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逸史 >

第314部分

中华逸史-第314部分

小说: 中华逸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小玉暴跳如雷:“那你还把它塞到我嘴里去?”想到那手绢至少上年没洗过了,上面的眼屎鼻屎不知繁几,他又欲欲作呕。
  谢明龙也来了脾气,恶声道:“你少跟我浑!我媳妇给的东西让你咬,是看得起你!别哆嗦,快给我归队!”
  陈小玉越想越不舒服,浑身不自在,可谁叫对方是自己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呢?他狠踢一脚碎石,忿忿归队。
  逃回的太平军飞报消息,而这消息便是令东王杨秀清当场晕厥过去的那则消息。这一队太平军是从苏北战场奉命南下的辅王——杨辅清的亲卫队,杨辅清就在其中,并当场被击毙。
  苏州战场,英王陈玉成任太平军北部大帅营大帅,负责守护徐州府地区,杨辅清任副帅,负责守护海州地区,他接到南下的命令后,海州地区的防务便交由祜王——蓝春成负责。
  此种时刻被调南下,杨辅清当然明白东王对他的一番苦心,同时,他心中也窃喜终可以逃出苏州这苦难而又绝望的战场。但被人民军第四集团军所围团的苏北地区,岂是那么好冲出来的?杨辅清颇费了一番周折,先乘船顺蔷薇河而下入大海,然后走海路,跳出第四集团军的封锁线后,从陈家港登陆上岸,又躲过人民军第4师骑兵师小分队的追击,再骑马从陆路加速南下。这样,途中耽搁不少时间,好不容易到了江南,可谁知却好巧不巧遇上了正奔袭向南通港的人民军海军陆战第一师第一团的一营,遭伏击身亡。
  北六河两岸的激烈战斗停歇了一天,南岸的人民军第四集团军在加紧搜罗渡船,但可用的渡船实在太少,他们不得不砍树,或拆下百姓的门板,做简易的木筏、木舟以充渡河工具。这样,耗费了第四集团军不少的时间,也给予了北岸的太平军于宝贵的喘气机会。
  指望援军,只能是坐以待毙,北岸太平军经过激烈的争吵,终于决定突围,而突围的方向选择了向东。东面有海州方面祜王蓝春成部的十万太平军,且阻在两军之间的人民军仅为两个师一万余人,英王陈玉成决心倾尽全力,一鼓作气打通两部之间的联系。
  北六河两岸歇战后的第二天清晨,东西两面的太平军集中所有的火炮对人民军第十六军第64师与第63师的阵地进行了异常猛烈的炮击。五百多门中西各式轻重火炮一齐怒吼,无数的炮弹呼啸着砸在人民军阵地上,到处沙石飞扬,树木横飞,硝烟遮天蔽日。这场炮击足足持续了半个小时,震耳欲聋的炮火打得惊天动地。
  西面太平军基本打完了他们所有的炮弹,颇有破釜沉舟之意,此番如果他们还是不能冲出去,他们也无能为力,只能坐以待毙了。连日来与人民军的血战,西面太平军倾泄的不仅仅只是炮弹,还有他们愤恨的情绪。硝烟还未散尽,他们便发起了排山倒海式的冲锋。
  刚晴过两天的老天,又下起了毛毛细雨。西面太平军的士兵们分别从各个地方钻出来,开始向人民军的阵地发起冲击。那么猛烈的火炮,太平军士兵们认为阵地上的人民军肯定已被打光,所以他们的冲锋队形可以用大摇大摆来形容。他们虽没有像前几年的西洋军队那样,排成整齐的方队进攻,但也与此相差无几。再加上西面太平军选择的重点进攻地带太窄小,他们又欲一鼓作气攻下人民军阵地,投入的冲锋部队太多,也不得不拥挤一团。
  而实际情况大出太平军预料,一些士兵甚至产生了人民军士兵是打不死的想法。太平军的炮火集中一处,尽管使用得当,且火力猛烈,但是很不均匀。太平军的炮群里西式火炮仅占三分之一,其余大都是中式前膛火炮,轰击效果并不足以摧毁人民军的堑壕与士兵避难所。且太平军发射的炮弹中,还有许多是散弹,它可以重创露天阵地上的敌人,但是对躲在深深的士兵避难所里的人民军并没什么伤害。所以,太平军发起冲锋时,人民军阵地前的陷阱与刺栏虽然被破坏殆尽,但人民军的火力点却大都完好无损,而人民军尽管被持续半个小时的炮击打得昏头胀脑,却也大都还活着。
  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屠杀开始了。人民军的机枪火力像刮风般地扫射过去,各种火炮后发制人,覆盖了太平军的重点进攻地带。太平军成片成片地倒下去,后面的人继续冲上来,又倒下,再后面的人再冲上来,再倒下。战场上尸积如山,血流成河,这种场景甚至让人民军战士的手都在发抖。
  太平军前仆后继地凶猛进攻,重点进攻地段终于冲入人民军的堑壕,双方展开你死我活的白刃战。血腥的战斗整整进行了一个白天,东西两面的太平军死伤达二万之众,他们虽夺下部队人民军阵地,但依然不能使两部会师。陈玉成心痛万分地观察着部队的冲攻,士兵们一片一片地死去,许多都是跟他出生入死的陈氏家族的子弟,更要命的是他又失去了一个至亲的人——他的弟弟——成王陈聚成。
  相对而言,东面祜王蓝春成部的太平军要幸运一些,他们没有被围在北六河北岸的太平军那么心焦。他们的火炮部队也是分散使用,只有在步兵进攻时,他们才辅助性的发起炮击,这多少平均地给予了各支冲锋部队于火力支援。步炮协作,且并不急于求成,他们整体的攻击效果大大强于西面的太平军。
  与人民军两天的战斗中,东面祜王蓝春成部太平军学会许多,他们发起冲锋时的队形分散得很开,同等数量的太平军,人民军要消灭他们,艰难许多,消耗的弹药也要多很多。
  经过激战,东面太平军攻下更多的人民军阵地。因为人民军要阻挡东西两面太平军的进攻,所以他们的阵地是双层的,两者相距十多公里。突破一层的太平军还需再突破另一层的防线后,方可与另一支太平军会师。这时,人民军第十六军第63师与第64师的处境已异常艰难。
  狂攻一天,损失惨重却依然未能打通两军之间的联系,祜王蓝春成大为恼怒,他体谅里面被困太平军的处境,不顾一切地再次向前线调去部队,准备连夜继续发起进攻。残酷的战斗再一次开始,太平军不顾伤亡地发起凶猛进攻,一步一步地顺着山势与人民军逐个堑壕,逐个村庄地争夺。
  人民军两面受敌,弹药消耗过甚,已渐显不支,根本不能发起反击,只能顽强固守。深夜子时,东面太平军再次猛烈地炮火打击后,趁黑暗冲进人民军阵地。经过一夜战斗,太平军依靠人数优势取得巨大进展。不过,天亮后太平军发现他们陷入了困境中,一支新投入的人民军部队包围了他们,这是从新沂河北岸增援过来的薛青第七集团军的一个师。
  残酷的阵地战中,双方陷入混战,人民军不断加大反攻力度,而太平军也不断派出增援部队,誓死想把阵地守下来。反复的绞杀,太平军人数的优势终抵抗不住人民军火力的优势,血战整个上午,太平军抛下几千具尸体,丢弃阵地退了下去。
  新增援而来的人民军部队不仅大大鼓舞了第64师与第63师的士气,也大大增加了他们的防守实力。
  陈玉成部倾尽全力而不能,他们丧失了所有的信心。一天之后,许奂下达总攻命令,于是,南面——北六河南岸第四集团军的人民军百舸争流,北面——新沂河北岸的第七集团军的人民军千舟竞渡,西面——宿迁城的人民军第52师与第51师倾城而出,三个方面的人民军汹涌而上……
    正文 第二百八十一章 北攻南守
     更新时间:2008…12…14 2:43:55 本章字数:6582
  天空中漫着细细阴雨,寒冷的北风吹过,本是威风凛凛拉得长长的回府大队旗帜飘扬,却因为辅王杨辅清遇伏身亡的噩耗传来,全队笼罩着一种悲伤的气氛,进行的队伍倒不像是护卫大队,反而像是一支送葬大队了。
  杨秀清悲伤欲绝,石达开好生安慰,回到东王府,东王府顿时陷入一种哀痛之中,此时不宜谈事,石达开劝慰一番后,亦落落地打道回府了。
  他前脚尚未迈入翼王府中,前线接踵传来噩耗。
  “报!英王陈玉成阵亡!”一个浑身是血的传令兵伏地痛哭。
  石达开一阵眼花,前后离开不到五天时间,英王便英勇献身了?他一把抓住传令兵,睁着虎目,急问:“我三十多万太平军将士呢?”
  传令兵心怯怯,哭道:“英王十余万部众阵亡,而我其它太平军将士处境亦相当困难,覆没只是时间问题。”
  翼王用力推开传令兵,蓦然间,他突然衰老许多,呆立若失,旁边的侍卫担心地望着在他们心目中如神明般的翼王,生怕他经不住打击乍然塌倒,可又谁也不敢上前。
  石达开咬紧唇,毅然迈出刚踏进翼王府门的双脚,召唤一声,拍马再次赶往东王府。军情危急,他不得不再次忍心打扰伤痛中的杨秀清。
  东王府的人哭得红肿的眼诧异地盯着去而复返的石达开,不知又有什么事情发生?
  “东王千岁!”石达开直冲内堂,谁也不敢阻挡。
  杨秀清无神地怔望着焦虑的石达开,神志还处恍惚中。
  “东王千岁!北线传来战报,英王陈玉成战死沙场,我太平军十几万将士阵亡!”石达开一口气道完。
  “啊!”连番的打击,杨秀清惨叫一声,再次晕厥过去。
  侍卫一阵忙乱抢救,杨秀清苏醒过来,却神情呆痴,不管石达开说什么,他的双眼都是一阵死直。
  石达开知道杨秀清此时无心谈国事,无奈摇摇头,只得沉重地走了。
  第四集团军歼灭陈玉成部之后,许奂即刻命令张志明的第十六军合着第七集团军的一个军凶狠向东扑去,准备吃掉太平军海州方面的祜王蓝春成部,他则率领第四集团军的其它部队渡回北六河,再渡过黄河,浩浩荡荡向南开进。苏北地区还余有陈玉成残部十多万太平军,但有薛青的第七集团军打扫战场,他放心得很。
  淫雨霏霏中夹着雪花,天京城里的人们感受着北风的寒冷,更感受着人民军咄咄逼近的寒意。现在整个天朝由翼王石达开一个人撑着,天王府的人指望不上,他们最好不要出来,他们一出来反而添乱。而东王府还沉浸在一种悲伤之中,东王杨秀清还不想理国事。
  “人民军已兵临城下,此时已是火烧眉毛之时,这样下去可不行啊!”石达开推开窗外,深透一口气。一股狂虐的寒风灌进来,他浑身起起一层鸡皮疙瘩。
  “今天无论如何都得与东王合计合计了!”迎着狂灌的寒风,石达开不紧反松,他舒展开身体,傲然迎风而立。
  “备马!”石达开深思之后,笃定,沉声命令。
  东王府内院,杨秀清反剪手背对着院门,孤伶伶站着。“翼王!你终于来了!”他轻声道,“本王估摸你今天也应该来了!”虽然这几天他未理国事,但东王府的机构还在正常运转,各方面的消息还在源源不断地汇入东王府决策层中。
  焦虑的石达开佩服道:“东王千岁您还真坐得住,沉得下气!”
  杨秀清转过身来,脸上尽显怆凉,“天将塌矣!这不是人力无能为的,急又有何用?”他凄笑,接着打出一个手势:“翼王!请里面坐!”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密室,杨秀清不挨坐定,无表情道:“翼王说说情况吧!”这几日,他倒像似是老僧悟道,参透了什么。
  石达开展开一份带来的地图,画了一个圆圈,道:“仅几日时间,人民军进军神速,其各部已逼近至我天京城外围二百里处:东南面,人民军第二集团军的第五军与第六军的第27师、第28师已至溧阳县与宜兴县一带;西南面,人民军第六集团军的第二十四军、第二十三军与第二十一军已至芜湖县、巢县一带;西北面,人民军第十四军及第十三军的第49师、第50师已至来安县、当涂县、全椒县一带;东北面,人民军第四集团军的第十五军与第十三军的第52师、第51师及骑兵第4师已至高邮县、泰州一带;东面,人民军第一舰队与陆战第一师齐头并进,他们攻下江阴后,已至丹阳县一带。”
  杨秀清跟着石达开的指划,边思考边认真看着地图。“我太平军都有哪些部队回援了?”他深思一问。
  “我太平军回援的部队主要有西面侍王李世贤部二十五万余人;东南浙江方面忠王李秀成部二十五万余人;从颖州城逃出的佑王李远继部三万余人;及西面苏州方向护王陈坤书部四万余人;还有其它各地散乱的部队十万余人。”石达开清晰禀告。
  杨秀清盘算道:“这么说加上我天京城的守兵及后备部队,不是在天京地区聚集了我太平军总计达一百二十余万人的部队了吗?”接着喟然长叹一道:“唉!如此集中我天朝所有的部队,还是如了人民军逼我太平军决战于天京城的意愿了!”
  翼王双眼出神,两人不可谓不位高权重,两人也不是不知道人民军的战略意图,可他们就是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何其悲哀哪!
  “东王千岁!我军虽号称百万大军,可那五十万后备军拿的都是长枪大刀,即便是那几十万的一线作战部队经过前一段时间的作战,也已严重的缺枪少弹了!”石达开无奈道。
  杨秀清苦笑:“本王岂会不知?本王才不会像那昏庸的天王被这貌似庞大的数字所迷惑呢!”
  石达开这才放心地点点头。杨秀清睇一眼,问:“目前天京城周边哪个方向情况最为危险,又哪个方向最为安全?”
  石达开指着北面道:“高邮县与泰州一线最为危险,此处只有十万装备较差的城防兵在守护,他们面对是凶狠的人民军第四集军;而最令人放心的是南面溧阳县与兴宜县一线,此处有从浙江撤退回来的忠王李秀成部二十五万余人,进攻的敌人是人民军第二集团军的第五军及第六军两个师。目前,此处我军还略处于攻势。”
  杨秀清并不因为南面的忠王部的攻势而感到高兴,反而神情凝重,沉思片晌道:“可从天京城调十万大军增援北面高邮县与泰州一线。”
  石达开赞同:“可以!”接着道:“东王千岁!为了打好天京城保守战,我建议撤消北部、南部与西部三个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