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逸史 >

第249部分

中华逸史-第249部分

小说: 中华逸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我们去会厅!”吴命陵用毛巾擦擦嘴,擦擦手,见参谋拘谨,也不勉强,挥挥手,带头往后面已布置好的会厅走去。
  “你跟负责接待的政工干部说一声,让第26师师政委谷展华前去迎接一下,我在大厅等联军总司令部的人,让大家动作快点,没必要搞得那么隆重,那么复杂,这只是一次小胜利,并已成为历史,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在将来。”他边走边唠唠叨叨。不管他表面装得怎么样的不以为然,但因内心的喜悦与激动或多或少地写在他那仍显年轻的脸上的笑容,出卖了他。
  联军舰只在领航船的引导下,慢慢靠近北海港,首先从“菲野号”上走下一群将军,联军总司令斯里曼蒂走在最前面。人民军第26师师政委谷展华大步上前,接近斯里曼蒂两米时,有力地立正,一个标准的人民军军礼向斯里曼蒂致敬:“人民军第26师少将师政委谷展华奉命迎接上将总司令阁下!”不管对方是战胜者还是战败者,也不管对方是敌军还是友军,只要对方的军衔比自己高,就需向对方敬礼,这是人民军军规之一。
  斯里曼蒂动容,为谷展华的军人仪态所折服,他回礼后,便跟随谷展华大步前进。立于两侧的人民军卫兵在指挥官一声大吼中,整齐划一地立正注目长官们走过。
  谷展华领着联军一帮将军们走后,下面具体负责受降事宜的人民军政工干部们马上与联军总司令部的参谋官们接洽,依着指定的地点,船上的联军陆战师士兵一船一船地下船上岸。威风一时,骄傲一时,显赫一时的联军陆战师士兵垂头丧气地走下船,按照人民军的吩咐把手中的长枪、匕首、武装带放在地上,然后再整齐排列在另一则。当然,那些枪全是空膛。
  联军六千多陆战师士兵在四个地方,耗时三个小时才分别在人民军第26师第78团三个营及第26师师直属部队的监视下全部缴械完毕。这些联军陆战师士兵与其它的投降联军士兵有所不同,他们有人生自由,待所有的投降仪式结束后,他们将与联军总司令部的长官一起返回舰上,然后离开。
  在宽敞的受降大厅里,人民军总参谋部部长吴命陵与联军总司令斯里曼蒂隔桌相对而立,两人均表情严肃,都在目不转睛地打量对方。
    正文 第二百三十章 军事会议
     更新时间:2008…12…14 2:43:22 本章字数:6661
  正式的受降仪式开始了,斯里曼蒂手拿己方已签好字的文本缓缓走近吴命陵,虽是短短的几步脚,就若隔着千山万水,他步步步履沉重,总难也总不愿走到尽头。
  “英、法、美、西四国联军总司令斯里曼蒂向中国人民军递交投降书、指挥刀!”斯里曼蒂立正半躬身示礼后,首先递上手中的文本,待吴命陵接过后,再解下腰间的佩刀恭敬递上。
  “中国人民军总参谋部部长吴命陵奉命受降!”吴命陵接过斯里曼蒂手中的文本与指挥刀,大声道。
  吴命陵与斯里曼蒂落座后,两人再分别在对方已签字盖章印的文本上签上名字,同时也落下盖印。这样人民军与联军谈判小组所达成的《中国人民军与英国、法国、美国、西班牙四国联军军事和平协议》便正式生效了。
  与此同时,在另三个受降地点——贵县城、郁林州城、浦北城,联军各被围困部队也分别按照协议上所规定的内容,向人民军投降。过程大同小异,大多没有出什么差错,仅是在郁林州地区法第5师与第6师向人民军第三军投降时,出了点小插曲。
  由于被围困在郁林州地区**山镇的敌军不仅仅只是法第5师与第6师,还有程启龙部的三万清军,并且这三万清还与法军第5师混杂在一起。当法第5师向程启龙通告他们接联军总司令部命令将准备向人民军投降时,程启龙大怒,而清兵们却面如灰死,有联军在,尚且被人民军打得无还手之力,待联军投降后,他们的命运会怎样,可想而知啊!
  程启龙冲到法第5师师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苦劝,但法第5师不予理会,在与清军作“友好”分离时,有清军上前阻挠,法第5师士兵针锋相对,双方差点摩擦走火。关键时刻,程启龙理智,他不想与法国人耗尽他最后一点部队。
  所有联军缴械集中看管后,在广西战场便仅仅剩下三万程启龙部清军困于**山镇与新圩镇之间的神木村,和二万程矞采部清军被围于新桥镇与马坡镇。在联军投降后的第三天,人民军向两部清军下达最后通牒,令其投降,但程启龙与程矞采死硬到底,坚持要为清王朝卖命到底。第五天,人民军总参谋部下达最后的围歼命令,激战一天,程启龙三万清军全军覆没,程启龙被俘;程矞采部二万清军大部被歼,统帅程矞采在亲信的掩护下,化装逃入云开大山。至此,人民军第二次防御战广西方面的战争全面结束。
  广西战场的部队休整三天,补充完毕后,人民军总参谋部下达最新的作战命令:第一军由黎塘地区出发,北上柳州,进入贵州省,完全解决进攻安顺市的清军,并收复贵州全境;第三军从郁林州地区出发,北上,过贵州省,直接进攻四川省的永宁州、叙州府,堵住进攻攀枝花清军的退路;第九军从桂平地区出发,北上柳州、桂林接替第二军在桂北的防务;第二军待第九军上来后,从桂林地区出发,过贵州西部,进攻四川省的重庆府;第五军从梧州出发,进入广东地境,攻击肇庆府;第七军的第25师、第27师、第28师三个师先集中于高州府,然后向东攻击,直取阳江州与赤溪厅;第八军从贵县地区出发,过郁林州、容县、进入广东地境,占领信宜城后,进攻罗定州;第七军的第26师从北海出发,进入广东地境,占领雷州半岛全境,湛江市除外。
  这是人民军向全国进军的序幕,半个月后,进攻贵州安顺市的清军大部被消灭,其余部分向北逃窜,整个贵州省全境被人民军第一军收复。接着,第一军向四川南部的攀枝花市进军,支援许奂的人民军第四军的攀枝花市保卫战。时隔半年,全国的形势发生骤变,进攻攀枝花市的李星尧部与达洪阿部清军损兵折将久攻攀枝花市外围不下,由清廷总部得悉联军投降,各路进攻西南人民根据地的清军悉数撤退后,他们深知大势已去,不待人民军各路部队北上,已先期退往了嘉州府、资州、眉州地区。
  各部队到达指定地点后,突然接到人民军总参谋部下达暂停进攻的命令,紧接着,人民军军事委员会又下发了召开军事工作会议的通知,通知中硬性规定各部正师以上的军官集中于南宁市参加为期三天的军事工作会议,任何人不得缺席。
  军事工作会议有五个内容:庆祝人民军第二次防御战的伟大胜利;嘉奖表彰在第二次防御战中有突出表现的先进个人与集体;做向全国进军的政治动员;制定向全国进军的军事计划;对部队进行新的编制与改革。
  在军事工作会议的第一天上午,林逸作了《伟大胜利》的庆祝人民军第二次防御战伟大胜利的报告,他充分肯定了这次防御战的意义。他说:“伟大的中国人民军抗击英法美西的侵略战争,是中国近百年来的里程碑,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民族战争,也是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头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战争,这是伟大的历史壮举,将永载历史史册。”
  报告中还详细说明:这次防御战的胜利洗雪了中华民族多年深厚的国耻;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战争史上的不朽篇章,它充分体现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不惧艰苦,为了共赴国难,挽救祖国的危亡,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人民军的抗侵战争是世界反殖民反封建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军以顽强的斗志和持久的实际行动,必将鼓舞全世界人民奋起抵抗殖民国的侵略;人民军抗侵战争的胜利,是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及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各种支援才取得的,它将成为半殖民地、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解放的榜样。
  下午,人民军总政治部嘉奖表彰一批先进个人与集体,并晋升一部分有功之臣。
  鲁万常(第一军军长)、孙定军(第二军军长)、古华(第三军长)三人由中将晋升为上将军衔,并授予银虎勋章。
  吴命陵(总参谋部部长)、周炳坤(总后勤部部长)、朱达(军情部部长)、龚敏(第一军军政委)、彭辽(第二军军参谋长)、雷明(第三军军政委)、许奂(第四军军长)、左思明(第四军军政委)、胡野林(第五军军长)、徐自民(第五军军参谋长)、陈辞(第八军军长)、朱昊(第八军军参谋长)、周宁涛(第九军军长)、施南宽(第九军军政委)、孙大雄(51特种部队司令)十五人由少将晋升为中将军衔,并授予银虎勋章。
  许都(第七军军长)等二十五人晋升为少将军衔,并分别授予银虎与铜虎勋章。
  王光良(第6师师长)、胡光翼(第7师师长)、薛青(第8师师长)、杨诚志(第17师师长)等三十位将领分别授予银虎与铜虎勋章。
  还有人数多达三百人的基层优秀指战员及作战英雄分别被晋升或被授予各种不同的金豹、银豹、铜豹勋章。
  军事工作会议的第二天上午,由总政治部的王学范部长作了名为《前进时代》的向全国进军的政治动员报告。
  下午人民军总参谋部部长吴命陵分析国际国内军事形势,并作了《人民军军队编制改革》的报告。报告建议撤消原来的南方集团军、北方集团军、东方集团军、边防集团军四个集团的司令部与建制,重新组建新的军事集团;建议取消人民军根据地所有的预备役师建制;建议以预备役师为基干,组建第十军与第十一军两个新的人民军常规军;建议成立人民根据地政务院领导下的国防部,所有地方后备部队由人民军总后勤部转交国防部负责,今后地方预备役部队最大编制为团级。
  第三天上午,经过讨论、建议、修改、投票,最后以极大多数的赞成票数通过了吴命陵昨天下午所作的《人民军军队编制改革》的工作报告。
  下午,林逸宣布以钦州预备役师1师、桂林预备役师、柳州预备役师、灵山预备役师四个预备役师为基干组建人民军第十军;以攀枝花预备役师、贵阳预备役师、昆明预备役师、南宁预备役2师四个预备役师为基干组建人民军第十一军;钦州预备役2师转为海军陆基部队。至此,人民军一线作战部队彻底告别了常规部队与预备役部队混杂的局面。
  同时,林逸还宣布人民军51特种部队由团级单位升格为师级单位,所有编制与特种兵人员的补充由总参谋部完成。
  接下来是重头戏,将要宣布组建新的集团军及集团军司令部组**员名单。林逸站起来郑重宣布:人民军一线作战部队统归三个集团军司令部和一个特种部队司令部领导,它们分别是人民军第一集团军司令部、第二集团军司令部、第三集团军司令部及51特种部队司令部。
  第一集团军:下辖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第四军。
  司令——古华,政委——雷明,副司令——许奂
  参谋长——朱昊
  第一军:军长杨元典(原第一师师长),政委成名(原第三师师政委),参谋长段开(原第三师长)。
  第二军:军长胡光翼(原第七师师长),政委杨莘(林逸第一任军务秘书),参谋长张军(原第10师师长)。
  第三军:军长潘攀(原第11师师长),政委黄凡岗(原第9师政委),参谋长孙虑意(原第5参谋长)。
  第四军:军长任新(原第四军参谋长),政委左思明(未变)参谋长高燕平(原第四军副军长)。
  第二集团军:下辖第五军、第六军、第七军、第八军。
  司令——古华,政委——龚敏,副司令——孙定军参谋长——徐自民。
  第五军:军长胡光翼(原第七师师长),政委罗高平(未变),参谋长陈导敏(原第12师参谋长)。
  第六军:军长伍凯则(未变),政委金涛(未变),参谋长谭恒(未变)。
  第七军:军长石候明(原第12师师长),政委谷展华(原第26师政委),参谋长向阳厚(原第27师参谋长)。
  第八军:军长陈辞(未变),政委程志光(未变),参谋长李冰河(原第30师参谋长)。
  第三集团军:下辖第九军、第十军、第十一军、第十二军。
  司令——鲁万常,政委——施南宽(原第九军政委),副司令——许都,参谋长——彭辽。
  第九军:军长周宁涛(未变),政委高宏明(南宁政治学院副院长),参谋长孙山义(原第9师参谋长)。
  第十军:军长杨诚志(原第17师师长),政委郭昂(第二军副军长),参谋长顾勇(原8师师长)。
  第十一军:军长薛青(原第8师师长),政委刘存放(原第33师政委),参谋长蒋志坤(原第20师参谋长)
  第十二军:军长朱宜松。
  听到林逸从头到尾一一报出各个职位上人的名字,许多人乍惊乍
  喜,先忧后喜,各人表情不一,既有兴高采烈,欣喜若狂,也有无所谓,嫉妒要命!
  这份长长的职务人员名单既是对将领们指挥作战的肯定与奖赏,也是人民军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这份名单中,细心的人发现有几个问题:绝大多数的将领均调离了自己原来的部队;第二军与第三军此次被提升的将领最多;军职与能力相匹配,而不与军衔相匹配;职务的升迁不讲资历,不讲年龄,不讲关系,不讲过去,唯才是用。
  而这里面最大的疑惑还是第三集团军的组成,人民军根本还没有组建第十二军,怎么就把它划归为第三集团军中了呢?第十二军还没有一兵一卒,一枪一弹,怎么就任命朱宜松为军长了呢?
  听到林逸报出朱宜松为第十二军军长时,会场上的将军们均愣然,随即全场爆发出震天的哄堂大笑。朱宜松由喜变尴尬,他成了历史上最具真正意义的光杆司令!
  林逸接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