武功不振,可是,宋军的装备是制式的,是由军器监制造的,由朝廷提供的。军队要采购武器,也不会向吴骥采购。
    除非,吴骥能左右军队!这种可能xìng是有的,却是不大。
    吴骥只能退而求其次,与军队拉上关系,与某支军队的将领搞好关系,让他采购霹雳弹,再慢慢做大。
    这是完全可行的,因为,宋军有一条与任何一个王朝不同的惯例,那就是回易。
    所谓回易,就是军队做买卖。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