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逸史 >

第103部分

中华逸史-第103部分

小说: 中华逸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认识,独到的见解,也拿不出什么好的方案来。唉!还是过几天再讨论吧!今天就解决责任问题,不过不能过于注重了,这对人民军的士气不是一个好事啊!”
  “粤西防线的败退,全责不能都推到你们的身上,南宁防御作战指挥,甚至于总参谋部与军委都有责任,这是大战略决策问题,这个战略问题以后我们在军委的会议上再作检讨、定论。现在要追究的是为什么在电白防线上第10师与第11师没有作有效的抵抗?仅仅是因为防线过长兵力不足的原因吗?我想不是的,是怕死怕被包围的思想在作怪,缺乏一种敢于血战的决心,缺乏一种革命的大无畏精神。为什么第七师第20团在马贵阻击战中可以仅用一千多人的兵力阻挡联军近两个师一万多人的进攻呢?我想他们就是有那种血战到底的牺牲精神!”林逸眼睛盯着两个如坐针毡的少将身上,一个是第10师师长黄致河,一个是第11师师长蒋权益,他们两个就是人民军电白防线的指挥官。
  “主席!我们有错!现在我们怎么表示自己的忏悔,都不能弥补我们对残遭杀害的百姓的不负责行为的万一。我们不求得到根据地人民、人民军委及林主席的宽恕,我们只求能再给我们一次机会,让我们有机会把满腔的热血撒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战场!”第10师师长黄致河要求,强烈的负罪感令他说话没有了往常的坚定,豪迈。他可是在公元1852年下半年发动的湛江战役中的大功臣啊!
  第11师师长蒋权益默不作声,低垂着头,他是一个性格内向,不擅言词的人,但他的作战指挥风格干净利索,从不拖泥带水,坚决而果断,执行命令从无二话,可就是他的这种风格害了他!也不能说他这样做就错了,作为一个师指挥员,对自己部队负责是应该的。
  会议开到这个份上,林逸觉得也基本达到了整顿军队作风的目的,他不想老是纠缠此事,矫枉过正,反致其害啊!
  “今天的会就开在这里,各位将军写一份粤西防御战爆发以来的作战经过报告交上来吧,其中是非功过,自由参谋部来评定,对各位责任将领的处理,由政治部负责。我希望各位不要过于沉于此事,抛开昨天发生的一切,全力解决今天的问题吧。”林逸作会尾总结。
    正文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下达处理意见
     更新时间:2008…12…14 2:42:14 本章字数:6117
  
  十天之后,政治部有关“粤西大撤退”相关将领的处理决定终于下发到人民军各部队:人民军第二军军长许仑中将负有全局指挥失当之责,降军衔一阶,中将为少将;人民军第三军军长古华中将负督师不严,指挥失误之责,降军衔一阶,中将为少将,并取消其人民军军委委员之职;人民军第三军第10师师长黄致河少将,负指挥错误,导致粤西人民军大撤退之主责,降军衔一阶,少将为上校,并免去第10师师长之职,回南宁政治学院学习;人民军第三军第11师师长蒋权益少将负指挥错误,导致粤西人民军大撤退之主责,降军衔一阶,少将为上校,并免去第11师师长之职,回南宁政治学院学习。
  本来在人民军政治部最初始的处理意见报告中,是强烈要求免去古华将军的第三军军长之职,取消许仑将军人民军军事委会委员之职,而黄致河师长及蒋权益师长则需移送人民军军事法庭受审的。林逸看到这个处理意见报告时,大吃一惊:“这不是要让人民军一下损失掉两个高级将领吗?而这样一来黄致河及蒋权益两人这一辈子也可能完了!”他心有不忍,把对这两人有关移送军事法庭的处理改为送南宁政治学院高级军官进修班学习,其余处理照办。
  人民军对犯军事错误的军官处理一般都是先送军校学习,而后再重新分配工作;对犯政治思想错误的军官处理一般都是先送政治学院学习,而后再重作安排。一些投降过来的清军将领和一些可能会被提升的人民军军官,或是被俘的清军将领强制劳动一段时间后,也会被送到军校或政治学院学习。这样,军校与政治学院的高级军官进修班俨然成了一个高级军官集中学习的大杂烩,里面的人或升或降,或被重用或从此之后被闲赋,个人命运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千差万别!
  对于古华将军及许仑将军的处理,林逸也作了修改。“在人民军中又有几个像古华将军与许仑将军一样能独挡一面的将领呢?他们是人民军的栋梁,以后还将担负起更重要的职务的,不能过于严厉的处理,这对他们在军中的威信是一个很大的损害,而且还不能让他们 离开实权职位,在虚职上或名义上处理一下作个教训就可以了!”林逸对许仑、古华的处理深思很久。他有点气人民军政治部的人,“政治部的人到底想干什么?就没有想过从全局的高度去想问题吗?只知古板地一味地按章就事处理,而且有时还‘量刑过度’,矫枉过正了!”他想,“得好好地对政治部那班整天板着面孔,冷血动物似的政工干部说说了。”
  伴随着处理意见而来的还有一份新的人民军高级将领任命书:任命杨诚志中校为第三军第10师师长,并晋升上校军衔;任命潘攀中校为第三军第11师师长,并晋升上校军衔。
  在第三军第10师与第11师师长人选上,政治部提供了一份十人的名单,其中包括现任第10师副师长、参谋长及第11师副师长、参谋长等人的名字在列。林逸思考很久,在第10师师长人选上,他选择了杨诚志,他是从部队的活力上考虑的。“一支部队的风格不能老是一尘不变,从现单位人选中选择是一种办法,但这对部队的建设并见得是一件好事,换一个不同风格的人作主官,可能会给部队注入新的活力元素。”他想。
  选择杨诚志作为第10师师长的人选,一方面杨诚志本人确实有真才实学,林逸从以前许仑将军提供的有关杨诚志的推荐报告中就有所了解了,后来杨诚志在南宁军校学习结业后,林逸又从南宁军校对结业学员鉴定中了解了有关杨诚志更详细的情况。上次南宁军校校长施南宽少将顺便带着参谋战略系主任吴命陵的建议报告来见林逸时,说的就是有关军校结业军官中的优秀学员的事,施南宽少将着重讲了几个人的名字,其中就有杨诚志。
  另一方面,说实话,林逸对任命杨诚志为第10师新的师长也有一点私心。杨诚志是南宁富商杨天的大公子,是林逸家里令他头痛得很的丫头——夏红的狂热爱慕者与追求者。抛开工作问题,林逸个人也很欣赏杨诚志,很想促成其与夏红的好事,但这事他在夏红面前不敢说,甚至于还不敢有任何表示,只得从旁协助杨诚志。林逸的想法是夏红现在多少也是人民根据地商界的女强人,又是依浓小姐和他自己有紧密关系的人,怎么也得要有一个身份相当的人与之相配,夏红才会满意的吧!
  而对于原人民军第51团团长潘攀的晋升与任命,林逸则完全是从个人能力上去考虑的了。潘攀被人民军军事检察院从敌后广州地区押解回根据地受审后,经过两个多月全面的调查,人民军军事法庭判定潘攀对人民军第51团二营的遭伏不负直接指挥责任,那次遭伏击纯属意外,构不成犯罪,转移交人民军政治部作纪律处理。后来,政治部的人认为第51团二营的遭伏击,尽管不是潘攀指挥错误所致,但第51团损失惨重这是事实,其作为第51团的主官怎么都负有一定的责任,遂降军衔一阶,上校为中校,并送南宁军校高级军官进修班学习。
  潘攀事件的整个过程,人民军内部的内参都曾有过详细的报导,并引发军内“部队主官责任”的全面争议和讨论。林逸对此事未作任何的评论,但对潘攀事件处理过程的报告他还是作了认真的阅读,内心里他对潘攀在第51团受到四面包围的危机下,能当机立断,能纵观大局,敢于舍弃的作战风格有很高的评价。他对潘攀的评价是:头脑清醒,指挥果断,可堪大任。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林逸一直关注着潘攀的成长。后来听说潘攀在军校学习中,以第51团在敌后广州地区作战的经验写了一本书,在现下的军中很流行,林逸抽空也看了一下,认为很有价值,并作书中批示:值得一读。此后,潘攀一边在军校学习,一边又被军校聘为教官作《怎么开展敌后战争》的教学。
  在人民军南宁防御作战指挥部召开军事检讨会议,整肃军队作风,处理军队失职将领的这一段时间里,处于高明府至雷州府一线的联军早已作好进攻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本应在更前一些的时间里展开进攻的,可由于人民军深入敌后的第6师及第51团的大肆破坏其后勤保障线路,发动几次的偷袭战、伏击战,已歼灭联军输送物资的部队一千四百多人,第6师更是在阳江州与罗定州之间开拓出一块不小的根据地来,完全切断了广州联军与高州前线联军的交通,联军总司令部才不得不一再推迟对人民军合浦至博白防线的进攻时间。
  对于人民军这种钻入对方肚中打游击的战术,联军总司令部相当地恼火,可又无可奈何,找又找不到,打也打不着,一不小心还会被猛叮一口。联军总司令梅特叶上将在这种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只得向清廷两广总督府施压,令其务必肃清阳江州一带的人民军,确保广州至高州前线的交通安全。联军司令部对清廷军队只会一味地摘采胜利果实,不对进剿西南人民军的行动作任何贡献的作法相当愤怒,要求粤西清军不得再度分散兵力在已占领地内瞎折腾,需集中兵力清剿游击之人民军。
  同时,联军总司令部对粤西参与进攻的部队作了微调。从前不久的联军海军对人民军安铺港防线的登陆威胁中,他们意识到联军海军的巨大作用,决定海军保持一定的登陆能力继续威胁人民军后防线的各港口。因此,联军总司令部命令奥地利第31师接替联军海军混合陆战师在下洋圩与营仔镇之间的防线,让海军混合陆战师重新回到舰上保持灵活机动。
  在与人民军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实战接触后,尽管联军在战略上取得攻城夺地的胜利,但其在兵力的损失上,还是令联军上下感到很沮丧。“果然西南的人民军不同于其它地方的中国人啊!”这是他们共同的感叹。要不是后续从各国新增而来的部队的到达给予联军损失部队的及时补充,可能联军还没有能力在现阶段发起对人民军第二条防线的进攻呢!
  联军总司令部的参谋人员从各部队主官写上来的作战经过报告中得知,人民军战术灵活多变,从未运用过西欧人认为先进的方阵式冲锋,全都采用散兵冲锋,阻击则为阵地战壕式阻击。他们研究的结果表明人民军的战术理念更优于联军的作战理念,于是下文联军各部队作适当的战法、战术、阵式调整。也就是从此之后,全世界各殖民国家的军事革命开始了,世界军事也提早三十年步入了原历史进程中的现代军事时代。
  联军第三集团海军编队总指挥官英国海军少将乔治&;#8226;依勒特在联军对人民军的第一轮进攻中,他所率领的联军海军集团居功至伟,不仅拖住人民军大量的防登陆部队,还成功地从民军背部的安铺港附近登陆,迫使整个粤西防线的人民军后撤,他现在更是不可一世了。依勒特少将穿着雪白的整洁威严的英皇家海军军服,戴着雪白的手套,手拿一根指挥棒,大众多海军将领的簇拥下踏上粤西大陆,精神十分抖擞,眼神从蓝蓝的天空扫视到海风习习的高低起伏的沿北部湾海岸线,目空一切,眼神中透着蔑视:“人民军不过如此嘛!”
  依勒特少将得意洋洋地参加第二次联军事作战会议,他对联军陆军在马贵与大田顶损失惨重感到不可思议。“陆军无能!与西南人民军一战还得看海军的!”他很狂妄,居然想用海军解决西南人民军。
  依勒特少将小觑陆军,自大地接受联军总司令部令其率海军集团搔扰人民军后防线后,他一边匆匆登上自己的旗舰英国皇家海军大吨位的“鹰”级军舰——“菲野”号,一边满腹牢骚:“一群胆小鬼,去他的搔扰战,我将再一次让那班无能的家伙用羡慕的眼神盯着我英勇的海军官兵!”
  对于怎样再一次的打击人民军,令联军陆军的官兵对海军心服口服,依勒特少将早已有了一套作很好的作战方案。根据情报他知道人民军在北部湾沿岸的各防线中,在北海与钦州都部署有重兵。人民军退到第二条防线后,北海港的防御更是得到大大增强。尽管他狂妄自大,但也没有自大到以海军那区区一个混合陆战师的兵力去登陆拥有人民军几个预备役师防御的北海港,所以他把海军打击人民军的方向放在了钦州港一带。在钦州有人民军第七军第25、26师,钦州的预备役1师、预备役2师、云南省的元江预备役师、临安预备师及灵山预备役师在防御。但真正部署在钦州港正面防御的不过人民军第七军第25师及钦州预备役1师。
  根据这种分析,依勒特少将接受了联军海军指挥部的参谋部制定的佯攻北海港,登陆钦州港的方案。其实,尽管参谋部是根据他的意思制定的作战方案,但外表看似五大三粗,对中国人极其蔑视的英国人依勒特心里还是很精细的,他心里还有一套真正的作战方案。他认为就是在海军强大的舰炮支援下,区区一个海军混合陆战师登陆后虽不至于被愚蠢的中国人击败,但想在人民军第25师与钦州预备役的夹攻之下,想有很大的作为也是不可能的。这样的两败俱伤的结果不是依勒特少将所想要的,他想要的是一场漂亮的歼灭战,想要的是一次彻底的完胜,那样才能击跨人民军的意志,才能炫耀在他领导之下的联军海军的非凡与伟大。
  在依勒特少将作出兵力分配时,海军参谋部的人才意识到将军阁下另有打算。依勒特少将命令:法国海军少将尼兹率领所属法国海军佯攻北海港;美国海军少将尤斯率领所属美国海军强攻钦州港;由他自己亲自率领所属皇家英国海军进攻防城县衙所在地——东兴,并从此处实施真正的登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