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逸史 >

第88部分

中华逸史-第88部分

小说: 中华逸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国、美国、西班牙、奥地利五国与大清国借师助剿协定》六个卖国条约。”朱达报告。
  这些条约的签订及其内容,林逸根据自己后世学过的历史知识都早已知晓。不过,这次发生的一些事还是与历史有所不同。如没有签订《中俄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等。但清廷出卖国家民族的主权和利益这是不争的事实,其借师助剿策略也是即定方针。经此一事,林逸彻底地对清廷已不再抱任何幻想。
  “详细情况等等下召开人民军军事例行会议再说。”林逸吩咐朱达。
  “杨莘秘书!请进来一下。”林逸对外面的军务秘书叫唤。
  “林主席!什么事?”杨莘进来与朱达部长点了一下头,算是招呼,然后问道。
  “叫各部主要领导提前半个时辰到军事会议厅开会,有重要军情需要讨论。”林逸吩咐。
  “好的!”杨莘急冲冲安排会议去了。
  “朱部长,北京军情站送来的文物名单,我看了一下,他们任务完成得很不错。现在的问题是要提醒他们想办法保护好那些文物古董,将来,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需要它们来挖掘有价值的东西呢!”林逸与朱达闲聊着。
  朱达似懂非懂,点点头。
  “这些都是比较专业的东西,我看北京那些人不懂,你不懂,我也不懂。关于保护的问题,也是比较专业的知识,我看你还是从根据地的大学里找一些懂行的教师学者,安排他们去一趟北京,这样我放心些。那些古董文物娇贵得很,要是风化了,或是潮湿了,那可就是得不偿失啊。”林逸想想仍是请一些内行人去管理一下放心。
  “好的,这些我会办妥。”朱达回答。
  “军情部在太平王国的情报力量怎么样?”林逸转到另一个话题。
  “我们与太平天国一直以来都是合作的关系,许多情报都是共享的。军情部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处理太平天国的情报,叫军情部太平司。而驻外机构中,也有一个专门的军情站负责太平天国的情报,叫天京军情站,是军情部五大驻外机构之一。我们对于太平天国的情报收集还是很全面的,这些都是军情部早期打入太平天国中的特工获得的,他们功不可没啊!”朱达介绍说。
  “是啊!那些无名英雄在革命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是不可抹杀的。在人民军的军功章中,我们应该将最重的一块给他们带上。”林逸深有同感,后世放映的一些敌后工作者的电影、电视他还是印象深刻的。
  “太平天国中对人民军有同情心的人有多少?”林逸问。这其实是一个策反问题,意思是说军情部与安全部成功策反多少太平天国有影响力的人物?
  “没有多少,太平天国的高层我们根本无法影响,在一些低级军官中倒还是成功策反一些人。现在在太平天国中对人民军有同情心的最高级官员是一个师帅,而且还是我们早期派出的军校学员。”朱达对此很是沮丧。
  “太平天国举事到发展仅公几年时间,还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革命力量,也是很能鼓动人心的。我们想一下影响许多的太平天国高级官员,这也不现实。慢慢来!不过,有一点我得提醒你,朱部长!在今后策反太平天国的官员时,那些贪图享乐,腐败堕落的人,意志不坚定的人都不予考虑。”林逸提醒朱达。
  朱达点头。他每次与林逸谈话,都从中学到许多东西,有些东西他不胜了解,但他都毫不犹豫地先执行再说。无数的事例证明,林逸所说的都是正确的。
  “林主席,参加军事例行会议的人都到齐了,请您过去主持。”杨莘进来报告。
  “好!我们马上就来,你先去吧!”
  “走,朱达部长,我们一起去!”
    正文 第一百零一章 对敌军事会议
     更新时间:2008…12…14 2:42:08 本章字数:5574
  “各位将领!先由朱达部长讲一下北京方面传来的情报,主要讲军事方面的。”林逸扫视一下在座的各位高级将领。
  朱达端正身子,向林逸轻点头,郑重地对大家说:“清廷与欧美五国的战事已完全停止,他们双方已签订了六个和平条约。其中《英国、法国、美国、西班牙、奥地利五国与大清国借师助剿协定》的签订,对我人民根据地影响巨大。”他停顿一下,看了大家一眼,见大家都在凝神静听,接着说:“清廷与欧美各国的借师助剿协定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英、法、美、西、奥五国助大清国勘清国乱,出兵助剿。
  二、五国出售十万支现役前膛线枪给大清国。
  三、五国派遣教官帮助大清国训练军队。
  四、大清国承担所需剿匪费用,并给予广州口岸进口关税三年的总收入补偿五国。
  五、助剿完毕,五国所有军事力量半年之内撤离大清国所属疆域。
  朱达话音落地,各位将领们纷纷论议。持续大约半刻钟后,林逸与孙定军部长轻语交换几句,打断下面的议论声说:“各位将军!请大家安静!下面由参谋部的孙定军部长分析一下这份协定的内容对我人民根据地的影响,其它的人有什么意见,可以即时发言。”
  “协定中第一条充分说明五国出兵已是确定无疑的事,至于各国出兵的具体数字,协议中没有规定。依协定第五条来看,‘助剿’完毕,欧美五国才撤军,这就是说‘助剿’未毕,五国联军会一直呆在远东大陆的了。这就为欧美五国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他们出多少兵,可以根据他们国内的需要出发考虑,也可以根据远东大陆情形发展的需要出发考虑,依五国一贯的强盗作风,我想他们派出的兵力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这样的现实对南方各起义军,甚至于对人民根据地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压力啊!
  协定中的第二条,出售十万支欧美列强现役装备的前膛线枪给清廷,我想其中必有隐情,欧美列强不会那么大方,也不会那么好心对待清廷的。”
  “这点朱达部长可以补充说明一下。”林逸挥挥手,让孙定军停一下。
  “据前段时间人民根据地驻普鲁士王国代表处传回来的情报,欧美列强大多已成功研制出连发枪,特别是法国与英国更是开始装备一线作战部队。现在距情报传回来又已过了几个月,情况肯定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朱达介绍西欧方面传来的情况。
  “我想可能是英、法两国准备用连发枪装备驻中国的远征军,所以才大方地答应出售十万支淘汰下来的前膛线枪给清廷的。”参谋部的陈辞少将猜测。
  “有这种可能!朱达部长请加紧这方面情报的收集。”林逸转对朱达说,又向孙定军挥挥手,示意其继续。
  孙定军接着分析:“协定中第三条关于欧美五国将派遣大量的军事教官培训清廷军队,这无疑对清廷武装部队的作战水平的提高,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对南方各起义军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啊!”孙定军部长逐条分析,“第四条,清廷居然用国家未来的进口关税作为军费抵押,这充分表明其不到黄河心不死,不到南墙不回头的顽抗决心啊!”
  “各抒己见!大家有什么意见尽管说!”林逸待孙定军发言完毕后,要求大家。
  “我认为协定中的第二条构不成对我人民军的威胁,不说清廷军队,就是欧美列强的作战理念也落后人民军许多。如果他们还是学一些什么方阵式作战的话,那倒省了人民军战士许多的事。” 后勤部的英南少将对欧美五国派遣教官之事不以为然。
  “对人民军威胁不大,可对太平军威胁就大了!清廷以民团形式训练的地方军事力量——湘军所采取的作战方式大多是欧美列强那一套,其表现出来的强大的战斗力,打得太平军落花流水,这对我人民军的战略策应影响很大啊!又怎能说对我人民军无所影响呢?”参谋部负责情报分析的柳为念少将反驳。
  “清廷与五国所签订的借师出剿协定,本就是针对南方各起义军的,当然对我们有影响了,但那都是战略层面的事。刚英南少将所言是针对战术层面而言,其所说不无道理。”后勤部部长周炳坤帮衬自己的下属英南少将。
  “大家先不用急于争执协定对我人民根据地的影响,朱达部长你再说说关于欧美五国教官帮助清廷培训军队的事。”林逸对下面将领们为一些很明显的事反复争吵很不耐烦,“这是部队山头主义苗头萌芽的开始啊!看来,得让这些军官们挪挪位置了,不然,时间长了,根深蒂固了就晚了。”
  “清廷与五国的六个条约签署生效后,清廷兵部在全国范围内设置了四个大的训练营,组织总共超过十万人的部队参加培训。这四个训练营分别是京津地区的北京训练营、西南四川的成都训练营、中部湖南的长沙训练营、南方广东的广州训练营。欧美五国派出数量达到二千一百多人的现役军官分赴各训练营指导训练,援助的力量不可谓不大啊!”朱达说。
  “各位将领!在清廷设置的四个新军训练营中,其中有两个半是对我人民军根据地的,一个是成都训练营,一个的广州训练营,另半个就是长沙训练营了。至于设于北京的训练营我想清廷可能是为了防御北面沙俄的扩张,也有可能南方出现危情时,随时南下。”林逸精细分析。
  “据军情部最新情报显示,尽管清廷北面有沙俄进一步扩张的威胁,但清廷仍命令在大沽口战役中保存实力下来的蒙古精锐骑兵南下进攻东部地区的太平军,这方面的情况由参谋部负责情报分析的柳为念少将详细介绍。”林逸不想什么事都由自己来说。
  “林主席!各位将军!目前进攻太平天国的清廷联合军事力量其分布与数量是这样的:北面河南、山东一线有清僧格林沁亲王率领的蒙古精锐铁骑五万人;西面安徽有李鸿章及工部侍郎吕贤基率领的淮军一万五千人、湖南、江西有曾国藩与左宗棠率领的湘军一万二千人;南面福建有欧美五国联军一万人;东面浙江、上海有荣禄率领的清军绿营五万人。
  在我人民根据地周围,清廷的联合军事力量的分布及数量是:北面四川、湖北一线有处理西南事务的钦差大臣李沅星统领的清军绿营八万人、湖南有曾国藩统领的湘军二万人;东面广东有清两广总督程程矞采(高连升投降后,由湖广总督任上接任)统领的清军绿营及民团乡勇五万人、欧美五国联军八万余人;南面越南有法军六千余人。
  现在如果算上正在各训练营集训的新兵,那么情况将更加复杂严峻。在成都训练营中,有三万新兵集训;在长沙训练营中,有三万新兵集训;广州训练营中,有二万新兵集训;北京训练营中,有二万新兵集训。这里面成都与广州训练营明显是针对我人民根据地,那么那五万新兵必定会加入到进攻部队的序列中,而长沙训练营中的三万新兵,保守估计也至少有一半的兵力会投入到对人民根据地的进攻中。
  这样估算如果清廷发动全面进攻的话,人民根据地将承受清廷三十万部队的进攻,而太平天国将承受十四万部队的进攻。” 参谋部柳为念少将根据自己掌握的情报加上参谋部情报分析司对情报的研究分析的结果详细地解说各种军事势态。
  “大家说说吧,我们应该怎样应对目前的这种严峻局面?”林逸期冀的目光投向大家。
  会厅一阵沉默,林逸有点失望,“如果那些一线作战部队的指挥官在场的话,绝不会出现这种冷场的场面。”林逸有点思念许仑许奂两兄弟及胡野林将军他们。
  “孙定军这个参谋总长当得不合格啊!得让他下到基层,可是谁来接替他呢?除了许仑将军,其余的人要么太嫩,要么太死板,还不如孙定军呢!唉!脑痛啊!”林逸见没有一个人发言,他也陷入沉思。
  “我说两话!”陈辞少将打破沉默。“我们可以实施东守北攻的战略。这次清廷重点进攻的是我人民根据地,而进攻人民根据地的各路敌军,重点又是在东面的粤西地区。因此,我们也应该集中重兵防御广西东面。而北面是清军的薄弱环节,我们可以主动出击,待击垮清军后,再回师东面与敌决战。”
  “要是东面守不住怎么办?后面可是人民根据地的工业中心啊!或者欧美联军实施北海登陆抄粤西人民军的后路怎么办?我觉得应;实施北守东攻的战略。”英南少将提出自己的观点。
  “东面我们应该投入多少兵力与敌对攻呢?要知道敌人可是有十多万的进攻部队啊!而我们人民军总兵力也不过这么多!总不能全拿来进攻吧?”柳为念少将说。
  “我们可以实施以退为进的战略,先撤离一部分地区,坚壁清野,采取运动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战术,在人民根据地的领地内歼灭敌人。”
  “我们可以考虑实施诱敌深入与敌后搔扰相结合的办法,从正面与背面打击敌人!”
  各位将领各抒已见,议论纷纷。林逸认真听起他们的观点,觉得他们所说有些不无道理,可深入一想,又觉得漏洞百出,关键是缺乏全盘的考虑,没有一个整套的方案。“这样争论下去,也出不了什么好方案,还是先休会,让大家全面思考一下后,再说吧!”林逸心里想。
  “好了!大家安静!今天的会先开到这里,时间仓促,大家一时也拿出一个好方案来。大家回去后,认真思考,四天后,每一个人都交一份自己的战略方案上来,并附好说明。”
  散会后,林逸吩咐军务秘书杨莘:“你以人民军军事委员会的名议,下一个紧急通知,让第二军军长许仑将军、第三军军长古华将军、第五军军长胡野林将军、第七军军长许都将军务必在四天之内赶到南宁参加军事会议,让他们在路上思考好,第四天会议召开时,我也要看到他们提交的战略方案。”
  “好的!我马上派人办理。”杨莘回答。
  许仑将军接到一份军事会议纪要及军委要求其参加军事会议的紧急通知,他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简单安排一下军部事务后,未敢多作停留,带着一排警卫马不停蹄从玉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