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逸史 >

第292部分

中华逸史-第292部分

小说: 中华逸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志明大声道:“保证完成任务!”
  一望无际的齐鲁大平原,炎炎烈日照晒大地,向万物众生施展着它的淫威,沿河道两旁干裂的大地上纵横交织着复杂的几何图案,山芋藤无力地匍匐在地上,矮矮的玉米缩头缩脑没精打采地站着,抽穗的高粮神情萎靡地垂着头……多么需要一场甘霖来滋润啊。
  辛安镇,捻军的步兵统帅赖文光接到不断传来部队败退的消息,已知他们已被发现了,心中千般滋味涌上心头,早在人民军尚未发起攻击之前,他便向捻军总旗主张乐行建议放弃山东胶州地区,撤到江苏太平天国境内,但张乐行一意孤行,死守胶州地区不放,还不断挑衅人民军,肆意扩展地盘,最终落得全军即没的地步。赖文光无奈摇头,他知道这不是军事战略的问题,而是张乐行担心撤到太平天国后,他的部队会被太平军吃掉的问题。
  镇内镇外士兵们在挖洞穴,当派出的多股探路的部队被打退回来后,他便准备与人民军在此血战了。看到忙碌的士兵们脸上不带任何希望的表情,赖文光的心在泣血,这里被围的四五万部队中,有许多是跟着他南征北战许多年的老兵,就因为抛舍不下这些同过生死,共过患难的部下,他才没有随第一批部队乘船撤退,但现在却连一丝突出去的机会也没有了,他们等了一整夜,翘首以盼的第二批接应他们的船没有出现,出现的是人民军的海军炮舰。
  赖文光,广西人氏,早年参加金田起义,后一直在天王洪秀全左右担任文职,至1856年转任武职,曾随陈玉成转战皖、鄂等地。1858年率部进入山东后,再次与张乐行的捻军会合,从此,他的太平军便与张乐行的捻军兵合一处,并肩作战,取得不俗战绩。
  公元1859年,太平天国为激励众将领的作战,特对一些有突出贡献的将领封王:陈玉成为英王、李秀成为忠王、林绍璋为章王、杨辅清为辅王、李世贤为侍王、李远继为佑王等等,而赖文光也被封为遵王。
  “遵王!我们真的只能在这里束手待毙吗?”旁边一位身材魁伟的青年,头扎红巾,身着黄褂,二目炯炯有神,默然注视无尽的天空,轻轻哀叹,他的脸上堆满忧郁。
  赖文光侧首一眼,轻叹:“三面被围,一面是大海,我们还能怎样?梁王!”
  原来这魁梧的年轻人是捻军总旗主张乐行的侄子——张宗禹,他一八三四年出生于一个富有人家,自幼饱读经书,智勇双全,素有“小阎王”之称。
  他这“小阎王”的名头颇有来历,1857年(咸丰七年)捻军盟主——他的叔叔张乐行命他去五河县打捎(征粮),临行时他请示盟主:“士不用命奈何?”
  盟主严正答道:“杀之!”
  结果,张宗禹饱掠而归,战利辉煌,可许多不听将令的人全被他杀了。张乐行找张宗禹问罪,宗禹则理直气壮地反诘道:“叔命之矣,敢辱明令,以取复败!”
  张乐行无奈地叹道:“汝真阎王哉!”
  从此,张宗禹在捻军内外便得了这“小阎王”的绰号。张宗禹每次作战前他都要杀两个违反军纪的给大家看,有一次甚至斩掉了在最前线燃灯聚赌的张乐行近房叔父,也就是宗禹祖父辈的人头。他不光杀了,还将人头放在桌上,让两个士兵抬着走遍军营中,以示命令彻底,违者杀无赦。
  “遵王!我愿领一支精兵向北佯攻,遵王率大部向南突围,只要能过了尚庄——王哥庄封锁线,你们便如鱼入海,如鸟上天,自由活动了!”张宗禹置生死度外,坚毅请命。
  赖文光充满感激与钦佩地望一眼张宗禹,摇摇头道:“等总旗主有了消息再说吧!”如果连张乐行的精锐骑兵也不能冲出人民军的包围圈,那么这些步兵便就不需痴人做梦了。
  灼人的阳光从天空直射下来,逼得人微眯着眼睛,前面有一大队人马奔驰而来,张宗禹慌举望远镜了望,接着惊叫:“是总旗主他们!”
  赖文光慌忙率众迎上,却不料被地上突出的石子所绊,趔趄一下,差点摔倒,他全身发抖,暗叹:“完了!彻底完了!”
  张乐行被疯狂的人民军顶着烈日穷追不舍,连追一天一夜,人不敢离鞍马,手疲乏得握不住缰索,只好用布带束腕系在肩上驭马,样子十分狼狈,他跳下马来,不理众人,急呼:“水、水、给我水!”
  “咕噜咕噜”狂饮之后,张乐行恢复清明,嚷嚷:“太可怕了!太可怕了!那不是人间的武器,那是地狱的魔器!”
  本来,依计划捻军八千精锐骑兵应由梁王——张宗禹率领突围,张乐行随第一批步兵从海路先行撤退,但他担心到了太平天国后,他会什么都没有了,于是死抓住这只骑兵部队不放。赖文光瞧不起张乐行的自私自利与怯弱,令亲卫兵把周边的人驱赶散开后,沉声道:“总旗主累了!扶他下去休息吧!”张乐行的表现已严重影响了士气。
  随着张乐行所率骑兵部队的溃退回来,人民军的攻势接踵展开。马店镇地处河流弯曲处,平日里水坑片片,如今因连日的干旱,水坑都已干涸,很利于部队的冲锋,捻军士兵为阻挡人民军第63师的进攻,发起了反冲锋,他们挥动着大刀长矛,如潮水般涌向人民军,以期能与人民军绞杀成一团。一时间,人民军搞糊涂了,不知谁才是真正的进攻一方?风萧马嘶,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只见捻军士兵无意义地冲杀送死,不见人民军士兵流血中箭。半小时辰不到,捻军扔下几千具尸体,退了回去。第63师三个团分散开,缓缓前进,待后面炮兵跟上后,准备对马店镇展开攻击。
  马店镇距胶州湾二十里,是一处“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不旱不涝收碱疙巴”的荒凉之地,里有299多户、一千余人,此时村民早已撤离躲藏,而守卫此处的是捻军红旗候士伟部,约有七千余人。候士伟的亲卫兵队长刘福洋失踪后,他还好一阵惋惜呢!
  夜幕刚落,一阵猛烈的炮击,划破了寂静的夜空,接着清脆而密集的枪声响起,第63师第189团受命分成三路,向马店镇突入。捻军在镇外围挖有沟壑,设置有几层的木栅和刺障,还有一些陷阱,第189团的攻势受阻。人民军火烧木栅刺障,捣毁通道上的陷阱后,再派出突击队队员潜近捻军的哨楼,尽擒哨兵。捻军红旗旗主候士伟急命烧毁马店外围房舍,以阻人民军,并令所有的士兵全部撤入镇内,负隅顽抗。
  人民军第189团团团围住马店镇后,向镇内投射劝降信,但候士伟恃强负固,置之不理。镇内的七千捻军是红旗盟的主力,拥有四千火器,其中连发枪五百枝,并配有十五门前膛火炮。
  限令投降的时间已过,第二天清晨,一队从王台镇过来的捻军欲往马店镇救援候士伟部,早有人民军第63师的第188团沿道截击,第188团密集的火力网令增援的捻军死伤惨重,败退回去。同时,人民军第189团对马店镇的最后进攻开始。镇南,一营设置挡牌木垄,施放烟雾,慢慢接近;在镇北,二营交替掩护潜进,并辅以轻型火炮轰击;在两翼,三营、四营轻重机枪扫射包抄而上。人民军各路互相配合,激烈进攻,人民军很快突入镇中。
  捻军步步后退,拒不投降,一队又一队的士兵毫不畏惧地冲击人民军,给人民军造成不小的麻烦。最后,候士伟下令放火烧镇,人民军第189团被迫退出马店镇,残余捻军大部葬身火海,少部被人民军所俘,候士伟自绝于大火中。
  “遵王!北部候士伟旗主已阵亡,如还不决断突围,恐我捻军真的要全军覆没了!”年轻的张宗禹咬紧嘴唇,血红的双眼注视着赖文光,刚那支去救援马店镇候士伟部的捻军便是由他主动请缨率领而去的,可谁知被人民军打得大败而归,这是他辉煌战斗生涯中从未有过的。
  “梁王觉得我们能突得出去吗?”赖文光看着满身是血的张宗禹,悲哀反问,“与其送上去做人家的枪靶子,还不如固守血战!”
  张宗禹倍感悲哀,他搞不懂同样是起义军,为何人民军却如此强大,强大到不可思议,他深深地产生一种透骨的恐惧。想想当初捻军对人民军的侵蚀与骚扰是多么的幼稚,把人民军的退让当作人民军的懦弱可欺是多么的可笑啊!
  张宗禹无语,赖文光苦笑道:“梁王还是率部去王安镇,守得一时是一时吧!这里,我自有安排!”
  “总旗主现在怎么样了?”张宗禹关心自己家的叔叔。
  “他身体无恙,只是精神还有点恍惚!梁王请放心!我赖文光一定不会让总旗主死在我的前面!”赖文光坚定道。
  张宗禹最后坚持:“如果遵王欲突围,可选择向南,我部愿誓死拖住敌军!”
  赖文光感激地点点头:“去吧!保重自己!”
  人民军第十六军的第63师、第62师、第61师把捻军的包围圈越压越小,外面还有第4骑兵师在随机待命,辛安镇一带捻军被歼指日可待。
  自许奂走后,第十六军军长张志明像换了一个人似的,顿时精神抖擞起来,思想亦睿智起来,他的命令一道一道下达,也都有效地被一一执行,没人指手划脚的滋味真爽!
  “南面第61师的炮兵部队还没有从张家楼赶到王哥庄吗?”张志明厉声问,他的威势显露无遗。
  “还没有!军长!还要不要等第61师了?”作战参谋立正报告,他们更愿意在许奂的指挥下听令,看许奂的指挥,就像在欣赏一场艺术表演,突起高潮,天马行空!
  “不用等了!即刻下达总攻命令!主攻方向选择在东面,由第62师负责,第63师与第61师负责牵制性进攻即可!”张志明果断下令。
  “走我们去第62师师部看看!军特种兵营跟随一起去!”当家作主的滋味真好,张志明的果断干练不下许奂。
  与尚安镇相距不到五十里就是辛安镇,这里是捻军防御正西面,也就是人民军第十六军进攻的正东面,此处聚集有人民军第62师师属炮兵部队及第十六军军属炮兵炮队的所有火炮。此时,人民军第62师突击部已整装待发。
  赖文光率捻军指挥部退向辛安镇背部三十里的薛家岛之前,已下令焚毁辛安镇的关厢,令部队士兵退进镇中,躲入早已挖好的洞穴中。他知道人民军的火炮威猛,一轮炮击之后,部队损失至少达四分之一以上。
  张志明到达第62师师部,人民军总攻即刻开始,惊天动地的炮击之后,人民军开始欺近辛安镇,第62师第186团负责正面主攻,其一营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二营从侧翼掩护。捻军在人民军的炮击之后并没有损失什么,他们纷纷从洞穴中爬出,展开有织织地射击,这才是捻军真正的主力部队。
  人民军突击部队爬伏在地,为不作无谓的牺牲,他们耐心地等待轻、重机枪手地上来。这时人民军的战术反应,却被捻军指挥官认为是反击的最佳时机,他即刻令部队对人民军展开逆战。人民军突击部队莫名其妙,也巴不得敌人做出如此疯狂而又弱智举动。
  捻军跳出屋舍,纷冲向人民军,恰巧人民军轻重机枪已上来,如织的子弹射出,捻军顷刻间被打懵了!他们来得快,退得也快,纷又退缩了回去。
  在机枪手的掩护下,人民军突击部队开始慢慢逼近辛安镇边缘。
  捻军白旗旗主龚得树登塔楼侦察时,被人民军的重机枪手扫射击中左腿,齐膝被射烂,痛晕过去。
  激战四个小时,捻军被逼退出辛安镇。不久,捻军为护辛安镇两翼——王台镇与灵山卫镇之安全,展开多次逆战,试图夺回辛安镇,均被人民军重击打退回去。
  第十六军军长张志明看到捻军多次如飞蛾扑火般地冲击辛安镇人民军的防御阵地,他充满怜悯地摇头:“这哪里是在打仗啊?只是在送死嘛!太不成比例了!”
  听到惊涛拍岸的声音,人民军各部又向捻军阵地压缩了近十里,捻军被人民军追击,士兵们死的死,降的降,甚至一些捻军首领也开始动摇投降。赖文光痛感无力回天,忧愤交加,几欲自刎,以殉死难的将士们,均被部众劝阻,现在他不知还有谁能救得了他们!
  外面人民军那嘹亮的军号声又起
    正文 第二百六十四章 救援行动
     更新时间:2008…12…14 2:43:44 本章字数:6910
  在太平天国天京城东王府里,太平军众将领济济一堂,他们在激烈地争论不休,东王杨秀清发呆失神有好一会儿了,他温顺柔和的外表下在波涛翻滚:“拒绝人民军的和谈方案是否意味着毁灭?拒绝日本人的帮助又是否明智?”
  太平军的另一巨头——翼王石达开精神恍惚,神情与杨秀清相若,他的内心亦在检讨:“这不仅仅只是对自己、对家人负责的问题,而是要对太平军众将士负责的问题,对整个太平天国负责的问题,是否想法太过简单?是否决定下得太过仓促?”
  “东王千岁!翼王千岁!人民军既然已撤走和平谈判代表团,那么就意味着战争的来临!现在再讨论什么和还是打的问题,已无任何意义!因此,我天国上下需沉下一条心,保天国永安!”忠王李秀成洪亮的声音响彻整个议堂。
  杨秀清与石达开同时被拉回现实,他们相视苦笑,现在他们两人的合作从未有过的真诚,从未有过的团结。杨秀清一改过去那糜烂的生活,把身边的女子悉数赶走,对自己的亲戚、亲信、下属也不再袒护,而是一视同仁,谁若违法乱纪,同样重重责罚。石达开知道这是东王对他的示好,他欣然接受,并开始主动配合东王,两人关系日益融洽,可有一个人对此很不高兴了,为此整日愁眉苦脸、忧心忡忡,那就是天王——洪秀全。
  “忠王所言有理!我天国上下需众志成城,与敌血战,誓死悍卫我天国天威!”东王杨秀清坚毅道,他内心的起伏,并不影响他表面的坚定。
  “人民军何所惧?我太平军何时不是面对强大的敌人而奋勇抗争的?清廷不够强大吗?西洋联军不够强大吗?我们不都挺过来了吗?现在不是发展得更好了吗”翼王石达开剑眉倒竖,大义凛然,全身上下满溢强大的信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