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之铁血抗战 >

第42部分

穿越之铁血抗战-第42部分

小说: 穿越之铁血抗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长干应该没问题。可是光这样还不行,她还得超常发挥,怎么也得值那些机枪才行啊。米曜呢?米曜米曜,无论如何你也要给我一个惊喜,不然干秘书你一个理科生你哪可能比得过当年的全校第一才女袁维绪啊,虽然她现在干的是参谋长,但你要是笨手笨脚的,她开了你我也没辙啊。 
而米曜实实在在的,给了古地一个惊喜。 
米曜带给古地的惊喜是无动力三角翼。这是她在连日的大风中想到的,搞个动力三角翼现在没条件,但是无动力三角翼,凭借她的智商和动手能力,还是很现实的。而这种无动力三角翼的构成其实很简单,翼面就是行军帐篷用的尼龙布,而骨架支撑部分用的是经过碳烧硬化的珠子。 
“你一定想不到,在黄土高原上还有这么漂亮的一片竹林。”米曜面带邪恶的说:“我的建议是全部砍掉,用来制作这种无动力三角翼。”听起来这姑娘似乎有一种破坏欲,不知道竹子怎么得罪她了。事实上这片竹林是一个前朝廷大官的私有产业,因为国民军的到来,大官一家已经跑到太原去了。不过竹子只要不是连根拔起,砍掉了再长出来就是。 
新成立的71军军直独立团团部设在一个小村子里,整个村子就十几户人家,老老小小两三百人的样子,建在一个小山头上。那一天,全村的男女老少一起见证了一个穿着军装的漂亮姑娘操作一个古怪的东西从村子后边的山坡上腾空而起,飞到遥远的几座山坡之外的情景。在他们看来,这姑娘都成仙女了。 
古地和袁维绪站在预定地点,看着米曜准确地降落在他们面前,不得不佩服她确实是个天才。 
“漂亮。”袁维绪有惧高症,虽然她很羡慕能在天上飞的米曜,可是要让她自己去试的话,她估计自己还没有降落,就已经晕死在半空了。在这一刻,她看到古地脸上掩饰不住兴奋的跑向米曜的时候,一点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老实说,她自己也非常兴奋。想想看,在20世纪的30年代,中国就有一支部队通过三角翼悄然滑行到敌人的后方,实施斩首行动,从而改变一场战役的结局,这是多么拉风的事情?有了这一构想,接下来就需要做一份详尽的计划了。 
第八十四章 晋中鏖战
       当他俩一同出现在军部,把袁维绪做的预案呈交在军长面前的时候,军长眼中明显的出现了一种震惊。不能怪他,不管怎么说,这种战术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创新,光是思路就已经超越了很多年。可是看得出军长的接受能力非常强,他经过不算很长的时间考虑之后,就答应了古地的要求,专门拨给他一笔款项,并且给他补充了一批mP18冲锋枪。同时,他也在袁维绪的预案上写下了“绝密”两个字。 
在回独立团的路上,古地得陇望蜀地说,要是能搞出一个动力三角翼就好了。目前的无动力三角翼受地形、气候的影响很大,能不能发挥作用,还要看他们有没有合适的机会,要是有动力三角翼,那他的独立团简直就可以变成“飞行军”了。袁维绪白了他一眼,说,那是不是还要给你装备米…28,长弓阿帕奇?战斧式巡航导弹?数字化单兵作战头盔?古地呵呵一笑说,那些东西不实际,但是在三角翼下面架一个螺旋桨,在这个时代并不是没有可能,米曜确实是个天才,我看好她。最后这句话一说出来,古地就知道什么叫祸从口出了。 
好吧,那你以后只要守着你那个天才就行了,我回我们新7师师部!袁维绪说着掉头就往师部的方向走。军国大事那是大人物们考虑的事情,她一个才二十出头的小女生她就是把儿女私情看得很重怎么了? 
“等等,等等,”古地追上袁维绪,说:“不就是夸奖了米曜一下,你至于吗你?” 
袁维绪没有停下步子的打算,气呼呼地说:“我就这样,怎么了?” 
古地在她前面倒着走,说:“军长给我提三个要求的机会,你知道我第一个要求是什么吗?我想也没想就说,我第一个要求就是把你要过来。虽然你现在的参谋业务水平是很不错,不过最重要的,是因为这个人是你。” 
袁维绪停下了脚步,看着古地,说:“可是你要的不只我一个。”说着,恨恨地盯着古地。如果说古地夸奖米曜,她生气是半真半假的,但是一想到古地跟军长提的第三个要求竟然是把凌翙也调到独立团,这才真是让她无法释怀的事情。因为这不但连军长都要背负很大的压力,而且如果从纯业务上来,凌翙的作用说什么也比不上几挺重机枪轻机枪实际。 
古地说:“这不一样。” 
“是不一样啊。”袁维绪说:“你把我调过来只不过是从业务能力上考虑的,把人家调过来就真的不一样了。据我所知,军长也是扛着很大的压力才答应了你。你说你是不忍心看着人家失去希望,不错啊,你做得很好,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不过我觉得自己很难与你共事。” 
“小绪。”古地按住了袁维绪的双肩,他觉得自己快要抓狂了,也真的不知道要怎么解释这件事,他只能说:“我不想解释什么,因为,本也没什么需要解释的。我只想对你说,我现在很需要你,你不能走。你虽然军衔比我高,可我是主官,我有权命令你留下。当然我不希望用职务留下你。我们……哎呀,要怎么说你才明白呢?” 
袁维绪抱着双臂,说:“你怎么说,我都不明白。”她静静的看着古地,良久,叹了一口气,说:“算了,我认命了。”说完,转身往他们独立团的方向走回去。其实米曜的出现。袁维绪除了儿女情长的抵触之外,看到的是更多的好处。至少,当她把凌杳交给她的通用机枪的设计图纸拿给米曜看的时候,从米曜那一瞬间闪亮的眼光,她就知道这事有戏了。毕竟米曜是上过后世的军事院校的高材生,和凌杳那种半路出家的军事发烧友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而且作出三角翼也证明了她的实力。她甚至比古地更清楚,米曜的到来,对他们部队的意义绝对是无法估量的。 
认命是什么意思?古地一时之间有点不明白。但是他不喜欢深究到底,既然袁维绪肯回去了,他也不再去想了。 
虽然军长肯定了袁维绪的预案,但是这个计划要付诸实践,还需要很多工作。他们需要的三角翼不是一架两架,而是上千架,砍掉那一片竹林,确实是一种必然。米曜当然也不可能全部亲手制作,这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任务,古地给她调了一个加强连日夜赶工,尽管大家的制作手法逐渐熟练,一天也仍旧只能制作出几十架,而且不是每一架都能达到标准,就算米曜自己做的,也会出现废品。还有,更重要的是,训练。操作飞行器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近乎天方夜谭,尽管这种飞行器的操作其实很简单,可是要克服士兵第一步的恐惧心理,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在训练的过程中,没有人能保证绝对安全,出事故死几个人的心理准备是必不可少的。独立团把架子搭起来以后总共有近两千人,可是从这两千人里面选出一半符合条件的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师长那里还积压了不少独立团到友军挖墙脚的诉状。 
更紧迫的,是时间。 
第7军不愧是国民军十大主力里边名列前三的王牌军,在38军的配合下,20天内硬是把有4个军的敌人据守的襄垣吃了下来。接下来整个中原方面军的攻势不减,接连攻下沁县、武乡、榆社等要地,兵锋直指晋中。晋中如破,就是直捣太原了。而这个时候,中央方面军在河北打得更顺,千年古都北京改名北平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了。而此时皇帝本人仍在太原,只是把帝国军收缩到了保定、沧州一线。也不知道他对京城外围的防线究竟是很有信心,还是完全失去了信心,有很多大臣建议皇帝坐镇京城,主持大局,万一京城不包的话,还可以选择退往东北。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皇帝并没有接受这个建议。他仍然把太原方面的会战作为重点。 
1931年5月下旬,国民军中原方面军主力逼近晋中,拉开了太原会战的序幕。可是,怎么打晋中,却让中原方面军司令长官李谦诚一级上将很是伤脑筋。 
晋中古城历来是拱卫太原的门户之一,城墙奇厚无比,即使是野战炮也难以轰开,而国民军现在也没有大口径的榴弹炮,更何况,帝国军在古城墙的外围,又苦心经营了一道钢筋混凝土浇铸的防线,取名为“皇盾防线”,城内外更是屯集了不下20万的兵力,俨然将古城变成了一个大兵营。中原方面军经过了前期一系列的攻坚战,虽然战绩辉煌,可是自身的损失也很大。如果硬打晋中,就算打下来了,能不能再接着打太原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更可怕的是,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原守军主动发起攻击,他们又还能不能守得住,这也是个问题。可是如果围而不打,守军粮弹充足,号称可以坚守三年,国民军的补给线很长,沿途不断受到帝国军残部、土匪的骚扰,恐怕先弹尽粮绝的还是国民军。 
这的确,很难。 
5月21日,国民军以第60军为主力,向晋中外围阵地发起试探性攻击,激战了一天一夜,未能突破敌方阵地,而60军的损失十分惨重。此后几天,国民军先后发起几次大规模的攻势,虽然夺得了一些阵地,但进展缓慢的同时,自身的损失却很大,进攻一时间陷入了僵局。李长官不得不放下面子,向自己一向不怎么服气的蒋部长请求援兵。蒋部长答应从山东方面军抽调军队,由石家庄方向出发入晋,但是需要中原方面军先打下阳泉,为山东方面军开辟道路。这个时候还要中央方面军分兵,蒋部长显得有失厚道,但是李长官答应了。他派出了中央方面军目前所能派出的唯一的一支精锐——71军。 
第八十五章 斩首计划
       1931年5月24日。 
71军推进到阳泉以南的平定,而前来接应的山东方面军第13军已经在他们之前到达了预定地点,可是13军没有立刻对阳泉发动攻击,而是停了下来。明眼人都看得到,阳泉此时是一块硬骨头,谁先驱打,谁的损失就要大一些。 
13军的自私和短见让71军军长李宗凌少将非常恼火,但是坐等友军到来再发起进攻更不是他的习惯。驻守阳泉的是帝国军禁卫第4军,兵力不多,只有约2万人,但是战斗力很强。如果是在野外发生遭遇战,目前兵力只有约1万7千人的71军肯定能够吃掉禁卫第4军,但是现在禁卫第4军龟缩在坚固的城防里,以目前71军的状态,能不能拿下来,李宗凌心里并没有底。 
“报告!”随着一个充满阳光和锐气的声音,军直独立团团长古地出现在了临时指挥所。独立团自成立到现在,军长没有让他们参加任何一次战斗,这让古地的压力很大。说真的,军里的闲言碎语都已经可以收录为一本集子了。不过想用口水淹死古地那是非常不现实的,众所周知,这个人的脸皮比较厚。 
军部里的大小参谋们正在忙得不亦乐乎,而军长则神色严峻的看着地图。看到古地,军长微微点点头,招了招手就走出了指挥所。 
古地跟着军长来到指挥所前面的山峰上,不用望远镜,就已经能看见阳泉古城。从直线距离来说,军指挥所离战场非常的近,这一点,不知道敌人想不想得到。古地当然知道军长是为什么叫他来的,所以,他身后还跟着两个惹眼的制服美女,不知道军长是不是又想骂人了。 
军长这时候没工夫管古地的不良喜好(古地说,我冤枉,被美女喜欢算是不良喜好吗?),他用德国制的12倍望远镜观察了一下远处的城市,回头问古地:“你的那个计划,现在能用吗?” 
袁维绪走上前一步,说:“军长,我们这里有一份专门为阳泉重新制定的作战方案,拟以我独立团一部,用三角翼趁夜空将到城内,突袭敌人指挥部,破坏其指挥系统,实施‘斩首行动’。” 
军长接过她的方案,简单的看了一下,说:“很详尽,什么时候做的?” 
袁维绪回答说:“队伍出发前,我就为各个可能出现的战场做过一次预案,这一份,在昨天夜里进行了最新的修改。如果顺利的话,我们成功的机会有……大约百分之五。” 
袁维绪旁边的米曜解释说:“之所以成功率会这么低,是因为这座山的高度不够理想,距离也远了一点,三角翼升空以后依靠滑翔很有可能只能到达城墙附近,那将很容易就被敌军发现,而城墙一带显然是敌军兵力最集中的地方。我们可以投入的兵力只有一千以内,如果是这个结局,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但是根据我的观察,这里的气候状况对我们的行动有利,近日来一直有风,而且风向由西南向东北,只是风力和风速还不够理想。军长,如果您能像诸葛亮一样借东风的话,我们的计划成功率就会大大的提高。不过,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西南风。”和含蓄内敛的袁维绪比较起来,米曜显然有点自来熟,第一次和军长说话竟然就敢开玩笑了。 
军长看了看她,百分之五?坦白说他认为只有百分之一,他下意识的摇了摇头,这恐怕太冒险。关于独立团的闲话很多,不过不可能为了证明什么,就把一个团的大半精锐拿去送死。但是,如果成功的话,71军面对的就将是一个没有指挥部的对手。比较形象的比喻就是面对一个没有脑袋的僵尸。这个诱惑,很大。 
古地说:“军长,老实说我也觉得很玄,可是我们必须赌一把,要不然就算硬啃下对方,71军也肯定完了。” 
“赌?”军长看着他,说:“赌我的前途和你的身家性命?还有71军的未来,这个赌注是不是太大了点?” 
古地说:“战争本来就是赌博,哪怕是只有五千分之一的机会,也值得我们去赌一把,更何况我们还有百分之五,要是运气再好点遇到了理想的风力和风速的话,我们就无限的接近成功了。”关于五千分之一的理论来自策划仁川登陆的麦克阿瑟,古地盗版后世的言论是从来都不会脸红的。只不过,他面对的环境可比麦克那个老鬼凶险多了,不管怎么说,那个老鬼就是失败了,最多也不过上军事法庭,可古地要是失败了,就有可能像许文强一样被乱抢打死。如果不是他自己成了赌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