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器时代 >

第142部分

铁器时代-第142部分

小说: 铁器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次日一早,刘子光照例去南厂衙门坐堂,他身兼两职,只能一天皇宫一天南厂的轮换着上班。
        各种公文整齐的放在案头,已经分门别类的区分开来,有其他衙门的正常来往文件,有番子们的搜集整理的每日最新情报,还有潜伏在各地的密探发来的例报。足不出户,大明朝政治军事经济情况就能一目了然。
        台湾郑家的使者还滞留在京城,他们的和谈条件在内阁商讨了无数次还是没有定论,就是一个字“拖”。
        北方的满清发生巨变,年轻的顺治皇帝经受不住内忧外患的打击,旧病复发,丢下一个八岁的孩子撒手人寰了,小皇子名为爱新觉罗。玄烨,在皇祖母孝庄和顾命大臣鳌拜的拥立下登上大宝,改元为康熙,对内大赦天下,免除山西灾区的赋税,对外以和谈为主,据报已经派出了庞大的使团赶往南京。
        鞑子还想使缓兵之计。刘子光暗想,山东现在还是阮大铖在当巡抚,山东众军将显然对这样一个弱势的文官更加适应,生怕换来一个强硬的新巡抚而损害了自己的利益,所以袁崇焕也就没有提议罢免阮大铖,东林党忙于其他省份的千头万绪,也暂时没有精力管这一摊子。
        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已经疏浚得差不多了,铁路也在建设之中,秋高气爽正是打仗的好季节,只要户部的银子能跟上,北伐随时可以进行。
        说道户部的银子真是令人头疼,现在的朝廷是驴粪蛋子外面光,南方工业发达,经济繁荣,可是朝廷却没多少银子,看来银子都落到那些掌握了经济命脉的豪门大族口袋里了,贪官们当然也从中分到了满满的一杯羹。这点刘子光很清楚,不说别人,就说利国铁厂,去年卖给京城的一百套蒸汽连弩系统,连同安装费一共是一百万两银子,这笔钱还是自己掏要来的呢,这里面的生产成本只有不到十万两,看起来利润极高,可是光前期投入的打点费用就有三十万两,还有许诺事成之后给经手人的二十万两银子,即使这样,这笔生意还是有的赚,所以说,朝廷的钱是被资本家和贪官们瓜分了。
        利国铁厂这还算是不过分的正经生意,真正暴利的还要数海州、扬州的盐商,海州黄家就是典型的例子,靠着九千岁的关系大捞特劳,这回锦衣卫去海州抄家,听说收获不小,以至于具体数字到现在都没有报上来。
        这回锦衣卫可算逮着了,刘子光遗憾的摇摇头,查抄黄家的任务没捞到时有些可惜,可是人家锦衣卫也要吃饭啊,有财大家发,这一点他还是很明白的,所以在皇上派差的时候并没有和齐振铭争。
        要想充实国库,还需从吏治入手,整顿了官僚队伍,减轻了交易成本,使那些原本流入贪官口袋的银子回到朝廷手里,朝廷有了钱,就能收复失地,就能打下更多的领土,为大明的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使百姓更富,朝廷更强。
        刘子光以前没想到过这些高深的东西,可是现在位置高了,这些问题自然就摆到了他面前,不考虑也得考虑。
        “从吏治入手,强国强军,但愿我的想法是对的。”刘子光不过是一届财会大专生,对于政治经济没有太深的涉猎,只能凭借学过的政治课本上的知识来思考问题,不过他毕竟是来自于一个更加先进的社会,几百年的知识沉淀还是很有作用的。看问题的思路也比同时代的人更加科学一些。
        整顿吏治,先从盐、铁、织造入手,这三样产业利润最高、对税收影响最大,换句话说是,就是明朝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GDP里占的份额极大,盐商的豪富和盐运业的暴利全民尽知,一个巡盐御史一年就能捞百万银子,盐商们富可敌国,一掷千金,简直就是国家的大蛀虫。
        铁,包含了利国铁厂这样的煤铁一体行业、各地矿山的采掘业,还有像戚墅堰机器厂、武昌船厂这样的制造业、运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大类,这类行业是社会进步的支柱,同时也是对朝廷损害最轻的,他们不像盐商那样靠垄断吃饭,而是用自己的创造来获得财富,对于打击贪官,减少交易环节上多如牛毛的打点、贿赂,想必他们会支持。
        还有就是江南的织造业,江南的支柱产业就是丝织业,织造局不仅管理官办的丝织厂,还监督民间的丝织业,收取他们的税金,苏杭一带的织造业及其发达,蒸汽驱动的先进织机多达万张,绸缎通过海运到达外国,赚取的差价高达数倍,也是个油水足足的暴利行业。
        江南织造涉及的层面相对简单,可以先从他们入手,想到这里,刘子光拿起硬笔,在卷宗里江南织造总管曹寅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
        看完这些,他又拿起一份南厂番子的密报,上面写的是昨天京城各衙门发生的事,事无巨细都有记载,一目十行的看过去,忽然看到一条:巡城御史属下发现被人谋毙老妪尸首一具,深夜借应天府仵作验尸。
        妈的,看来被盯上了,街头发现尸体可不是巡城御史的差事。
        正想对策呢,外面来了个小太监,恭恭敬敬的说道:“刘大人,皇上口谕,请您入宫叙话。”
        刘子光赶忙换了进宫的衣服,和小太监一起赶往宫中,此时皇帝已经退朝,正在乾清宫批阅奏章呢。
        看见刘子光进来,朱由校道:“爱卿,看看你昨日干的好事。”说着将一份奏折扔了过来。
        刘子光接过来一看,正是巡城御史郭铮参自己的奏本,上面说镇武伯擅离职守,不在皇宫好好当差,带着一干手下在闹市行凶,殴打官差,恃强凌弱,踢断无辜老妪的腿,目无法纪,不把应天府尹和巡城御史放在眼里,更加令人发指的是,居然派人杀害了那个无辜的老妪。
        奏折写得很华丽,对刘子光这种残暴猖狂的行径做出了极其严厉的抨击,对无辜老妪的死表达了深切的同情,最后建议皇上罢免刘子光的爵位,将其下狱,交三法司处理,顺带着也参了应天府尹一本,说其畏惧恶势力,已经不适合担当本职工作了。
        “这奏折上所言都是真的?”朱由校怒气冲冲的说。
        “请皇上明察!”刘子光赶紧跪下说道。头一次被人家参,真的不知道怎么解释才好,不过他信奉一条真理: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皇城 4…63 风火四轮车
     更新时间:2008…7…27 23:02:19 本章字数:3838
        “朕现在问你!奏折上写的到底是不是真的?”朱由校盯着刘子光的眼睛问道。小皇帝的情绪有些激动,都说天威难测,难道年轻的皇帝开始学习为君之道了?
        多大事啊,不就是杀了个老婆子呢,如果像借题发挥的话,也不差这一个,既然皇上这么问了,那就证明他对奏折信了八成,刘子光把心一横答道:“此老妪确实死于为臣之手,奏折上所言句句是实。”
        “杀得好!”朱由校一拍龙书案叫道,“昨日之事,朕都听皇姐说过了,次等刁民居然敢欺负到长公主头上,不杀她皇家威仪何在,要我说爱卿还是太仁慈了,这样的滔天大罪起码判她个凌迟处死。”
        刘子光心说皇上你真狠啊,嘴里却道:“皇上英明。”
        “郭御史颠倒黑白,越俎代庖,朕看他不适合做这个位子了,倒是应天府的徐府尹是个明白人,朕觉得他这个府尹干的不赖。”朱由校摇头晃脑的说,十六岁的少年很为自己的分辨能力自豪,从一份奏折就能看出两个官员的能力高下,恐怕没有几个少年天子能做到这一点。
        “回头朕给小魏子打个招呼,让他拟旨罢了郭铮的官,爱卿以为如何?”朱由校笑眯眯的问。
        “这样似乎不妥吧,郭御史年轻气盛,想博出位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嘛,何况御史干的就是得罪人的行当,如果因为参了陛下的宠臣而被罢官,那以后都察院哪个官员还敢为皇上办差呢?”刘子光心说你罢免了郭铮不要紧,恐怕以后都察院就要和我过不去了,皇上的心意是好的,但纯属帮倒忙。
        朱由校想了一下,笑道:“还是爱卿想的周到,算了,不管这个郭铮了,朕最近新搞了一个玩意,爱卿来看看吧。”
        其实这才是朱由校把刘子光招来的主要目的,他按照铁厂提供的内燃机图纸,打造出了一辆四轮轻便汽车,做工和用料都很考究,发动机是纯手工打造,结合紧密,操作良好,车体用钢架造成,车厢用红木板榫接,雕龙描凤,外刷清漆,拐角部位用锃亮的黄铜包裹,车是敞篷的,后面带着可以折叠的雨棚,雨棚的材料是用江南油伞的的竹骨和刷油的绢布做成,看起来有一种古典美和机械美混合起来的怪异美感。
        “不错吧?朕以后出宫游玩就坐这个东西了,爱卿你坐上去,朕载着你兜一圈。”朱由校抚摸着自己的大玩具,满脸都是兴奋,小魏子不懂这些高科技,钱谦益更是对这一套没兴趣,能和他共同分享高科技的乐趣之人,也只有刘子光了。
        “真是巧夺天工啊!”刘子光欣喜万分,他和这些喜欢琴棋书画的古代人不同,作为一个现代人,机械和科技更能吸引他的兴趣,能看到中古时代的汽车让刘子光由衷地感到兴奋,一点作假的成分都没有。
        “朕又批奏折,又研究者玩意,每天睡觉时间都少得很呢…”朱由校一边唠叨,一边招呼刘子光上车,自己拿出摇把将汽车发动着,然后跳上驾驶室,开着这辆原始的汽车在乾清宫前兜起了圈子。
        炫耀了一会儿,朱由校又手把手的教刘子光开车,两人玩的不亦乐乎,一直开到午膳时间,中途发动机还出了几次故障,朱由校亲自打开盖子维修,刘子光在一旁递个工具什么的,两人都弄了一脸满手的油污。
        “爱卿中午陪朕用膳吧,顺便说说这风火四轮车的优缺点,别光拍马屁,朕知道你的水平。”朱由校跳下汽车,拿过太监献上的手巾把擦擦脸,邀请刘子光共进午餐。
        和皇上一起吃饭可是天大的恩宠,可是对于刘子光来说却是稀松平常,他每个月起码有十天是和皇上一起吃午饭的,午餐时间也是君臣二人探讨科技、朝政的时间,刘子光先赞扬了“风火四轮车”的几项开创性的优点,比如采用四个轮子,发明了方向盘,还有巧夺天工的折叠雨棚;听得朱由校心花怒放,然后他又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装电车灯,气喇叭,使用减震性能更好的充气轮胎等。
        “爱卿真乃高人!朕怎么就没想到呢。”朱由校高兴的一拍大腿,转头对一旁伺候的小太监道:“都记下来了吗?”
        小太监是专门跟在皇上身边纪录他随时蹦出来的奇思妙想的,现在正捧着小本子奋笔疾书呢,而且还是悬腕写字,看来是个经过系统培训的太监。
        “皇上,为臣以为这风火四轮车在军事上大有可为,满清、西夏都以骑兵见长,我朝骑兵用的川马、滇马难以与之抗衡,西北、北方的马匹产地又在敌人手中,所以这些年来主要以守为主,有了这风火四轮车就不同了,敌军马快,咱们的车更快,而且不用吃草料,不用生瘟病,再加上飞艇的高空侦察,合围聚歼那些游牧骑兵绝非难事。”刘子光侃侃而谈,将朱由校的注意力从汽车引到了战争上。
        “是啊,朕也想到了这一点,不过现在内燃机技术还不成熟,故障很难避免,如果在战场上抛锚了可就惨了,而且野外地形不比皇宫的青石地面,荒郊野外的又是小河又是丘陵,再下点雨成了沼泽,四轮车可就比不上战马了。”朱由校遗憾的摇摇头。
        “但是这是历史的发展趋势,早晚有一天所有的骑兵都会被四轮车取代的,不能适应复杂地形咱们可以装履带,内燃机技术不成熟咱们可以用蒸汽机。”
        “蒸汽机…。”朱由校放下筷子,两眼眯起来,若有所思的看着桌子上一盘巨大的菜,那是吕宋国进献的火鸡。“蒸汽机太重了,仗打到哪里,铁轨就要铺到哪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个成本太大了。”
        “这些铁轨不光是为了战争服务,也是留给子孙后代的财富,有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粮食、军队的运输都不成问题了,蒸汽机虽然大,但是大有大的好处,技术成熟,载重也大,不要说装上各种犀利兵器了,就是碾也把鞑子骑兵碾死了,成本的问题也好办,咱们大明朝不是没有钱,而是钱都被贪官黑了,只要拿盐、铁、织造开刀,何愁没有大把大把的银子,朝廷纵容了这帮贪官这么多年,如今也该算总账了。”绕来绕去,刘子光终于把话题绕到了自己的目的上。
        “银子…钱阁部也说要说过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增加朝廷赋税的,这个朕不管,你们放手去干,只要能增强大明国力,怎么办都成。”朱由校探讨些科技方面的问题还行,一说到朝政方面,顿时没了兴趣。
        “这样吧,爱卿查那些贪赃的官员,钱阁部主要负责变法,你们双管齐下,回头朕赐你尚方宝剑,先就近把江南织造给查了,最近织造府进献的丝绸越来越差了,真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吃的。”
        等的就是这句话,刘子光赶忙信誓旦旦的拍着胸脯保证帮皇上弄来银子,然后君臣二人又探讨了一些科技方面的事情,计划由工部牵头组织全国的匠人搞一个科学院,统一各种工业标准、技术术语,操作规范什么的。
        “这个科学院的院长非陛下莫属啊。”刘子光最后一记马屁把朱由校拍的舒服极了,开开心心的结束了午膳,找了把宝剑赐给刘子光,然后刘子光告辞,小皇帝继续去玩风火四轮车。
        *******************************************************************************
        刘子光回到南厂衙门之后,立刻将孙纲招来道:“给我查巡城御史郭铮的档案,要详细,家族背景,门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