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逸史 >

第127部分

中华逸史-第127部分

小说: 中华逸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役还没有开局就出现这样不利局面,任何将领都会不免胆寒,但越是困难,潘瓦尔越是豪情万丈。他立刻召集全师高级军官讨论战局,并充满信心地激励大家,认为这是吸引人民军大量兵力来攻的天赐良机,这样将有利联军其它各师的进攻,而在这狭窄的山脉地形只利于防守,人多并不一定有用。“无数次的战役证明,敌人在某一地方投入过多的兵力,那么其在其它地方的防御将破绽百出,最终的胜利是属于法兰西帝国人民的,是属于英勇伟大的联军的。”潘瓦尔说,他的热情和自信深深感染了每一个人,本来垂头丧气的法第2师军官顿时士气高涨,人人都抽出腰中的佩剑,在地上划下一个大大的叉,渴望和人民军决一死战。
  与此同时,古华将军率领人民军第9师从小背岭谷地防御阵地后撤两公里,他从侦察兵那里得知,法第2师已经在小背岭谷地北部靠云开大山山脉的一段高地设置了炮兵阵地,从那里可以俯射人民军第9师的防御阵地。对于这种山地地形,古华将军很无压奈,既不适宜展开大兵团作战,又不能阻击敌人居领高地,因为这四周的高地太多了,谁都可以占据一块高地俯射对方,这对双方都是公平的,只是对于作为早早就在此作防御准备的人民军来说,这未免太亏了点,早来迟来一个样,做与不做工事一个样。为了躲藏法军的炮击,古华将军想先撤出防御阵地再说,而且因为有一支部队……人民军第11师插到了法第2师的背后,他也并不着急。
  法第2师发现其背部出现人民军是在其炮击人民军第9师的小背岭防御阵地之后才发现的。这时,作为人民军北线防御指挥部总指挥的古华将军显然也犯了一个判断错误,他害怕法军还会进行第二次炮击,因此没有马上命令部队返回防御阵地。而此时,潘瓦尔意识法第2师处境出现危险,马上准备构筑防御阵地时,师参谋部的人建议,就地构筑工事,还不如抢占人民军的防御阵地。潘瓦尔犹豫了一会儿,他也不知前面阵地上人民军的数量是多少,而且他也对师参谋部那班只会出馊主意的参谋部已不太信任。
  潘瓦尔想了想,决定还是准备派出一个团的部队试着进攻一下。就这样,在法国人误打误撞,抢占先机的情况下,与较近距离的晚出发的人民军第9师的士兵们几乎是同时到达小背谷防御阵地,在这里,双方发生了一场惨烈的遭遇战。
    正文 第一百三十四章 阻击增援
     更新时间:2008…12…14 2:42:26 本章字数:6549
  
  面对如此险境,法国人潘瓦尔依然没有摆脱其白种人优等于其它人种的优越思想,依然以轻视的目光对待人民军的存在,认为英勇的法兰西帝国士兵与中国人一对一,那肯定是稳操胜券的,因此,他仅派出一个团的士兵去抢占小背岭谷地高地,就觉得可以手到擒来了。
  但潘瓦尔在其它的地方还是有点先见之名,也有点战略眼光的,他除了派出维斯团去抢占小背岭谷地高地外,他还命令法第2师最精锐的希斯维姆团去小背岭北侧靠云开大山山脉的地带保护炮兵阵地,这一明智之举,至少为法第2师最后的战败拖延了一天的时间。另外,潘瓦尔将军自己本身则率领法第2师本部及戴波团留于廖家园,以策应各个地方有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也是为了防御背部随时可能出现的人民军后插部队。
  在此之前,法第2师左侧的法第4师由法陆军少将西姆率领,渡过小河后,赶到黄家岭北侧二十里处的桐子湾时,接到法第2师传来的情报,说在此处附近出现大队人民军,这惊出西姆少将一身冷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西姆少将可能也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中国人的突然袭击打怕了。那时他是第一次大沽口炮战登陆部队的指挥官,他所率领的几千陆军士兵被清廷的蒙古铁骑打得惨不忍睹。此后,他一直被中国人铁骑冲锋践踏的梦魇所困扰,他也有好一段时间被梅特叶上将所冷落,现在的他已经不起任何的失败了。
  西姆接到法第2师传来的情报后,马上命通信兵传递给法第2师师长潘瓦尔少将自己的警告与建议:中国人诡计多端,需千万小心谨慎!可以在黄家岭附近耐心等候,待情况明朗之后,再作行动。如一定要行动,也须等我部第4师靠拢你部后,方可行动,这样我部可保你部之侧翼安全。
  可是法第2师再度传来的消息,令西姆少将又是心惊肉跳一番,因为自以为是的潘瓦尔可能是见法第4师已经跟上,并与其平齐后,他就命令法第2师迫不及待地推进到更靠近人民军阵地的廖家园了,廖家园距离黄家岭十七里路。
  “潘瓦尔少将在黄家岭留有部队没有?”西姆少将急切地问法第2师的通信兵。
  “没有!潘瓦尔少将令所有的部队全速开进廖家园!”通信兵回答,他并不懂这留兵与不留兵有何区别。
  “太鲁莽了!你先下去吧!”西姆说,他现在焦急万分。“作为一个高级将领怎么能置眼前出现的大队敌人而不顾呢?怎么能在情况还未明朗之时,仓促行动呢?”西姆暗想。他也不知道后来出现的人民军部队,并不是现在在黄家岭出现的部队,他也只是从“小心谨慎,安全第一”的思想出发去考虑的。
  法第2师的安全就是法第4师的安全,西姆少将心忧法第2师,他为了防范那支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的人民军部队的可能的再度出现,他命令法第4师以每小时五公里的速度向黄家岭进发。
  距黄家岭十二里处,有一条河,不算宽,大约只有十五米,河水也并不深,很多地方水深不及一人高。西姆命令法第4师工兵架设简易渡桥,这主要是为了方便炮兵部队的通过。在这里,法第4师全部渡过花费了二个时辰。而这时西姆少将又接到一个令他气得吐血的情报,这也是法第2师通信兵传来的,情报说黄家岭与被人民军占领了,希望法第4师火速向法第2师靠拢,解其困境。
  这个时候,西姆少将犹豫了,如果前面没有人民军出现他还会毫不犹豫地加速前进,而前面现在有了人民军出现,他担心前面的情况不会只是如法第2师所报导的那样简单,吃过中国人大亏的西姆,显然对中国人的认识比潘瓦尔少将要深刻得多。尽管前面有艰难险阻,置友军之安危而不顾,那是没有道理的,而且此时,联军第一集团司令部显然也获悉了整个战局的变化,也向法第4师下达最新指示:不要犹豫,全速向法第2师靠拢!
  正午过后,当西姆少将命令全部渡过河的法第4师再度向北开进时,前出的侦察骑兵飞报他:离小河三里处发现大量的人民军。西姆少将得知这个消息相当沮丧,而散布在河北岸各处的法第4师士兵们乱成一团,有的连忙收拾细软准备又重渡回河去,现在他们很庆幸,没有把那条搭起的简易渡桥给毁掉,现在又可以派上用场了;有的跑到不远处的山坡上看个究竟,这说明这支由在第二鸦片战争中在北方战场吃过中国人大亏后死里逃生的士兵们组成的法第4师和他们的统帅西姆少将一样都没有和中国军队展开决战的心理准备。不过西姆少将很快打起精神,立刻开始调兵遣将。他先派一个团的兵力和炮兵部队到小河南岸布阵,形成一道屏障,这样做显然是为了稳定军心,至少现在的法第4师本身进退有据,至于能否完成联军第一集团司令部下达的,要求他们解救法第2师的任务,那得让士兵们去试探进攻前面的人民军之后才能确定了。
  确实,此时的西姆少将可进可退,他占据着战场的主动权,可是对于北部友军法第2师的安危来说,他又是极其被动的。面对前面犹豫不决,迟迟未展开进攻的法第4师官兵,负责阻击其北上增援的人民军第三军第10师的人民军战士们也不着急,最好西洋鬼子不要来进攻,第10师正落得个轻闲。只要背部的人民军第9师与第11师完成对法第2师的围歼任务,这前面的法第4师自然会不战自溃的,这样的情况只需坚持两天时间就可以了。人民军第10师是在人民军北线防御指挥部命令人民军第11师后插法第2师背部的黄家岭之后,才被人民军北线防御指挥部总指挥古华将军派往黄家岭与桐子湾中段的鸦市坪执行阻击法第4师北上增援法第2师的任务的。
  在鸦市坪附近的这种平静仅仅只是维持了短暂的半个时辰,就被西姆少将派出的一个团为试探虚实的试探性进攻打破了。
  以西姆少将的小心谨慎,他猜想前面参与阻击的人民军最多不过一个团的兵力,因为人民军应该不敢把在松旺南侧的人民军第10师全派到这里来阻击。“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的话,那么西面将是‘一座空城’,联军可以任意的进入人民军的背部。这样疯狂的行动,我想中国人再怎么大胆,再怎么诡计多端也是不敢实施的。”西姆少将暗忖。他根本就不认为自己会有那么好运气,所以他也没有产生派出一支部队前往试探的念头。
  可惜的是,人民军第10师师长杨诚志是一个新上任的军官,所谓初生牛孺不怕虎,他什么事都敢想,也什么事都敢做,他偏偏就把第10师所有官兵全调往鸦市场参与阻击了。本来,古华将军只是要求其派出部队阻法第4师的北上,但他也应至少留下一个团的兵力防守西面防线的。可是古华将军命令中的另一措辞,令杨诚志不得不作出如此疯狂的行动来。古华将军的命令中说:务必阻击法第4师于黄家岭外十里处两天时间!对于这个阻法第4师两天时间,杨诚志如果只派人民军第10师两个团的兵力三千五多人去阻击,他没有一点把握。因为这个法第4师是联军所有部队中,人数最多的师,人数达到了七千三百多人。因此,为了给北部人民军第9师与第11师足够的时间完成围歼法第2师的任务,他唱起了“空城计”,选择了全师出动!
  对于杨诚志当时如何敢做出这么大胆的决定,后来研究人民军这一次防御战战术的军事学家们还有过许多的争论与猜测。难道杨诚志将军当时认为围歼法第2师的小规模战役要比人民军整个防御战的战略更重要吗?难道杨诚志将军就不怕法第4师会弃法第2师而不顾,直接向西进攻人民军的防线,或是那怕是派出少量的部队,比如一个团的部队试探性进攻吗?等等,这些都是那些后来的军事学家们争论的焦点。还有一个令这些军事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是当时任北线防御总指挥的古华将军居然没有阻止杨诚志将军的这一冒险行动,也没有提醒杨诚志将军要回派一些部队以防万一,这显然说明古华将军当时也是完全赞同杨诚志将军这一作法的。尽管这有许多的不解与疑惑,不过,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杨诚志将军的这一看似大胆疯狂的行动,当时却是相当正确的。正是他的这一全师押上,才成功地阻止了法第4师七千多人的疯狂进攻,为人民军第9师与第11师围歼法第2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对于这一战役的总结,人民军的主席——林逸对杨诚志将军采用这种战术的评定是这样说的:“此计少用,宜无可奈何之时而为之,以大博小,有失道理!”看来林逸对杨诚志将军的这种冒险之举还是不太认同的,尽管当时杨诚志将军的行动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法第4师师长西姆少将还在犹豫是该进还是该退之时,在稍北一点的人民军小背岭谷地高地的防御阵地上,人民军第9师与法第2师的维斯团几乎是同时到达上山,双方展开了残酷的遭遇战。双方冲在前头的士兵们疯了似的又吼又叫,紧紧扣动扳机,子弹如梭,在小背岭山顶上倒下一大片的尸体,有人民军的,有法军的。人民军人数多,但法国人射出的火力网阻挡着人民军战士们占据山顶,至到一刻钟之后,人民军战士扔出一个个的手榴弹后才慢慢登上山顶。
  法军维斯团被击下小背岭高地之后,很不服气,认为是人民军比他们先一步到达更高的地点,才被击退下来的,因此,他们准备着一次新的进攻。这个时候,还是人民军第9师正在修补工事的时候,人民军的值岗哨兵看见有一股敌人往阵地方向走来,当敌人来到山下时,第9师师长周宁涛一声“打!”,人民军战士猛烈地向目标射击。敌人来得快也退得快,以一个残缺不齐的法国团的兵力进攻一个完整建制的人民军的师的阵地,其结果是可想而知道。
  周宁涛师长见敌人如此不经打,觉得放那么多的部队在山上没有必要,他除让第27团留下防守外,其它两团及师本部的部队撤下了小背岭阵地。他的这一决定相当正确,也相当及时,因为在法维斯团败退下去后,法第2师师长潘瓦尔命令在北侧的炮兵部队再度轰击小背岭阵地。由于第9师撤退及时,小背岭这一小小的高地没有再人满为患,而留守的第27团人民军战士也躲避得及时,所以法军炮兵部队的轰击并没有对人民军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
  人民军第27团打退敌人的进攻半个时辰后,第27团团长就命令一营三连的三排长带领一个班下至小背岭山脚下搜索残敌。三排长带领二班七个战士迅速下山,他们走到躺满敌人死尸的地方仔细搜查,由于山的茅草太高,他们还得钻进茅草丛中搜寻。三排长猫着腰向前走,一转弯,猛地看见十多米远的地方伏着一个头发曲卷,长着小胡子的法军士兵。他们四目对视,在这紧急关头,三排长立刻端起长枪一个点射射向敌人的胸腹,只见敌人挣扎着翻了一个身,三排长走近法军士兵补上一枪后,法军士兵完全不动了。
  三排长捡起法军士兵的枪准备向前走的时候,从右前方草丛一个不知怎么出现的法军士兵向三排长开了一枪,子弹击中三排长的左手臂。当子弹打中三排长的一霎那,他脑袋“嗡”的一声,左手马上失去知觉,接着就是钻心的痛。三排长顾不得疼痛就地滚了两圈,然后用右手单手抬枪,连抠两下扳机,两粒子弹飞向那个法国士兵,法国士兵从草丛中滚了出来,身上沾满的血,人已死了。
  左边一个人民军战士,看见三排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